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39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docx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双龙洞板书设计]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1: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学会其中9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写作方法.

4.阅读与想像相结合,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5.能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双龙洞的特点,向别人介绍某一景点.

6.能概括地总结双龙洞的特色.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空隙和内洞的特点.

2、分清文章的主次内容并领会作者这样写的原因,从而学习其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由进内洞时作者的感觉体会空隙的特点.

2、在领会作者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学习其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浙江金华双龙洞的资料,教师可准备有关双龙洞风景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通过自学,能读准生字,多音字字音,运用与结合课文等方法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作者叶圣陶的生平概况以及游记这一体裁的基本特点和有关溶洞方面的自然常识。

技能、方法:

1.训练并初步掌握解词的几种基本方法,如查工具书、用近义词、借助图片、实物、结合句子,联系生活经验等。

2.训练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三要六不”,即读音要正确,声音要响亮,姿势要端正,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换读、不唱读、不读破格句。

注意手握书本的姿势与站立的姿势。

3.训练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性学习和交流,理解作者游览的顺序、景点以及文章的主次。

情意: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祖国山水的自然和神奇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课前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读通课文,理解词语,理清游览顺序,了解游览景点(画示意图),同时在网上或课外书上查找关于溶洞的一些图片和资料。

2.教师方面:

①准备一幅叶老的人物像片以及他的有关作品集;②准备一盆杜鹃花;③有关溶洞的图片资料;④有关文字投影片。

第一张:

①浙江合适稍微呈现

②罗甸森郁聚集昏暗额角

③系着绳子好奇的心情

第二张:

①突兀森郁合适盘曲而上变化多端聚集

②头脑额角肩背臀部脚跟

③杜鹃花映山红

第三张:

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变化无穷千姿百态

形态万千形象各异奇形怪状变幻莫测。

第四张:

朗读课文“三要六不”(略)

第五张:

关于石钟乳、石笋的小知识介绍(略)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练习审题:

1.同学们喜欢春游吗?

说说你游览过的地方、景点的特征以及游览后的感受。

2.正值阳春三月,正是旅游的好时机,50年前的今天,即4月14日叶圣陶老先生曾游览过一个地方——逐步板书:

双龙洞(景点)金华(地方)记(可换“游”字,它是游记性文章的一般命题方法,如游苏州乐园、游常州恐龙乐园等)

(二)学生汇报预习后的收获:

说说通过自学了解了些什么,掌握了些什么,遇到什么困难,有哪些疑问。

教师相机介绍溶洞方面的知识以及关于叶老的生平情况。

并鼓励和肯定学习有方法、学习刻苦认真的学生。

再安排一、二分钟学生同桌交流解决预习中的困难。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出示文字投影片①,要求读准加点的生字、多音字读音。

2.出示文字投影片②,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如突兀森郁:

突兀、高耸;森郁、森林、草木茂盛。

()

合适:

结合句子理解指两个人并排仰卧在很小的船里不大也不小。

(师用手掌代表小船、用两支粉笔代表人演示)

盘曲而上:

引导学生用画示意图理解。

变化多端:

引导学生用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并出示投影片③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聚集:

引导小组同学表演理解。

头脑额角肩背臀部脚跟:

请学生扮演人体模特儿然后指出相关部位。

其中对“臀部”一词要理解并指导书写:

书写时要做到上紧下松,遵循“上盖下”的原则。

杜鹃、映山红:

用一盆杜鹃实物认识。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首先明确朗读课文的基本要求,先让学生说说,后出示文字投影片④“三要六不”。

②提示:

朗读较长的文章,可选自己喜欢的,可选认为写得特美的或比较难读的,你认为主要的内容多读几遍。

③学生自由练读。

④指名朗读,组织评价。

(朗读中,可推举班上最优秀的同学来读;可让认为本学期朗读有明显进步的来读,可邀请同自己水平相当的来赛读。

听同学读时要专心,听出好的地方及不足的地方,以准备全面评价和取长补短。

(四)小组学习,理清游览景点及顺序,了解内容的主次:

1.四人小组相互阅看自画的示意图,自填的顺序。

2.指名上台讲讲作者的游览顺序及景点(略)

3.请几名学生按示意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结合文章分辨一下哪些是主要的内容,哪些是次要的内容。

4.训练学生用其它方法给文章概括主要内容,如:

①拓展小标题法:

路途——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②连接段意法:

课文先写了路途中的见闻,再等外洞的特点,接着讲如何通过孔隙,然后讲内洞的特点,最后讲出洞的事。

③以导游的身份介绍:

亲爱的游客同志,大家好!

