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5556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6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docx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

国企领导岗位复习提纲

一、政治理论知识

1、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立论依据

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出发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必然要求。

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的特点是总体水平比较低、不平衡、多层次。

多层次,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生产力发展的差异。

二是当代不同社会制度下计划与市场共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现实基础。

三是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思想基础。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计划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

2、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

市场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和资源配置方式,是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的。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传递信息,引导市场主体作出一系列决策,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有难以克服的缺陷,需要计划机制加以弥补。

优点是市场和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具有快速性、有效性。

缺点是市场和市场机制调节资源配置具有盲目性、滞后性及在某些领域的调节失灵等。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划时代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划时代意义表现为: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激励和动力。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规定了方向。

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找到了实现途径。

4、市场经济形成的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指由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而引起的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

分工是市场经济形成的条件,同时又推动着新的分工的形成。

二是不同的利益主体。

不同利益主体的存在,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决定性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形成并得以运行的基础性条件。

三是规范的市场体系。

规范的市场体系包括三层含义:

各类市场应建立健全、市场制度规范、各类市场有完备的管理制度。

5、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经济生活市场化;微观基础自主化;市场竞争普遍化;经济运行契约化;保障制度社会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联系国际化。

6、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

一是资源配置功能。

资源配置是指一定时期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按什么样的原则分配使用的问题。

二是市场导向功能。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经济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中价格要素、供求要素、竞争要素的综合作用进行资源配置。

如在价格要素的影响下,低价位会诱导商品生产单位缩小生产规模,高价位会诱导商品生产单位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三是优化淘汰功能。

市场经济的淘汰机制将使微观主体的素质不断提高。

7、价值规律的涵义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按等价原则进行交换。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每个商品生产上所耗费的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

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前提条件是同等的生产条件、同等的劳动熟练程度、同等的劳动强度。

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价值规律作用得以充分实现必须借助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

8、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表现在:

一是调节生产价格。

价值规律对市场经济的各种调节作用,集中表现为通过价格的波动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价格围绕价值、市场价值、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实现对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调节。

生产价格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

二是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

当某一产品不能获得平均利润时,该商品生产者就会自觉地进行资本转移。

三是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9、市场竞争规律的特点

一是竞争具有强制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商品生产者都必须要受竞争规律的支配。

二是竞争具有传导性。

竞争的传导性,就是对经济信息的传递作用。

市场竞争的传导作用发表现在对价格具有传导作用,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法具有传导作用。

三是竞争具有风险性。

风险性是指失败的可能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与利润总是相伴而生,风险月越大,利润也越大,因此风险越大的行业利润率越高。

10、市场机制的基本特征

一是并联性。

任何一个机制的作用都会引起其他机制的连锁反应。

二是利益制约性。

市场竞争调节市场价格;市场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变化引起新的竞争。

三是自动性。

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来自内在的机理,并不是由外部力量造成的。

四是迂回性。

市场机制的作用效果不是直接的,而是要经历一个迂回的渐进过程。

11、市场机制的局限性

市场机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一是市场机制难以解决长期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问题。

二是市场机制难以解决宏观经济平衡问题。

三是市场机制在自然垄断或非竞争领域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四是市场机制难以体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和公正。

12、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一是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两个内在机制。

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都是覆盖全社会的,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

三是保持总量平衡、促进结构优化的客观需要。

四是是消除两极分化、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客观需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发展市场经济的终极目标。

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公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主要内容

一是完善的市场主体。

国有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是完善市场主体的重点和难点。

二是完善的市场体系。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就是要在全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是完善的宏观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现代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管理功能。

四是完善的分配制度。

要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体制。

五是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的内容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

1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是进一步深化改革。

进一步深化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关键。

当前深化改革应突出的几个方面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市场体系;深化分配制度和财政制度改革;推进政府机构的改革。

二是实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乃至影响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就是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

三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了,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转上集约经营的轨道。

四是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

1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是产权清晰。

产权清晰要求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法人财产权是经营权与法人制度相结合的、具有法律约束的财产关系。

二是权责明确。

权责明确主要是指与产权有关的财产责任明确。

三是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主要是指要明确政府的职能。

四是管理科学。

管理科学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设置科学;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科学。

1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思路

一是理顺产权关系。

理顺产权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工程。

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构造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构造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之间的相互独立、权力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

三是化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现实矛盾。

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处理好新“三会”和老“三会”的矛盾。

四是强化企业管理。

17、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形成的共识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表现形式有国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须形成以下共识:

