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075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8第八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8第八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8第八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8第八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8第八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8第八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8第八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8第八单元.docx

《8第八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第八单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8第八单元.docx

8第八单元

单元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经历了简单的统计活动,学习了单式统计图,了解了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主要内容有:

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的再认识。

本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现以下几点:

1、注重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2、注重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数据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了解两种统计图的特点。

2、通过比较学习,认识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或折线表示相应的数据。

3、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统计图,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能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复式统计图的简单绘制与对图中数据的简单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操作、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具有初步的统计观念。

课时划分:

4课时

课题

第一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设计

批注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体验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和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2、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教学重难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新,启迪探究

1、谈话引入:

我们以前学过做统计图,那么程序是怎样的?

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都有什么特点?

2、同学们平时喜欢什么运动?

3、你投篮的时候单手投篮还是双手投篮投得远呢?

 看来同学们各有想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来确定用哪种方法投篮比较远呢?

(举手表决,统计)对!

我们可以现场收集和整理大家的想法。

4、 老师在课前随机抽取了7名同学的投篮的情况。

(出示统计表)

5、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大家的意见,你觉得我们用什么把这些数据表现出来会更好呢?

(条形统计图)老师也觉得条形统计图很好,因为用直条图来表示可以直观的看清楚每个同学投篮距离的情况。

但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

(学生各抒己见)

6、 出示7名同学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标题、学生号码、单位、横纵轴、不同的直条图、图例以及纵轴表示的单位大小等),为何选用两种颜色的直条,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

我们把这种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7、同学们试着从82页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能读出哪些信息?

并完成书中给出的题目。

二、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

四、板书设计

复式条形统计图

投篮距离统计表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课时: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

批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最高气温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具准备:

数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中国最南端的位置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的位置在漠河县,课件出示,给出了两地2011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你看懂了吗?

2、从折线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二、新授。

1、两条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曾母暗沙和漠河的最高气温走势。

在统计图的右上角,这个叫图例。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南北两地的最高气温情况,从图中就可以找出来。

让学生找并说一说。

3、对比:

两条折线中,曾母暗沙每天的最高气温都高于漠河的最高气温。

4、小组讨论:

根据图中的气温走向,你能预测一下随着日期的推移,气温会怎样变化吗?

5、从图中找出以下问题?

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

相差多少?

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曾母暗沙和漠河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三、深入拓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正上方写统计图的标题。

2、右下方标明制图的日期。

3、根据两组数据的多少和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水平射线为横轴,竖直射线为纵轴。

4、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2℃。

5、设计图例。

用实线图例表示_______,用虚线图例表示_______。

6、根据数据的大小,分别描出两组数据的对应点,再根据图例连接各点。

四、习题巩固。

1、84页说一说

2、85页试一试,练一练,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的步骤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三课时平均数的再认识

教学设计

批注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

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

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

“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学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

(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

(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

(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三、作业布置

四、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教学反思:

课题

第四课时练习七

教学设计

批注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4、进一步理解并应用平均数。

教学重难点:

1、从统计图中收集数据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2、求平均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知识梳理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

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平均数。

师:

是的,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2、专项练习

练习七的第1--7题。

第1题:

说一说,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第2题:

先求出哪块地的平均产量高,再说一说。

第3题:

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注意纵轴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数量,每一小格表示多少数量。

第4题: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并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第5题:

学生读懂统计图,回答问题。

第6题:

求平均数。

第7题:

怎样给唱歌比赛选手打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算出评均分)

3、本课小结。

4、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