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540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docx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112章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4-9章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管理

  1、夏商时期学校的名称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学校的萌芽。

五帝时期有“成均”之学,虞瞬时有“庠”

  夏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学校的名称有“序”和“校”

  学校发展到商代又创设了瞽宗和学

  瞽宗是宗教学校;学是进行一般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的场所。

  2、西周学校系统3页

  天子设立的(五学)---

  大学---

  国学---               诸侯设立的(一学)---叛宫

  小学

  乡学---

  3、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管理体制的共同特点是“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的含义:

1.学术被官方所垄断,民间无学。

2.主要表现为官师不分、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

  4、夏、商、西周时期教育教学教学管理:

  ⑴学校以培养官吏为主要目的,乡学还负有社会教化的责任。

⑵内容特点:

①重视军事教育②重视宗教教育③商朝的礼乐教育。

⑶西周时期教育教学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⑷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主张:

①敬德保民②主张“彝教”(对庶人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⑸西周时期,国家很重视对教育进行宏观调控和引导,建立了;(实学制度)、(选贤贡士制度)。

视学包括;(天子象征性的视学)、(督导性的视学)。

选贤贡士制度是我国最早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

  5、“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的成因

  1.政治上,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产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为其所垄断2.经济上,同时由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无力供养、也不需要为官者以外的精神生产者,也无力在民间普及教学所需的“书”与“器”

  6、视学制度的教育管理功能

  视学包括:

天子象征性的视学,以尊老敬德,重视教育。

督导性的视学。

这种视学革一年进行一次,每次视察的内容都包括德行和道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而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提高考察的标准,以督促、引导学生的学习。

  7、选贤贡士制度的教育管理功能

  是西周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由诸侯和地方民政长官选拔德行、道艺兼优者贡于天子,或升入大学深造。

  8、春秋战国时期教育体制的变革最直接的表现是:

官学的衰败和私学的兴起。

  9、教育体制变革的历史必然性(官学衰败和私学兴起的原因)

  ⑴官学的衰败:

①西周官学的衰败表现为“学术官府”“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

②职掌文化教育的“官师”或投奔诸侯,或流落民间;③官府之中的“书”、“器”也随之散落于诸侯和民间;④奴隶主贵族及其子弟厌学,学校废弃。

⑤奴隶制官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⑵私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①私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官师”和受过“六艺”教育的贵族子弟等“文化人”流落民间,形成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即士阶层。

他们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招收弟子,授徒讲学,成为私学的教师。

随着“官师”的流落,官府的“书”和“器”也流散到民间,这就为私学的教学提供了所需的教材和教具。

②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是私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③社会对教育作用的充分估价是私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10、私学兴起的意义:

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使教育从政事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体系。

各家各派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而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管理思想,为后世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儒家的教育管理

  ⑴孔子尤其重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

⑴《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以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⑵《论语、阳货》“性相近,习相远。

  ⑵、孟子:

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在人性问题上持“性善论”,认为人人皆可以成尧舜。

  ⑶、荀子:

在人性问题上持“性恶论”,

  ⑷、《大学》明确大学教育的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明明德”,即发扬人与生俱来的善性(美德)。

第二目标是“亲民”。

第三目标是“止于至善”

  ⑸、为了实现大学教育的目标《大学》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⑹、《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着,开宗明义的概括了儒教的文教政策思想,提出了“建国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精辟论断。

内容有:

①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

主张要扩大教育对象,打破教育为少数人所垄断的局面,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地域族类,给所有有求学愿望的人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即“有教无类”②关于学制的构想。

“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③关于视学制度

  ⑺、儒家的教育教学管理思想:

孔子说: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是孔子提出的设置课程的原则。

“志于道”是教育教学的目的。

孔子认为这些教育目标和要求,要通过“六艺”教育来完成。

他主张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尤其要重视仁的教育,即伦理道德教育。

内容:

《诗》《书》《礼》《乐》《易》《春秋》。

  ⑻、儒家的教学常规:

主张要重视入学教育,入学时要举行隆重的典礼,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懂得尊师重教。

  ⑼、儒家在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上:

主张要注意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

  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等情况因材施教;要注意启发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⑽、儒家的教师管理思想。

主张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荀子主张要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他甚至认为是否尊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

《学记》对儒家的教师管理思想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认为教师不仅是教人“为长”“为君”,要审慎择师,要尊师重道。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

