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9188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docx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参考课时:

1课时)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②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1.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②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增进学生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③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2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2.1教学重点

①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两种变化的判断。

②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2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3专家建议

重点掌握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

4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5教学用具

实验仪器:

试管、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研钵、玻璃片、镊子;

实验样品:

胆矾、镁条、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灰石、澄清石灰水等。

6教学过程

6.1引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是化学。

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例如:

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需的。

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课本P6实验1-1]、实验1-2]

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

1-1液态的水水沸腾,透明液体,有蒸汽,玻璃片有水滴液态的水无新物质生成

1-2蓝色块状的胆矾蓝色块状的胆矾变成蓝色的粉末状蓝色的粉末状无新物质生成

师:

上述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

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

讨论交流]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

生:

瓷碗破碎,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灯泡通电放热发光等。

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

将纸揉成一团一张完整的纸形状变化纸团无新物质生成

将一张纸撕碎一张完整的纸形状变化碎纸无新物质生成

点燃一张完整的纸一张完整的纸产生火焰,变成灰烬和烟雾有二氧化碳,其他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

演示实验]课本P6实验1-3]实验1-4]

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

1-3蓝色胆矾溶液蓝色沉淀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有新物质生成

1-4颗粒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等有新物质生成

归纳]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讨论交流]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生:

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斑,食物腐败,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知识迁移]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板书:

(二)化学变化

1、概念: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1、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

2、灯泡发光是什么变化?

上述变化可以分为哪几类?

哪个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阅读]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归纳]化学反应中伴随的现象有:

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沉淀,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但有这些现象发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师: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注:

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师: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我们将物质在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分别叫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板书: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师:

我们刚刚做的实验1-3、1-4、1-5中,纸片点燃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这里这些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师: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

生:

蜡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等

师:

回答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呢?

生: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师: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

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1.汽油燃烧——化学变化汽油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化学性质

3.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变化胆矾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性质

师: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板书: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注:

这里不需要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测量。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

板书:

1.熔点

师:

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熔点。

一般来说固体变成液体和液体变成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

板书:

2.沸点

师:

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沸腾变成气体,如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

同学们知道水的沸点是多少度?

生:

100℃

师:

对!

100℃是水在常温下的沸点。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高压锅做饭快吗?

生:

温度高。

师:

为什么温度高呢?

生:

.......

师:

这是由于高压锅内水沸腾时的温度高,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师:

展示相同体积的铝块和铁块,大家如何分出哪块是铁,那块是铝?

生甲:

看颜色,铁发黑

生乙:

掂一下,重的是铁

师:

为什么体积相同而质量不同呢?

这是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

我们把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

板书:

3.密度公式:

密度=质量/体积

师:

熔点、沸点、密度等都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很重要的。

物质的熔点、沸点和密度以及大气压强等数据,在物理、化学等手册上一般都能查到。

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使用时我们如何区别呢?

师:

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种“能力”,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就用举重运动员来打个比方,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举重能力。

同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课堂练习:

1、有关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不需加热的变化是物理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D伴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汽油燃烧C菜刀生锈D酒精挥发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这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

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是分清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等,这就需要我们多思考,多练习。

作业布置:

1、完成课本P10—11作业

2、预习提纲:

⑴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⑵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7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

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XkB

注:

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1.熔点

2.沸点

3.密度公式:

密度=质量/体积

总结反思: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而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属于物理性质。

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