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0719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docx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

安全施工方案(跨石黄高速48+80+48)

编制依据《齐庄跨石黄高速公路特大桥相关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有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单线)》(邯黄桥通-05)《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客货共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03-xx)《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xx)《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xx)《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xx)《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TZ324-xx)第二节编制原则

1、施工布置体现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和避免环境污染的原则;

2、施工环境保护工作,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

3、遵循《合同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施工技术方案,使建设单位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障;

4、遵循《施工设计图纸》的原则,在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设计文件资料,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5、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督、监理,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章程序办事。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一节工程简介齐庄跨石黄高速公路特大桥起讫里程为DK352+8

96、66-DK358+805、6,桥梁全长

5、9Km。

其中在DK354+8

20、6(石黄高速里程K26+890)处跨石黄高速。

设计为(48+80+48)m连续梁,主跨跨越石黄高速公路及G307国道,交角为8252′,石黄高速公路宽28m,路面标高

5、19m,梁底净空为

9、4m,在DK354+802、2和DK354+8

43、1处上跨G307国道,交角为8255′,G307既有路面宽度为8m。

连续梁采用悬臂法施工。

连续梁主墩57#、58#墩基础为直径

1、5m钻孔桩。

第二节设计标准

1、结构形式:

钻孔灌注桩均为摩擦桩,群桩基础,桩径

1、5m,桩长55m和57m,混凝土等级C50水下混凝土。

承台为二级式承台,墩身为单线圆端型实体墩。

连续梁全长为1

77、1m,计算跨度为48+80+48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梁高沿二次抛物线变化,中支点梁高

6、4m,边支点及跨中梁高

3、6m,中跨跨中直线段长10m,边跨直线段长

13、75m,截面采用单箱单室直腹板形式,顶板厚度除梁端附近外均为32cm,腹板厚度40~60~80cm,底板由跨中的46cm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至根部的80cm,顶板宽度

7、2m,底板宽度

4、0m,箱梁两侧腹板与顶底板相交处采用圆弧倒角过渡。

全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边跨梁长48m,分为11个梁段,中跨梁长80米,分为21个梁段,57#和58#墩顶各设一节0#梁段,全梁共45个梁段。

梁端划分为:

两中支点桥墩上为0#段,与墩顶临时支座固结,形成临时T构,该段梁长6m;1#~3#梁段长

3、0m,4#、5#梁段长

3、5m,6#~10#梁段长

4、0m,11#为合拢段,梁长

2、0m,12#段为边跨现浇段,梁长

7、75m。

其中采用挂蓝施工时最重梁段为6#段,重量为2

44、4t。

2、设计速度:

设计最高运行速度160km/h。

3、支座形式:

采用铁路常用连续梁球型钢支座。

4、施工方法:

钻孔桩采用循环钻机成孔,承台墩身采用大型钢模板一次浇筑,连续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

5、设计使用年限:

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

第三节公路车流情况本连段位于沧州市黄骅港收费站以东347m,跨越石黄高速公路及G307,石黄高速公路为双向4车道,G307为单向双车道。

据现场调查,307国道平均车流量300辆/小时,白天小型车辆较多,晚上大吨位货车较多。

石黄高速公路平均车流量210辆/小时,小型车辆较多。

车流量主要集中在白天,晚上22:

30-凌晨06:

00段车流量较小。

第三章施工部署第一节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准备,施工场地已平整完成,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机械设备已进场,设备合格证齐全。

3、施工人员已到场,并进行质量及安全交底。

4、施工用电,位于项目驻地西侧安装一台400KVA变压器。

5、0#块支撑体系物资准备,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支架,已进场。

6、悬灌施工用挂篮已加工完成,厂家试拼已完成。

第四章施工计划序号项目名称工期有效施工天数10#、1#块施工xx、8、1~xx、8、31312挂篮安装及预压xx、9、1~xx、9、8732#~10#梁段和现浇段施工xx、9、9~xx、