欢迎光临我们浙江金华。

现在我们在乘车去双龙洞的途中,先观赏一下山坡上一片明艳的景色。

这欢快的小溪泉水就是从双龙洞流出来的。

待会儿我们到了洞口先进外洞游览,看完外洞再乘小船穿过孔隙进内洞,即所谓的双龙洞游览。

今天准能让你们一饱眼福、流连忘返。

(五)课堂总结,学生自行设计课外作业:

如1.画图;2.朗读并背诵喜欢的片段;3.查阅图片资料;4.抄写词语,整理预习笔记;5.学编导游解说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知:

1.继续了解游记的一些写作特点,除了解按游览顺序这条明线以外,进一步了解泉水流经这条暗线;

2.结合课文理解词句,了解双龙洞的风貌和特点。

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训练写几句导游词。

情意:

通过阅读与想象的结合。

细读了解双龙洞的神奇之处,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和落实“分清文章的主次”这一重点训练项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感受孔隙的窄小,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听写,并对听写的词语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说出排序的理由:

1.听写:

昏暗盘曲而上合适突兀森郁聚集

2.排序:

盘曲而上——突兀森郁——聚集——合适——昏暗

(路途见闻)(洞口看山势)(外洞较宽敞)(孔隙运输)(内洞)

工具小船很窄小

按游览顺序排列

(二)学生定标定法:

1.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的、要求和学习方法,先自学填表后小组讨论交流。

2.出示下列表格,供生分组选择重点内容自学及讨论交流:

景点哪几个自然段主要特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

(圈画重点词句)

路途

外洞

孔隙

内洞

学生自学时,师强调一定要朗读、默读、边读边想、边读边圈画,争取自己读懂课文。

然后填表,最后再小组交流,学得快的同学可选学其中二、三个内容。

(三)集体交流讨论,训练有感情的朗读:

1.路途(2-3)

(1)特点:

景色明艳,一路迎着溪流。

(2)结合文章,理解“明艳”;理解“溪流”的活泼以及作者游览时的心情。

①出示投影片: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明艳:

明亮鲜艳,“明”的是什么?

“艳”指的是什么?

结合理解“精神”,这里指植物长得很有活力,并不是指人的某种品质;红花绿叶相衬景色挺美。

②出示投影片:

“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引导想象小溪的形态、流速、声音上如何变换调子的,体会溪流的活泼,大自然的情趣。

然后练习朗读,注意朗读时的停顿和节奏,读出一高一低声调变化。

③质疑解疑。

2.外洞(4):

①特点:

宽敞

②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宽敞,理解句子。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哪些词可看出“宽敞”?

能坐千两八百人的大会堂有多大?

联系学校的食堂体会。

)③质疑解疑。

3.孔隙(5):

①特点:

窄小低矮

②怎样说明“窄小”的?

又是怎样说明“低矮”的?

结合句子“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设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理解船的小以及“从行船的方式”上理解孔隙的狭窄。

再结合作者体验到的“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到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摔伤鼻子。

”反复朗读,结合孔隙的低矮和狭窄。

③质疑解疑。

4.内洞(6-7)

①特点:

黑暗宽广奇异(或:

黑、奇、大)

②结合相关句子重点体会景色的“奇异”上,可发挥学生想象,可能有哪些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等。

如“黄龙吐水”、“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兔探海”、“兔蛇共生”、“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

然后进行练笔,写几句介绍溶洞的导游

③朗读、质疑解难。

四、小结读后感受,拓展延伸课外阅读。

1.同学们读了课文,感到双龙洞景色如何?

可用哪些词句来形容?

(神奇、奇异、奇妙。

)“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上小船”;若把外洞作“龙厅”,内洞便是“龙宫”。

2.找出描写泉水的句子,研究泉水的流经,体会作者的构思之妙。

(从深黑的石洞流进内洞,再经过外洞流出洞口,然后随着山势流下山去。

3.师结:

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自东晋以来就为世人所钟爱,唐宋明清几度辉煌,文人墨客慕名而来,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东波、李清照等历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等党的国家领导人也在此留下足迹。

请同学们课外阅读相关的书籍。

4、启发提问,拓展延伸。

(假如你有机会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的话,你会选择什么季节,并做好哪些准备?

目的是引导学生放开说,课后进行课外阅读,学会查资料。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2: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篇一

《古诗词三首》新课标要求小学生掌握、记忆的诗词为70余篇,如果篇篇要孩子死记硬背,岂不是一件苦累的差事儿。

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说过:

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

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读,读得多了,自然就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

他还特别指出,硬记不是背诵,背诵就像唱歌一样,很愉快的。

为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就思索:

古代诗词琅琅上口,易于传唱,现代人也愿意用古诗词填词作曲。

既然词曲作家能为古诗词谱曲,为什么不能将它填于学生熟悉的歌曲之中,让他们相互传唱,在传唱中记忆,在传唱中领悟,在传唱中抒发自己的情感,让学生在快乐的歌唱中学习呢?

