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709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 现代文基础.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喇中高考语文知识点现代文基础

高中语文知识点——现代文基础

1、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其中句意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①你该明白了吧?

②你难道还不明白?

①我的确不会做这道题。

②连这道题我都不会做。

①他昨天把一只小狗抱来了。

②一只小狗昨天被他抱来了。

①老师说:

“我们再聊一会儿。

②老师说:

“我们一会儿再聊。

答案D

2、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忘记不了同窗三载的情谊。

”“一手好字让人赏心悦目。

”两句都是陈述句。

B.“‘3·15’”晚会上,多位年过花甲、古释的老人获得了特别贡献奖”。

一句的主干是“老人获得了特别贡献奖”。

C.“河,菜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

”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话题突然转变。

D.“聪明人无论在哪里跌倒,都会捡点有用的东西。

”一句是条件复句。

答案C

3、依据所给出的解释,判断画线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

A.作为领导干部,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

解释:

“凌”有“高出”的意思。

判断:

“凌驾”指高出(别人),压倒(别的事物)。

B.尼采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解释:

“诩”有“说大话”的意思。

  判断:

“自诩”指自夸。

C.以前,人类登月被认为是异想天开的事情,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

解释:

“异”有“不相同”的意思。

判断: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与众不同。

D.这个小岛传统渔村风情和现代渔业景观兼而有之,对游客极具吸引力。

解释:

“兼”有“所涉及的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的意思。

判断:

“兼而有之”指几种情况、几方面特点同时具有。

答案C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恻隐:

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B.荫庇:

大树枝叶遮蔽阳光,比喻包庇别人的过失错误。

C.有例可援:

有先例可参照。

援,引用。

D.根深蒂固: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答案A

5、对《荷塘月色》的评价最高的一项是(3分)

A、林黛玉在《詠海棠》中有句好诗:

“借得梅花一缕魂”,可见花魂是在一缕香,而《荷塘月色》中正有一句“送来缕缕清香”,可谓难得之妙句!

B、天上、地上,远处、近处,高处、低处,明处、暗处,树上、水中,构成了一幅静谥、淡雅、朦胧、柔和、美丽的水墨画。

C、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月光洁白而无暇,取荷花,又取月光,选材实在精当。

D、写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写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答案D

6、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A、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揭示了沉默的结果,既有对反动派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

B、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突出沉默的作用,表达作者最大的愤怒。

C、运用反复、对比的修辞,表达作者的愤怒,并呼唤激励后死者,语气高昂激跃。

D、运用反复、对偶的修辞,先明而有力地预示了沉默的中华民族爆发革命惊雷。

答案A

7、郁达夫写对故都之秋的想念时,突出写了住在北平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时的所见所闻,而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等名胜,只用一笔带过。

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3分)

A、作者是浙江省富阳县人,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产生一种想走异地,饱尝故都之秋的心情。

B、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都缺乏秋味,体现不出故都之秋来。

C、作者在《住所的话》中写过“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

”不愿去陶然亭等处,当然就写不出那些地方的秋景。

D、写租住破屋时所见所感,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答案D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

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比获奖更重要。

D、“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答案A

9、根据课文意思写词语(2分)

(1)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饱含深情的样子。

(  【36】 )

(2)美丽的影子                        ( 【37】  )

答案(2分)脉脉      倩影

 

10、看汉字写拼音(2分)

(1)蓊蓊(  【34】  )  

(2)  一椽(  【35】   )

答案(2分)wěng     chuan

 

11、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

“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A.写文章应先安排结构,选定材料。

B.写文章必须注意衔接,前后勾连。

C.写文章需要打好基础,注重积累。

D.写文章应当围绕中心,收放自如。

答案A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2分)

 极目东眺,昔日中国远征军勇士们浴血奋战的旧战场----高黎贡山,巍峨云天,雾霭缠绕,云蒸霞(wèi),更古不变地护持着这片热土,护持着屹立于腾冲、屹立于滇西、屹立于中华大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丰碑──国殇墓园。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写正确的汉字。

(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1分)

答案

(1)蔚

(2)“更”改为“亘”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与阮籍一样,陶潜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

①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宁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②(lù),“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

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

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

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屈已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

所以只有他,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

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自然和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

(1)在①处填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

              

(2)在②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3)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但(转折)    

(2)禄

(3)“自然和农居生活”改为“对自然和农居生活”(介词残缺)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

①世界文学_____(cuǐcàn)的星空中又一颗巨星陨落!