  ⑾、儒家创办私学的原则(特点):

“有教无类”

  12、墨家的教育管理

  ⑴教育管理思想:

①主张要以“强说人”的精神,由他们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从而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理想社会。

②墨家所要培养的“兼士”,既要有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品质,又要有履行墨家道义的实际才能和本领。

墨家不仅重视“识义”“为正”的道德教育,而且重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⑵私学的管理:

①培养目标;以培养“兼士”(贤士)为目标。

②教学管理;重视教以劳动技能和自然科学知识。

③组织管理制度:

墨家私学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

  13、稷下学宫的管理特色:

  ⑴、教育体制:

稷下学宫是齐国创办的,一切教学设施及教学、生活所需经费,都由齐国提供。

所以,稷下学宫是官办的。

从内部的教学管理上看,稷下学宫又是私学的集合体。

  ⑵、办学原则;稷下学宫办学实行门户开放,学术自由原则。

  ⑶、学生管理:

《管子》中的《弟子职》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学生守则

  从《弟子职》可以看出,稷下学宫管理松而不散,自由而有序,为后世提供了一个高等学府管理的范例。

  14、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名称:

《弟子职》

  15、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的主要内容:

  首先;要求学生虚心受教,尊敬老师。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

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

”其次;要求学生饮食起居要有良好习惯,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要有修养。

再次;规定了学习的规则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教育管理

  1、秦朝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①书同文②行同伦(统一道德规范)③设三老以掌教化④禁止私学,焚书坑儒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实施措施①设《五经》博士②建立博士弟子制③以儒术取士④视学制度

  3、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的内容

  ①罢墨百家,独尊儒术(核心)②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③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4、“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意义:

不仅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大发展,而且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方针,对整个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和文化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与秦代文教政策的区别(秦汉文教政策的变迁给后人的启示)

  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在本质上与秦始皇是一致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巩固专制统治。

但是,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却大不相同:

秦始皇采取的是极端残暴的高压政策;汉武帝则以疏导、劝诱为主,一方面积极的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

这表明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代残酷压制、以法代教的教训,在政治上走向了成熟。

  6、汉代学校系统的特点:

官学和私学并举24页

  太学

  鸿都门学

  官邸学

  7、汉代教育行政由太常监管。

太常在隋唐以前一直都是太学的行政长官。

  8、汉代的学校管理

  ⑴太学的管理:

①办学目标:

为朝廷培养各种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向导作用。

②教师的管理:

汉代的教师称为博士,博士之首称为祭酒,③学生的管理:

太学的学生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是由太常选送的。

(正式生)二是有郡国县官选送的。

三是按规定一定级别的官吏子弟享受进太学的权利而入学者。

四是察举明经科考试下第者。

(正式生)④教学管理:

Ⅰ、儒家经典是太学唯一的教学内容。

Ⅱ、太学没有修学年限的规定。

Ⅲ、教学以自学为主,鼓励学生自学和相互论辩Ⅳ、博士讲授往往是大讲堂授课,或由高足弟子代为讲授。

Ⅴ、太学注重考试,考试有太常主持,通过者委以官职,次为“学选”考试的办法谓之策试,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

  ⑵汉代地方官学的职能:

①传授儒家经典②推行地方教化

  ⑶私学的管理:

⑴类型,蒙学、专经研习⑵名称,蒙学私学的名称“书馆”“乡塾”。

研习专经的私学的名称“经馆”“经舍”“经庐”⑶教材,蒙学私学的教材《急就篇》《苍颉篇》。

研习专经的私学的教材《五经》⑷研习专经的私学的传授方法,“次相授传”“转相传授”

  9、察举的主要科目:

⑴常科(孝廉、秀才)⑵特科(贤良方正、明经、童子)

  10、察举制的教育管理功能:

⑴调动了世人读书求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⑵统一了教育的目标⑶规范了教学的内容。

察举制以《五经》为教材。

  11、汉代规范经学内容的主要手段及其具体内容

  ⑴、汉代的宏观教育管理措施:

①实行察举选士制度②规范经学内容

  ⑵、规范经学的内容:

①统一经学标准。

西汉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主持召开石渠阁会议;东汉建初四年(79年)汉章帝主持召开着名的白虎观会议。