首先,我让学生欣赏歌曲《忆江南》,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既有思念又有赞美,在赞美中思念,在思念中赞美,为学生用熟悉的曲谱填词打下基础。

其次,给学生一个拓展的方向。

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既让学生欣赏了诗词的韵律美,也将学科性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

我也可以为自己喜欢的诗词谱曲了!

学习是知识积累的桥梁,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这次的拓展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真情的投入,自由的表达,放飞智慧的风筝,在歌唱中感受快乐,在歌唱中燃放激情。

作为教师,我们在挖掘古代诗词教育资源的同时,是否更应该考虑到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所承载的五千年文明史的感悟呢?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教学反思篇二

《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篇游记,主要描写了“外洞、空隙、内洞景物”的特点。

教学时,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进行游览,然后对学生感兴趣的孔隙部分进行重点教学,如此安排,主次分明,体现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篇3:

四年级上册语文新学教学计划

篇一:

四年级上册语文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22人。

基本上的学生有良好的语文课堂习惯,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喜爱阅读等习惯,学习目的性明确。

20%左右的学生特别喜爱阅读,书写端正漂亮,兴趣爱好广泛;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存在得过且过,屡屡作业拖拉的现象。

因此,本学期的重点任务在于全面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语文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8个专题依次是:

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

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

“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

“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

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

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

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

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年级上册的“我的发现”,在“发现”的范围上有所扩展,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

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

“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

这两个孩子,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和他的一个学习伙伴。

教材中,他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提起某个话题,开了个头,为同学们交流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

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主要表现:

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教学措施及建议

上述四个方面的特点,是教材各个部分的共同特点。

由于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在编排上还有些不同的特点。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

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

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

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

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的作业都留到课外。

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已经会写的字构成的新词,也可让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还可采用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

四年级上册,仍然单独编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教材,要凭借这些教材,加强对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指导。

(二)阅读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

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1.练习朗读和默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

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默读的练习也是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重点。

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

教材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

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

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四年级上册教材,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理解内容的主要方法有: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进而理解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把课文描述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理清文章的条理,再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的内容等。

引导体会感情的方法,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入境入情地读书,然后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

无论是理解内容,还是体会感情,都应注意学生的自主阅读。

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得到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让每个学生都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都能通过独立阅读,把课文读懂,并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再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补充,加深理解与感受。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不能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

事实上,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会有所不同的。

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应加以肯定。

当然,如果学生的讨论交流偏离了对课文的理解,纠缠于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或者学生的感受明显与课文的思想内容不符,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这是学生能够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最能体现教师引导的地方。

3.领悟表达的方法。

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又要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样的思想。

教材中对领悟表达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

一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二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三是体会文章条理清楚的表达方法;四是体会选材的别具一格。

教材中还特别安排了侧重学习表达的“作家笔下的动物”这一组,读了《白鹅》和《白公鹅》,我们会觉得两位作家笔下的白鹅,特点是那样相同,形象都栩栩如生,但表达方法和语言风格又迥然不同;老舍的《猫》和《母鸡》,都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但写法完全不一样,通过对比阅读,学生会受到很多启发。

对于表达方法的领悟,教材中都采用了启发式,有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发现,有的是先举一两个例子,再让学生找出类似的例子来读读,体会体会。

教师教学时要注意这个特点,一定要让每个学生经历这样的领悟过程。

4.积累语言。

语言的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段篇,只有熟记在心,才能变成自己的财富,需要运用时才能脱口而出或涌流于笔下。

教材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背诵,二是抄写。

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背诵的要求,其中有的是指定背诵的部分,有的则是由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18篇精读课文中,有10篇提出了抄写的要求,一般是让学生找出写得好的语句,多读读,体会体会,再抄下来。

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背诵、抄写的练习,应该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材中比较多地采用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抄写自己感兴趣的语句的形式,其用意很明确,那就是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培养兴趣,使之逐步形成习惯。

5.向课外扩展延伸。

为了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也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教材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适当引导。

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有的引导课外阅读、搜集资料,有的引向课外进行观察,有的安排了读写结合的小练笔,还有的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以上五个方面,体现了精读课文的教学重点。

这是从整册教材来讲的,具体到某一篇课文,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有所侧重。

教师可参照教材中的安排,因文而异,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使精读课文的教学既把握住重点,又教出每课的特色。

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要求不同,一般只要求读后能粗知文章大意。

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适当组织交流,让学生说说对内容的大致理解和读后的感受,有兴趣的地方还可以再读读,特别感兴趣的也可以背背。

在词句的学习上不必多作要求。

(三)口语交际教材与教学

口语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在听与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