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236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4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docx

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2019-2020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题号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时期

两宋

明清

项目

50%以上的进士

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

平民

贫寒家庭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2.如图,某同学从旧书市场买到一本民国时期的书,图是其封面。

据此判断该书发行时间应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共产党宣言》时曾预言当时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

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

下列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

A.巴黎公社失败B.欧洲三大工运失败

C.俄国七月事件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4.如图,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在冷战结束后屡屡发生漫画中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竞争愈演愈烈

B.南北差距日益拉大

C.恐怖主义威胁世界

D.美国试图独霸世界

5.如图,根据人民币发行简表(见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繁荣、商品经济活跃使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较大

B.第二、三套反映了五六十年代中国国民经济困难

C.3种分币退出市场说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D.几套人民币的发行演变见证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

6.如图,2012年是农历的壬辰年“龙年”,下图是“龙年”剪纸画。

对该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B.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C.体现了中国画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

D.可以反映文人画的发展和创新

7.如图,比较下面两部著名文学作品,对其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在创作风格上都体现出相互交融

B.都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

C.都描绘了新阶级变动引发的社会变化

D.都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8.《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如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9.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

“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

”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举制度盛行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理学的兴起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下列交通工具是19世纪中后期从外国传人中国的是

11.读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而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庄子、韩非子B.老子、孔子

C.孟子、荀子D.庄子、孔子

13.图片《孔子讲学图》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对学生述怀: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

”的问题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A.李时珍、毕升B.毕升、蔡伦

C.蔡伦、郭守敬D.李时珍、郭守敬

15.毛泽东曾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回顾历史,“孙中山和我们具有不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基本一致的结论”,孙中山()

①将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主义

②改组国民党,同意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③决定“以美为师”,同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④组织工人运动,掀起工农运动的高潮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6.如图所示是某时期的一张“结婚证”,从图中不能反映()

A.“结婚证”深深打上时代烙印

B.公民结婚做到有法可依

C.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婚礼形式

D.“阶级斗争”影响到国民个人生活

17.法国和德国是两个宿怨极深的邻居,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

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国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它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这种“政治智慧”是指()

A.法德共同参加不结盟运动

B.法德一起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C.法德决定要完善民主和法制

D.法德和解,开始欧洲一体化的探索

18.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

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

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

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

下列对材料解析不准确的是()

A.北宋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

B.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兵器异常锋利

C.北宋的冶铁供风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

D.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

19.依据下表《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时期

乡民迁出总人数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出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1912——1939

473

0

77

396

A.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国外

B.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跟历代政府的提倡和鼓励有关

C.乡民迁居谋生的手段由种田逐步转变为做工或从事工商业

D.乡民职业的变化跟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近代经济的兴起有关

20.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右图空白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开埠通商、入超

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

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

D.鸦片走私、出超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1.(25分)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点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

他认为1921—1927年是苏俄(联)历史上的“退却年代”,20世纪3O年代是苏联历史上的“剥夺年代”。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

“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

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

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

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

——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

材料三如图,《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

倍)

——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退却年代”的苏俄(联)在工农业领域是如何退却的(4分)?

罗曼·罗兰所说苏联30年代“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的含义是什么(5分)?

你认为让罗曼·罗兰确信“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依据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70年代农村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2分)?

请举2例说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4分)。

农民的这种自发修改如何促进中国的制度创新完善(2分)?

(3)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成就了农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材料三的数据支持哪种观点(2分)?

请说明理由(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分)

材料一“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画出一个新时期来。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2年

材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已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

材料三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言之。

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复辟与尊孔》

材料四世界各地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2006年9月)

地区

亚洲

欧洲

美洲

非洲

大洋洲

数量

31

41

27

6

3

截至2010年,国家汉办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派出教师3000余名,注册学员人数达30万。

材料一中梁启超归纳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有什么史实依据?

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三期思潮的出现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12分)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具有什么特点?

原因是什么?

(4分)

(3)材料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中的什么思想内容?

