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49347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

《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doc

福建省对外贸易问题及现状分析

[摘要]:

本文从对外贸易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对外贸易在我国和福建省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而福建作为一个贸易大省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上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福建对外贸易的发展甚至是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瓶颈”。

本文通过图表、数据等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我国的对外贸易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福建省、对外贸易、出口

一.引言

我国的对外贸易最早可以上溯到汉代“丝绸之路”的出现,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发之后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得到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高,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分重要作用。

福建省借助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引进外资,拓展对外贸易,使得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外贸竞争力也得到显著提升,对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宽经济发展空间、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对外贸易及其现状

(一)对外贸易概念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

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

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我国对外贸易现状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报告指出,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5616.3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7.8%,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4285.5亿美元,增长17.2%,回落8.5个百分点;进口11330.8亿美元,增长18.5%,回落2.3个百分点。

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净增加328.3亿美元。

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增速前高后低,“入世”7年来增长速度首次低于20%。

2008年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特点有:

1、第4季度外贸规模明显萎缩,最后两个月进出口增速表现为下降

2、一般贸易进口增速提高,其项下顺差减少;加工贸易比重下降,进口增速低于出口

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步伐放缓,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速有所提高

4、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与印度双边贸易增速大幅回落

5、广东、江苏、上海继续位列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前三甲

6、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放缓,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现企稳迹象

7、初级产品进口比重提高,资源性产品进口均价上涨明显

(三)福建省对外贸易现状

2008年1-6月,全省实现进出口总值418.0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1%,,累计增幅较上月回落4.9个百分点。

其中,进口144.67亿美元,出口273.41亿美元,分别增长31.5%和19.0%。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进出口增幅比全国低2.6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增幅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出口增幅比全国低2.9个百分点。

全省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28.7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顺差规模扩大8.78亿美元,增长7.3%,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30.5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进出口市场的五个"快于"。

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快于一般贸易进出口;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快于内资企业;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快于传统产品;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快于五大传统市场。

2、厦门继续保持全省对外贸易发展龙头地位。

2008年1-6月,厦门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达222.14亿美元、141.39亿美元和80.75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额的53.1%、51.7%和55.8%,对全省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9.6%、52.7%和45.6%,对全省对外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突出。

3、闽台双边贸易继续保持扩大趋势。

2008年1-6月闽台双边贸易额达39.4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6%,不仅大大高于上年同期增长6.4%的水平,而且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3.5个百分点,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5%提高到9.4%,其中,出口5.91亿美元,进口33.55亿美元,分别增长15.0%和41.3%。

三、福建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贸易不平衡

图1-1相关年份福建对外贸易顺差

(资料来源:

《福建统计年鉴》)

表1-1相关年份福建对外贸易顺差同比增长率

年份

1982

1985

1989

1993

1997

2002

2007

2008

2009

2010

增长率

5.9%

89.9%

2593%

-61.2%

104%

21.5%

23.5%

4.5%

-8.9%

7.5%

(资料来源:

《福建统计年鉴》)

图1-2福建相关指标与我国的对比所占比重

(资料来源:

《福建统计年鉴》)

表1-220个主要国家或地区占福建对对外贸易的份额(万美元)

年份

2000

2003

2005

2007

2008

2009

2010

与福建贸易总额

1290828

2113173

3484195

4994039

5699184

5331902

5587543

比例

76.55%

76.22%

72.61%

67.44%

65.46%

64.42%

63.48%

(资料来源:

《福建统计年鉴》)

图1-3福建相关年份对外贸易顺差增长率

(资料来源:

《福建统计年鉴》)

从规模和增长速度的角度分析,由图1-1可知,截止2010年,福建的对外贸易的顺差的规模扩大,平均增长速度也有所提升;从贸易依存度角度分析,由图1-2可知,福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居高不下,虽然其相对整个中国经济来说,贸易依存度还相对较小;从贸易的地理方向角度分析,福建的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也主要集中在少数的几个国家或地区,这几个国家或地区占到了福建对外贸易量的半壁江山;从贸易方式的角度分析,福建对外贸易经济活动主要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相对落后,从产品结构来分析,福建的对外贸易产品中的初级产品、制造产品、高科技产品的比例是不协调的,福建的对外贸易水平还处于较低端到阶段;由图1-3可知,从1978年到1992年此阶段的增长浮动较大,这是因为该阶段福建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还相当低,对外贸易需求不稳定。

从总体上看,较低水平的对外贸易以及一增一减的增长使得该时期福建对外贸易保持总体的平衡。

然而从1992年开始,直到2008年的这一阶段,福建对外贸易发展速度(除1996年外)均为正增长,平均发展速度高达40%,远远超过了福建GDP的增速。

正是因为这时期的高速增长,福建对外贸易平衡度开始倾斜并一路攀升。

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福建对外贸易开始呈负增长的态势。

随着国际经济的不景气,特别是疲软的美国经济,停滞不前的日本以及深深陷入债务危机的欧洲,福建对外贸易失衡程度在国家“4万亿一揽子计划”以及“十二五规划”的刺激下一定会得到缓解,增加进口优化出口,平衡其对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已形成重大的障碍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以环保标准、质量标准、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等多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实行限制,并滥用反倾销手段保护国内市场。

国际上针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越来越多,严正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福建作为一个出口大省,在服装、电子机械、家居用品等都占了不小的出口份额,发达国家才去的这些措施无疑对福建的出口贸易形成巨大的威胁。

(三)、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普遍偏低

近年来,我国在企业改革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外贸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仍不成熟。