11、20774边跨现浇段xx、

10、4~xx、

11、18365边跨合拢xx、

11、21~xx、

12、7156中跨合拢xx、

12、8~xx、

12、23157预应力施工xx、

12、24~xx、1、17第五章施工方法

一、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

二、0#块、1#块施工跨石黄高速公路连续梁(48+80+48)m0#段长6m,57#墩高为

9、5m,58#墩高

9、5m,由于0#块悬挑长度较短,1#块无法做挂篮施工,根据施工图纸确定采用钢管柱支架,0#、1#块段支架采用φ630mm厚10mm钢管支承在承台面上,其中横桥向每侧2排,每排2根,形成支架竖向支撑系统,每个墩台共计8根,钢管柱之间采用16槽钢连接杆连接;墩身两侧钢板采用20槽钢通长与4个横梁焊接连接,而后在每排钢管顶面沿桥横向搭设2*45a工字钢横向主承重梁;然后在主承重梁上设32a工字钢纵向分配梁,再在其上碗扣式脚手架,其上搭设双层10*10cm的方木,0#块直线段和1#块采用挂篮底模,墩顶部分用砖砌筑与临时支座形成封闭结构,内部填砂并用水灌注密实,顶部5cm范围内设置用砂浆抹面,作为底模,伸出墩顶部分在方木上铺设20mm厚的优质竹胶板充当底模。

0#侧模为定性钢模板,1#侧模采用挂篮侧模。

见0#、1#块支架布置图。

挂篮制造,试拼,试验试验搭设支架安装永久、临时支座施工准备基础及墩身施工0#、1#梁段整体现浇0#、1#梁段顶面找平拼装挂篮加工2#(2′#)~10#(10′#)梁段底腹板钢筋安装2#、2′#梁段底板、腹板钢筋拖移内模架,安装2#、2′#梁段内模及顶板钢筋砼灌注后测量观测点标高砼灌注前测量观测点标高对称灌注2#、2’#梁段砼养护2#、2′#梁段顶面找平张拉前测量观测点标高张拉及压浆张拉后测量观测点标高计算、确定3#、3′#梁段施工立模标高对称牵引挂篮前移就位3#(3#)~10#(10#)梁段悬灌循环施工边跨施工合拢段施工预制0#梁段及钢筋骨架连续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1、支撑体系安装完成进行加载预压,预压荷载为梁体砼重量的120%,按实际荷载分布加载,加载预压主要消除支撑体系非弹性变形,以及支撑结构的弹性变形量。

0#段、1#梁体混凝土总重1

95、69立方米,作用于支架上荷载梁体重量

54、413立方米*

2、6吨/立方米=1

41、47吨计算,即预压荷载为:

1

41、47*

1、2=1

69、77吨。

加载顺序为:

0#块两端以及两侧腹板对称加载,第一次加载60%,第二次加载100%,第三次加载至120%。

变形监测点布置见下图。

变形观测点布置图荷载分布如下图布置:

加载顺序为:

浇筑块两端以及两侧腹板对称加载,第一次加载60%,第二次加载100%,第三次加载至120%。

第一次加载完成后进行变形观测,并做好记录;然后进行第二次加载,完成后进行第二次变形观测,做好记录;第三次加载完成后,每12小时进行一次观测,预压时间以连续两天日沉降量1~2mm/d为卸载依据。

卸荷载时要分层、对称进行,防止偏载,造成失稳破坏。

三、支座安装本桥主墩采用铁路常用跨度连续梁球形钢支座(LXQZ型),固定支座设置在57#墩上,支座安装参见《铁路常用跨度球型钢支座(LXQZ型)安装图》(叁桥通(xx)8361-LXQZ)。

支座垫石混凝土标号为C40,垫石高度应考虑安装、养护和必要时更换支座的方便,垫石顶面四角高差不大于2mm。

支座采用预埋套筒和锚固螺栓的连接方式,在墩台顶面支承垫石部位需预留锚栓孔,锚栓孔预留尺寸:

直径大于套筒直径60~80mm,深度大于锚栓长度50~70mm,预留锚栓中心及对角线位置偏差不得超过10mm。

支座安装前,工地应检查支座连接状况是否正常,但不得任意松动上、下支座连接螺栓。

凿毛支座就位部位的支承垫石表面,清除预留锚栓孔中的杂物,并用水将支承垫石表面浸湿。

四、临时支座设置及锚固措施本桥梁墩梁绞接,为避免悬灌梁施工时前后梁段荷载不平衡产生倾斜,且不使永久支座过早受力,在悬灌梁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支座,并临时将桥墩与梁体固结。