陈独秀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

结合材料四,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3分)

23.(30分)政府体系的构建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话题,不同国家的政治文明又是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这样的一种政府:

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至高控制权力归属于社会整个集体;任何一个公民不仅对行使这种最终主权有发言的权力,而且,至少在某些时候,被要求能在政府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亲自履行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责……很明显,能够充分满足社会一切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公民参加的政府;任何参与,即使是担任最小的公共职务……但是既然在面积和人口超过一个小城镇的社会里……所有的人亲自参与公共事务是不可能的,因而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一个完美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

——约翰·穆勒《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在汉译的“美国政府”一词中,“政府”的英语原文是“GOVERNMENT”,而在汉译的所谓的“克林顿(1993-2001年担任美国总统)政府”一词中,“政府”的英语原文中却是“ADMINISTRATION”。

这显然是两个长得面目全非的完全不同的英语单词……“GOVERNMENT”,它的主要含义是“政府”,“政体”……“ADMINISTRATION”,它的主要含义是“管理”,“行政机构”……查一查英语世界出的词典……跟在克林顿后面的“政府”(ADMINISTRATION)。

我看到,除了类似英汉词典的“管理”,“行政机构”之外,它在作为专有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时,……它明确指出,这只是指政府的“执行分支”的官员和他们的政策及原则。

——林达《近距离看美国之二·总统是靠不住的》

材料三  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

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材料四“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对“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作者对“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如何定义的?

在实践上他认为最可行的方式是什么?

(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这“两个长得面目全非”的政府分别指的是什么?

如此构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8分)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912年的中华民国是美国的“仿制品”。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悲惨的失败”的?

(14分)

24.(22分)从古代的农业,到近代的机器生产,再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

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火、洋车等。

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李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4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4分)

(3)材料三中大量带“洋”字词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又是什么?

(8分)

评卷人

得分

三、简答题

25.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

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

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

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

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

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材料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

1.C2.D3.A4.D5.D6.D7.B8.D9.D10.D

11.B12.D13.C14.B15.A16.C17.D18.C19.B20.D

21.

(1)退却:

农业方面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粮食税(2分);工业方面改变国家高度集中管理,实行国家资本主义(2分)

含义:

指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1分),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的利益太多(2分)。

原因:

和西方自由放任导致经济大危机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高度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迅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

(2分)

(2)指人民公社体制。

(2分)

举例:

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2分);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取消人民公社,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2分)

促进:

农民的自发改革得到中央的肯定支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扩展,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又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2分)。

(3)观点:

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

(2分)

理由:

英国在工业革命前就已开始了农业革命(或圈地运动,农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

(2分)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都是农业相对比较先进的国家。

(2分)

22.

(1)史实依据:

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是学习西方的器物;从维新思想的传播到民主共和思想的出现,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6分)

积极影响: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使民众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促进民众的觉醒,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转型。

(6分)

(2)特点:

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

(2分)

原因:

减小变法阻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分)

(3)思想: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陈的态度:

全盘否定传统儒学。

我们的态度:

批判与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共3分)

23.

(1)定义:

最高权力属于整个社会集体,每个公民对最终主权都有发言权,每个公民都参与政府管理。

(6分)

方式:

建立代议制政府。

(2分)

(2)“GOVERNMENT”政府指的是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个机构共同组成的联邦政府(2分);“ADMINISTRATION”政府指的是掌握行政权的总统。

(2分)

目的:

通过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保护资产阶级民主。

(4分)

(3)仿制品:

采用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权力结构也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4分)

“失败”指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共和政体名存实亡。

(4分)

同时,辛亥革命同样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

它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分)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2分)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

(2分)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也激励着后人探求救国的新道路。

(2分)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2分)

24.⑴基本特点: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男耕女织,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经营方式;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6分)

(2)现象:

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

人们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

(4分)

原因:

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

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

(4分)ks5u

(3)说明随着西方列强的军事入侵,资本主义国家也日益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2分)

影响: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逐渐瓦解了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削弱了自然经济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可能性。

(2分)

原因:

政治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分),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1分)

经济上: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2分)

25.参考答案思路:

(1)观点一:

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格局的中心地位。

(2分)

论证:

国际政治地位不断下降:

史实——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多极化趋势。

(3分)

经济实力相对削弱:

史实—美国经济崛起;苏联工业化;东亚发展;经济多极化。

(3

对世界文化影响减弱:

史实——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和民族化。

(2分)ks5u

(2)观点一:

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2分)

论证:

(史实略)政治:

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3分)

经济:

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3分)

思想:

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2分)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