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194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docx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

《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节奏游戏20篇教案!

(1)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反思《老爷爷与小弟弟走路》活动目标:

1、感受旋律节奏与速度的变化。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大胆地模仿、表现老爷爷与小弟弟的音乐形象。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受旋律节奏与速度的变化

活动难点:

幼儿能根据音乐的变化,模仿相应的形象。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小鼓,老爷爷小弟弟的图片,音乐《老爷爷与小弟弟走路》,相机

经验准备:

幼儿对快慢节奏的音乐有过欣赏经验,幼儿对老爷爷、小弟弟走路形象有所观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手指游戏”。

1、手指变变变:

“小朋友,伸出你的两根小手指,变变变,变成一只小兔子。

2、“小兔跳舞”:

——出示小鼓,师:

“小兔子要和小鼓一起跳舞咯,小鼓敲地慢,小兔就跳地慢,小鼓敲地快,小兔就跳地快。

——老师敲小鼓,幼儿手指表示小兔跳的快慢。

!

出自:

快思老.师!

(此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孩子初步建立对节奏快慢变化的感知,同时手指动作的表现方式一方面能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也给了孩子表达节奏感受的空间。

二、感知音乐:

了解音乐旋律节奏、速度的变化。

1、播放音乐(A段、B段),幼儿欣赏:

——师:

“小兔子跳舞跳得可好看啦,把老爷爷和小弟弟都吸引过来了,接下来老师放两段音乐,请你听听哪一段音乐是老爷爷走来了,哪一段音乐是小弟弟走来了?

(此环节的重点是利用人物形象帮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的变化和特点。

2、幼儿交流感受:

——“为什么A段是老爷爷在走路?

”(音乐A段比较深沉、缓慢,就像老爷爷走路一样慢慢地、缓缓地。

——“为什么B段是小弟弟在走路?

”(音乐B段比较轻快、活泼,就像小弟弟走路一样蹦蹦跳跳的。

——师根据孩子的回答,随机播放音乐,验证孩子的感受。

(此环节的重点通过讨论、验证的方法,再次把握音乐的性质。

3、分段欣赏,感受A、B两段音乐的节奏、速度特点。

——师:

“请你再仔细听听,是不是像老爷爷(小弟弟)走路那样慢慢地(蹦蹦跳跳的)”

——师小结:

“A段音乐的节奏、速度很重,很慢;B段音乐的节奏、速度很轻快。

4、再次整段欣赏A、B段。

——师:

“我们再来完整听一遍,想一想老爷爷和小弟弟是怎样走路的?

(此环节的重点是通过A、B两段音乐的对比,让孩子感受旋律节奏、速度的变化,同时通过形象的人物角色,加深孩子对音乐性质的把握,将抽象的音乐感知变得丰富、生动,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在倾听、对比、验证、人物形象匹配等教学策略中,教师帮助孩子理解、分辨音乐。

三、表现音乐:

根据音乐性质,模仿表现音乐形象。

1、动作表现音乐变化

——“老爷爷老了,他走路时慢慢地,小弟弟很可爱,走路快快的,我们在座

位上学一下。

”(教师引导孩子用上肢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

——师放音乐,幼儿在座位上表现音乐的变化。

(此环节的重点是通过动作来表现对音乐变化的理解,这也是为下面的分辨、模仿活动做准备。

2、模仿音乐形象:

——出示角色图:

老爷爷

“老爷爷是怎么走路的?

我们来做做看,谁表演地最像。

——(播放音乐A段)幼儿自由模仿,教师用相机记录幼儿的不同动作。

——利用相片,抽取精彩的动作,集体学习(拄着拐杖走;边摸胡子边走路;边敲背边走路;一摇一摆地走路等等)

(B段音乐,小弟弟的形象模仿同上,小弟弟走路:

一蹦一跳的走;跨着步走;单脚走;边拍皮球边走等等。

(此环节的重点是模仿人物的形象,这也是音乐游戏的另一个难点,通过自由模仿、照片记录、集体学习等策略,教师帮助孩子丰富对人物走路形象的认识和模仿经验。

3、游戏:

“谁来了?

