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1441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docx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第1课我们爱整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手帕、书包、文具盒、书本等若干件(干净与不干净的),脸盆若干。

学生准备:

抹布、手帕、安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情已不需要爸爸妈妈帮助了。

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

(穿衣、扣扣子、穿鞋、系带子?

?

)很多同学都非常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了。

那你会整理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它们的整齐清洁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清洁》,看一看什么叫整洁和怎样做到爱整洁。

二、学习新课:

1、在家爱整洁。

⑴出示课件,领会“整洁”的含义。

①出示:

这块手帕干净吗?

这一块呢?

这个书包不仅外面脏,再看里面的书本放得怎样?

我们说:

这个书包不干净、不整洁。

 ②投影片:

这个小朋友的家干净又整齐。

我们说:

他的家很整洁。

⑵了解“按时”的含义。

 ①你们知道清晨大约是指什么时候?

(天刚亮)

 ②你每天几点钟起床?

是谁叫醒你的?

每天都在这个固定的时间起床,就叫按时起床,“按时”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⑶提问:

起床后,你做些什么事?

怎样做的?

 ⑷讲述:

我们所做的这些事都是围绕着个人卫生来做的。

你们看,××同学穿的衣服多整齐,××同学的手、脸洗得真干净,××的头发(小辫)梳得真整齐?

?

他们真整洁。

 ⑸除了个人卫生做得好,你房间里的被子谁叠?

枕头、床单谁铺、谁掸?

桌子谁来抹?

我们应当自己的事自己做。

(看投影片或录像片)

 ①指定学生复述自己平时的做法。

 ②突出:

叠、铺、掸、抹。

表现:

四四方方、平平展展、一尘不染。

 2、在学校爱整洁。

 了解学校环境整洁的内容与保持环境整洁的方法。

 ⑴清扫教室的步骤是怎样的?

 ⑵为什么要先开窗户,再洒水、擦黑板、扫地、抹桌椅?

不这样做会怎样?

步骤颠倒又会怎样?

为什么?

 ⑶老师为什么要夸奖我们?

是怎样夸的?

 3、身心健康与环境整洁。

 1、为什么生活在干净、整齐的环境里才会真开心?

 2、怎样才能长久保持这样的美好环境?

(指定学生上台表演、操作)

  3、小结全课学习内容。

  三、反馈检测

  1、游戏。

  比赛穿衣、系鞋带。

请四位同学脱掉外衣,解开鞋带,看谁最先穿好衣服、系好鞋带。

  2、思考题。

  说一说怎样才算整洁?

你做得怎样?

  板书设计:

  按时起床:

穿衣、洗漱

  在家里

  整理房间:

叠、铺、掸、抹

  1、我们爱整洁

  打扫教室卫生:

开窗、洒水、擦黑板、

  扫地、抹桌椅

  在学校

  保护校园环境:

不乱丢、不践踏?

  

  第3课我不拖拉

  活动目标要求:

  1、通过指导学生做事不拖拉,教育学生珍爱生命要从抓紧时间开始,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和抓紧时间做事的态度。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教育学生学会有计划、抓紧时间来学习和生活,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3、使学生了解无论在学校和家里,都要作到学习时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娱乐时就要痛痛快快地玩耍,学会抓紧时间的常识和技能。

  4、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重难点:

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做事拖拉的危害,抓紧时间的快乐,学会珍惜时间。

  活动时间安排:

  活动过程:

  活动

(一)------情境导入

  1、播放课件,出示一个没有着色的闹钟图形。

先请学生认一认。

  2、电脑演示在这个时钟的不同时段,一位小朋友一天的学习生活,并配上解说。

  3、学生交流讨论:

你觉得这位小朋友怎么样?

  4、教师总结。

  活动

(二)-----小小故事会

  1、播放课件,盼盼睡在床上,渐入梦境,他被邀请到拖拉国参加运动会,盼盼向前冲,回头看见有人在系鞋带。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小组讨论交流:

他们是怎样参加运动会的?

  3、故事会:

同座互听互编,也可小组坐在一起编故事;小组推荐或学生自荐上台讲故事。

  4、教师总结评价。

  活动(三)-----七嘴八舌话拖拉

  1、播放课件,出示一同学未吃多少,其他同学已吃好;一同学边做作业边玩玩具。

  2、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

这样做有什么后果?

  3、同桌或小组交流,你做事拖拉吗?

结果怎样,如果不拖拉,会有什么好处?

  4、教师总结。

  活动(四)----小小讨论会

  1、讨论交流。

播放课件,出示“医生在抢救病人”“发生火灾,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农民在农田里劳作”的图片,设想他们如果拖拉会有什么后果?

  2、拓展延伸:

联想一下除图片以外的各行各业如果拖拉会有什么后果?

  3、学生自由组合,任选其中一种职业或角色,用上道具,说一句“时间就是?