目前国有外贸企业布局过于分散,效益低下,核心竞争力弱,债务负担严重,资产负债状况恶化,这些无不影响着我国的对外贸易,福建省也不排除在外。

(四)、电子商务市场亟待规范管理

近年来,一些境外商人利用国内一部分急于发家致富的人心理,钻了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管理尚不完善的空子,通过境外的国际商务公司,利用网络技术在国内发展非法传销。

不少人自己上当受骗购买了许多进口的高价产品,还去欺骗自己的亲朋好友,导致很多人的私人财产流失,国家的关税和增值税流失,使得国家和个人的经济利益都损失惨重。

而福建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省份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一问题。

(五)、我国对外贸发展的鼓励性政策和体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国鼓励外贸发展的政策要与国际接轨并且保持稳定是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的条件。

但我国目前有些补贴政策仍未符合国际规范,如一些出口补贴;而一些政策虽然符合国际规范,但也未能稳定落实,如出口退税机制的不完善,这些都造成我国外贸企业跟不上外贸发展的需要,是一些企业放弃或是减少对外贸易,导致我国贸易水平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四、面对这些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一)、应对福建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的措施

1、加快转变和优化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和优化福建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可以适时选择不同贸易方式组合,规避贸易摩擦这些对福建省经济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选择不同的贸易方式组合,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国际形式而定,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对对外贸易的影响。

同时,还应考虑省内外投资企业的质量、数量、稳定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虽然外商投资企业对拉动出口创汇和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投资地各因素和政策影响,外商投资企业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过度地依赖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拉动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福建省应该在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等多种贸易方式的同时,提高一般贸易方式的国际竞争力。

2、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就是要充分发挥相对比较优势,提高出口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最终是要缩小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距。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要继续扩大内需,在数量和质量方面提高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充分挖掘内需增长对行业的拉动潜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

最终还是要加大技术更新改造力度,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继续巩固传统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大力发展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率高、技术进步快、物质消耗率低、产业关联效应强的出口产业。

3、平衡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首先,在巩固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传统市场同时,应努力开拓俄罗斯联邦、东盟等新兴市场,提高其在福建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其次,要充分利用福建对台的“五缘”优势,提高对台贸易规模,特别是为台资企业提供更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便利政策,创造良好的台资长期发展环境,为台资企业提供配套的生产和生活服务,以缩小台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进口规模,同时通过外商投资企业扩大对台出口,在扩大贸易规模的同时缩小对台的贸易逆差。

最后,在不断提高厦门、福州、泉州等沿海地区的外贸总量的同时,还应该积极拓展福建内陆地区,为全面发展对外贸易提供更为广阔的腹地。

因此应该加快内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山海协作渠道,为该地区发展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便利条件,还应要鼓励内陆地区的企业发展对外贸易业务,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增加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敏感度,要培育对外贸易的龙头企业,发挥“走出去,引进来”的示范效应。

(二)、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措施

我国政府应加强发对贸易保护主义,完善对外贸易保护立法,引导我国企业认识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联合世界各国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利用各种国际组织和对话机制,如联合国、WTO协商机制、G20峰会等与其他经济大国进行充分沟通,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努力推进贸易自由化,争取形成有利的国际贸易环境。

还应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订和修改,争取改变现有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与金融制度安排,通过制定和修改多边贸易规则来约束和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另外,我国还应尽快调整与国际标准相一致的相关标准,加强对人才、技术和信息的结合,研究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与他国贸易的政策法规。

(三)、应对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普遍偏低的措施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变化,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着,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已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所以我国对外贸易企业应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建立自己的品牌,增加产品种类,不断创新,满足不同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

还应不断开发新产品,了解和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赢得市场。

我国企业还应积极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加强技术开发,提高生产效益,加强管理建设,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把高新技术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独有的企业文化,从而更好的提高国际竞争力。

(四)、应对电子商务规范管理不足的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伴着网络孕育而生的国际电子商务对传统的关税制度形成一定挑战,对各国的关税制度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所以我国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电子商务管理法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政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国际间协调对对外贸易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而国家电子商务管理机构应加强对政府各有关部门如海关、商务部、国家商检局、税收、工商管理部门等进行全方位的协调,联合对电子商务市场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狠狠打击利用网络进行非法传销的行为。

(五)、对我国对外贸发展的鼓励性政策和体制进行完善

由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严格禁止对出口进行补贴。

所以今后我国为了鼓励出口,补贴政策必须改变为用汇率、利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来调节。

同时我国政府的补贴应加强对初级生产要素、基础理论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的投入。

人才和高新技术是对外贸易企业在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而我国大多民营企业缺乏资金,承担不起对高新技术投资所带来的风险,所以政府应加强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科研投资开发的补贴,为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作保证。

五、结束语

总之,对外贸易是福建省乃至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对外贸易在此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因此,我国应该在加强对外贸易的同时及时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洪阶,单玉丽,《CAFTA框架下深化福建与东盟经贸关系的对策研究》[J].《亚太经济》,2010

[2]唐茸,《福建加工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DEVELOPMENTRESEARCH》,2007

[3]黄庆安,《福建外向型经济结构的现状、问题与调整优化》[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

[4]李玉明,《加入WTO对福建口岸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策》[J],《DEVELOPMENTRESEARCH》,2004

[5]李健健,陈燕,《福建-东盟双向投资前瞻》[J],《亚太经济》,2005

[6]张慧颖.从外贸依存度看中国外贸面临的结构型风险[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

[7]理查德·库珀,《理解全球经济失衡》,《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