撰成《白虎通》一书。

经学有了同意的标准,官学和私学也有了规范的教学内容。

②刊刻石经。

汉灵帝准奏,蔡邕便令人将自己手书的经文刻于石碑,立于太学门外。

这就是熹平石碑。

熹平石碑,为学校及自学者提供了标准、规范教科书。

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最初是封建国家加强对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手段,后来则成为国家重视教育、独尊儒术的象征。

⑶规定严守师法、家法。

所谓“师法”,即弟子传经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师所传,不能有一字出入。

这样,一祖师之下的徒子徒孙代代相传,即形成家法。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管理

  1、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管理发展的主要表现:

⑴设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⑵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⑶专门学校和综合学校的设置⑷私学和家庭教育的发展

  2、九品中正制的含义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次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后逐级上报(小中正报大中正,大中正报司徒,司徒呈吏部待用),最后吏部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予官职的选士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

该制度具体实施始自魏文帝曹丕执政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

  3、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条件⑴中正官的品德和识鉴才能⑵品评人才是否有明确的标准。

  4、刘劭所着的《人物志》是最早的人才学着作。

  5、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⑴挫伤了读书人的积极性,使学校更加门庭冷落⑵促进了选士制度的发展。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管理

  1、隋唐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⑴重振儒术⑵兼融佛道

  2、科举制产生的原因

  (隋唐时科举制度产生原因?

)⑴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收回选用人才的大权;⑵要巩固政治,必须最大限度的网络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以扩大统治基础;⑶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

这样,为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6年)始置进士科。

标志着科举制的建立。

  3、唐代科举分为:

常科和制举两类。

  4、常科有:

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

  5、科举考试的标准是儒家经典《五经正义》,其考试方法是贴经,墨义,对策,诗赋

  6、科举制度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⑴调动了世人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的发展⑵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7、隋唐的学校系统:

隋朝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在大理寺设有律学。

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官学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和广文观。

  8、隋唐官学管理完备的主要标志:

⑴学校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

唐代设置了国子监,为专门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

国子监中设有祭酒、司业、监丞、主薄等职,并对其职责做出了明确划分。

⑵入学资格的规定。

儒学各学招收14--19岁子弟(律学为18--25岁)。

⑶教学管理制度。

①教学计划②考试制度③统一教材。

⑷教师的管理中央官学的教师有:

博士、助教、直讲等。

唐代对教师和教育行政官员与国家其他官员一样还实行定期考核。

⑸学生的管理。

束修制、假期、待遇和奖励制度、学生守则

第五章两宋时期的教育管理

  1、两宋文教政策的内容:

⑴兴文教⑵儒、佛、道、三教并用。

  2、两宋时期的三次兴学运动:

  ⑴庆历兴学。

①代表人物:

范仲淹。

②背景:

庆历三年(1043年)他任参知政事(丞相)。

针对当时科举泛滥、学校不兴的弊病,范仲淹主张把兴学育才与科举选才的改革结合起来,“教以经济(经国济世)之业,取以经济之才”他认为只注重科举而不兴教育,犹如“不务跟耕而求获”。

③教学内容:

以“六经”为主。

④具体措施(在那些方面进行改革?

):

Ⅰ诏令州县兴学。

Ⅱ改革科举Ⅲ创设太学,整顿国子学⑤教学模式:

苏湖教法⑥意义:

虽然庆历兴学随新政失败而结束,然而其影响是深刻的。

如何把兴学和科举改革结合起来,培养和选拔“明体达用”人才,始终是北宋教育改革的目标。

明体达用思想影响了一代学风。

  ⑵熙宁、元丰兴学。

①代表人物:

王安石。

②兴学内容:

王安石从兴学育才入手,建立“教、养、取、任”的配套制度。

Ⅰ教之之道Ⅱ养之之道Ⅲ取之之道Ⅳ任之之道③具体措施(王安石教育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Ⅰ整顿太学:

实行“三舍法”,颁布《太学令》;严选学官,实行“教官试”。

Ⅱ整顿地方官学Ⅲ增设专门学校Ⅳ明定教学内容Ⅴ改革科举制度

  ⑶崇宁兴学。

①代表人物:

蔡京。

②兴学内容:

Ⅰ诏天下兴学贡士,推行三舍选考法。

Ⅱ增设画学、道学,复办书学、算学。

Ⅲ废止科举,代以学选。

  3、北宋三次兴学运动和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

都是为了振兴官学,以培养有真才实学、可以经国济世的人才。

  4、苏湖教法的含义:

胡瑗在苏州、湖州教学时,实行分斋教学,全面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成绩卓着闻名天下。

分斋教学方法也被称为“苏湖教法”。

  5、“苏糊教法”的主要特点?

