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7097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docx

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集锦--句子排序

1.【2019年广西桂林市中考】5.下面语句的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②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何谓立志,如何立志?

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④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⑤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⑥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A.③⑤①⑥④②B.③⑥④②⑤①C.⑤④①⑥②③D.⑤①④⑥②③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认真阅读所给的6个句子可知,此语段属于议论文,论题是“何谓立志,如何立志?

”,中心论点是“考虑国家和人民需要的立志值得大力倡导”,论证方法是正反对比论证,结构是:

引论---本轮---结论。

据此,可以看出首句是③引论,⑥④②⑤组成本论(其中:

⑥④是反面论证,②⑤是正面论证),②是结论。

所以正确的语序是:

何谓立志,如何立志?

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

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

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

一些人在立志时则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

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一道小小的排序题,几乎考察了议论文所有的重要知识点,给出题人点赞!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又可分为三部分: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

做句子排序题的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研读材料。

解答句子排序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

第二步,理清思路。

不同体裁的文章,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

第三步,抓住标志。

抓住语言标志,如呼应的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有指代意义的词;

第四步,语感检验。

通过前面三步,最后将初步拍成的段落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畅。

第五步,品读活运用。

最后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找出作者按顺序来表达主要内容的方法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此外,可根据这种方法来仿写,想想是否还有比这种顺序来表达主要内容的其它更好的方法。

这样将读与写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真正掌握排列句子的方法。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4.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①考察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

②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

③这一时期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使得塔里木地区积聚了大量地下水。

④但还是个湿润地带,降水比较丰富,草原、沼泽密布。

⑤为什么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呢?

A.①③②④⑤B.⑤①②④⑨C.⑤②①④③③D.①⑤②④③

【答案】B

【解析】认真阅读所给的句子可知,此语段属于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地下水库的原因。

⑤句用疑问句引出说明对象,作为首句,排除AD两项。

接着①句总起原因,提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

②句“早在30万年前”承接①句“非常长”,说明塔里木盆地由大海变成陆地;④句“但还是湿润地带”紧承②句有所转折,说明塔里木盆地变成陆地后水量依然丰富;③句作为总结。

所以正确的语序是:

为什么塔里木盆地地下会形成巨大的地下水库呢?

考察表明,塔里木地区有非常长的聚水期。

早在30万年前,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还是连在一起的大海,后来这里的地壳逐渐抬升。

但还是个湿润地带,降水比较丰富,草原、沼泽密布。

这一时期一直持续了数万年,使得塔里木地区积聚了大量地下水。

中考语文句子排序题答题技巧

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明确体裁和中心。

做句子排序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语段,明确体裁,把握语段特点。

其次,明确材料的中心。

思考语段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

抓住了中心,就抓住了要害。

中心句常在段首,有时在段尾,极少在中间。

然后,我们可以根据“中心句”或“总领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

对于描写性语段,一般要从描写对象、描写内容、描写角度、描写顺序、事物特点、段落结构等方面入手。

第二步,理清思路。

不同体裁的文章,思路也会有所不同:

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空间或事情的发展过程(起因、经过和结果)为顺序;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理清思路,有利于从整体上理顺句序。

一段写景的顺序由观察的角度决定,是俯视、仰视、平视,是从远到近,还是从上到下,是移步换景还是定点观察。

写景的句子常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常采用整散结合的句式,讲究押韵、平仄、对称。

第三步,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

而这些关系往往体现在一些语言标志上。

①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②暗示性词语的使用。

“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③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往往紧跟在所指代的内容后面。

④句子之间的过渡、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

⑤陈述对象前后一致。

抓住这些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

在给句子排顺序感到比较困难时,我们还可以先将意思上有紧密联系的句子组合成句子“单元”,化零为整;然后按照这段话的思路和层次把句子“单元”进行组接整合,从而完成排序。

第四步,联读语感检验。

在完成前面三步之后,将初步排成的段落连起来读一读,看语意是否连贯,有没有感觉不对的地方,如果有,给予调整,直到感觉流畅为止。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2019年广西贺州市中考】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老师转身面向大家,他决定这一课,,,,。

①他们才能理解并接纳这份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也才能写出诚挚感人的作文

②不是具体地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文,也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样写自己的母亲

