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719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docx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项目2

教学课题:

车外圆柱面

教学目的:

掌握轴类零件的车削

教学重点、难点:

轴类零件的车刀选择

教学课时:

4课时

授课方法:

讲授法、实践法

教学参考书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教学课件

教学内容:

2.1车外圆柱面

一、对车刀的要求

1.粗车刀

(1)前角和后角小些,增加强度,但过小会增加切削力

(2)主偏角不宜过小,否则会振动。

(3)刃倾角取0-3度

(4)主切削刃上磨倒棱br1=(0.5-0.8)ƒ。

(5)刀尖处磨直线型过渡刃,偏角=1/2κr,长度=0.5-2mm

(6)应磨有断屑槽。

2.精车刀

(1)前角和后角大些,锋利,减少摩擦。

(2)副偏角较小,可磨修光刃,长度=(1.2-1.5)ƒ。

(3)刃倾角去正,一般=3-8度

(4)应磨有断屑槽。

二、车外圆、平面和台阶的车刀

1.90度车刀及其使用

又称偏刀,有右偏刀和左偏刀两种

右偏刀一般用来车削外圆、端面和右向台阶。

左偏刀车削左向台阶和外圆,或又大又短工件的端面。

2.45度车刀及其使用

45度车刀的刀尖角=90度,所以强度和散热比90度车刀好,常用于工件的端面车削和45度倒角。

3.75度车刀及其使用

75度车刀刀尖角比90度车刀大,适合强力车削。

三、切断刀和车槽刀

1.切断刀

(1)高速钢切断刀

A.前角0-30度。

B.后角6-8度。

C.副后角两个对称1-2度

D.主偏角90度。

E.副偏角两个对称1-1.5度。

F.主切削刃宽度a=(0.5-0.6)d

G.刀头长度L=h+(2-3)mm

(2)硬质合金切断刀

(3)弹性切断刀

(4)反切刀

2.车槽刀

与切断刀几何形状基本相同,但刀头宽度应小于槽宽,刀尖长度略大于槽深即可。

布置作业:

习题P671题、2题、3题

 

二、轴类工件的装夹

一、单动(俗称四爪)卡盘装夹

二、用自定心(三爪)卡盘装夹

三、用两顶尖装夹

1.中心孔的形状和作用

A型圆锥孔和圆柱孔组成,锥角为60度

B型在A型上加一个120度护锥。

C型在B型上加一个螺孔。

R型A型相似,把圆锥面改成60度圆弧面。

2.中心孔折断的原因和预防

(1)轴线与旋转中心不一致。

(2)工件端面不平。

(3)切削用量选用不合适

(4)中心钻磨钝

(5)没有充分浇注切削液或排屑不及时。

3.用两顶针装夹的注意事项

(1)轴线要一至。

(2)尾座套筒尽量缩短

(3)中心孔形状要正确,粗糙度小

(4)用死顶尖时要用黄油润滑。

(5)配合松紧合适。

四、用一夹一顶装夹

三、轴类工件的测量

一、游标卡尺

二、千分尺

 

布置作业习题P674题、5题、6题

 

课题:

车内圆柱面

教学目的:

掌握套类零件的加工

教学重点、难点:

刀具的选择和角度

教学课时:

4课时

授课方法:

教授法,实践法

教学参考书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教学课件

2.2车内圆柱面

圆柱孔的加工比轴类工件加工要困难,因为;

(1)加工孔再内部进行,观察比较困难。

(2)刀杆受孔径限制,刚性差。

(3)排屑和冷却比较困难。

(4)测量比较困难。

一、钻孔

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的方法叫钻孔

一、麻花钻的几何形状

1.麻花钻的组成

(1)柄部传递扭距和定心

(2)颈部标注

(3)工作部分切削和导向

2.工作部分几何形状

(1)螺旋槽

(2)前刀面

(3)主后刀面

(4)顶角(118度)

(5)前角

(6)后角

(7)横刃

(8)横刃斜角

(9)棱边

二、刃磨要求

(1)主切削刃对称,长度相等

(2)横刃斜角为55度

 

二、扩孔和锪孔

用扩孔工具扩大孔径的加工方法叫扩孔

一、用麻花钻扩孔

二、用扩孔钻扩孔

三、锪孔

用锪削方法加工平底孔的方法

布置作业习题P679题

三、车孔

一、内孔车刀

可分为通孔和盲孔车刀两种

1.通孔车刀

几何形状与外圆刀相似,主偏角60-75度,副偏角15-30度,磨有两个后角。

2.盲孔车刀

几何形状与外圆刀相似,主偏角90-93度,

通孔车刀

盲孔车刀

二、车孔的关键技术

1.尽量增加刀杆截面积

2.刀杆的伸出长度尽可能缩短

3.解决排屑问题,控制切屑流向

四、车平面槽和内槽

一、槽的种类

1.轴肩槽

2.平面槽

二、车槽刀

与切断刀相似,车平面槽时一个刀尖相当于在车孔。

五、铰孔

是精加工孔的方法之一,在工厂中被广泛应用。

一、铰孔

1.铰刀的几何形状

铰刀由柄部、颈部和工作部分组成。

2.铰刀的种类

按用途可分机用铰刀和手用铰刀

按材料可分高速钢和硬质合金两种

二、铰孔余量的确定

高速钢铰刀为0.08-0.12;硬质合金为0.15-0.20

三、铰孔时的注意事项

1.铰刀的选择和保管

2.调整尾座轴线和使用浮动套筒

3.选择合理的铰削用量

4.合理选择切削液(干切削和非水溶性孔大;水溶性孔小)

5.铰孔前对孔的要求

六、孔加工时的切削用量

一、切削深度

二、切削速度

三、进给量

一般12-25mm时,进给量0.15-0.35,钻铸件时可略大

7、保证套类工件技术要求的方法

一、在一次装夹中完成

二、以内孔为基准保证位置精度(实体心轴、胀力心轴)

三、用外圆为基准保证位置精度

 

 

八、套类工件的测量

一、孔径的测量

1.内卡钳

2.塞规

3.内径千分尺

4.内测千分尺

二、形状和位置精度的测量

1.百分表

2.内径百分表(或千分表)

百分表测圆跳动

布置作业习题P6710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