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152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茯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茯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茯苓.docx

《茯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茯苓.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茯苓.docx

茯苓

茯苓

百科名片

茯苓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

其原生物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

产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

现代医学研究:

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但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目录[隐藏]

基本介绍

药用植物

1.植物形态

2.植物栽培

药材来源

1.药材基源

2.生药材鉴定

3.商品药材

药性论述

1.性味归经

2.功效主治

3.各家论述

4.用法用量

5.药用配伍

6.用药禁忌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2.药理作用

3.药代动力学

主要应用

1.临床应用

2.经方典方

3.名方验方

4.食疗保健

茯苓名品

基本介绍

药用植物

1.植物形态

2.植物栽培

药材来源

1.药材基源

2.生药材鉴定

3.商品药材

药性论述

1.性味归经

2.功效主治

3.各家论述

4.用法用量

5.药用配伍

6.用药禁忌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2.药理作用

3.药代动力学

主要应用

1.临床应用

2.经方典方

3.名方验方

4.食疗保健

茯苓名品

  

茯苓(图1)

[编辑本段]

基本介绍

  【药名】茯苓

  【别名】茯菟(《本经》),茯灵(《史记》),茯蕶(《广雅》),伏苓、伏菟(《唐本草》),松腴(《记事珠》),绛晨伏胎(《酉阳杂俎》),云苓(《滇海虞衡志》),茯兔(《纲目》),松薯、松木薯,松苓(《广西中药志》)。

  【英文名】IndianBuead,Tuckaho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olfiporiacocos(Schw.)Ryv.&Gibn

  【生物学分类】隶属于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茯苓属Wolfiporia。

 

  【生境分布】生于松树根上。

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

  【功效分类】利水药;渗湿利尿药。

[1]

  【加工品种】 

  茯苓皮:

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肿。

  赤茯苓:

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功能渗利湿热。

  白茯苓:

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亦称茯苓,切成小方块,功能渗湿健脾。

  茯神:

白茯苓中心抱有细松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宁心安神。

[编辑本段]

药用植物

  

植物形态

  

  

茯苓(图2)

常见者为其菌核体。

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径达20~30厘米,或更大。

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瘤状皱缩,内部白色稍带粉红,由无数菌丝组成。

子实体伞形,直径0.5~2毫米,口缘稍有齿;有性世代不易见到,蜂窝状,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初白色,后逐渐转变为淡棕色,孔作多角形,担子棒状,担孢子椭圆形至圆柱形,稍屈曲,一端尖,平滑,无色。

有特殊臭气。

  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

  

植物栽培

  

  1.生物学特性

  获苓为兼性寄生菌,野生在海拔600-1000m山区的干燥、向阳山坡上的马尾松、黄山松、赤松、云南松、黑松等树种的根际。

孢子22-28℃萌发,菌丝18-35℃生长,于25-30℃生长迅速,子实体18-26℃分化生长并能产生孢子。

段木含水量以50%-60%、土壤以含水量20%、pH3-7、坡度10°-35°的山地砂性土较适宜生长。

在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有利获等的生长。

  2.栽培技术

  茯苓可用段木、树蔸及松针栽培,但目前仍以段木栽培为主。

选直径10-45cm的中龄松树,砍伐后每隔3-7cm相间纵削3cm宽的树皮,深入木质部.5cm,称“剥皮留筋”,当松木断口停止排脂,敲之有声时锯料,截成长65-85cm的节段,放通风向阳处,按“井”字形堆垛备用。

选背风向阳、微酸偏砂的缓坡地,挖直径90cm、深50-65cm的窖,窖距上下为33cm,左右17cm,四周挖好排水沟。

取木段3-5根,粗细搭配,分层放置于窖中。

菌种也称引子,有菌丝引、肉引、木引三种,现多用菌丝引。

用PDA培养基从菌核组织中分离出纯菌种,栽培种培养基用松木屑76%、麸皮22%、石膏和蔗糖各1%,含水量65%,装入广口瓶,灭菌后接入纯菌种,在25-28℃条件下培养半月,翻转瓶在22-24℃下再培养半月,即为菌丝引。

肉引在接种前半月内采挖鲜菌核为引。

木引是在接种前两个月选直径4-10cm的梢部无节筒木,锯成长50cm的木段,每5根为一堆,分二层堆叠,将新鲜菌核250g贴在木段上靠皮处,覆土3cm,60d左右菌丝可长满筒木。

