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吸式害虫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884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刺吸式害虫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刺吸式害虫1.docx

《刺吸式害虫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吸式害虫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刺吸式害虫1.docx

刺吸式害虫1

刺吸式害虫

刺吸植物液汁,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繁殖力强,为害重。

直接为害造成植物各种症状,间接传播病毒、疾病。

刺吸式害虫的种类

一、蝽类害虫二、木虱类害虫

三、粉虱类害虫四、蚜虫类害虫

五、介壳虫类害虫六、蓟马类害虫

七、螨类八、蝉类

一、蝽类害虫

刺吸荔枝、龙眼等果树汁液的蝽类害虫常见有荔枝蝽、方肩荔枝蝽、稻绿蝽等,均属半翅目、蝽科。

危害

成虫、若虫刺吸嫩梢、嫩芽、花穗和幼果的汁液,严重时影响新梢正常生长,导致落花、落果;其射出的臭液也可使嫩叶、花和果壳焦枯。

此外,还可传播龙眼鬼帚病的病原。

防治

(1)人工防治:

深冬和早春,越冬成虫不大活动,人工突然摇树使越冬成虫落地,然后捕杀。

采摘卵块、扫落和兜捕若虫都是有效的防治方法。

(2)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

(3)药剂防治:

①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当越冬成虫恢复活动时,对越冬虫口密度较大的果树进行挑治;

②3月中下旬,在越冬成虫大量迁入果园时,对虫口密度较大的果园或品种,使用药剂挑治一次;

③在若虫大量孵化期,对虫口密度高的大年果园实行全园喷药一次;虫口密度低的小年果园,可用药挑治花果多、若虫比较集中的果树.

(4)注意问题:

开花期严禁喷洒农药,花期和幼果期不宜使用氧化乐果、乐果和水胺硫磷等药剂。

荔枝蝽

半翅目,属于荔蝽科Pentatomidae。

果树害虫,主要为害荔枝和龙眼;也为害其他无患子科植物。

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25毫米左右、体盾形、黄褐色,腹面被白色蜡粉,有臭腺,开口在胸部腹面中后胸交接处。

卵圆球形,长2.5~2.7毫米,淡绿色,化前变为深灰色。

若虫体色红黑相间。

分布地区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也见于南亚、东南亚国家。

为害症状

成虫、若虫均刺吸嫩枝、花穗、幼果的汁液,导致落花落果。

其分泌的臭液触及花蕊、嫩叶及幼果等可导致接触部位枯死,大发生时严重影响产量,甚至颗粒无收。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人工捕捉,冬季低温时期(10℃以下),荔枝蝽受冷冻,不易起飞,突然猛力摇树枝,使越冬成虫坠地,集中烧毁;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

②化学防治。

早春越冬成虫尚未大量产卵前,喷洒敌百虫液(800~1000倍),消灭越冬成虫。

若虫期喷第2次药,大量消灭3龄若虫。

虫口密度大的地区全面喷药;虫口密度小而开花果树又不多的地区,重点施药;大面积连片荔枝区,用飞机防治。

稻绿蝽

为半翅目,蝽科。

中国甜橘产区均有发生。

除了危害柑橘外,还为害水稻、玉米、花生、棉花、豆类、十字花科蔬菜、油菜、芝麻、茄子、辣椒、马铃薯、桃、李、梨、苹果等。

以成虫、若虫为害烟株,刺吸顶部嫩叶、嫩茎等汁液,常在叶片被刺吸部位先出现水渍状萎蔫,随后干枯。

严重时上部叶片或烟株顶梢萎蔫。

防治方法

减少虫源

冬春期间,结合积肥清除田边附近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人工捕杀

利用成虫在早晨和傍晚飞翔活动能力差的特点,进行人工捕杀。

药剂防治

掌握在若虫盛发高峰期,群集在卵壳附近尚未分散时用药,可选用90%敌百虫700倍液、80%敌敌畏8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40%乐果800~1000倍液、25%亚胺硫磷7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3000~4000倍液喷雾。

