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38283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doc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建议.doc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

内容摘要:

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人们的生存和身体健康,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大事。

随着经济的发展,食品的丰富多样带给人们更多的选择。

但是,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愈发严重,有关食品安全的负面消息层出不断:

瘦肉精,地沟油,“苏丹红一号”风波、三鹿毒奶粉事件等。

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生产商、经营者唯利是图、道德沦丧,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不健全,以及我国食品安全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等。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多部门、多层面、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工程。

要切实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的法律机制、保障机制以及教育机制,从这些方面来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能够加以改善,从而保证人民的健康,社会的和谐。

关键字:

食品安全问题保障机制法律改善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处在一个不容乐观的境地:

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存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多次发现有害生物和疫病;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食品新技术、新工艺和生物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不法食品生产者的制毒制劣手段的盛行;全球人口流动的增加,导致新疾病和原已消灭的重大疫病的发生率逐步增高等。

食品安全问题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

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

随着各种问题食品的曝光,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已经流入了市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问题猪、问题奶、问题面、问题米等一系列的问题食品已经呈立体式、全方位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加,涉及面之广令人咋舌。

问题食品的大量出现,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二是问题食品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

外部的细菌污染是影响粮食安全的一个因素,但更严重的是食品内部农药,化肥,化学残留物,这样的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

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沙门氏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另一方面,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中国,如大肠杆菌在各个省份的的严重的爆发。

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过去五年的监测数据表明,农药残留和动物残留,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污染和非法使用已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年来病原体污染的食物,以更快的增加率在增长。

三是企业的违法生产,不法食品生产者的手段越来越多样,问题食品的生产手段不仅仅只是生产质量不合格的食品,而是将制毒制劣的手段从外部走向了内部、从物理走向了化学。

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屡见不鲜,如国内的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这些都是不法食品生产者为了谋取暴利而采用的各种制毒制劣的手段,这些行为严重威胁着中国的食品安全。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食品安全

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需要,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形势。

主要表现在《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调整的范围对于食品安全整个领域来说还是比较狭窄的,它只是狭义的从“食品”上对其进行管制,并没有对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以及与食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或者使用做出实质性的规定和约束,缺乏系统全面的对整个食品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监督过程。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对食品中大量农药残留、瘦肉精的使用、食品储存污染、滥用抗生素等诸多问题的出现,而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和监管滞后也随之出现。

(二)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责任规定不严,监管力度不够,缺乏执法力度

以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为例,对违反该法规定:

“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

”食品卫生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是食品安全最基本的要求,对于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

然而该法的执法力度显然是不够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对于那些在巨大利益驱动下的不法分子来说,这种处罚显得是多么微不足道。

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食品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低劣商品,各种制毒制劣的行为屡禁不止。

(三)不法生产者为了谋取暴利,不惜一切手段进行制假造假

不法企业的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日益严重。

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

使用非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严重危害着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的卫生保证能力差,但其却在食品加工领域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很多食品加工厂家没有办理相应的卫生许可就进行食品生产且这种行为是屡禁不止,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食品安全造成了重大隐患。

(四)传统工艺以及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

随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存在不少

安全隐患,如油条中的铝残留、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等安全性问题。

此外,大量新的食物资源、新型包装材料、新品种的添加剂、现代酶制剂、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导致直接或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造成各种食品中或多或少的残留化学有害物质,成为食品安全的又一大危害因素。

(五)我国食品保障体系的相关人员教育水平偏低,素质不高

各类农贸市场、食品生产部门、食品市场的管理机构中既懂专业知识又懂得宏观管理、能够做好食品安全检测的技术人员极其匮乏,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也极其匮乏。

造成食品保障体系中各个检测阶段无法达到相关的规定水平。

(六)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统一,技术含量不高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存在结构、层次不够

合理,国家及行业标准的配套和互补性较差,重复交叉现象较为严重,标准之间不协调,采用国际标准比例偏低,标准的时效性较差等一些缺陷。

此外,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组成,各类食品标准又分散在农业、质监、卫生等多个部门,给食品安全监管增加了难度。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系统性和完整性的食品安全法律体

系,不仅只是单纯的对食品本身进行规定和约束,还要对种植、养殖、储存等食品生产的整个环节进行系统的监测和法律监督,全面系统的对整个食品生产领域进行法律监督,并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二)政府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对于不法分子的制假售假行为要严

惩不贷,行为极其恶劣的对其进行相应的刑事处罚。

此外要进行食品生产的重点整治和规范,加强监督和监测,对那些不符合食品生产标准的不法生产厂家要进行进行严厉的打击。

已曝光和已发现的不法生产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扼杀,防止其死灰复燃,对食品安全进行有效保护。

(三)构建食品安全评估评价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以国家级食品质检机

构和食品安全专家为专业技术支持,对传统工艺以及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报告的结果对民众发表潜在危险预警,从而提高民众对这些食品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同时配合相应法律,对于传统工艺以及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进行适当的约束和规范,降低这些隐患对食品市场造成的危害。

(四)加大对食品保障体系的相关人员的教育力度,建立食品安全教育机构,

对广大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

以此来加深食品从业人员对相关食品法律法规、各项规范的生产技能以及食品基础知识的认识。

此外,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食品安全法律知识、曝光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厂家、介绍食品安全典型案例,通过这些方式开展食品法制宣传和安全教育,提高消费者的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增强其防患意识。

(五)加速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纠正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不规范、

不够严密的缺陷,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

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并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并将相应标准和规程在食品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贯彻和落实。

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和健全我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以此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完善绿色技术标准体系,尽快引入和推广HAPCC5体系,与世界接轨。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会一直是我们一个不可忽视重要问题,对此我们还面临

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继续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开创一个食品安全的新局面,做到能够真正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维护社会安定。

参考文献:

[1]张奇志,邓欢英,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措施[M],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05)

[2]崔虎渠,农业概论(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

[3]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2009,(06)

[4]吴澎,王明林.,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04)

[5]向晓冬,赵兵,简桂兰,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法制,,2006,(02)

[6]陈君石,国外食品安全现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卫生法制,2002.(01)

姓名

舒尚秘

成绩

学号

0906080114

评卷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

课程名称农业生态保护与食品安全

课程号B0600620

完成时间2012年6月

专业年级农林经济管理2009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