②马尔克斯去世引发了互联网世界几乎是排山倒海般的缅怀。

③但这似乎与逝者没有多大关系,因为真正能打开《百年孤独》沉下心读完全书的人恐怕凤毛麟角。

④而纪念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亲近他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马尔克斯离世这件事,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感情已变得多么空洞苍白。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2分)

答:

__________

(2)材料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改正。

(2分)

序号:

________

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璀璨(两个字完全正确给2分,只一个字正确不给分。

(2)序号:

④(1分) 修改:

“通过”和“让”去其一。

(1分)

15、下列对课文语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子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的大豆和小麦……

     (《大堰河——我的保姆》)

作者用多个“她含着笑”开头,写了一组排比句,突出了大堰河的勤劳、乐观、淳朴、宽厚、善良,也渗透了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

B.沛公……谢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

这里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刘邦能屈能伸,能言善辩的性格特点,也表现出项羽寡谋轻信,委过于人的性格特点。

C.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记念刘和珍君》)

“文明”“伟大”“伟绩”“武功”都是反语,讽刺中外反动派的暴行,痛斥了刽子手的卑鄙渺小,表达了作者万分悲愤以及对三个女子的惋惜之情。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短歌行》)

这两节在内容上表现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艺术手法上则是巧借“引用”,诗人引古喻今,突出了他求贤而不得时的朝思暮想和求得人才后对贤才的恭敬。

答案C

这两句话除了讽刺、痛斥之外,还赞扬了三个女子的临危不惧、互相救助的从容伟大,句中的“伟大”是对三个女子的赞美,不是反语。

1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分)

我曾在图书馆里看到过《莫扎特作品集》,卷帙浩烦的杰作整整摞满了一大书架,翻开书页,那些跳动着的音符就是流淌在五线谱上的颗颗明珠,玲珑   (tī)透,洋溢着永恒的青春活力。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答: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分)答:

           

答案

(1)剔  

(2)“烦”改为“繁”

17、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院士制度改革             ,从何着手?

毫无疑问,利益与特权是其中一个触点,只要(bō)     离依附之上的、额外的利益与特权,还院士称号学术性与荣誉性本真,对解决许多由争名夺利而滋生的问题应该大有帮助。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bō)         (1分)

   

(2)在语段的划线处填写一个妥当的成语:

              (1分)      

答案

18、下列表达方式判断有误的是( )

A、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说明)

B、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

(记叙)

C、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

(抒情)

D、在北极的一天早晨,睡梦中,突然远处传来了几声枪响,起来看时,原来是一头北极熊进入了村子。

(描写)

答案D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3分)

①《百家姓》是一本童蒙读物,但背后有着深厚的中华姓氏文化,以及由此              (yǎn shēng)出来的重要价值。

②今天,我们特别应该唤醒这些沉睡的传统文化,加以有效的弘扬和切实的研究。

③这是我们中华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

(1)请根据拼音写出①处的词语。

        (1分)

(2)文中第②句中有语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1分)

修改:

                            

(3)请用一个成语替换第③句中的“不可推卸”。

(1分)

                            

答案

(1)(1分)衍生

(2)(1分)切实的研究和有效的弘杨。

(3)(1分)义不容辞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分)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徐悲鸿不像古人那样热忠于画鞍马,而且喜欢画野马,为的是表现野马的豪放不羁的气质,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所以,1940年他在游历克什米尔时,见到当地的骏马格外兴奋,也就在这一年他创作了精品之作——《群马》。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分)

(2)文中有一个错误的关联词,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分)

答案

(1)“忠”改为“衷”(1分);

(2)“而且”改为“而是”;(1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

苏州园林,除山石树木外,建筑物的安排也别具匠心。

设计者巧妙地利用花间水边的楼台亭榭、长廊曲桥、以及 ① (pí)邻的云墙漏窗等元素,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扩大,层次也更分明。

因此,对于游览苏州园林的人会感到庭园虽小,却曲折有致。

这样,景物就给人以开朗中不失收敛、幽深里又有明畅的空间感。

游园观景,如同欣赏中国画的长卷,画面次第展开,让人目不暇接。

(1)在①处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

(1分)

(2)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改正。

(2分)

语病处:

                      改为:

                       

答案

(1)毗(见《作为生物的世界》)

