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485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真是聪明的小精灵,一下子就掌握了读诗的诀窍。

这首诗我们都读了这么多遍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敢不敢继续接受挑战?

1.出示“浮萍一道开”和“小娃采莲回”的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对照古诗,看看这两幅图分别对应的是哪两句诗,说一说理由。

(设计意图:

让学生根据图画所描绘的景象找到相应的诗句并说明理由,是为了降低难度,借助图画这一载体,将学生对古诗初读后的理解通过图文配对的方式呈现出来。

说理由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古诗大意的初步感知。

2.学习诗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1)理解识记“采”。

师边读诗句边做“采”的动作a.在这两句诗中,有一个字是“摘”的意思,谁知道是那个字?

(采)“采”上下结构爪子头,下面是个“木”字。

爪子头代表什么呢?

所以“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

b.指导写“采”

(2)重点理解“偷”,通过采访,感受小娃既害怕又高兴地心理并指导朗读。

a.在这一句诗句中,还有一个字告诉了我们小娃摘的不是自家的莲蓬,而是别人家的,谁知道是那个字?

(偷)

b.说到这个“偷”啊,老师想问你们一个小小的问题,希望你们能够大胆诚实地回答。

你有没有偷偷的摘过别人家的桃子呀,橘子呀之类的你爱吃的东西?

(有)你真是个顽皮可爱的小馋猫!

这种偷采的行为在幼儿时期偶尔做一两次是可以的,就像这首诗中的小娃偷采莲蓬一样,在诗人白居易的眼里是天真可爱的,不过现在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这种偷采行为以后还能做吗?

(板书:

小娃天真可爱)

通过引导谈话让学生能够联系自己以前的生活实际,真切地感受到乡村儿童的顽皮可爱。

(3)假如现在你就是小娃,我来采访采访你:

小哇呀小娃,你偷偷地采摘别人家的莲蓬,当时心里感觉怎么样?

(紧张、害怕)小哇呀小娃,你采了这么多你最喜欢吃的莲子,心情怎么样?

(高兴、兴奋)

(4)让我们用高兴又紧张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3.学习诗句“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出示《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还记得这幅图片吗?

)小马在雪地上画了什么?

(月牙)那么月牙就是小马留下的踪迹。

谁再来说一说什么是小狗(小鸭、小鸡)留下的踪迹?

练习说话:

是留下的踪迹。

(2)出示“浮萍一道开图”,请小朋友们在图中找找小娃留下的踪迹。

(理解“踪迹”在诗中的意思是指船开过后留下的痕迹。

(3)哪两句诗是写小娃在池塘里留下的踪迹?

(出示“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生齐读)

4.通过老师说诗句的意思学生说出相对应的诗句,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小精灵!

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们与老师的配合默契程度。

老师描述一个画面,看看你们能不能从这首诗中找出一句与这个画面相对应。

四、诵读积累

1.大家找得可真准啊!

可是调皮的荷叶宝宝还想进一步考考大家。

他们把这首诗中的一些字藏起来了,你能找出他们藏在哪儿吗?

2.调皮的荷叶宝宝不信难不倒大家,他把更多的字藏起来了,你还会吗?

3、现在荷叶宝宝把所有的字都带走了,谁能根据这幅图,把他们全部找回来?

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配音乐读)

难度递增的填词游戏能激发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降低背诵的难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背诵古诗,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五、拓展

读了这首诗,你们喜欢诗中这个小娃吗?

其实他和你们一样天真可爱,老师也喜欢他,著名诗人白居易爷爷也非常喜欢这个小娃,所以他才写了这首《池上》。

喜爱)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儿,让我们赶快来认识认识他。

(出示《所见》)

1.自由读。

2.抽生读。

3.生齐读。

六、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池上》,认识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娃。

如果想要把他永远留在你们的心里,就请今天回去把《池上》背会并把这首诗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作业

1.背诵古诗。

2.把《池上》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小池唐白居易

小娃天真可爱喜爱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

(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诗中三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鲜明的形象,体会纯真的童心和朴素的美感。

1.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演示文稿。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

(多媒体展示图片),看到这些美景,你能联想起我们学过的描写荷花的诗歌吗?

(指生说),同学们积累的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荷花塘里走走,看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预习,大家知道这是一首古诗,古诗应该怎么学习呢?

(出示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

二、知诗人、解诗题

1.指生说,师补充(出示:

白居易:

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写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一生写诗3600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生齐读)

2.池上是什么意思?

生说。

3.初读诗歌,读通诗句。

(读准后鼻音:

撑、艇、萍)

4.再读诗歌,读出节奏。

(相机补充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知识。

)师:

《池上》这首五言绝句要读出什么节奏来呢?

大家读一读,可以用铅笔在诗上划“/”作记号。

(生练习朗读,并根据节奏用铅笔做记号。

)师提示:

诵读古诗的时候,不要一字一顿地读,这会破坏古诗的韵味,

5.生读师点评。

6.还可以有创意地读,让读诗有趣一些。

(师拍手读诗,生跟着念: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7.思考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读诗?

