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339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课题研究从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和个体差异性入手,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有效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加快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达到了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构建了发展性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机制与评价模式。

在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中做出了有效的探索。

【关键词】

发展性评价专业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

新课程强调建立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呈现以下特点,评价功能由重视甄别与选拔转化为重视发展;评价指标由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化为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由单一的评价转化为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教师转化为强调教师、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重心由注重终结性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而外国对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则更不一样:

如日本的评价包括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学习情况、品德与性格三方面;法国的评价非常强调学生学业态度的评价,而对学习成绩则放在第二位;英国的评价则强调以激励性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

虽然小学语文教学评价进行了许多年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评价内容仍然过多的强调课本上的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学习态度、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与一般趋势,忽视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评价;评价方法仍然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评价主体仍然是被评价者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评价重心仍然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

在这种形式下,非常有必要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学科,努力探索具有课程特色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课程评价整体改革的重要方面。

而发展性评价又是小学语文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上述,我校提出了这一课题,旨在通过这项研究工作的开展,有效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快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达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是指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过程中,着眼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统一的课程功能,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改进语文教学实践,真正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是以新课程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业评价为研究对象,以义务教育阶段中语文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作为基本检测依据,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课题研究的行动指南,以学生生活学习的基本环境——班级为研究单位,主要研究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比较明确化的学习水平测试,以及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学习质量或学业水平的价值检测评估和确认。

本课题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业的评价涵盖语文素养的诸多方面,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板块的目标均要在评价中体现。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与新课程实施同步,“学习水平测试”应该有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包括书面测试、口头测试、实践测试等,它既属于阶段性的评价,又属于终结性评价;“学习质量或学业水平”则属于形成性的评价,立足语文课堂,就是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时期的进步状况,记录收集学生成长的经过和学习的收获,不追求大统一,而力争体现年级特色、班级特性、学生个性。

学生学业评价除了检测“学生学习质量”外,还要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相联系,从而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我们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在现有课程教材的前提下,试图达成以下目标: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教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快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使老师们在研究中学会研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促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学生从对自己的评价中可以获得心理上的一种满足感,从而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学生进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效果。

3、建立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评价方式,构建“小学语文课堂发展性评价”的教学模式基础框架,通过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形成一批优秀教学案例和论文。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语文学习状态的评价:

做到激励性评价为主的策略,坚持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的理念,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闪光点”,巧妙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有针对地进行过程性评价。

2.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评价:

改变单一、片面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包括朗读、书写、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能力的评价。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准备阶段,主要采用了调查法、文献法;在研究探索阶段,主要采用了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在总结推广阶段,主要采用了调查法,总结法,实践法。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课题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

第一阶段:

初期研究,准备阶段(2015.03—2015.04)

1.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标精神,学习新课程中有关评价的理念,搜集有关评价的理论,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设计评价方案。

2.参加培训:

包括学科培训和通时性培训。

3.落实任务:

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课题的内容,落实课题组每个成员的任务。

承担课题开展的责任,探讨非正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第二阶段:

深入研究,实施阶段(2015.04—2016.02)

1.深入调查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情况,并作出调查分析。

2.设计调查问卷,抽样在实验班级学生、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中以无记名答卷方式进行调查。

进行个案研究、行动研究和观察研究,邀请同行或专家指导。

3.针对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内容,制定语文学科的争章细则,开展生生争章活动,并让学生、教师、家长多元参与争章评价。

4.根据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作业情况、自主阅读等方面的表现,用“五角星”、“红苹果”等形式作出评价,提高学生和家长参与度和积极性。

5.利用橱窗、板报、学习园地等载体,对学生的手抄报、作文、科技发明等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并收入成长记录袋。

第三阶段:

准备结题阶段:

(2016.02)

开始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评价工作、整理经验成果、规范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验收。

五、课题研究的收获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同时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为此,我们把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和语文学习能力的评价作为研究的两个层面。

通过研究尝试我们有以下收获与体会。

(一)语文学习状态的评价要重激励,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语文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施对学生语文学习状态的评价,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是坚持激励性评价为主的策略。

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课题组的老师在每一堂语文课的教学中运用激励性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贺转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很有代表性。

师: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和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

那谁能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呢?