绿盲蝽

寄主

棉花、桑、枣树、葡萄、麻类、豆类、玉米、马铃薯、瓜类、苜蓿、药用植物、花卉、蒿类、十字花科蔬菜等。

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铃上汁液,幼芽受害形成仅剩两片肥厚子叶的“公”棉花。

叶片受害形成具大量破孔、皱缩不平的“破叶疯”和。

腋芽、生长点受害造成腋芽丛生,破叶累累似扫帚苗。

幼蕾受害变成黄褐色干枯或脱落。

棉铃受害黑点满布,僵化落铃。

防治方法

(1)冬春防治,3月份以前结合积肥,去除田边、路埂杂草;收割苜蓿时齐地留低茬,清洁田园。

(2)苗期百株5-8头,蕾铃期25头时,用20%杀灭菊酯2000倍液、2.5%溴氰菊酯3000倍液、50%一六0五乳剂2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用1.5%甲基一六0五、2%杀螟松、3%马拉松、2.5%亚胺硫磷等粉剂每亩1.5公斤喷粉(宜在清晨或雨间隙进行,并从棉田四周向中央包围)防治。

(3)其他防治棉铃虫、红铃虫、棉蚜的药剂都有兼治作用。

杜鹃网蝽

分布于广州、南宁、福州、杭州、无锡、成都、大连、沈阳等地。

寄主于杜鹃属、马醉木属花卉等。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为害杜鹃叶片,叶片正面出现小白色斑点,所排泄的粪便,使叶背呈现锈黄色斑。

严重时,影响杜鹃正常生长,导致提早落叶和不能开花。

治理措施

(1)加强花木养护管理。

加强水肥,增强树势;及时清除杂草和落叶,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条件。

(2)消灭越冬虫。

9月成虫越冬前,树干绑草诱集和秋冬季刮老皮缝。

(3)药剂防治。

华北地区5月中下旬是防治第一代若虫关键适期,因为这代较为整齐。

因此,要加强虫情调查,若虫期喷施20%菊马乳油2500倍液;或29%净叶宝乳油1500倍液防治;或1%苦参碱醇溶液800倍液防治。

梨冠网蝽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区。

危害扶桑、木瓜、栀子花、紫藤、月季、梅花、樱花、含笑、桃树、樱花、茶花、茉莉、四季海棠、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海棠、杜鹃、腊梅、杨树等园林植物。

成虫、若虫群集在叶前吸取汁液。

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叶绿素逐渐破坏,光合作用严重受阻,同时在叶前还可见到很多黑褐色虫粪粘液和脱皮壳,使叶背呈黄褐色的锈状斑点,引起叶片苍白甚至早期脱落,造成植株衰弱,影响生长发育及开花。

防治方法

人工除虫

(1)清除落叶、杂草、刮除枝干粗翘皮,集中烧毁,可消灭部分越冬虫口。

(2)栽植寄主的地方,夏季要适当地进行遮阴,适当喷水,可以减轻梨网蝽的为害;加强管理工作,提高寄主植物的抗性和补偿能力,抑制害虫发生。

(3)9月份在树干上绑扎草把,诱集成虫潜伏越冬并于早春集中烧毁;冬季树干涂白,以减少越冬成虫;保护利用天敌。

药物防治

重点抓住4月中旬至5月上旬,越冬成虫活动期,可选用80%的敌敌畏1000倍液。

5月中旬及时检查叶片上的虫情,当叶背面已经有梨网蝽若虫群集,并出现少数白色刚羽化的成虫,表明第1代若虫已基本孵化,而成虫尚未产卵,此时防治效果最佳,可选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松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000至4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

在生长季节,交替使用上述药剂连续防治,可以彻底消灭虫害。

麻皮蝽

分布于中国的内蒙古、辽宁,陕西、四川、云南,广东、海南,沿海各地及台湾,黄河以南密度较大;寄主有苹果、枣、沙果、李、山楂、梅、桃、杏、石榴、柿、海棠、板栗、龙眼、柑橘、杨、柳、榆等及林木植物。

刺吸枝干、茎、叶及果实汁液,枝干出现干枯枝条;茎、叶受害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提前脱落;果实被害后,出现畸型或猴头果,被害部位常木栓化,失去食用价值,对产量及品质有很大损失。