①“明达体用”是“苏糊教法”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目的。

“明达体用”的精神实质就是“学以致用”②分斋教学是苏糊教法的核心。

分斋,即学校分为“经义”、“治事”二斋,,经义斋以教学儒家经典为主。

分斋教学实行分科教学和主副科制度,在教育史上有开创意义。

此外,苏湖教法还包括实行讨论、游学、直观教学等一系列内容。

  6、太学三舍法:

学生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学习一年,月一私试(孟月经义、仲月论、季月策,由太学教官主考),岁一公试(初场经义、次场策论,由降敕差官主考)。

合格者升为内舍。

学习两年。

合格升为上舍,学习两年,进行毕业考试。

  7、宋代的官学管理的发展:

⑴建立更加完备的官学体系。

宋代经三次兴学运动,官学制度更加完备,国子学、太学、医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得到了整顿和充实,又增设了武学和画学。

⑵设置了地方教育行政机构。

崇宁二年(1103年),在诸路设立提举学事司,长官称提举学事使,是我国设置专门地方行政机构的开始。

⑶创行“学田制”⑷教师管理制度的加强。

地方官学教师实行考试选差。

宋代官学还实行定期考核。

⑸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

①放宽了入学等级②制定了严格的学规。

⑹教学管理的发展。

“四书”的地位上升,与“五经”并列为钦定教材。

“三舍法”“积分制”的实行。

  8、书院(产生的原因):

书院之名,最早出现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年)主要作为国家修书藏书的机构,(皇家图书馆)。

唐朝后期,逐渐演化成学者讲学说书、学子读书求学并进行学术研究的专门教育机构,这就是民间最早的书院。

  9、书院的特质(书院特点?

)书院是私学,它继承了古代私人讲学的优良传统,在教学和组织管理上又有其自身的特点;①书院的组织和讲学形式,不同程度的受到佛教禅林的影响。

②书院不仅是讲学的场所,也是学者研究着书修书及刻书印书藏书的学术中心;③书院一般建筑在山水胜地,如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岳麓书院在长沙岳麓山下等。

而且书院的建筑设施往往具有一定规模,布局也很讲究。

  10、宋代着名书院的名称:

①白鹿洞书院:

唐贞元年(785--805年)。

洛阳人李勃、李涉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创建。

后朱熹修复。

②岳麓书院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建讲堂斋舍,创办书院③应天府书院。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邑人曹诚在河南商丘建学校。

范仲淹曾就学于此。

④嵩阳书院:

(太室书院)在河南登封太室山麓。

程颢、程颐先后讲学于此。

⑤石鼓书院:

在湖南衡阳石鼓山回雁峰下。

李宽读书于此。

⑥茅山书院:

在江苏金坛三茅山后,宋仁宗时侯遗创建的。

  11、书院的管理:

⑴书院的管理体制。

书院最主要的负责人是山长,(院长、洞主、主洞、堂长)还设有副山长、助教等。

⑵书院管理的制度化。

书院的制度最具代表性的是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教条》。

《白鹿洞书院教条》规定:

①明确规定要以“明人伦”为学习的目的,②指出学生修身、待人接物的要领。

③规定了学习的次序和方法。

〈白鹿洞书院教条》成为了后世书院学规的范本。

⑶教学的组织管理。

书院的教学,多采用自由讲学的形式。

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导师制”、会讲(书院有时还礼聘院外名师来做专题讲座,这是升堂讲学的一种形式)。

着名的会讲有“天鹅湖会讲”。

书院教学以自学为主。

考课,是书院教学的重要制度。

展礼,是书院教育教学的重要形式。

⑷图书与经费管理。

宋代书院经费的来源,主要依靠学田的田租。

学田的来源:

一是有朝廷或官府赐给。

二是靠私人捐赠。

第六章辽金元时期的管理经验

  1、辽金元时期文教政策的特点:

⑴尊孔崇儒、兴学设教⑵维护民族文化传统

  2、辽金元书院官学化的主要表现(特点):

⑴中央和地方政府兴办书院⑵掌握书院的领导权⑵加强书院经费的管理⑶加强对书院的招生、考试、学生出路的管理。

第七章明清(鸦片战争前后)的教育管理

  1、明清时期文教政策的内容:

⑴尊孔崇儒,推崇理学⑵网罗世人,禁锢思想。

朱元璋还创设了八股取士,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并且以朱元璋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

  2、明清时期科举制度:

常科只有进士一科,三年进行一次。

考试分为三级:

乡试、会试、殿试,⑴乡试:

第一名为解元。

⑵会试:

考中者为,贡士。

第一名为,会元。

⑶殿试:

由皇帝亲自主考应试者被正式赐出身,进士。

分三甲。

一甲第一“状元”;一甲第二“榜眼”;一甲第三“探花”;二甲若干名,赐出身,进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3、明清八股取士对教育产生的影响?