选择喜欢的方式,把这首诗都美美地读一读。

(指名表演读。

8.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手舞足蹈,摇头晃脑,以后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把诗读得有趣一些,让学古诗变得轻松有趣。

三、抓字眼。

1.问:

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意吗?

(生答:

字典,工具书,插图,询问老师同学等)

2.现在就用这些方法试一试自己理解诗意。

(师巡视)。

如:

撑:

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

比较轻便的船。

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

懂得、明白。

藏:

隐藏、藏匿。

浮萍:

借助图片理解词义。

四、明诗意。

1.词语解决了,诗句的意思对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了。

谁来说说一二两句意思。

2.指名说。

(师补充,明确“偷”字的含义)

3.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指生说。

4.你能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和他的顽皮吗?

(指生读,齐读。

5.三四句我们可以用换词的方法来理解诗意。

(生说,师补充)

6.讨论:

从“不解藏踪迹”你读出了什么?

(小组讨论)

7.有感情地读三四句,读出孩子的天真无邪。

五、小结。

《池上》这首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但仅仅懂得诗意还远远不够,因为一首诗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情,让我们来细细品读这些诗句。

都说诗中有画,如果让你来给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

(一个小孩,一条小船,还有白莲,一些浮萍。

1.师出示改后诗歌。

(出示“娃撑艇偷白莲不解藏一道开”),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2.这就叫把诗歌读瘦了,给它减减肥。

字数少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却更大了。

闭上眼睛想想,你脑海里浮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生说师点评。

3.小结:

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小娃形象。

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喜爱之情)我们就把这喜爱之情读出来。

4.白居易的诗向来追求“意求深,字求浅”的风格,这首诗虽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充满童真、童趣。

5.(出示图片)指名背诵古诗、集体背诵。

六、拓展延伸作业

诗歌学完了,相信同学们对诗中的小娃印象很深刻,我们和他一样都处在美好的童年时代里,你有什么童年趣事和大家分享吗?

池上

偷采白莲回景美、引人

不解浮萍开童真、童趣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三个生字“撑、艇、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

(文字、图像)

课前准备

感染气氛,激发兴趣。

1.孩子们,夏天快要到了,你们高兴吗?

说说为什么?

2.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

今天老

师把它做为见面礼给你们带来了,愿意和老师一块分享快乐吗?

看到什么就大声说出来吧!

(课件展示:

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亭亭玉立的荷花娇媚动人,鲜嫩的莲蓬清香诱人,令人赏心悦目的荷塘美景)

3.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看到那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

一千多年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荷塘边,无意中看到了荷塘里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就把它写了下来,题为《池上》。

池上)

2.齐读诗题。

3.解题:

“池上”是什么意思?

(“池上”就是池塘上,这里指的是荷塘之上。

4.诗人白居易,你了解多少呢?

(请学生交流所搜集的资料。

)教师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古诗,把握基调

(一)这首有趣的小诗肯定已经拨动了你的心弦,触动了你对童年无尽的遐想与怀念。

那就打开课本,认认真真地读一读,努力读正确,读流利,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

(生自由练读)

(二)指名读诗,集体正音。

1.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指名几位学生试读,相机正音。

)2、朗读诗歌时,我们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出诗歌的

节奏、韵味。

(师生共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

(三)引导理解“踪迹”。

A.下雨后,人从湿地上走过留下的脚印,这就是“踪迹”。

B.小鸡从雪地上走过留下的“踪迹”。

C.飞机从天上飞过,后面会留下一道白烟,这是飞机的“踪迹”。

D.蜗牛从地上爬过留下的粘粘的痕迹,这也是“踪迹”。

E.蚂蚁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有了这种气味,它就不会迷路了,这是蚂蚁的“踪迹”。

三、品诗解句,入情入境

(一)品读前两行——

1.读一读,你们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

(1)引导学生比较“撑”和“划”动作的区别。

“撑”就是用竹篙抵住河床,使船前进。

一起撑一撑小艇吧!

(众生做动作)

(2)学习生字“撑”“艇”。

(3)娃娃很——小!

小艇很——小!

而这个小娃娃却敢一个人撑着小艇,敢冒险。

可见他人小——胆不小!

(4)一个撑着小艇的大胆的小娃娃,很有趣!

请你想象着他胆大的样子读一读。

(指名读、男生读)

2.读一读,品一品,理解“偷”。

(1)你们觉得这句诗里哪个字最有意思?

偷)

(2)你们有没有背着大人“偷偷地”做过什么有意思的事?

心情怎样?

A.有一天中午,爸爸睡着了,我偷偷地给他扎了一个辫子。

B.妈妈不让我吃冰激凌,我就偷偷地在外面买了一个。

(3)小娃娃也背着大人去荷塘偷采白莲,他心情怎样?

(4)这里“偷采白莲”的“偷”和我们平时说的“偷东西”的“偷”一样吗?