临时支座和临时锚固设于57#、58#桥墩上,每个主墩设置2个,宽0、4m,长

4、6m,两侧对称布置,厚度为梁体底到墩顶距离(60cm)。

每个临时支座在墩顶与箱梁内埋入12根PSB930Φ32精扎螺纹钢筋,下端伸入墩身

1、5m,上端伸出梁顶面并进行预张拉,张拉应力为651MPa。

临时支座的材料采用C50混凝土。

为了保证安全,在1#(1`#)块梁底预埋钢板,拆除模板后,将外侧钢管柱接长与预埋钢板焊接为一体作为支墩支顶,施工完成后与墩顶临时支座同时拆除,并对梁底预埋板进行处理。

下端预埋入墩帽内

1、5m,上端通至梁顶面,以便张拉。

临时支座平面示意图临时锚固示意图

(1)临时锚固示意图

(2)

五、挂篮作业三角形挂篮结构简单,杆件受力明确,承载能力大,弹性变形小,安装与拆卸方便,移动灵活,定位准确,调整方便。

挂篮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适用于最大梁段重2

44、4t;箱梁最大梁段长度

4、0m;箱梁梁高变化:

5、762~

3、6m;挂篮行走方式:

自行式;提升模板方式:

吊车吊装;挂篮总重50t;挂篮顶梁最大挠度:

20mm;本挂篮主要由三个系统组成,即主桁承重系统、底篮和模板系统。

1、挂篮拼装挂篮运至工地后,应在墩边试拼,以发现由于制作不精确及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形所造成的问题,并根据起吊设备的额定起重量尽量拼装成组件,保证正式拼装时的顺利和加快工程进度。

(1)挂篮拼装前准备工作0#、1#段浇筑时内外模后吊带预留孔位是否准确;0#、1#段浇筑完上挂篮前,0#、1#段外模和底模要拆除,露出预留孔;挂篮用钢丝绳、螺栓、千斤顶、导链及拼装时用的扳手、撬棍、安全带、缆风绳、对讲机都要准备齐全;0#、1#段与挂篮轨道连接的竖向预应力筋要清理干净,至少露出20cm。

(2)拼装步骤a、测量放样,首先在0#段顶板用墨线弹出桥梁中线,再根据挂篮的设计宽度弹出挂篮走行轨道中线;b、铺钢枕及走行轨道,钢枕间距50cm,走行轨道铺设要平齐,挂篮保持水平,轨道两侧高差不得超过7mm;c、安装主构架。

主构架分两部分吊装。

两主构架对角线误差不超过5mm,保证住桁架的竖直,用后锚将主构架与轨道可靠固定(安装时注意横联系方向);d、安装挂篮横联系杆件;e、安装顶横梁。

因受吊重限制,以最小的起吊半径将上横梁吊上主构架,然后用塔吊吊起一端前移,落下,再吊起另一端前移,连续几次交替前移将上横梁吊装就位(顶横梁与前底横梁一起吊装);f、安装Φ32精轧螺纹悬吊系统;g、安装底前后横梁、底模桁架,铺底模。

首先拆除0#段底模,将后下横梁吊放在托架上,插入4榀底模桁架,里端与桥墩预埋件临时焊接,将前横梁上吊,并与底模桁架前端固定,再用挂篮前吊带连接。

补齐所有底模桁架,将后下横梁与底模桁架后端连接,用后吊带将后下横梁固定,断开原临时焊接点;h、安装挂蓝底板模板;l、安装外侧模和外模吊耳及走行梁;k、安装内模架、吊耳及走行梁;拼装内模;i、各连接件检查调整固定;m、移动外模至要浇筑梁段位置;n、安装作业平台和安全防护系统,试行走。

(3)挂篮拼装注意事项①吊装挂篮时上下要建立呼唤、应对制度,统一指挥,令行禁止;②安装走行轨道时走行轨道必须与竖向预应力筋按精轧螺纹钢连接可靠连接,并安排专人进行检查;挂篮用精轧螺纹钢用切割机切割,严禁氧气切割,严禁电焊烧伤;③主构架通过后锚与轨道可靠连接并用千斤顶压紧;④挂篮走行前,后勾板与主构架可靠连接,必须安排专人检查。

两侧主构架平行同步滑移。

移动时前底横梁与顶横梁用导链连接悬挂;⑤吊装内模架走行梁,并安装好前后吊带,安装外侧模。

安装前将外侧模走行梁插入外模框架内,并安装好前后吊架吊带,将外侧模吊起,用5t倒链拖动外侧模至1#梁段位置;⑥调整立模标高。

根据挂篮试验测出的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值,再加上线形控制提供的立模标高定出2#梁段的立模标高。