③他觉得唯有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无私的付出

④而是启发孩子们,体会到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炽热的爱

A.②④③①B.③②①④C.③④①②D.②④①③

【答案】5.A

【解析】此题出得极为巧妙,妙在能让学生通过做题,感知教育教学的规律。

试题分析:

本题首先由关联词“不是----而是”确定前两句(教学内容和方法),其次根据“他觉得”确定后两句(教学目的),从而确定正确的语序为A.②④③①。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2019年广西梧州市中考】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C)

①“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

③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④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⑤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

A.②①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③⑤

【答案】C

【解析】所选句子来自2017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5句是由传统教育引到现代学术,即由《大学》的“格物致知”引到“实验”和“现代学术”。

先确定②为首句,然后根据答案组合特点,判断④句应该衔接第①句,即确定答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2019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4.下列语段空白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春日踏青,青芜如毯,;夏日听雨,雨声淅沥,;秋日看花,花叶相辉,;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

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此题可秒杀答案:

利用一一对应关系,最好确定的是:

雨----朦胧,雪---洁白,所以第一眼就选B.③②④①。

语句排序题事实上考查的就是对语句间逻辑顺序的把握,想要快速理清这些句子之间的顺序,抓提示词、找句子之间的共同主题都是快速解题的好方法,只要找到了线索,结合选项,灵活运用排除法,就可以顺藤摸瓜,迅速排好语句的顺序。

总而言之,语句排序题量不多,也不是特别难,搞定它还是有方法的,所以,这一块的分数不能丢。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2019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②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掺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

③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

④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

⑤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⑥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A.①③②④⑥⑤B.①④③②⑥⑤C.④①③②⑧⑤D.④③②①⑥⑤

【答案】D

【解析】此题的6个句子出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李森祥的小说《台阶》,句子虽然较多,但出题人出得很巧妙,就是让考生能在瞬间捕捉作者描写角度的技巧,④是听觉,其余都是视觉,首先排除AB,③是过渡句,秒杀答案D.④③②①⑥⑤。

感官是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包括眼、耳、鼻、舌、身等。

大脑是一切感官的中枢。

眼睛是视觉,耳朵是听觉,鼻子是嗅觉,舌头是味觉,身体各个部位是触觉。

人体的五大感官为人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除了熟知的五大感官外,还有另外的感觉系统在发挥着作用,比如保持身体的平衡,饥饿的感觉等,有约20多种感觉系统。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7.【2019年黑龙江省丹东市中考】8.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当然,有的书是有缺点的,我们要善于选择

②所以,如果你勤读书,读好书,就一定能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③确实,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老师

④书还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开卷有益”是说打开书就一定有收获

A.⑤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⑤C.③②⑤①④D.⑤④①③②

【答案】A

【解析】首先用排除法确定首句:

由前4句中的“当然”“所以”“确实”“还是”这些词排除前4句作为首句,确定⑤是首句,从而排除选项BC,接着由关联词“是---还是---”确定第二句是③,到此即可秒杀答案A.⑤③④①②。

排序题技巧之一:

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

而这些关系往往体现在一些语言标志上。

①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②暗示性词语的使用。

“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③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往往紧跟在所指代的内容后面。

④句子之间的过渡、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

⑤陈述对象前后一致。

抓住这些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2019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

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不做什么,。

A.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B.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C.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在放纵和坚守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D.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在坚守和放纵里,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

【答案】C

【解析】运用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一一对应原理,确定:

坏---张狂---放纵;好---困厄---坚守。

从而秒杀答案C。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2019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4.依次填入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是那样的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一阵杜鹃啼,一阵风起,。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

②便让每一棵柳吐出一团团洁白轻柔的飞絮

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③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

(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

(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

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

如“一声雷”与惹哭满天的云”构成因果关系。

“杜鹃啼”与惊醒了一山桃花”相契合。

“风起”自然有了“飞絮”。

所以答案为C项。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0.【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5月18日,市博物馆举行了“重现古城晨钟暮鼓”活动。

随着昭明台顶楼两侧的巨钟大鼓铿锵声韵响彻襄阳古城上空,人们的思绪也被带入遥远的时空,。

借这次活动,再现古代城市生活场景,让大家重新体味传统钟鼓文化。

①现在,城市钟鼓早成绝响,古时时间如何报?