(一学生朗读)

生1:

你读得真不错,我也想读一读。

师:

你们俩读得真好,让老师感受到了香瓜子对生命的渴望!

生2:

老师,他们读得语气很美,我仿佛看到了香瓜子在恶劣的环境下茁壮成长的画面,我想和他们比一比。

生3:

你的朗读水平进步了许多,把句子中的几个重点词语读出不同语气了。

师:

同学们不但读得好,而且评得也很到位,你们都很了不起!

还有没有句子令你们感动呢?

生4:

“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这句话也写得好。

师:

你的眼力不错,我也认为这句话写得好。

可好在哪里呢?

生4:

我认为“即使”这词用得好。

师:

为什么呀?

说给大家听听。

生1:

我说不清楚,可我就是觉得“即使”用得好。

师:

说不清楚是正常的,你能觉察到“即使”用得好,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大家想一想,“即使”这个词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词?

生:

即便、虽然、纵使、就算、哪怕……

师:

你们的小脑子好灵活呀,词语那么丰富!

自己用心读一读,体会一下。

你们还觉得写得好的有哪些词呢?

生:

“仅仅”这个词也用得好!

……

这一教学片段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地展开了交互式的评价。

教师给予学生鼓励的眼神,富有激励的话语,如“你们俩读得真好;你评得很到位;你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你们的小脑子好灵活呀,词语那么丰富!

”之类的话语,受到老师真诚的赞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空间更加广阔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之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主人。

学生互评在这一片段中运用的也非常频繁,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这种互评方式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自己的判断是非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如在朗读时,学生能对同伴的朗读作一番点评:

“你读得真不错,我也想读一读;他们读的语气很美,我要和他们比一比;你的朗读水平进步了许多。

”在评价中学生学会了朗读,学会了竞争。

同时,在整个教学片段中,教师非常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关注各个层面学生的学习状态,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并且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是坚持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的理念。

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采取多种方法充分激发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有效的作业评价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新知识的动力。

我们认为,确定不同类型作业的不同评价标准,以及人文性、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最有效的途径。

1.不同类型的作业评价方式不同。

(1)对抄写作业的评价。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生字新词,自然免不了一些相对枯燥的抄抄写写。

时间久了,这一类作业往往变成了学生机械抄写。

以往以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注重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的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我们在学生写完作业后,让他们先找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做上小记号,再请他们在每次作业后面写上评价语,可以画一张笑脸、一个五角星、一个圆圈或文字描述等。

我们在操作中发现,学生在自评时都很认真,不是随便画“○”的,而是写好了这些字后,先紧盯着看,把这些字同书上的字,从笔法、结构一个一个地认真对照,然后找出写得同范字最接近的一个,在下面郑重地画上“○”。

当在所书写的字中,没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字的时候,学生会自觉地再写2-3个,并在这几个字中重新找出最好的一个,画上圈,还偷偷地乐上一阵。

别小看这圈圈点点,写完后他要学会认真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反思中培养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在反思中学会赞赏自己,培养自信心;在反思中也初步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并且,他们在自我评价中会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我进步了!

”这些自我评价的措施,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每次作业,对单调的作业融入情感性的色彩,同时还给老师提供了关注点。

老师在批改时就能有针对性地给予意见。

(2)对阅读作业的评价。

一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反馈评价。

学生课外阅读自评表每周上交一次,主要检查学生读书的数量,在竞选“读书大王”的过程中再给予课外阅读质量的评价。

采用的方法是每周一学生把一周来阅读的课外书带来,先在四人小组里进行交流,读读里面的故事和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和理解,由小组成员共同推选出优胜者;然后再和大组中的其他优胜者进行竞赛,决出大组中的优胜者;最后在课堂上参加决赛,由全体学生根据阅读的熟练程度、语调和感受的程度,举手表决选出“读书大王”。

二是开展阅读教学向写作教学过渡的实质评价,抓好摘录本的记录和评价。

要求专门开设一个“词句银行”本,“词句银行”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积累的一个过程,学生有写课内的,也有写课外的,还有部分喜欢写作的同学自己创作,抒发情感。

每天由小组长检查评分,一本摘录好后,由家长给予阶段性的评价,可以是不足、体会,也可以是表扬、希望等。

每两周上交一次“词句银行”本,由教师作书面评价,这里的评价包括量化和质性评价。

(3)对实践性作业的评价。

一是表演性的作业:

简单的表演性作业主要以同学评价为主,可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的自豪感。

复杂的,比如课本剧的表演,涉及到编剧、服装、道具等各个方面,则通过“观众”投票或“评委”评选,选出“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等各种奖项,也可以开个学生自己的“奥斯卡颁奖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是采访性作业。

可设计如下内容进行评价:

计划制定、采访表现、信息获取等,这样的形成性评价能让学生通过对作业的反思,加深对课外作业本身的认识,从而强化其参与后续活动的动机。

三是订正作业的评价。

对多数学生来说,很难一次就将作业做得全对,而且也不易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

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赞扬与鼓励,希望获得成功。

对于有错的作业可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或多次自我评价。

具体操作是:

教师在原始评价后画一箭头让学生意识到作业有错,学生订正后自己在箭头后给自己重新评价。

订正有误的就要继续订正,直至正确为止。

同时,我们也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

即:

学生做完作业,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教师再次评价,若修改正确,同样可以得到优、五角星。

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2.多元化与人文性有机结合。

学生很在乎老师的评价,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平时你无意间所打的“√”的大小,也会对他们有激励的作用。

充满人文性的作业评价,能激发学生内心的需求和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评价的方式上要改变以教师为唯一的权威评价,采取师生、家长互动的方式;要变以往单一的打“×”、“√”为评语式评价;要变以往只关注学生作业结果的评价为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学生情感、学习习惯的评价。

首先,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采用星级评价方法。

即:

把作业的等次分成:

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等。

为了能客观公正地进行作业的批改,我们与学生一起讨论了星级评价的具体方法和评价标准。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作业评分表,贴在作业本的扉页上,用以记录每次作业情况。

另外,还加上了月末小结和期末总评。

月末的时候针对学生一个月来的作业情况发放“优点卡”,并在学生作业本的最后一页贴一张“学期作业情况评价表”,里面有爸爸妈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老师的评价。

其次,在原来作业批改的方式上增加激励性的评语式评价,即“等级+评语”式评价。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

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

例如:

对于一向爱动脑的学生评语是:

你与众不同的见解,真让人耳目一新;你的头脑真灵活,这种方法比老师的方法强多了等等。

对于聪明的小马虎的评语是:

分析中肯,仔细查一查,看一看问题出在哪里?

希望你告别粗心,与细心交朋友;如果再仔细一点,相信成功一定属于你。

对作业认真,字迹工整,但内容有错的评语是:

多漂亮的字呀!

要是再仔细一点就好了!

而对书写正确但潦草的学生,给的评议是:

做得很正确!

如能把字写的再漂亮点,就更好了。

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况,还可以用不同的赞扬和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如:

大有进步,再加油;你真棒,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这么难的题,你还做对了一道,真不简单;只要全心全意投入进去,什么都难不倒你;再努力一把,相信你会更好;一丝不苟,值得学习等等。

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

(二)语文学习能力的评价要重全面,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方面。

1.重视朗读评价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一是针对朗读的层次,适时评价。

朗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的要求,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检查初读的评价侧重于读正确以及学生的态度、胆量等方面,学生出现错误,可以及时纠正,读得流利与否,也很容易辨别出来。

“读得是否有感情”这一层次的评价,应该在理解文章、感悟内容、品味语言时,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时进行,这一要求难有明确标准,评价时不能凭直觉判断“不错”、“真好”,或者干脆用“你读得真有感情”来敷衍了,应该让学生在认真聆听他人朗读后,结合具体的语句在自己头脑中“放电影”,抒发自己的真切感受,运用自己的语言展开评价。

二是针对朗读的对象,恰当评价。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看到许多学生会被教师随机指名读书。

学生读书的基础与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在进行朗读评价时,积极参与评价的学生往往一个个都是伶牙俐齿,不顾情面,读书较差的学生总是会被一顿狠批。