4、挂篮预压试验在施工前须对挂篮进行预压,以检测挂篮主桁承重系统的强度和稳定性,消除其非弹性压缩变形和测出弹性变形即挂篮(模板)前端点的下挠度,为以后各梁段施工的预拱度提供参数。

挂篮静载试验时测点及加载时间执行《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指南》第3、3、4条规定。

为了验证挂篮整体性能,验证各部位的设计数据,挂篮现场安装完毕后进行堆载实验,堆载荷载为最大梁段重量的

1、2倍,预压时按照设计荷载的60%、100%、120%逐级加载至设计荷载,检查各杆件焊缝有无开裂情况,同时记录加载施力和位移数据。

⑶挂篮预压注意事项a、挂篮加载过程中,加载部位的梁体下严禁站人。

b、加载过程中,观察人员要对挂篮主构架,底模前后横梁连接部位要随时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加载。

c、如有条件,最好在主构架前斜杆、竖杆和后锚点上布置测力装置,以便及时检测主构架安全性。

d、加载重物建议采用采用袋装砂石料,为保证准确,最好能过汽车磅称量。

e、堆载预压最好选在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

f、由于挂篮前后吊杆都采用精扎螺纹钢,为了增大摩擦力,防止螺栓松动,在经扎螺纹钢在与底模连接的螺栓部位涂油漆。

另外每次浇筑混凝土前检查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检查挂篮前后吊与底模的连接是否可靠,螺栓是否是否松动。

5、梁体悬灌施工梁段循环施工:

挂篮悬挂在已张拉锚固并与墩身连成整体形成“T”构的箱梁段上,它能够沿轨道向前移动行走:

前一梁段张拉完后,松掉挂篮后锚点、前后吊带,松落模板,拉动走行倒链,拖拉主梁系、模板系一起到位。

在挂篮上完成下一梁段的立模、绑扎钢筋、预应力管道安装、浇筑混凝土和预应力张拉、压浆等全部作业。

0#和1#块段施工梁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后,张拉预应力束并待孔道内水泥浆初凝后即可拼装挂篮,进入循环悬浇梁段施工。

⑴主要施工工艺如下:

①上梁段浇筑完成后12h,铺设轨道,整平并锚固,挂好前行倒链,同时拆掉堵头木模,并凿毛混凝土表面。

②同时穿设上梁段待张拉钢绞线,装好锚具。

穿设钢绞线太长时,必须利用卷扬机;首先利用单根钢绞线将钢丝绳带过,然后利用钢丝绳牵引穿过整束钢绞线。

③循环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90%以上且混凝土龄期不小于5天后方可进行纵向钢绞线张拉,张拉后立即压浆。

④松开挂篮主构架尾部的后锚装置,挂篮主构架轻微前倾,挂篮走行轮扣入滑行轨顶部凹槽内,在挂篮与滑行梁前端之间垫有滑板。

⑤在已浇筑好的梁段上,铺设锚固滑行轨。

经过滑行轨前端用导链钢索与挂篮主构架锁紧,缓缓拉动倒链,挂篮即沿滑行梁前移。

挂篮移动时,两悬臂端应同时、同步移动,防止两悬臂端产生不平衡重,危及梁体平衡。

⑥挂篮移动到位后,应首先通过竖向预应力钢筋锁定挂篮主构架尾部的锚固装置。

然后提起前上横梁上的千斤顶及底模后吊装置,调整模板后,开始下一梁段施工。

⑵施工注意事项:

①混凝土施工浇筑平台支撑在已浇筑梁段混凝土及端模上,浇筑混凝土始终保持两侧对称进行。

②梁段悬灌时,与前一梁段混凝土结合面应予凿毛,纵向非预力钢筋采用搭接。

③各梁段施工按设计要求设置各类预埋件及泄水孔、通风和电缆等预留孔洞。

④各梁段施工加强梁体测量、观测,注意挠度变化。

⑤梁段悬臂浇筑时,T构两端施工荷载要尽可能保持平衡,并注意左右偏载,两端浇筑混凝土进度之差不得大于2m。

⑥浇筑梁段混凝土时应水平分层,一次整体浇筑成型,当混凝土自流高度大于2m时,必须采用溜槽或导管输送,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6、梁段悬灌施工线形控制连续梁线型控制是施工监测的重点。

