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教案1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869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竹板教案1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竹板教案1doc.docx

《竹板教案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板教案1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竹板教案1doc.docx

竹板教案1doc

笋芽儿社团活动资料

社团名称:

班级竹板社团辅导老师:

梁飞燕

 

长塘镇中心小学

二O0九学年第二学期

长塘镇小笋芽儿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计划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竹板的由来及竹板的资本资料。

2、掌握竹板的基本打法,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感受家乡浓郁的竹文化氛围。

学生来源

四年级两个班剩余的学生,一部分学生去参加了校级的社团

学情分析

两个班的学生都无学竹板基础,且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参加了校级的社团,剩下来的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竹板存在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备课时以简洁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措施

1、讲解法

2、示范法

3、练习法(个人练\小组合作练)

4、表演

 

 

 

时间

活动内容

3.19

了解竹板

3.26

介绍大板和小板且竹板的拿法

4.2

介绍板和点要注意的几点

(1)

4.9

介绍板和点要注意的几点

(2)

4.16

大板的基本打法

4.23

介绍【节子】的基本功之一“搧”功

4.30

学习“摇”功和“抖”功

5.7

学习【大板】的基本功之一“握”

5.14

学习【大板】的基本功“挑”

5.21

学习【大板】的基本功“扬”

5.28

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

6.4

期末评价

长塘镇小“笋芽儿”社团花名册

分社名称:

    班级竹板        指导老师:

 梁飞燕 

学号

姓名

性别

班级

成绩

学生实到次数

备注

1

何英姿

(1)班

A

12

2

何钱芳

(1)班

B

11

3

秦佳萍

(1)班

A

12

4

娄治

(1)班

B

12

5

章泽萍

(1)班

A

12

6

屠浩杰

(1)班

A

12

7

陈锦丽

(1)班

A

12

8

王紫薇

(1)班

A

11

9

董腾飞

(1)班

B

10

10

樊鉴杰

(1)班

B

12

11

何佳燕

(1)班

B

12

12

娄燕芳

(1)班

A

12

13

秦丽

(2)班

C

12

14

秦媛英

(2)班

B

11

15

周烨

(2)班

B

11

16

何佳维

(2)班

A

12

17

娄杭琪

(2)班

A

12

18

王康

(2)班

A

12

19

何烨青

(2)班

A

12

20

何狄龙

(2)班

B

12

21

罗灵娇

(2)班

A

12

22

赵彩芳

(2)班

B

11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了解竹板

活动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竹板及竹板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时间

2010年3月19日 下午

第3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梁飞燕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本学期开始我们班级社团将开设“竹板”课程。

询问学生们对竹板是否了解,让学生自由谈谈。

二、新课呈现:

1、介绍竹板的历史,使学生能对竹板知识有更多的了解竹板。

竹板传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洪武)发明,因数来宝及竹板艺人都供奉朱元璋(朱洪武)为祖师爷,供奉朱元璋(朱洪武)的画像为手持竹板。

2、多媒体呈现竹板的形状和种类,竹板适用于各种曲艺说唱的节拍伴奏。

因伴奏的曲种不同,板的数量也有2块、5块和7块之分。

竹板板数多种;竹板使用毛竹制作,以选择不带竹节、无劈裂和无虫蛀的竹材为佳。

竹板由两块长16~19厘米、宽7~8厘米、厚1厘米的瓦形竹板组成,上端用绳串连,下端可以自由开合。

三、师小结,布置作业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介绍大板和小板且竹板的拿法

活动目的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竹板的拿法。

时间

年月 日 午

第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咱们了解了竹板的种类和有关的历史,这堂课我们将学习竹板的形状和拿法

二、新课呈现:

1、介绍大板和小板。

大板:

用两块竹板做成,每块长约五寸五(市尺),宽约一寸八,有弧度,两板上端各钻两个眼,用丝线或棉线、尼龙线连结在一起。

小板:

用五块竹板做成,每块长约三寸三,宽约一寸三,有弧度,每块板上端各钻两个眼,四块板阳面朝前,一块板阳面朝后,在前四块板中间各放两个铜钱,板眼和钱眼对正,用丝线或棉线、尼龙线连结在一起。

2、介绍大板和小板的拿法。

拿法:

大板由右手拿,把大板的下扇握在掌中。

小板由左手拿,将食指插入四扇和一扇的合缝处,拇指放在第一块板上,其他三个指头贴在后一扇板上。

三、师实物示范、学生操练

四、师小结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介绍板和点要注意的几点

(1)

活动目的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要注意的地方。

时间

年月 日 午

第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复习旧知:

个别学生说说大板和小板的拿法,并演示,师点评。

二、新课呈现:

板和点板和点是紧密相连的。

打的是板,听的是点。

演唱时打节奏主要是小板。

小板又叫节子,也叫碎嘴子,常用点有四种:

1、单点。

前四扇板和后一扇板轻轻撞击,靠腕子使劲,形成惯性,产生出“嘀嗒、嘀嗒……”的声音,这是小板的基本点。

2、双点。

在打单点的时候,拇指上下跳动,就产生出“嘀咯嗒、嘀咯嗒……”的声音,这叫双点。

在演唱每个自然句的衔接处,往往是用双点填空,便于演员换气。

三、师示范、学生操练

四、师小结,布置回家作业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介绍板和点要注意的几点

(2)

活动目的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要注意的地方。

时间

年月 日 午

第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复习旧知

学生说说“单点”和“双点”

二、新课呈现

1、师介绍“混合点”和“碎点”。

混合点:

一个单点加一个双点就是混合点:

“嘀嗒嘀咯嗒、嘀嗒嘀咯嗒……”,在演唱中也是常用的点。

碎点,也叫撮点。

小板连续打一个点,有人管这叫打撮儿,声音是“嗒嗒嗒……”,常用于板头或特殊效果处。

大板,主要用于板头,和小板紧密配合,能打出优美动听的花点来。

但在演唱过程中,大板不宜多用。

用多了容易把情绪打断,产生杂乱的效果。

2、师示范,学生操练

三、师小结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大板的基本打法

活动目的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大板的基本打法。

时间

年月 日 午

第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复习旧知

复习前两节课板和点要注意的四点

二、新课导入

大板的基本打法有三种:

1、扣板。

抡起上扇猛击下扇,产生出“呱”的声音,这是大板的基本点。

2、磕板。

用下扇轻磕上扇,产生出“得”的声音。

3、马蹄点。

手背弓起握住下扇,形成共鸣槽,两扇板连续撞击,手一张一合,产生出“得哒、得哒”的声音,好像马蹄声,一般用于板头或特殊效果处。

三、师示范,学生操练,师巡视

四、师小结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介绍【节子】的基本功之一“搧”功

活动目的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搧”功。

时间

年月 日 午

第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复习旧知

学生谈大板的基本打法

二、新课呈现:

介绍[节子]的基本功之一“搧功”。

搧功:

将节子立直,“食指”横穿底板前隙,“拇指”自然扬起,“中指”、“无名指”、“小指”,贴在底板的后侧,随即“腕子”摇动,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此动作就像搧扇子时手腕摇动一样。

搧功要求动作自然,每半拍一个声音,速度平稳均匀。

三、师示范、学生操练

四、师小结,布置回家作业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学习“摇”功和“抖”功

活动目的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摇”功和“抖”功的基本操作。

时间

年月 日 午

第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复习旧知

复习上节课讲过的[节子]的两个基本功“撩功”和“顛功”,让学生展示,师指点有无错误之处。

二、新课导入

介绍[节子]的另外两个基本功“摇功”和“抖功”

摇功:

将节子立起,侧面朝外,拇指放在弟一块板的腰部,腕子左右摇晃,用底板撞击前四块板,发出“嘀”的声音。

当前四块托起的时候,再被拇指弹回,又发出“嗒”的声响,如此反复,前半拍为“嗒”,后半拍为“嘀”,速度均匀不要快。

  抖功:

在“摇功”的基础上,腕子急速抖动,继续发出“哗....”的声音,速度要均匀,切忌忽快忽慢。

三、师示范,学生操练,师巡视

四、师小结,布置作业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学习【大板】的基本功之一“握”

活动目的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握”的方法。

时间

年月 日 午

第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复习旧知

复习上节课讲过的[节子]的两个基本功“摇功”和“抖功”,学生展示,师指点有无错误之处。

二、新课导入

介绍【大板】的基本功练习,分为三种,即:

“握”、“挑”、“扬”。

本堂课重点介绍其中的一种“握”。

 握法:

右手拇指为一方,其它四指为一方,将底板握住,侧面朝外,持板位置在拴绳处的下端,掌心与底板凹槽约有半个鸡蛋的空隙,手掌与竹板接触之处尽量密合,要能形成一个共鸣箱。

肘和腕子向前推动,撞击前板,发出〝呱〞的声音。

腕力似搧扇,速度较慢且均匀,手握竹板要松弛。

三、师示范,学生操练,师巡视

四、师小结,布置作业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学习【大板】的基本功“挑”

活动目的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挑”的方法。

时间

年月 日 午

第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复习旧知

复习上节课讲过【大板】的其中一种“握”,学生展示,师指点有无错误之处。

二、新课导入

介绍【大板】的第二种,即:

“挑”。

挑法:

将拇指穿入拴绳处,用虎口轻轻夹住底板,另四指松开,协从拇指的动作,手腕转动,底板与前板的下端撞击,发出“台”的声音,类似戏剧乐器“小锣”的声响。

三、师示范,学生操练,师巡视

四、师小结,布置作业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学习【大板】的基本功“扬”

活动目的

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掌握“扬”的方法。

时间

年月 日 午

第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复习旧知

复习上节课讲过【大板】的其中一种“挑”,学生展示,师指点有无错误之处。

二、新课导入

介绍【大板】的另外一种,即:

“扬”。

扬法:

将底板握住后,臂往上扬,前板随着扬起的“贯力”,向上起翻,与底板成平行。

然后,臂肘下落,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挑法”和“扬法”的操作。

在上述“挑法”的基础,手腕转动更为用力,以底板下端与撞击前板,发出“特”的声音后,顺势将前板扬起。

再将前板往下砸,发出“呱”的声音,反复进行。

三、师示范,学生操练,师巡视

四、师小结,布置作业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

活动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掌握打竹板的基本方法。

时间

年月 日 午

第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复习旧知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节班级竹板课,回顾本学期学

过的所有内容:

1、大板和小板的拿法

2、【节子】的5种基本功:

“搧”、“撩”、“颠”、“摇”、“抖”。

3、【大板】的3种基本功:

“握”、“挑”、“扬”

二、学生自由复习,师巡视

三、师小结

长塘镇中心小学 班级竹板社团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

期末评价(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活动目的

时间

年月 日 午

第节课

地点

指导老师

学生应到人数

学生实到人数

一、前半节课理论测试

二、后半节课实践操作

长塘镇小笋芽儿班级竹板社团活动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