严重的败坏了学风。

当时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仅局限与训练八股文,学校完全变成了八股文的训练基地。

考试的题目又必处于《四书》、《五经》,就助长了一些读书人的侥幸心理;严重的妨碍学术的进步。

特别是到了清代,《四书》、《五经》中的题目出了几百年,已经没有新鲜题目出了,为了避免士人抄袭成文,就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题目。

为了应付这种考试,读书人更是用心去钻营,不求真才实学,只求侥幸中举

  4、明清时期教育行政机构(或官员)的名称:

⑴明清时期,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机构仍是礼部。

⑵明清地方官学,由中央任命各省提学官,全权负责领导,强调地方行政长官。

⑶央官学的行政机构是国子监。

  5、明清官学学校管理体制的特点:

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是国子监。

也是全国最高学府。

  6、明清时期教师的管理:

⑴对教师的要求与监督。

明清时期教育的目标:

培养“忠君”的官僚。

对教师道德、学问和言行的要求很高。

⑵教师的考核。

既有和其他官吏相同的考满、考察之法,又有特殊的“学官考课法”还有平时的考核。

  7、明清时期学生的来源:

⑴教育对象的范围大大放宽了。

分为:

一为“荫监生”(官生)。

二为“贡监生”。

三为“举监生”。

四为“例监生”。

⑵明初规定学生的名额,府学40人,州学30人,县学20人。

⑶明初规定,参加科举考试者必须由学校出身,童试又分为“县考”“府考”“院考”。

  8、倡导实学的着名书院:

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9、(明清蒙学的类型)明清时期,在民间比较经常和普遍设置的蒙学主要是“私塾”。

分为三种:

⑴教师在自己家里。

称为“门馆”“家塾”⑵由一族一村延请教师择址建馆教⑶由富裕人家独自聘请教师在家设馆专教自家子弟。

称做“做馆”“教馆”。

  10、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

⑴以识字为主的教材。

有前代传下来的:

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北宋时编写的《百家姓》、南北朝时梁周兴的《千字文》。

⑵.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的教材。

清朝李毓秀以学规、学则的形式编写的《弟子规》。

⑶诗歌类教材。

《千家诗》《神童诗》、清朝孙洙编写的《唐诗三百首》⑷综合知识类教材。

唐朝李翰的《蒙求》、《龙文鞭影》、清朝邹圣脉在明人程登吉《幼学须知》基础上增订的《幼学琼林》。

蒙学在经过初步的识字、读写训练后,即开始教授《孝经》和《论语》以及《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

这也是蒙学主要的材料

第八章 晚清的教育管理

  1、清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提出。

晚清文教政策的核心: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最早明确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概念的是沈寿康在1869年4月的《匡时策》一文中。

⑵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与“中体西用”文教政策的确立。

1895年5月,张之洞发表《劝学篇》,系统阐述了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教政策思想。

⑶在“中体西用”文教政策的指导下,清末的教育及其教育宗旨,仍有浓郁的封建性,但是毕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使学习西学合法化,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2、“中体西用”文教政策对晚清的影响:

在“中体西用”文教政策的指导下,清末的教育及其教育宗旨,仍有浓郁的封建性,但是毕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使学习西学合法化,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3、新式学堂的创建与管理的意义:

这些学堂的创建与管理,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在实践上为近代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4、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类型:

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

  5、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名称:

⑴外国语学堂:

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湖北自强学堂。

⑵军事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⑶技术(实业)学堂:

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申报学堂、湖北矿务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江南储才学堂等

  6、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最终目的:

“自强”“求富”,巩固封建统治。

  7、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办学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以,在学制上,他们一点不触动封建教育制度。

  8、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种类:

⑴万木草堂,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创办的。

⑵湖南时务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