(2)语病处:

 对于游过苏州园林的人   改为:

游过苏州园林的人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孔子对学生说话也大都和言悦色,孟子对国王说话却经常疾言厉色,显得很可爱①。

孟子周游可以说是谋职也可以说是跑官,拔高点说是为了“行道”,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求于人,他    ②仍然用这样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语气,可见他所说的“浩然之气”是真的。

《孟子》有青春气,少年时代读有同怀之感,现在读则有对少年的羡叹。

本应是古人为老③,我辈为少④,但有时情景恰恰反转过来⑤,从古人处汲取得少年精神⑥,也是读古书的一种奇缘。

⑴第①句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订正。

  答:

      改成     (2分)

⑵请在②处填上一个恰当的虚词。

 答:

        (1分)

⑶文中③~⑥处的标点符号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答:

第    处(只填序号),改为      。

(2分)

答案⑴“言”改成“颜”   ⑵却   ⑶第⑤处,改为句号。

(“,”改成“。

”)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5分)

因为缺乏相关法律的  ①,肖传国医生“勇敢”地将还没弄明白的手术用于临床,把病人当作了自愿跑来的实验室小白鼠——如果成功了,没人追究他的医学伦理上的原罪,而且金钱和声望将随之而来;如果失败了,也不会有人去追问这些被他牺牲掉的病人的生死,② 。

(1)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限制     B.保证     C.拘束       D.约束

(2)请为文中横线②处补上相关内容,使整个分句与上一个分句的表达形式一致。

(3分)

答案

(1)D(A.限制:

不让超过的界限,多用于有形的物体;B.保证:

担保;C.拘束:

多用以形容人的不自在。

(2)而且这样的实验又将在下一个病人身上继续下去。

(意思相关,采用递进的句式。

)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2分)

极目东眺,昔日中国远征军勇士们浴血奋战的旧战场----高黎贡山,巍峨云天,雾霭缠绕,云蒸霞      (wèi),更古不变地护持着这片热土,护持着屹立于腾冲、屹立于滇西、屹立于中华大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丰碑──国殇墓园。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写正确的汉字。

(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1分)

答案

(1)蔚

(2)“更”改为“亘”

25、对下列对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莲”与“怜”、“梨”与“离”谐音。

B.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

——谜语联,谜底是我们日常用的“暖水瓶”(暖水壶)。

C.到此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茶馆门前悬挂的对联。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故居题联。

答案C

26、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B.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答案A

2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分)

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首次收录了以西文字母开头的词汇,数量达239个,如NBA、CPI、GDP等等,这些词汇经常在媒体出现,但收录词典还是引起了文化界学者们的(xuān)然大波,一百多名学者联名举报至新闻出版总暑和国家语委,称英文代替汉字就是对汉字“最严重的破坏”。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

答: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1分)

答:

       

答案

(1)轩(1分)   

(2)“暑”应改为“署”(1分)

28、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原句:

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将更快地成为现实。

      缩句:

人类征服沙漠成为现实。

 B.原句:

他从汤河上的家乡起身的时候,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

  缩句:

他预备钱。

 C.原句:

实践证明,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

      缩句:

实践证明,勤奋是火把。

 D.原句:

海底真是个物产丰富而又神奇美丽的世界。

  缩句:

海底物产丰富而神奇美丽。

答案C

29、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束缚(约束,限制) 旖旎(柔和美好)

  B.意念(意志)          修葺(细长)

  C.韵味(情趣,趣味)    冒充(以假充真)

  D.间或(偶然,有时候)  辅佐(协助)

答案B

30、阅读舒婷的《思念》,指出说法不够恰当的一项  (  )

思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少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琴弦,

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

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在“思念”牵缠中最真切动人的体验,那是美丽的惆怅和失望的茫然。

B.诗的第二节用了比喻与衬托相结合的手法:

前两句用比喻,极言时间之长和距离之远,写出了“思念”的难以等待和可望而不可及的焦灼感;后两句用衬托手法,以“只有两颗泪珠”反衬思念之深。

C.诗的最后一节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中心,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D.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缺少线条的挂图”等事物象征希望难以实现,表现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答案D

试题分析:

结合标题及内容看,此诗并没有运用象征手法,而是借用独特、精美、多姿多彩的比喻意象来表现那种温柔、缠绵而又凄惋的情思。

象征,指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

这是新诗常用的手法,这一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