防治技术

1.冬、春越冬成虫出蛰活动前,清理园内枯枝落叶、杂草、刮粗皮、堵树洞,结合平田整地,集中处理,消灭部分越冬成虫。

2.在成、若虫危害期,利用假死性,在早晚进行人工振树捕杀,尤其在成虫产卵前振落捕杀,效果更好,同时还可防治具假死性的其它害虫如象甲类、叶甲类、金龟子类等。

3.危害严重的果园,在产卵或危害前可采用果实套袋防治法。

此项防治措施可结合疏花疏果进行,制袋可用农膜或废报纸,规格为16cm×14cm,用缝纫机缝或模压。

4.结合其它管理,摘除卵块和初孵群集若虫。

5.越冬成虫出蛰完毕和若虫解化盛期或卵高峰期用药喷树,防效很好。

使用的药剂有:

2.5%敌杀死乳油或功夫乳油8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或来福灵乳油8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8500倍液,5%氯氰菊酷乳油或2.5%天王星乳油8500倍液,50%对硫磷乳油或三硫磷乳油或马拉松乳油或杀螟松乳油1500~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或乐果乳油1000倍液,40%地亚农乳油或40.7%乐斯苯乳油1500倍液,均有良好防效。

茶翅蝽

在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均有分布,以成虫和若虫危害梨、苹果、桃、杏、李等果树及部分林木和农作物,近年来危害日趋严重。

叶和梢被害后症状不明显,果实被害后被害处木栓化,变硬,发育停止而下陷。

果肉变褐成一硬核,受害处果肉微苦,严重时形成疙瘩梨或畸形果,失去经济价值。

危害部位:

叶片、花蕾、嫩梢、果实。

防治方法

(1)在成虫越冬前和出蛰期在墙面上爬行停留时,进行人工捕杀。

(2)在成虫越冬期,将果园附近空屋密封,用“741”烟雾剂或25%对硫磷微胶囊加3倍的锯末进行熏杀。

(3)成虫产卵期,查找卵块摘除

二、木虱类害虫

一、概况

同翅目,木虱科。

木虱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区种类、为害程度不同,其中发生最为严重的主要种类有:

中国梨木虱;梧桐木虱;柑橘木虱。

冬型成虫在树皮裂缝内、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

二、为害状

成虫、若虫吸食芽、叶、嫩梢汁液,使新梢萎缩,叶片早落。

若虫分泌蜜露,招致煤烟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同时可污染果实,影响果实品质。

另外还可能传播植物病毒、疾病。

三、防治

(1)农业防治:

冬季清理果园,刮树皮,剪除病虫枝。

(2)保护利用天敌:

第1-2代,有63.3%个体由天敌寄生死亡.

(3)化学防治:

冬春季树干涂白

庭院和街道树喷雾困难,在越冬卵孵化盛期可用氧乐果加水2倍涂干。

防止对树烧伤,可适当加倍稀释与增大面积。

梨木虱的防治关键是早期防治,在越冬成虫出蜇盛期,即第1代卵出现初期,大部分越冬成虫尚未产卵,成虫暴露在枝条上,是喷药防治的最佳时期。

喷第一次药后,隔10天再喷1次可基本控制。

3)化学防治:

梨木虱的防治关键是早期防治,在越冬成虫出蜇盛期,即第1代卵出现初期,大部分越冬成虫尚未产卵,成虫暴露在枝条上,是喷药防治的最佳时期。

喷第一次药后,隔10天再喷1次可基本控制。

中国梨木虱

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等地。

危害

常群集为害梨树的嫩芽、新梢和花蕾。

春季成、若虫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为害,夏秋季则多在叶背吸食为害。

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及嫩梢,受害叶片叶脉扭曲,叶面皱缩,产生枯斑,并逐渐变黑,提早脱落。

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粘液,常使叶片粘在一起或粘在果实上,诱发煤烟病,污染叶和果面。

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

冬季清园,秋末早春刮除老树皮,清理残枝、落叶及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树冠枝芽、地面全面喷布波美3-5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成虫。

秋季9月下旬在树干上缠草把,诱杀越冬成虫,严冬来临前全园灌水,可大大减少越冬虫口数。

②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重点抓好越冬成虫出蛰期和第一代若虫孵化盛期喷药。

药剂可选用25%阿克泰5000~6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500~30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1500~2000倍液。