——师:

“老师放音乐,请你听听谁来了,我们就变成谁。

——师放音乐,幼儿根据音乐变化进行模仿。

(根据孩子兴趣和表现重复几次)

(此环节通过多次的游戏,帮助孩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四、音乐游戏:

看演出

游戏规则:

师放《老爷爷与小弟弟》的音乐,幼儿根据音乐模仿,师敲小鼓,“老爷爷”与“小弟弟”就在座位上坐好。

(此环节通过鼓点的提示,将听信号的游戏融入到模仿游戏中,这就增强了游戏的趣味性,降低了孩子对音乐感知的惰性。

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游戏是小朋友的基本活动,他们的年龄特点、认知发展都需要通过游戏这一方式来实现。

本次活动的内容是两段对比明显的音乐,但是当我为音乐配以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并让活动围绕一个有趣的情景故事展开后,孩子们的注意力、感知力、模仿力就被调动了起来。

活动中我采取了动静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先听辨、后模仿,并给了孩子自由表现的空间,同时利用相机整理、分享孩子的创意,这让每个孩子都有了尽情表现的机会。

最后以小鼓为信号,不仅和开头起了呼应的作用,而且也增强了音乐游戏的趣味性,让活动达到了新的**。

当然,本次活动我也存在着一些疑惑:

老师在音乐欣赏前,就提出了两个音乐形象,这是否会限制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局限了孩子的音乐遐想空间,倘若给孩子一个倾听、自由发表的空间后,再提出音乐形象,孩子对音乐的感知是否会更具有自我理解和,这也是尊重孩子想象、感受的一个表现吧,在以后的活动开展中我也将对此进行新的尝试。

(2)中班音乐游戏教案反思《小蝌蚪》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

"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

"

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

""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

"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2、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大都生活在小区之中,对于小蝌蚪这个动物形状并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孩子可能不会太理解,这样就会影响游戏的效果。

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活动前,我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们见了,一到自由活动,他们就拥向自然角,好奇地观察着小蝌蚪,在观察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们游泳的姿态,在谈论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在孩子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热烈地谈论着对小蝌蚪的认识,这时老师用歌词进行简单总结,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内容,接着在欣赏音乐旋律中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进行演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哼出了歌曲,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接着,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进行游戏时是孩子们最投入,也是最高兴的时候,由于他们对蝌蚪的游泳姿势并不陌生,他们纷纷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态表演着,非常开心、愉快。

(3)中班游戏课教案《发条舞》含反思【活动目标】

1、通过玩发条玩具,感知他们不同的节奏特点。

2、理解一些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并能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进行表现。

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2、发条龙虾一只。

3、发条青蛙、玩具发条人手一份。

4、录有拧发条声音的音乐,配班老师弹奏一段从快到渐慢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把玩青蛙发条玩具,感知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青蛙发条玩具。

(1)你是怎样让小青蛙跳起来的?

(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3)小青蛙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

小青蛙跳的时候一直都是按xxxx的节奏,然后就停住了。

2、出示青蛙发条玩具跳的节奏谱,请幼儿跟着节奏学青蛙跳。

(二)出示龙虾发条玩具,让幼儿观察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龙虾发条玩具。

(1)小龙虾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

小龙虾爬的时候先是快的,再一点点、一点点的慢下来,最后停住了,如果你用手去碰碰他,他会再动一下的。

2、出示龙虾发条玩具爬的节奏谱,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反复练习。

(三)我是发条玩具。

1、能根据先快后渐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进行表演。

当我们给发条玩具上满发条时,他就会按照不同的节奏来跳舞,现在我们也来做发条玩具好不好!

那么,你想做什么发条玩具?