(5)你能学学小娃“偷采白莲”的快乐样儿吗?

(指读)

(6)让我们跟着小娃一起去偷一偷、乐一乐吧!

配乐诵读前两行诗句(自由读、齐读)。

(二)品读后两行——

1.小娃“偷采白莲”回去了,大人会不会发现这件事?

哪行诗可以知道?

2.学习生字“萍”。

3.你能将“浮萍一道开”用动作表演出来吗?

(生做动作)

指名分角色(小艇、浮萍)合作表演。

(小艇驶来时,冲开满池的浮萍,水面波动,浮萍向两边漾去,会出现一道长长的痕迹。

4.闭上眼睛想象“浮萍一道开”的样子,读一读。

(生齐读)

5.“浮萍一道开”就是小艇驶过留下的——(引说:

踪迹)。

6.大人看到“浮萍一道开”,看到小艇驶过留下的踪迹,怎么会不知道小娃来过荷塘了呢?

小娃娃有没有想到要“藏踪迹”呢?

你从哪里知道的?

(因为诗中说小娃“不解藏踪迹”,“不解”就是“不懂得”。

)(板书:

不解)

7.是啊,这就是小娃娃,他还不懂得要“藏踪迹”呀!

这只是他童年的一场游戏。

8.齐读“不解藏踪迹”,读出小娃的天真。

(三)拓展想象——

1.白居易在池塘边偷看这天真、大胆、快乐的小娃偷采白莲时,脸上的表情怎样?

2.他的笑有没有被小娃娃发现?

这是什么笑?

(偷笑)

3.做个“偷笑”的动作。

(众生掩着嘴笑)

4.小娃娃偷采白莲偷到了乐趣,在一旁偷看的白居易也偷到了乐趣,让我们也和这一老一少一起偷着乐一乐吧!

(配乐,男生读前两句,女生读后两句。

四、吟诵古诗,积累语言

1.是啊,小娃多么天真可爱呀,划着小船去偷摘白莲时,浮萍暴露了他的踪迹也不知道。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充满童趣的《池上》吧!

(音乐,师范读)

2.孩子们,愿意象诗人一样吟诵这首诗吗?

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先试试。

(生自由练习)

3.谁愿意来试试?

推荐一个。

(展现诗句意境的画面,优美的古筝音乐)

4.男女比赛配诗。

孩子们全体起立,一起来吟诵这首诗,能不看屏幕吗?

(音乐)

5.孩子们,看来你们都是小诗人了。

谁已经记住这首诗呢?

抽生背诵。

五、且吟且唱,回归整体

1.喜欢这个小娃娃吗?

喜欢这首童趣诗吗?

2.老师和你们一样喜欢他,喜欢这首诗,所以为这首诗谱上了曲,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感受这份快乐吧!

(师生共唱、表演,音乐渐弱。

3.是啊,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让人神往的。

孩子们,珍惜你们的童年,让它们多姿多彩吧!

六、课外拓展,积累提高

1.默写《池上》,并制成书签。

(评出最佳书写奖)

2.搜集其它“童趣诗”读读背背。

偷不解

(黑板板书时可做两只眼睛图片贴在诗眼“偷”、“不解”下方)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

1.教学多媒体演示文稿。

(文字、图像)

2.师生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师:

现在已是初夏时节,星期天我路过南湖边的一个小池塘时,看到有几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我想到了诗人杨万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

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

(板书诗题:

池上)相机顾名思义理解诗题:

荷花池塘里。

4.学生齐读题目。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

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社会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

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

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

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

要求:

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1读准后鼻音:

撑、艇、萍;

2学习新词:

浮萍,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诗歌。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

要求:

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

(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

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

(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③朗读前两句,思考:

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④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

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

(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不解

浮萍开

童真童趣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公开课教学设计(五)

设计说明《池上》一诗描写了一个小娃“偷采白莲”的有趣情境,非常接近儿童的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

《小池》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初夏荷花池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课的设计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方法,通过情境体验,让诗中的画面和感情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认识“首、踪、迹”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池上》《小池》两首古诗。

3.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会想象诗歌中包含的画面。

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想象诗歌包含的画面。

1.课文插图、关于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

2.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教师)

3.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搜集整理以前读、背过的古诗。

(学生)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师引言:

同学们,夏天到了,你们高兴吗?

说说为什么。

(学生交流)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去年夏天,老师还出去游览了一番,拍了不少照片呢!

今天,老师把照片给你们带来了,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分享快乐吗?

请大声说出你们看到的美景吧!

(课件展示)2.师激趣:

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

(学生交流)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古诗二首》。

3.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1)指生当小老师领读,注意强调“首”是翘舌音。

(2)结合字理图讲解“首”的本义、引申义,并组词。

(3)指导学生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②学生尝试交流书写注意点。

③教师归纳:

点、撇位于竖中线两侧,首横长且直,横画上下对正。

4.揭题:

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

板书诗题。

相机理解诗题:

5.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介绍诗人。

(2)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魔”之称,他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