早春3-4月份接种,用菌丝引接种,宜选晴天将窖中细木段削尖,插入栽培瓶中,粗木段靠在周围,覆土厚3cm。

肉引接种时用刀剖开苓种,将苓肉面贴在简料的上端截面或侧面,苓皮朝外。

木引可锯成5-6cm长,靠在料筒的上端截面或将引木锯成二段、三段,夹在料筒中间。

  3.田间管理

  结苓期常在地面出现裂缝,应及时补土填缝。

黑翅白蚁常蛀食松木段,防治方法:

选苓场时应避开蚁源,挖地时注意清除腐烂树根,或在苓场周围设诱杀坑,埋入松木或蔗渣,诱白蚁集中于坑中,即可捕杀之。

同时可引进白蚁天敌-蚀蚁菌,蚁群只要有一只染病,全巢无一幸免,灭蚁率达100%。

[1]

[编辑本段]

药材来源

  

药材基源

  【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

  

茯苓(图3)

本菌核的外皮部(茯苓皮)、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赤茯苓)、菌核中间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茯神)供药用。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1.《别录》:

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

二月、八月采,阴干。

  2.陶弘景:

茯苓今出郁州。

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

其有衔松根对度者,为茯神,是其次茯苓后结一块也。

为疗既同,用之亦应无嫌。

  3.《本草图经》:

茯苓,今东人采之法,山中古松,久为人斩伐者,其枯折搓卉,枝叶不复上生者,谓之茯苓拨,见之,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头锥刺地,如有茯苓,则锥固不可拔,于是掘土取之,其拨大者茯苓亦大,皆自作块,不附著根上。

其抱根而轻虚者为茯神。

  4.《纲目》:

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胜。

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故尔。

  5.《本经逢原》:

茯苓,一种栽莳而成者,曰莳苓,出浙中,但白不坚,入药少力。

  6.《滇海虞衡志》:

茯苓,天下无不推云南,曰云苓。

先入林,不知何处有茯苓也。

用铁条斸之,斸之而得,乃掘而出。

往往有一枚重二、三十斤者,亦不之异,惟以轻重为准。

已变尽者为茯苓,变而有木心存者为茯神。

往时林密茯苓多,常得大茯苓,近来林稀茯苓少,间或得大者,不过重三、四斤至七、八斤,未有重至二、三十斤者。

自安庆茯苓行,而云苓愈少,贵不可言。

李时珍、汪讱庵之书,尚不言云苓。

云苓之重,当在康熙时。

  7.《伪药条辨》:

茯苓当取整个切片,照之微有筋膜者真,切之其片自卷,以洁白为上。

  8.《医学衷中参西录》:

茯苓,若入煎剂,其切作块者,终日煎之不透,必须切薄片,或捣为末,方能煎透。

  【采收和储藏】通常栽后8-10个月茯苓成熟,其成熟标志为苓场再次出现龟裂纹,扒开观察菌核表皮颜色呈黄褐色,未出现白色裂缝,即可收获。

选晴天挖出后去泥砂,堆在室内盖稻草发汗,等水气干了,苓皮起皱后削去外皮,干燥。

[1]

  野生茯苓一般在7月至次年3月间到马尾松林中采取。

生有茯苓的地面,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一松林中树桩周围地面有裂隙,敲之发出空响;二松树附近地面有白色菌丝(呈粉白膜或粉白灰状);三树桩头烂后,有黑红色的横线裂口;四小雨后树桩周围干燥得快,或有不长草的地方。

加工:

茯苓出土后洗净泥土,堆置于屋角不通风处,亦可贮放于瓦缸内,下面先铺衬松毛或稻草一层,并将茯苓与稻草逐层铺迭,最上盖以厚麻袋,使其“发汗”,析出水分。

然后取出,将水珠擦去,摊放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行发汗。

如此反复3~4次,至表面皱缩,皮色变为褐色,再置阴凉干燥处晾至全干,即为“茯苓个”。

切制:

于发汗后趁湿切制,亦可取干燥茯苓以水浸润后切制。

将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块,即为白茯苓;削下来的黑色外皮部即为茯苓皮;茯苓皮层下的赤色部分,即为赤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切成正方形的薄片,即为茯神。