2、戴上大发条,合作游戏。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活动中,幼儿情绪很高,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量适中,是一节成功的游戏教学课。

(4)中班游戏课教案《离园前小打节拍》含反思【活动目标】

1、学习一边拍节奏一边说出动物园里的动物名称。

2、大胆模仿动物的动作。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形式】集体或小组进行。

【活动规则】

1、轮流说出动物园里的动物名称。

2、一边说动物名称,一边模仿动物的动作。

3、不能说别人说过的动物名称。

【活动指导】

1、学习打节拍:

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反复、连贯拍出节奏。

2、大家一边拍节奏。

一边问“动物园里有什么?

”第一位幼儿站起来一边说“动物园里有猴子”,一边模仿猴子的动作。

每位幼儿依次接着边说边做动作,整个游戏中幼儿都要一起打节拍。

3、如果有幼儿重复了前面小朋友说过的动物名称,则游戏结束,该幼儿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游戏重新开始。

【活动延伸】

1、可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难度:

大家加快打节拍的速度,幼儿说和做动作的速度也相应加快,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和口齿的伶俐性。

2、可以变换游戏主题:

如“开心果园”,说出水果的名称;“开心游乐园”,说出游乐园里的游乐设施名称;“汽车王国”,说出汽车品牌……

活动反思: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已经对磁铁有了一些认识,知道哪些东西可以被磁铁吸住,哪些不可以被磁铁吸住。

在尝试用磁铁吸杯子时,孩子们都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杯子是铁质的也吸不起来呢?

(在生活中很多物品都迷惑了孩子的眼睛如:

铝、不锈钢做的勺子、杯子,在孩子们的印象中金属制品都是铁的。

)这时老师给予了经验上的帮助:

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铁制品,有些并不是铁做的,所以光用眼睛是看不出来的。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磁铁来试一试,实验证明杯子不是铁制品,是不锈钢制品,所以不能吸起来。

在孩子们尝试用磁铁吸东西的过程中,程澜淇以外地发现:

“老师,你看,我的磁铁可以将塑料玩具吸起来,因为我的玩具里面放了一个回形针,磁铁吸住了回形针所以玩具不会掉。

”我听了程澜淇的话后,觉得太意外了,之后我请孩子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其他非铁质的物品也被磁铁吸起来。

这时孩子们都举一反三用了很多的办法,都将非铁质的物品吸起来,大家感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快乐。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对铁制品非铁制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中班游戏教案《发条舞》含反思活动目标

1、通过玩发条玩具,感知他们不同的节奏特点。

2、理解一些发条玩具从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并能在音乐声中用肢体动作创造性的进行表现。

3、初步感知速度的概念,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曾玩过发条玩具。

2、发条龙虾一只。

3、发条青蛙、玩具发条人手一份。

4、录有拧发条声音的音乐,配班老师弹奏一段从快到渐慢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把玩青蛙发条玩具,感知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青蛙发条玩具。

(1)你是怎样让小青蛙跳起来的?

(2)小青蛙是怎么跳的?

(3)小青蛙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

小青蛙跳的时候一直都是按xxxx的节奏,然后就停住了。

2、出示青蛙发条玩具跳的节奏谱,请幼儿跟着节奏学青蛙跳。

(二)出示龙虾发条玩具,让幼儿观察他的节奏特点。

1、观察龙虾发条玩具。

(1)小龙虾跳的时候节奏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

小龙虾爬的时候先是快的,再一点点、一点点的慢下来,最后停住了,如果你用手去碰碰他,他会再动一下的。

2、出示龙虾发条玩具爬的节奏谱,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反复练习。

(三)我是发条玩具。

1、能根据先快后渐慢最后停止的节奏类型进行表演。

!

出自:

快思老.师!

当我们给发条玩具上满发条时,他就会按照不同的节奏来跳舞,现在我们也来做发条玩具好不好!

那么,你想做什么发条玩具?