为保证大跨连续桥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保证成桥结构在线型、内力各方面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使施工实际状态最大限度地与理想设计状态相吻合,进行大跨连续桥梁的监控与监测。

施工线形控制过程是一个“施工->测量->误差分析->参数调整->预报”的循环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全过程跟踪计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变化,不断调整、完善计算参数以满足设计对线形及内力的要求。

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悬灌施工前,根据施工方案、工艺和工期的要求,模拟施工过程,收集有关数据,计算梁体由于自重、施工荷载、预应力张拉、体系转换、支座沉降、张拉合拢段预应力束、预应力损失、混凝土收缩和徐变而产生的变形,定出各梁段施工立模高程;再根据实际施工过程的测量,重新计算和修正下一梁段的施工立模高程,使悬灌合拢时的精度以及体系转换完成后的梁体线形达到设计要求。

为此,按照各工况实测应变和标高数据,综合分析,调整下段立模标高。

7、挂篮拆除因挂篮在公路上方拆除会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在设计挂篮时,为保证安全,设计采用可以退行的设计方式。

挂篮拆除时先退行至1#块,采用先装后拆,后装先拆的方法逐段拆除。

⑴挂篮拆除注意事项a、成立挂篮拆卸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指挥。

b、拆卸作业前对拆卸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

交待方法、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

c、所有拆卸人员必须带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工作人员在桥面下作业时,必须将安全绳系在桥面钢筋或可靠的地方,不得悬挂于挂篮任何部位,使安全绳与拆卸部件完全分离。

d、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拆卸。

在新旧吊点置换之前,必须检查新吊点连接牢固可靠后,方可松掉原节点。

e、在挂篮主桁架后移和底模、侧模下落时,应缓慢开动卷扬机,使底模缓慢落地。

f、在底模下落时,拆卸人员必须全部撤至桥面上,桥下不得有人,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拆卸区域。

拆卸区域应设安全警戒标志。

g、底模移动、卸落不得在晚上作业。

起落、下放应规定统一的明确的指挥信号,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做到令行禁止。

六、合拢段的施工连续桥梁采用悬臂灌注施工,为保证施工阶段的稳定,合拢顺序采取先边跨合拢,结构由双悬臂状态变成单悬臂状态,最后跨中合拢,成连续梁受力状态。

鉴于本桥边跨合拢段为

2、0m,利用挂篮底模架施工,侧模使用挂篮侧模。

跨中合拢段施工,由两个挂篮向一个挂篮过渡,一个挂篮退回,一个挂篮走行跨过合拢段至另一端悬臂施工段上,形成合拢段施工支架。

在合拢段施工过程中,由于昼夜温差影响,现浇混凝土的早期收缩、水化热影响,已完成梁段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影响,结构体系转换及施工荷载等因素的影响,必须采取措施,以保证合拢段的质量。

合拢顺序,采用先边跨后中跨的顺序进行合拢。

混凝土浇筑时间要在当天温度最低的凌晨时间进行,以保证合拢段在终凝前处于升温受压状态,避免新浇混凝土受冷拉裂。

1、边跨合拢段施工当12#直线梁段和10#悬臂浇筑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时,进行合拢梁段施工。

合拢前使悬臂端与边跨等高度现浇段临时连接,尽可能保持相对固定,以防止合拢段混凝土在浇注及早期硬化过程中产生裂缝,锁定时间按合拢段锁定设计执行,临时“锁定”是合拢的关键,合拢“锁定”遵循又拉又撑的原则,即“锁定”包括焊接劲性骨架和张拉临时预应力束。

支撑劲性骨架采用“预埋钢板+连接工字钢+预埋钢板”三段式结构,其断面面积及支承位置根据锁定设计确定,合拢时,在两预埋钢板之间设置连接工字钢焊接成整体。

临时预应力束按设计布置,临时预应力张拉吨位按设计应力的30%,劲性骨架顶紧后进行张拉,临时束张拉锚固后不压浆,合拢完毕后将其拆除。

边跨合拢后,适时拆除中墩处临时固结,正式支座受力,并将中墩纵向活动支座临时锁定。

2、中跨合拢段合拢当悬灌至中跨合拢段两相邻梁段,先到位的挂篮予以拆除,杆件放置在梁段上作平衡配重,另一个挂篮前移,利用其底模及侧模施工合拢段,底模和侧模走行梁前端均通过吊杆悬吊在已成梁段上,通过千斤顶拉紧吊杆,使底模和侧模与两相邻梁段接缝密贴。