教师此时就要发挥主导作用,进行价值引导,教会学生在朗读评价时进行纵向比较,先要肯定别人的优点,然后再提出诚恳的建议,不要只看当时的朗读现象和效果。

对基础差的学生更多的肯定,当然针对当时读的情况有时也要委婉地提出批评与希望;对应该读好而由于未认真预习读得不尽人意的学生,若学生评价未到位,教师的语气可以犀利些,表明自己不满的态度,望其有自知之明,下次勿犯同类错误;对读得不错以及明显有进步的学生,完全可以加以肯定和赞扬,让其成为学生读书的榜样,进一步树立其自信心,激发读书的兴趣。

三是针对朗读的内容,分类评价。

小学课本中的文章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语言特色:

有的语句生动,适合分角色朗读;有的语句优美,适合配音朗读;有的语句严谨,适合集体齐诵……学生在朗读以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评价时,就应该根据朗读内容进行分类评价,切忌空洞,人云亦云。

必要时,教师可先范读,让学生去享受一种美感,使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并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价。

同时,教师要有的放矢地从语调、停连、重音、节奏等方面指导评价,朗读时的表情、体态也应作为评价的内容之一。

长此以往,学生的朗读能力与评价能力定会同步提高,我们的朗读评价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能力,不会走入“无病呻吟”的误区。

2.注重课堂目标测评,培养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教学的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全面检测评价。

即不仅要检测语文知识与能力,还要考查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和认识事物、获取知识过程与方法。

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考查学生读书认不认真,是否全身心投入;对课文的词句和内容是否理解,有没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合作学习中,要看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讨论发言有没有主见等等。

在具体操作上,需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测评,如按要求进行朗读与默读;多种方法理解与运用字词句;带问题阅读短文;运用课文的材料进行练笔等等。

同时,测评活动要完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基础水平不一,检测评价时要因人而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让他们可以在更多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想方设法创设一个有利于开发潜能,张扬个性,促进发展的学习环境。

在测评中,可以根据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贯彻“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

首先,检测的题目设计有层次性,能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其次,评价时要有针对性。

对优生,严格要求,侧重指出努力方向;对潜能生多鼓劲,增强其自信心。

当然,对完成检测的时间也不做硬性规定,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能通过测评,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3.尝试口语交际评价,提升交际水平。

“口语交际”是指以语言为主要中介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的作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表情达意、交流思想、传播信息、宣传教育和寻求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语言活动,它具有情境性、突发性、互动性、综合性等特点,在口语交际实践中,不仅反映学生的口语交际的知识和技能,更蕴涵着良好的心理素质、浓厚的交际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康的价值观、较强的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口语交际比一般的课堂教学和能力评价更难以用传统的考试方法来衡量,它更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也就是运用发展性评价。

(1)制定口语交际发展性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新课标提出了课程目标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即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且详细列出了口语交际各年段的阶段目标,这对评价体制的建立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课题组整合这三个维度,根据阶段目标,初步制定了口语交际评价的总标准: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交际

态度

乐交际

乐于与别人交流,自然大方

有礼貌

尊重别人,不说不文明的语言,不插嘴,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会合作

与别人融洽、愉快地交流、合作。

交际

习惯

认真听,

注意看

听对方说话注意力集中,边听边注意观察对方的表情、手势。

勤思考,会组织

边听边思考边组织语言,有条理地用普通话表述观点。

交际

能力

听清楚,说明白

认真听懂别人的话,并能简要转述。

能把自己的意思和情感较完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

语言规

范得体

逐步规范自己的语言,交际时语言得体。

语句表述准确、到位,能适当用态势语言。

掌握一

定技巧

在交谈中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初步学会理解对方心情,并对别人的话做出及时回应。

根据以上评价要求,还要考虑每个年段的阶段目标和每节口语交际课的不同内容和特点,拟订相应的标准。

(2)采取多样化的发展性评价方法。

一是课堂即时评价。

课堂评价要把教师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以后两者为主。

但是教师必须为学生作出评价的范例,语言要有针对性,富于激励性。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应不仅关注学生口语交际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交际兴趣、态度、思想等方面。

当学生在回答提问或对话练习时,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和学生便能及时了解双方教与学的情况,从而作出积极反馈,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与矫正。

二是日常行为评价。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要远远多于课堂。

为了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并关注学生的发展,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要打破封闭的局面,要面向生活,要观察学生在各项教育活动、日常生活、看电影听广播等的行为表现。

尽量鼓励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口语交际知识、技巧用于生活中,在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中获益。

三是创设情景测评。

创设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