次,即可基本控制为害。

另外,第一代若虫发生比较整齐,此时喷布50%久效磷3000倍淮或1000倍液,也可收到很好防效。

具体农药选择及使用方法:

套袋果园:

1、25%三打乳油2000-3000倍液细孔喷雾;

2、15%木虱特灵乳油2000-3000倍液细孔喷雾;

3、1.8%龙宝乳油200-3000倍液细孔喷雾;

4、25%中保猎虱高渗乳油1000--1500倍液细孔喷雾;

5、26%巨力杀乳油1000--1500倍液细孔喷雾;

6、15%金好年乳油3000-4000倍液细孔喷雾;

7、1.8%虫螨扫通乳油3000--4000倍液细孔喷雾;

8、3%金世纪乳油1000倍液细孔喷雾。

未套袋梨园(因乳油对果皮加重锈斑):

1、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细孔喷雾;

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细孔喷雾;

3、2.5%溴氰菊酯3000倍液细孔喷雾。

注:

以上各种药剂请不要连续使用以免产生抗性。

③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

中国梨木虱的天敌有:

花蝽、草蛉、瓢虫、寄生蜂等,以寄生蜂控制作用最大,卵自然寄生率达50%以上,应避免在天敌发生盛期施用广谱性杀虫剂。

梧桐木虱

别名青桐木虱、梧桐裂头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

危害

主要寄主为梧桐、楸树、梓树。

发生期分泌白色蜡丝,布满树体、叶面,随风飘扬,形如飞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市容市貌。

  

梧桐木虱为单食性害虫,以若虫及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技嫩干上吸食树液,破坏输导组织,尤以幼树受害烈。

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的正常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分泌物中含有糖分,常招致霉菌寄生。

危害严重时,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糙脆弱,易风折。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于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贵州、江西、广东、广西等省区。

主要天敌

梧桐木虱的天敌已知有:

2种寄生若虫的寄生蜂及捕食卵和若虫的大草蛉、中华草蛉、绿姬蛉和深山姬蛉以及食蚜蝇、赤星瓢虫、姬赤星瓢虫、黄条瓢虫。

其中以2种寄蜂及2种赤星瓢虫作用最大。

防治方法

1、秋末至来年春,用65%肥皂矿物油乳稀释至8倍液喷洒于树干、枝条,消灭过冬卵。

若虫期喷洒15倍液效果良好。

2、结合冬季修剪,除去多余侧枝。

另外,可用石灰33斤,牛皮胶0.5斤,食盐2-3斤,配成白涂剂,涂抹树干,消灭过冬卵。

3、保护瓢虫、草蛉、食虫虻及寄生蜂等天敌。

4、大发生时可采取10%蚜虱净粉2000-2500倍液、2.5%吡虫啉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

5、注意保护和利用寄生蜂、瓢虫、草蛉等天敌昆虫

柑橘木虱

主要危害作物:

为害芸香科植物,以柑橘属受害最重,黄皮、九里香和枸椽次之。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区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省、自治区,浙江、江西、湖南、云南、贵州和四川的部分柑橘产区也有分布。

防治方法

(1)做好冬季清园。

冬季气温低,越冬的木虱成虫活动能力差,可通过喷药杀灭,能有效减少春季的虫口。

(2)在一个果园内种植的品种要求一致,便于落实统一的管理措施。

(3)加强肥水管理,使柑树长势壮旺,每次新梢发梢整齐,利于统一时间喷药防治木虱。

而第一次喷药时间应在露芽期进行。

(4)选用农药防治。

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50%乐果乳油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其他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三、粉虱类害虫

同翅目,粉虱科。

主要种类:

温室白粉虱、黑刺粉虱、烟粉虱(多种生物型)。

为害蔬菜、果树、花卉、药材等,尤其以蔬菜的类的温室黄瓜和番茄受害最重。

症状:

若虫、成虫聚集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片变黄、萎焉、甚至枯死;分泌蜜露招致煤烟病,影响呼吸和光合作用;还可传播病毒病。

其中B型烟粉虱还能引起西葫芦的银叶病。

习性:

喜群集于嫩叶上取食。

成虫对黄色、绿色有趋性。

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

及时清除大棚周围的杂草,以减少虫源。

二、物理防治:

黄板诱虫仅在苗期有效,后期只能作为辅助措施。

加强温室透风口的防虫设施,例如加防虫网。

三、生物防治:

(方斑瓢虫、红点唇瓢虫、草蛉、刺粉虱黑蜂、斯氏寡节蚜小蜂、黄色跳小蜂)

四、化学防治:

(1)及早防治:

发现烟粉虱及时喷药2~3次,每次间隔5天。

(2)联合防治:

集中成片的大棚,要统一联合防治。

(3)连续防治:

烟粉虱暴发后,防治难度大,要用绿颖乳油连续防治3~4次的方法加以控制。

温室白粉虱

寄主于黄瓜、菜豆、茄子、番茄、青椒、甘蓝、甜瓜、西瓜、花椰菜、白菜、油菜、萝卜、莴苣、魔芋、芹菜等各种蔬菜及花卉、农作物等200余种。

为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此外,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除严重为害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外,也是严重为害黄瓜、菜豆的害虫。

防治措施

防治白粉虱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以培育“无虫苗”为重点,配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

①培育“无虫苗”育苗时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苗房进行熏蒸消毒,消灭残余虫口;清除杂草、残株,通风口增设尼龙纱或防虫网等,以防外来虫源侵入。

②合理种植避免混栽避免黄瓜、番茄、菜豆等白粉虱喜食的蔬菜混栽,提倡第一茬种植芹菜、甜椒、油菜等白粉虱不喜食、为害较轻的蔬菜。

二茬再种黄瓜、番茄。

③加强栽培管理结合整枝打权,摘除老叶并烧毁或深埋,可减少虫口数量。

生物防治

采用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中华草蛉和轮枝菌等天敌可防治白粉虱。

当番茄平均每株白粉虱成虫在0.5头以下时,每隔2周连续3次释放丽蚜小蜂每株共15头,可控制白粉虱的发生为害。

物理防治

利用白粉虱强烈的趋黄习性,在发生初期,将黄板涂机油挂于蔬菜植株行间,诱杀成虫。

化学防治

药剂防治应在虫口密度较低时早期施用,可选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3000倍液、灭扫利乳油2000~3000倍液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次。

黑刺粉虱

中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

除为害茶外,还为害柑桔、油茶、梨、柿、葡萄等多种植物。

为害特点

若虫寄生在茶树叶背刺吸汁液,并诱发严重的烟煤病。

病虫交加,养分丧失,光合作用受阻,树势衰弱,芽叶稀瘦,以致枝叶枯竭,严重发生时甚至引起枯枝死树。

防治方法

(1)剪除密集的虫害枝,使果园通风透光,及时中耕、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

虫能力。

(2)黑刺粉虱的防治指标为平均每张叶片有虫2头,即应防治。

当1龄幼虫占80%、2龄幼虫占20%时即为防治适期。

可选用40%乐果、50%马拉硫磷。

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1500~2000倍液。

安全间隔期相应为10天、10天、5天、14天和6天。

黑刺粉虱多在茶树叶背,喷药时要注意喷施均匀。

发生严重的地区在成虫盛发期也可进行防治。

(3)黑刺粉虱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寄生蜂、捕食性瓢虫、寄生性真菌,应注意保护和利用

烟粉虱

俗称小白蛾,是近年来中国新发生的一种虫害,危害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及棉花等众多作物。

为害症状

烟粉虱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导致植株衰弱,若虫和成虫还可以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的产生,密度高时,叶片呈现黑色,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另外,烟粉虱还可以在30种作物上传播70种以上的病毒病,不同生物型传播不同的病毒。

烟粉虱对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为害症状:

叶菜类如甘蓝、花椰菜受害表现为叶片萎缩、黄化、枯萎;根茎类如萝卜受害表现为颜色白化、无味、重量减轻;果菜类如番茄被害表现为果实成熟不均匀,西葫芦表现为银叶;在花卉上,可以导致一品红白茎、叶片黄化、落叶;在棉花上,使叶正面出现褐色斑,虫口密度高时有成片黄斑出现,严重时导致蕾铃脱落,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质量。

防治方法

防治要点

烟粉虱

(1)培育无虫苗育苗时要把苗床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先彻底消毒,幼苗上有虫时在定植前清理干净,做到用做定植的棉苗无虫。