2、戴上大发条,合作游戏。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活动中,幼儿情绪很高,他们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进行锻炼,充分体现了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活动量适中,是一节成功的游戏教学课。

(6)中班游戏课教案《毛毛虫变蝴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体验大家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2.能随音乐及儿歌的变化较准确而有节奏地完成韵律动作。

3.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分享猜"蝴蝶"的经验。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5.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重难点

感受和理解音乐,能较准确而有节奏地进行韵律表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物质准备:

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方巾,音乐。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入《毛毛虫变蝴蝶》

指导语:

(1)我是一只毛毛虫,我最爱吃不同的动物饼干。

今天我要吃兔饼干,吃呀吃,我吃了很多个,长大后变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

蝴蝶一边唱歌,一边飞,飞呀飞,飞到了美丽的花园做游戏。

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玩毛毛虫变蝴蝶的游戏吗?

(2)我吃的是什么饼干?

我吃了几次兔饼干以后变成了蝴蝶?

2.感受音乐,并尝试用动作、声音表现音乐

(1)完整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与动作的变化。

指导语:

我吃了几次兔子饼干?

然后,我又做了什么?

我说了什么?

(2)再次感受音乐,做基本动作。

指导语:

除了吃兔子饼干,毛毛虫还会吃什么动物形状的饼干?

(小猫饼干、小狗饼干……)(3)尝试用声音、动作有节奏地表现音乐。

指导语:

如果你是小蝴蝶,你能一边唱歌一边做游戏吗?

蝴蝶是怎样飞的?

3."蝴蝶找花"游戏

(1)在舒缓的乐段绕圈做蝴蝶跳舞的动作,在歌词"美丽"词结束时,立刻找椅子停在"花"上。

指导语:

每一只蝴蝶在花园里都会停在一朵花上,那朵花就是它的家,看看我这只蝴蝶会在音乐的哪个词上停下来?

(2)再次玩"蝴蝶找花"的游戏,进一步熟悉乐段。

4."躲猫猫"游戏

(1)表述:

不一样的蝴蝶指导语:

刚才有美丽的蝴蝶,有帅气的蝴蝶。

如果你是一只蝴蝶,你是一只什么样的蝴蝶呢?

(2)猜蝴蝶玩法:

音乐结束时,教师用纱巾遮住一只"蝴蝶",这名幼儿要大声说:

"我是××的蝴蝶",大家一起猜出这只"蝴蝶"是谁,猜对了游戏重新开始。

指导语:

(1)哪只蝴蝶不见了?

我们把他喊出来。

喊对了,蝴蝶就会出来的。

(2)你是用什么方法把他猜出来的?

(听声音、看鞋子、看他旁边的同伴等)。

(3)如果你是那只被盖住的蝴蝶你用什么办法不让别人猜不出你?

(变声)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7)中班游戏教案《跳绳绳》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小游戏的学习热情,促进孩子之间情感交流,检测和考验宝宝的身体素质与协调能力,设计了此活动。

在跳绳绳活动中感受跳绳绳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手脚协调,动作跳动有节奏,首位的要求是把握节奏感,随着宝宝对动作不断熟悉,可以加快节奏,多跳时间和个数,考验宝宝的反应与执行能力。

2、在跳绳过程中增进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友谊。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幼儿熟记跳绳绳的动作要领;在做动作的时候强调先慢慢跳,手与脚协调好,两手紧握绳索,先轻后快,让幼儿在表演的时候感受到快乐。

难点:

动作的时候力求身体与绳索等动作的协调。

活动准备

“跳绳绳”的绳索,可用“找朋友”的音乐。

活动过程:

先讲解跳绳绳的活动要领,温习老师以前教过的儿歌“找朋友”。

然后让小朋友自己手拿绳,单脚双脚分别练习,也可组织其它的小朋友一起跳,可单人跳可双人跳,还可以一边一人甩,中间一个人跳,还可多人到中间跳,并且可跳进跳出。

跳完之后,孩子们就站成多排同时跳,享受集体跳绳绳的快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课时间,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1、跳绳绳这个活动,在我与学生一起做的时候,开始自己也跳得不太好,有点僵硬,因此,自己要先多训练,活动的效果才会很好。