一是公有制不等于国有制。

二是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资产总量上是否占优势。

三是公有制为主体是就全国而言的。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的必然性

一是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是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利用国际交换获得比较利益,是市场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三是对外开放是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我们赢得时间、资源、技术、经验和效益,因此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9、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是解决生产社会化、一体化同经济主体多元化的矛盾。

二是解决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与经济主体自主决策的矛盾。

三是解决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共同利益与经济主体自身利益的矛盾。

社会共同利益与经济主体自身利益之间存在着矛盾。

宏观调控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直接产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主体是直接依据市场信号进行自主决策的。

实行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和不足。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主要有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0、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一是引导作用。

法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是由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决定的。

二是保障作用。

法律市场经济的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利益保障和秩序保障上。

三是规范作用。

没有法律对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规范、约束,市场经济就难以正常进行。

四是促进作用。

法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直接促进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

如《合同法》、《公司法》、《商标法》等都是对市场经济起直接促进作用的法律。

21、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要改善党的领导

要改善党的领导,是因为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完善党的领导就是要改变党的领导制度、领导作风、领导方法,不改善党的领导就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在:

一是党所处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党所处的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指党由革命党转变成了执政党。

二是党所肩负的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党所肩负的任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转变为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是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指党由在受外部封锁的环境下领导党的事业,转变成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执政。

2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

20多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是:

一是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

二是引进技术。

引进技术是发挥一个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

三是利用外资。

利用国外资金是缓解国内资金短缺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

四是创办经济特区。

特区之特,特在经济方面,而不是特在政治方面。

23、“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

“一国两制”构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一是坚持“一个国家”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

二是“两制并存”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途径,也是统一后中国国家体制的重要特色。

三是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通过接触和谈判的方式来实现祖国的统一是邓小平和我们党的一贯立场和既定方针,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但同时我们永远不会承诺放弃武力。

四是高度自治。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终审权。

2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是邓小平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

三是邓小平理论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四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一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体系各个方面的一条红线。

三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思想基础。

26、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7、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可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是基本路线的根本和关键。

“两个基本点”:

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现代化的政治保证;二是坚持改革开发,改革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开放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

28、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是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凡是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有三种形态:

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

凡是认为思维决定存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态: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0、意识及其本质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是人所特有的精神活动。

意识的本质是: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31、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因为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人们只有尊重和按照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认为规律可以随意创造或消灭,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assqnwj2008-06-1108:

21

3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它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物质离不开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离不开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3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一是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

二是唯物辩证法用看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现象都是静止不变的。

三是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

四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4、内因和外因及其辨证关系

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是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二者不能相互代替。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36、量变和质变及其辨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量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事物质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37、辨证的否定观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辨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38、实践及其形式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点:

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9、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认识和理论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

错误的认识和理论会把实践引向失败。

4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1、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具有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是客观的,因而真理没有阶级性,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4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绝对真理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相对真理是指真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符合具有条件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关系: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二者相互区别。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相互统一。

一方面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份;另一方面绝对真理总是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3、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44、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

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人们的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全部社会关系。

4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6、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及其性质。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表现在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当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经济基础是落后的经济基础时,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进步。

47、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党的群众观点: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向人民群众负责。

向人民群众学习。

党的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精神生活中一切意识要素与观念形态的总概括,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是: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

4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但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它必须渗透到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中去,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表现在:

科学渗透于生产力系统的各个要素之中。

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和超前作用。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我们必须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50、社会进步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合乎规律的前进运动,既包括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进步不仅体现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上,而且体现在某一社会形态自身由低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变化上。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它是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动力。

assqnwj2008-06-1108:

23

51、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中,形成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1)、主要内容是:

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重大课题。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要同实现党的历史任务紧紧联系起来。

(2)、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目的是:

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52、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活动的相关问题:

(1)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

目前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主要存在的些问题是:

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退化;组织和纪律意识弱化;奉献精神和宗旨观念淡化;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老化。

(2)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是:

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

(3)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具体步骤是:

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

目标要求是:

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

指导原则是: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务求实效;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坚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

(4)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内涵:

党员个人或群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所表现出的、与一般群众相比能够自觉地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进步趋势的行为和特征。

其具体内容是:

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保护作用。

其内在含义是:

思想觉悟高于群众;业务能力高于群众;工作业绩高于群众。

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表现:

共产党员要成为推进改革的模范、促进发展的模范、服务群众的模范、廉洁自律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

53、《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相关内容。

(1)《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的。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规定:

党内监督要与党外监督相结合。

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接受并正确对待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2)《中国共产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