(2)用丽蚜小蜂防治烟粉虱,当每株棉有粉虱0.5—1头时,每株放蜂3—5头,10天放1次,连续放蜂3—4次,可基本控制其为害。

(3)注意安排茬口、合理布局在温室、大棚内,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不要混栽,有条件的可与芹菜、韭菜、蒜、蒜黄等间套种,以防粉虱传播蔓延。

(4)早期用药在粉虱零星发生时开始喷洒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5)棚室内发生粉虱可用背负式或机动发烟器施放烟剂,采用此法要严格掌握用药量,以免产生药害。

(6)对来自热带、非洲各岛屿及印度的木薯插条,必须进行灭虫处理,以防该虫传播蔓延。

(7)在整地时候使用微生物制剂深三尺+化学制剂吡虫啉进行基施,能够有效预防烟粉虱

防治

粉虱具有寄主广泛,体被蜡质,世代重叠,繁殖速度快,传播扩散途径多,对化学农药极易产生抗性等特点,给对其防治造成很大困难,因而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特别是要加强冬季保护地的防治。

1.农业防治:

温室或棚室内,在栽培作物前要彻底杀虫,严密把关,选用无虫苗,防止将粉虱带入保护地内。

结合农事操作,随时去除植株下部衰老叶片,并带出保护地外销毁。

种植粉虱不喜食的蔬菜,如芹菜、蒜黄等较耐低温的蔬菜。

在露地,换茬时要做好清洁田园工作,在保护地周围地块应避免种植烟粉虱喜食的作物。

2.物理防治:

粉虱对黄色,特别是橙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方法是用纤维板或硬纸版用油漆涂成橙黄色,再涂上一层粘性油(可用10号机油),每667m2,设置30~40块,置于植株同等高度。

7~10d,黄色板粘满虫或色板粘性降低时再重新涂油。

3.生物防治:

丽蚜小蜂Encarsiaformosa是烟粉虱的有效天敌,许多国家通过释放该蜂,并配合使用高效、低毒、对天敌较安全的杀虫剂,有效地控制烟粉虱的大发生。

在我国推荐使用方法如下:

在保护地番茄或黄瓜上,作物定植后,即挂诱虫黄板监测,发现烟粉虱成虫后,每天调查植株叶片,当平均每株有粉虱成虫0.5头左右时,即可第一次放蜂,每隔7~10d放蜂1次,连续放3~5次,放蜂量以蜂虫比为3︰1为宜。

放蜂的保护地要求白天温度能达到20~35ºC,夜间温度不低于15ºC,具有充足的光照。

可以在蜂处于蛹期时(也称黑蛹)时释放,也可以在蜂羽化后直接释放成虫。

如放黑蛹,只要将蜂卡剪成小块置于植株上即可。

此外,释放中华草蛉、微小花蝽、东亚小花蝽等捕食性天敌对烟粉虱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在美国、荷兰利用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制剂防治烟粉虱,美国环保局在推广使用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的GHA菌株防治烟粉虱。

4.化学防治:

作物定植后,应定期检查,当虫口较高时(有的地方,黄瓜上部叶片每叶50~60头成虫,番茄上部叶片每叶5~10头成虫作为防治指标),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每公顷可用99%敌死虫乳油(矿物油)1~2kg,植物源杀虫剂6%绿浪(烟百素)(nicotine+tuberostemonine+toosendanin)、40%绿菜宝(abamectin+dichlorvos)、10%扑虱灵乳油、25%灭螨猛乳油、50%辛硫磷乳油750ml,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00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75g,20%灭扫利乳油375ml,1.8%阿维菌素乳油、2.5%天王星乳油、2.5%功夫乳油250ml,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180g,加水750L喷雾。

此外,在密闭的大棚内可用敌敌畏等熏蒸剂按推荐剂量杀虫。

[3]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并要根据推荐浓度,不要随意提高浓度,以免产生抗性和抗性增长。

同时还应注意与生物防治措施的配合,尽量使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选择性农药。

白粉虱

又名小白蛾子。

属同翅目粉虱科。

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

寄主范围广,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都能受其为害,还能为害花卉、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112个科653种植物。

为害特点

锉吸式口器,成虫和若虫吸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