钟鼓如何敲?

现代人对此已经非常陌生。

②同时,钟鼓还起到警戒、提示城门启闭的作用,这也是政治的需要。

③在古代,钟鼓楼是城市的重要建筑,其主要功能是报时。

④古时没有钟表,日晷、刻漏、更香等授时、计时工具也是由官方垄断管理。

⑤所以每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统一的报时系统,这是日常生活的需要。

A.①③②④⑤

B.③①④⑤②

C.③④⑤②①

D.①③④②⑤

【答案】5.C

【解析】通读语段可知,此语段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说明事物的,第1个句子是讲现代的钟鼓,后4个句子都是讲古代的钟鼓,按照时间顺序,确定①为尾句,从而迅速确定答案为C。

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1.【2019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

②应该认识到,阅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孩子如果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一旦离开校园,很可能把书永远丢弃在一边,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想看到的。

③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教育里最关键、最重要的基石就是阅读。

④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重视阅读,尤其是延伸阅读和课外阅读。

A.①④②③B.③①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通读语段可知,这是从两个方面来谈教育中的阅读,一是重要性,而是现状和忧虑,这两个方面是转折关系,标志性的词语是“但是”。

先确定首句③:

开宗明义,点出阅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次句是①:

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进行道理论证,用④“但是”一转,来谈现状,最后谈作者的忧虑和对教育者的规劝,发人深省。

最终确定答案B.③①④②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2.【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

,,。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①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②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④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⑤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②⑤①③④B.②⑤③①④C.⑤②①④③D.⑤②④③①

【答案】12.A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②⑤构成因果关系复句,排除CD;①③一一对应前文“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排除B,最终选A.②⑤①③④

排序题,抓语言标志,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从局部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逻辑关系。

而这些关系往往体现在一些语言标志上。

①关联词语的呼应,或并列、或转折、或条件、或假设、或递进、或因果……②暗示性词语的使用。

“同时”表示并列,位在后;“与此同时”“与此相反”“反过来说”,表示相反、相对关系,中间不可插入别的词语;“首先”“其次”“再次”,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过去”“现在”与“将来”,表示时间先后;“总之”“综上所述”“由此看来”,表示要提出结论;“诸如此类”,表示综合……③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往往紧跟在所指代的内容后面。

④句子之间的过渡、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也往往体现语言顺序的一致性。

⑤陈述对象前后一致。

抓住这些语言标志,可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尽可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5.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工程是一把双刃剑:

①。

但设计合理、创意新颖的工程外观,不仅不是环境的破坏,反而是环境的美化。

②。

景观的构成,一是景,一是观。

景有自然之景,也有人工之景。

而观,也不仅仅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感觉,它涉及诸多的人文因素,实际上它指的是人类的文明。

A.①一方面,它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

②这就需要我们化工程为景观

B.①一方面,它是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

②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工程外观

C.①一方面,它是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它又是环境建设

②这就需要我们化工程为景观

D.①一方面,它是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它又是环境建设

②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工程外观

【答案】5.A

【解析】通过第一个空后的“但----不仅不是环境的破坏-----”,确定第一个空的后半句是“它又是对环境的破坏”,从而排除掉CD两项。

通过第二个空后的中心词语“景观”,确定第二个空应填“这就需要我们化工程为景观”以使与之相照应。

确定答案为A。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3.【2019年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中考】5.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填入横线处与前后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家风家训的传统。

通过家风家训建设改善村风民风,我市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我们深有感触的是,家风家训的确立要切合实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A.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借鉴外地经验

B.要大力宣传本地优秀的家风家训;也要做好经验总结

C.避免千篇一律,流于形式;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D.避免说一套,做一套;还要认识到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答案】5.C

【解析】试题分析:

此题考察语言表达连贯、准确。

可先从第二个空下手,与后文“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连贯的应是“不可能一蹴而就”或“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选哪个呢?

出题人在这里又间接考察了学生的病句辨析能力,“社会风气的改变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一个犯了两面对一面错误的病句,应排除掉,选C。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