2、教学形式上有点生硬,如果在教学前先可以给孩子播放一段生动的音乐观看一段跳绳绳的比赛视频,那孩子们的热情会一下子调动起来。

3、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都参与了游戏,孩子们在与老师跟同伴之间的中掌握了跳绳的技巧,增进了友情。

4、孩子们跳绳绳感觉很开心,愉快。

看到他们高兴我也很开心。

自己对这次活动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体会,对以后开展类似活动积累了经验。

(8)中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采果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和语言节奏感受乐曲的性质。

2、乐意用身体动作跟着音乐表现自己,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采果子》伴奏音乐、ppt、

活动过程

(一)律动激趣:

去果园(感受乐曲的性质)

1、看这片美丽的景色,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一片果园,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让我们跟着音乐去果园看看吧?

(老师用语言节奏引导幼儿)

2、小朋友们你们是怎么到果园的啊?

让我们再跑进果园的深处去找找果园里有些什么果子成熟了,要进果园了大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小结:

大家跑跑跳跳找到了果园。

(二)节奏游戏:

我爱吃水果(语言节奏练习)

1、果园里的果子可真多啊,看看哪些是在秋天成熟的?

有苹果、橘子、石榴和柚子。

这些都是秋天的水果。

2、你最喜欢哪一个水果呢?

你爱︱吃什么︱我爱︱吃苹果︱

(三)感受、创编

感受摘果子

1、这些果子这么诱人,你们都想吃吧,谁会把它们采下来,怎么采?

(引发幼儿的已有经验)

2、看看大家是怎么采果子的呢?

(为幼儿的后期表演铺垫经验、提升经验)

3、小结:

原来可以一只手采,也可以两只手采,还可以用工具采。

感受音乐,创编动作

1、你们想不想也来采一采?

你想怎么采呢?

……请若干名幼儿表现,大家互相模仿(生生互动,模仿同伴经验)

2、让我们跟着音乐用你喜欢的动作一起来采果子吧,老师最喜欢和别人动作不一样的小朋友。

(四)结束部分

采了这么多好吃的水果,让我们一起拿给老师们去看看吧。

幼儿随音乐离开。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总之音乐艺术工作的听、唱、演奏,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

促(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备课、组织音乐教育活动、进行自我评析能力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才是提升音乐教育能力的前提。

提高教师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进孩子的发展。

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9)中班游戏教案《迷宫乐》含反思

设计意图:

平时,我看到孩子们特别喜欢玩迷宫游戏,走错了再重新开始,乐而不疲,书面上的迷宫游戏最多只能几个人一起玩,如果迷宫游戏能让所有的孩子在一起玩,是不是孩子也能玩得很开心呢!

那利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设计迷宫呢?

我选择了可以灵活应变的纸杯,另外,再结合幼儿的游戏兴趣以及年龄特征,我设计了《迷宫乐》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会选择几种方法走迷宫,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2、幼儿能根据音乐节奏合拍地做兔跳和熊走的动作,遵守游戏规则,体会游戏的快乐。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

纸杯迷宫2、《小白兔与大黑熊》音乐(四)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迷宫,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

宝宝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哪里?

怎么走呢,你们能走出迷宫吗?

2、第一次走迷宫,轻松体会到走迷宫的成功。

教师:

今天,我们比一比,谁能很快走出迷宫。

在走迷宫时不能碰倒纸杯或跨过纸杯。

教师小结:

有几条路线可以走出迷宫呢?

3、幼儿会选择不同的路线走迷宫,体会迷宫路线的变化。

教师:

我们的宝宝都已经顺利走出迷宫,刚才我们都是从一条路线上走出迷宫,现在老师要来考考我们宝宝(教师变化迷宫路线)看,迷宫的路线发生变化了,可以怎么走呢?

幼儿观察迷宫,互相讲述观察结果。

教师:

宝宝们,你们能找出几条路线呢?

(幼儿尝试走不同路线)教师:

有几条路线可以走出迷宫,是不是这样呢?

(如遇幼儿有异议,教师可带领幼儿走迷宫,验证结果。

)教师:

走迷宫时有的时候是一条路线,有的时候是几条路线,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