切制后的各种成品,均需阴干,不可炕晒,并宜放置阴凉处,不能过于干燥或通风.以免失去粘性或发生裂隙。

  【炮制方法】茯苓:

用水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切取皮和块或切厚片,晒干。

  朱茯苓:

取茯苓块以清水喷淋,稍闷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反复翻动,使其外表粘满朱砂粉末,然后晾干,(每茯苓块100斤,用朱砂粉30两)

  【产地及道地药材】主产安徽、湖北、河南、云南。

此外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浙江、河北等地亦产。

以安徽、湖北产量较大;云南所产品质较佳,称“云茯苓”,为道地药材。

  

生药材鉴定

   1.性状鉴别完整的茯苓呈类圆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

外皮薄,棕褐色或黑棕色,粗糙,具皱纹和缢缩,有时部分剥落。

质坚实,破碎面颗粒状,近边缘淡红色,有细小蜂窝样孔洞,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

有的中间抱有松根,习称“获神块”。

气微,味淡,嚼之粘牙。

以体重坚实、外皮色棕褐、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

  茯苓皮:

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形状大小不一。

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

质较松软,略具弹性。

  茯苓块:

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块片状,大小不一。

白色、淡红色或淡棕色。

  赤茯苓:

将棕红色或淡红色部分切成块状或片状。

  白茯苓:

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

  2.显微鉴别粉末特征:

灰白色。

①用斯氏液装片,可见无色不规则形颗粒团块、末端钝圆的分技状团块及细长菌丝;遇水使合氯醛液粘化成胶冻状,加热团块物溶化。

②用5%氢氧化钾溶液装片,可见细长的菌丝,稍弯曲,有分枝,无色(内层菌丝),或带棕色(外层菌丝),长短不一,直径3-8(-16)μm,横隔偶见。

  3、化学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丙酮10ml,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再加硫酸1滴,显淡红色,后变为淡褐色。

  

(2)取茯苓片或粉末少量,加碘化钾碘试液1滴,显深红色。

 

  

商品药材

      商品种类

  

茯苓(图4)

 1、茯苓个、野生品于7月-次年3月在松林中采挖;人工栽培者于接种的次年7-8月间采挖。

将鲜茯苓堆放“发汗”,使水分析出,置于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发汗”。

反复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

  ①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

  ②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隆起的皱纹。

  ③体重,质坚实。

  ④断面颗粒状,有的具裂隙或中间有松根。

断面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

有的中间抱松根。

  ⑤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片鲜茯苓去皮后切片。

内部显淡红色者为“赤茯苓”;白色部分为“白茯苓”。

  3、茯苓块鲜茯苓去皮后,切成方形或长方形块。

  ①白(赤)苓块为扁平方块,白色或微带红色,厚4~6mm,长宽4~5cm。

  ②平片:

为1~2mm厚的薄片,长、宽5~8cm。

白色或微带红色。

  ③骰方:

各边均约1cm的立方体。

生切品色白易碎;蒸后米白色,质坚实不碎。

  ④苓肉不规则团块,直径1.5-4cm,为质松易碎的次货加工。

灰白色带微红。

  ⑤碎苓不规则边料碎片,色白或微带红。

  4、茯苓皮削下的茯苓皮,干燥。

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片。

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体软质松,略具弹性。

  5、茯神中间有松根的茯苓。

  6、朱茯苓取茯苓片,加一定量朱砂细末拌匀,为“朱茯苓”(每100kg茯苓用朱砂2kg)。

  规格等级

  按加工方法和部位分为个苓、白苓片(平片)、白苓块、赤苓块、茯神块、骰方、白碎苓、赤碎苓、茯神木等规格,多为统货。

  1、个苓

  一等:

不规则圆球形或块状,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

体坚实,皮细。

断面白色。

大小不分,无霉变。

  二等:

体轻泡,皮粗,质松。

断面白色至黄棕色。

间有皮沙、水锈、破块、破伤。

  2、白苓片

  一等:

薄片,白色或灰白色,质细,毛边(不修边)。

厚度每cm7片,片面宽长不小于3cm,无霉变。

  二等:

厚度每cm5片,余同一等。

  3、白苓块扁平方块,白色,厚4~6mm,长宽4~5cm。

间有长宽1.5cm以上的碎块,无霉变。

  4、赤苓块赤色或浅红色,余同白苓块。

统货。

  5、茯神块扁平方块,色泽不分,每块含有松木心。

厚4~6mm,长宽4~5cm,木心直径不超过1.5cm,间有长宽1.5cm以上的碎块,无霉变。

  6、骰方立方形块,白色,质坚实,直径1cm以内,均匀整齐,不规则碎块不超过10%。

无粉末,无霉变。

  7、白碎苓碎块或碎屑,白色或灰白色。

无粉末,无霉变。

  8、赤碎苓赤黄色,余同白碎苓。

  9、茯神木茯苓中间的松根,弯曲不直,似朽木状。

色泽不分,质松体轻。

每根周围必须带有2/3的茯苓肉。

松根直径不超过2.5cm。

无霉变。

[编辑本段]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

  

  【性味】甘、淡,平。

  ①《本经》:

“味甘,平。

  ②《医学启源》:

“《主治秘诀》云,性温,味淡。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①《汤液本草》:

“入手大阴,足大阳、少阳经。

  ②《本草蒙筌》:

“入膀胱、肾、肺。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肺、脾、小肠三经。

  ④《本草经疏》:

“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

  

功效主治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1]

  【主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1]

  

各家论述

   【本草语录】

  ①《本经》:

“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

“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

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

“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

主肺痿痰壅。

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

“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

“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

“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

治溺黄或赤而不利。

《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

“泻膀胱,益脾胃。

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

“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⑨陶弘景:

“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

  ⑩《本草衍义》:

“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⑾《用药心法》:

“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

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⑿《汤液本草》:

“茯苓,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

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⒀《本草衍义补遗》:

“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

  ⒁《纲目》:

“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肾邪,至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

而朱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用,义似相反,何哉?

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胺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素问》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

小便多,其源亦异。

《素问》云,肺气盛则便数而欠,虚则欠咳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移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厥阴病则遗溺闭癃。

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

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

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症,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证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所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宜用也。

""陶弘景始言茯苓赤泻、白补,李杲复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发前入之秘者;时珍则谓茯苓、茯神,只当云赤入血分,白入气分,各从其类,如牡丹、芍药之义,不当以丙丁、壬癸分也,若以丙丁,壬癸分,则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入膀胱矣。

张元素不分赤白之说,于理欠通。

  ⒂《本草经疏》:

“茯苓,其味甘平,性则无毒,入手足少阴,手大阳,足太阴、阳明经,阳中之阴也。

胸胁逆气,邪在手少阴也;忧恚惊邪,皆心气不足也;恐悸者,肾志不足也;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亦手少阴受邪也。

甘能补中,淡而利窍,补中则心脾实,利窍则邪热解,心脾实则忧恚惊邪自止,邪热解则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自除,中焦受湿热,则口发渴,湿在脾,脾气弱则好睡,大腹者,脾土虚不能利水,故腹胀大也。

淋沥者,脾受湿邪,则水道不利也。

膈中痰水水肿,皆缘脾虚所致,中焦者,脾土之所治也,中焦不治,故见斯病,利水实脾,则其证自退矣。

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者,何莫非利水除湿,解热散结之功也。

白者入气分,赤者入血分,补心益脾,白优于赤,通利小肠,专除湿热,赤亦胜白。

  ⒃《本草正》:

“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

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

但补少利多,故多服最能损目,久弱极不相宜。

若以人乳拌晒,乳粉既多,补阴亦妙。

  ⒄《药品化义》:

“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

主治脾胃不和,泄泻腹胀,胸胁逆气,忧思烦满,胎气少安,魂魄惊跳,膈间痰气。

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口焦舌于烦渴亦解。

又治下部湿热,淋沥水肿。

便溺黄赤,腰脐不利,停蓄邪水。

盖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则腰脐间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脾肺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以输膀胱,故小便多而能止,涩而能利。

  ⒅《本草求真》:

“茯苓入四君,则佐参术以渗脾家之湿,入六味,则使泽泻以行肾邪之余,最为利水除湿要药。

书曰健脾,即水去而脾自健之谓也。

……且水既去,则小便自开,安有癃闭之虑乎,水去则内湿已消,安有小便多见之谓乎。

故水去则胸膈自宽而结痛烦满不作,水去则津液自生而口苦舌干悉去。

  ⒆《本经疏证》:

“夫气以润而行,水以气而运,水停即气阻,气阻则水淤。

茯苓者,纯以气为用,故其治咸以水为事,观于仲景书,其显然可识者,如随气之阻而宣水(茯苓甘草汤);随水之淤而化气(五苓散);气以水而逆,则冠以导水而下气随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水以气而涌,则首以下气而导水为佐(桂枝五味甘草及诸加减汤);水与气并壅于上,则从旁泄而虑伤无过(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戎盐汤、茯苓泽泻汤);气与水偕溢于外,则从内挽而防脱其阳(防己茯苓汤);气外耗则水内迫,故为君于启阳之剂(茯苓四逆汤);气下阻则水中停,故见功于妊娠之疴(桂枝茯苓丸、葵子茯苓散)。

凡此皆起阴以从阳,布阳以化阴,使请者条鬯,浊者自然退听,或从下行,或从外达,是用茯苓之旨,在补不在泄,茯苓之用,在泄不在补矣也。

”[1]

  ⒇《医学衷中参西录》:

友人竹芷熙曰:

“嵊县地固多山,有葛溪口,嵊东山名也。

本层峦迭嶂,峰回水绕之所,吴氏聚族而居,约四五十家,以种苓为业,其种苓之法,秘而不宣,虽亲戚不告焉。

新嵊药肆间,茯苓皆出于是。

春间吴氏之媳病,盖产后月余,壮热口渴不引饮,汗出不止,心悸不寐,延余往治,病人面现红色,脉有滑象,急用甘草、麦冬、竹叶、柏子仁、浮小麦、大枣煎饮不效;继用酸枣仁汤,减川芎加浮小麦大枣,亦不效;又用归脾汤加龙骨、牡蛎、萸肉则仍然如故。

当此之时,余束手无策,忽一人进而言曰:

‘何不用补药以缓之’,余思此无稽之谈,所云补药者,心无见识也,姑漫应之.时已届晚寝之时,至次日早起,其翁奔告曰:

‘予媳之病昨夜用补药医痊矣。

’余将信将疑,不识补药究系何物,乃翁持渣来见,钵中有茯苓四五两.噫,茯苓焉,胡为云补药哉?

余半晌不能言.危坐思之,凡病有一线生机,皆可医治.茯苓固治心悸之要药,亦治汗出之主药。

仲景治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不渴者茯苓甘草汤。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

可知心悸者汗出过多,心液内涸,肾水上救入心则悸,余药不能治水,故用茯苓以镇之。

是证心悸不寐,其不寐由心悸而来,即心悸亦从汗出而来,其壮热口渴不引饮,脉滑,皆有水气之象,今幸遇种苓家,否则汗出不止,终当亡阳,水气凌心,必当灭火,是谁之过欤?

余引咎而退。

  【医家名录】

  凡用茯苓,其目的在于补不在于泄,茯苓之作用,在于泄不在于补。

盖气之所至,水亦无所不至,气之所止,水亦无所不止,利其水所以行其气也。

茯苓能宁心益脾补肾,以其行有形之水,布无形之气也。

  利水行气,起阴以从阳,布阳以化阴,俾清生浊降,外达下行,而心脾肾三脏得以补益也。

  茯苓淡而能渗,甘而能补,能泻能补,两得其宜之药也。

利水湿以治水肿小便不利,化痰饮以治咳咳嗽、痰湿入络之症,健脾胃而能止泻止带,宁心神治惊悸失眠。

药性平和,无伤正气之弊,以其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脾虚湿盛,正虚邪实之症尤为适宜。

  世补斋医书有云:

“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

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利水;痰之动,湿也,茯苓有可行湿。

”以为其化痰之功实与利水渗湿攸关,不无道理。

然则利水渗湿之品,并非均能化痰,则茯苓之用,亦有所特殊者。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10-15g;或入丸散。

宁心安神用朱砂拌。

[1]

  

药用配伍

  

  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

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

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常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

  

用药禁忌

  

  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1]

  ①《本草经集注》:

“马蔺为之使。

恶白敛。

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

  ②《药性论》:

“忌米醋。

  ③张元素:

“如小便利或数,服之则损人目。

如汗多入服之,损元气。

  ④《本草经疏》:

“病人肾虚,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虚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⑤《得配本草》:

“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编辑本段]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

   

茯苓(图5)

菌核含多种成分:

①三萜类:

茯苓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