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8674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ocx

第二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二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特征的反映,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4.总之,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

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形成这一理论的主题。

  2.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全面改革逐步展开,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也逐步形成。

  3.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

  4.1997年9月12~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四)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五)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邓小平理论的首要问题

  1.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任务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们能够实事求是地清醒地认识我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阶段。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成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这一含义阐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一含义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尚处于不发达阶段。

这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科学论断。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及其原因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它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2)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

  第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第三,从总体上看,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第四,由于我国不是在现代化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而是在两种制度并存、两条道路竞争的格局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就意味着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任重而道远,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1.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四、“三个有利于”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一)“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判断的标准: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1.“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战略思想和政策

  

(1)确立战略重点,以重点带动全局。

  

(2)科教兴国战略。

  (3)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4)可持续发展战略。

  (5)以部分先富带动后富,以达到共同富裕。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都属于资源配置方式,不属于区别社会性质的范畴;

(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3)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4)计划与市场可以有机结合;(5)市场经济能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主体任务

  1.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任务

  

(1)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2)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3)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4)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5)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同所有制经济企业之间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它所反映的是各种所有制的外部关系。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产品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的所有制形式。

  4.社会主义经济的构成

  

(1)国有经济;

(2)集体经济;(3)非公有制经济。

  5.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及其必然性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多种分配方式。

即使在同一种所有制经济中,也存在多种实现形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决定条件

  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

  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在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根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2.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决定条件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3)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四)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的关系

  第一,提倡奉献精神和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

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

  第二,反对平均主义和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第三,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和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三个方面):

  就国体来说,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就政体来说,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就政党制度来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2)我国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1.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内在属性、必然要求。

  2.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3.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政治保证,是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与长期性

  1.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2.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

  3.认清在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需要一个过程。

  (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依法治国与人民民主、党的领导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

  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

  

(1)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3)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五)政治文明建设

  1.政治文明的定义和特征

  政治文明主要有以下鲜明特征:

一方面,政治文明具有阶级性;另一方面,政治文明具有动态性。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方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3.建设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

  

(1)勇于创新。

  

(2)党内推动。

  (3)重在监督。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

  

(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2)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

  (3)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是宪法和法律。

  (4)依法治国的方式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治理国家。

  (5)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各项活动依法进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性。

  2.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3.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4.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

  2.实施以德治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以德治国是立法的基础。

  

(2)法治是对人的外部行为的强制,而德治则规范人的内心世界,是执法的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的稳定。

  (3)法律有重在惩罚已经违法犯罪的人的含义,而道德则侧重对所有公民进行教育。

  3.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1)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建设不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正确的发展方向。

  (3)两个文明的建设,既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一)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基本内容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坚持“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一)“双为”方向

  坚持“双为”方向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这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作用和目的决定的。

  

(二)“双百”方针

  坚持“双百”方针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五、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节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一、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

  1.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

  2.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

  3.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仍然是新时期我党的一个重要法宝。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是两个联盟,即: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联盟;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盟。

  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2.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唯一的宗旨,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进步力量,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3.中国共产党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能够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血肉联系,因而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任何困难和各种敌人。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保证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1.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2.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3)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贡献,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二)现实意义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我们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我们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联系

  首先,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其次,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

  最后,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第三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十六大报告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根本要求,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关键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要领。

  二、必须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着眼于永葆党的先进性。

坚持党的先进性,从来就是党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从来就是党能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

  三、必须抓住坚持执政为民这个本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四)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二、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首次完整提出,是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该《决定》将其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对党的执政能力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4.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治国理念和治理社会的理念有了新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和谐社会成为中国新的主题。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百姓生活质量。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征

  1.民主法治。

  2.公平正义。

  3.诚信友爱。

  4.充满活力。

  5.安定有序。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各项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护。

  第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