内模则由木模拼装而成,采用方木排架支撑在两相邻梁段上。

中跨合拢前安装中跨跨中临时刚接构造,解除中墩纵向活动支座的锁定,张拉临时钢束及底板合拢束。

利用挂篮悬吊现浇中跨合拢段。

3、临时锁定

(1)合拢段锁定计算假设①以合拢段长度不变,锁定骨架支撑力能够抵消梁体温度变形引起的支座或模板体系产生的摩擦阻力即可。

②边跨合拢时边跨模板与混凝土的摩擦系数取0、15,中跨合拢时活动支座摩擦力取0、05。

(2)边跨合拢段锁定①应力分析。

根据计算,温度应力引起的力较大,而此时只有边跨模板对梁体有约束力,如果约束力小于梁体温度应力,梁体肯定会产生位移。

只要保证合拢段临时锁定力大于模板及支座的约束力即可保证合拢段相对无变形。

②刚性支撑设置。

边跨现浇段及10号块距端部50cm处底板、顶板上各预埋4块50cm长,50cm宽,2cm厚的钢板,梁体内埋设加强钢筋与混凝土连接增加抗拔力。

支撑型钢用双工32a焊接而成,在混凝土浇筑前几天凌晨最低温度时,将支撑型钢焊于两侧梁内预埋的钢板上,焊接时注意同一根工钢骨架一端焊完后再焊接另一端。

合拢锁定布置见图5-11。

合拢段合拢锁定布置示意图边跨合拢段采用刚性骨架措施锁定后,在温度变化作用下,由于中墩临时支撑尚未拆除,梁体变化引起的微小滑动,通过边跨合拢段临时固结骨架,其力主要由边跨现浇段混凝土与模板的摩擦力抵消,边跨现浇段施工完成后,边支座处支顶方木要拆除,使支座能够活动。

木模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取μ=0、15,则:

合拢段刚性支撑所受轴力:

N=μG=0、151

83、7

19、8=270kN。

其中,G为边跨现浇段梁段的重力。

假设采用2工32a焊成支撑骨架,每个合拢段4个,则每个刚性支撑所受应力:

σ=N/A=270/4/2/0、0067=5037kPa=

5、037MPa。

能够满足要求。

③临时张拉束。

临时预应力束按设计布置,临时预应力张拉吨位按设计应力的30%,劲性骨架顶紧后进行张拉,临时束张拉锚固后不压浆,合拢完毕后将其拆除。

④1个骨架所承受的平均力为:

270/4=

67、5kN,为保证焊缝牢固,每个骨架与预埋钢板的焊缝均采用四周满焊,焊缝厚度6mm。

4、中跨合拢段锁定

(1)刚性支撑骨架。

在两10′号内预埋相同的钢板。

中跨合拢时温度应力与边跨合拢时相同,只是抵消温度变形的力主要由58号墩顶活动支座(57号墩顶为固定支座)与梁体摩擦力承担,取摩擦系数0、05,承重为全桥除去中跨合拢段梁体重量的1/2。

此时摩擦力(等于合拢段刚性支撑所受轴力)为:

N=μ*G=0、05223

19、8=1093kN。

假设采用2工32a焊成支撑骨架,每个合拢段4个,则每个刚性支撑所受应力:

σ=N/A=1093/4/2/0、0067=20395kPa=

20、395MPa<200MPa。

能够满足要求。

5、体系转换当边跨合拢段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张拉(部分钢束),拆除临时支撑及锚固,并将中墩纵向活动支座临时锁定,再进行剩余钢束张拉,完成第一次体系转换。

中跨合拢段施工时,先对两侧梁体进行锁定,解除中墩纵向活动支座的锁定,并张拉临时钢束及底板合拢束。

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达到设计张拉强度后,按设计张拉顺序张拉(或补张拉)底板钢束以及剩余的钢束,完成全桥体系转换。

6、通长束的留孔、穿索、张拉、压浆波纹管的安装:

通长束是在每节段施工中分节预留的,因此在施工中避免反复弯曲,防止管壁开裂,波纹管接头处内套管要旋紧,20cm长的接头,并用二层胶布将接口处缠5cm宽,管道之间的连接以及管道与喇叭管的连接应确保其密封性,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