?

  

第4课不做“小马虎”

教学目标:

1.做事情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2.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3.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4.学习使用交流、讨论等方法,体验探究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知道要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初步养成做事认真细致的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小马虎”

(1)师: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看看他是谁呢?

(课件出示马小虎)向马小虎打个招呼吧!

(2)师:

马小虎今天要去种树,愿意跟他一起去吗?

(课件出示马小虎种树的故事情境图)

(3)师:

仔细看图,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4)师:

你们认为马小虎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朋友?

(引导学生回答马虎、粗心等)

(5)师:

像马小虎这样,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没把要做的事情放在心上,就是马虎。

怪不得他的好伙伴又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因为马上虎做事情太马虎了,所以大家都叫他小马虎。

(课件出示名字小马虎)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

联系自身——捉马虎

  1、找学习上的小马虎

  ①师:

小朋友,其实小马虎这个小毛病也来找过我们每个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在学习上有没有像小马虎一样不认真、马马虎虎的?

(教师引导学生找马虎)②师:

我们先来做小老师,给别人找找作业上的小马虎吧。

(学生批拼音作业,找出错误的地方,上台来请同学订正)

  ③师:

请作业正确的学生举手,你是怎么做的呢?

说说怎样才能做到不马虎?

  ④师:

请打开你们的语文、数学作业本,找一找自己作业本上的小马虎。

(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大家互相提个醒,以后改正这些马虎的小毛病)

  ⑤师:

刚才我发现我们小朋友又找出了很多作业本上的小毛病,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小朋友平时的作业,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你能捉出其中的马虎吗?

(课件出示学生错误作业,学生找马虎)作业本上的错误都是我们马虎造成的,我们以后做作业可不能再马虎了,一定要认真检查呀。

  ⑥师:

马虎这个小毛病有时很狡猾,有时候要别人提醒或要用时才会发现呢!

仔细想一想,从开学到现在,你有没有忘记过做值日?

忘带过小黄帽?

有没有忘了带文具来上学?

教师总结:

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能再现这么多学习上的马虎。

学习上有了小马虎,会影响我们的成绩,我们不知不觉还会养成马虎的坏毛病。

以后我们可不能马虎呀。

2、找生活中的小马虎

①师:

小马虎不仅来到我们学校,有时还会跟着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到家里,再仔细想一想,在家里,你像小马虎一样做过马虎的事吗?

②师:

你能找出他们马虎的表现吗?

这样有什么不好?

(课件出示情景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的马虎事)

教师总结:

看来,我们生活中的小马虎还真不少呢,以后可得细心点,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呀!

活动二:

榜样导行——克服马虎

(1)师:

一次次小小的马虎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学习,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同学们,你们愿意和马虎做朋友吗?

要不要做小马虎?

(2)师:

刚才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学习生活中的小虎,那我们怎样才能克服马虎呢?

你们有没有好办法?

(引导学生说出认真、不粗心?

?

(3)师:

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马虎做朋友,都想做个细心的小朋友,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其实啊,在我们身边就有好多做事认真的小朋友。

(课件出示做事认真的小朋友的照片)请你为细心的小朋友带上小红花,并说一句表扬他(她)的话。

活动三:

游戏考验——练认真

(1)师:

小朋友,嘴上说说做事不马虎是很容易的,但真的要改掉马虎这个小毛病却很难,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传悄悄话”,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不马虎了。

(学生分组玩游戏)

(2)师:

老师想知道你们说了什么悄悄话,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知道。

请每组最后听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说的悄悄话。

(3)师:

小朋友们想想:

什么原因使我们游戏失败了呢?

(引导学生说出不仔细、不认真)

(4)师:

请胜利的小组说说怎样才能做好这个游戏。

(5)师:

做游戏时,听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听。

还要记住,说的时候要说清楚。

还想再玩一次吗?

有没有信心胜利?

希望大家能向胜利的小组学习,做到“听仔细、说清楚”,相信你们也会成功。

(再玩说悄悄话的游戏)

三、总结收获,感悟提升

师:

小朋友们,马虎的危害可真不小啊!

马小虎找到了做事不马虎的秘诀他编了首儿歌送给我们,提醒小朋友以后做事可千万不能再马虎了,大家一起跟老师读一读吧。

(教师出示儿歌:

小朋友们听分明,马虎危害可不轻。

做的事情放心上,认真仔细不分神。

做完记得要检查,才能做到不马虎。

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干啥啥都行)

(师拍手读后,师生再读一遍)师:

只要记住认真、仔细,我们一定能行。

四、拓展延伸,指导生活——巩固好习惯

(1)师:

小朋友,刚才我们做游戏时要想做到不马虎就感觉很难了,要想养成不马虎的好习惯那就更难了,如果小马虎再跑出来找我们做朋友,你们还会理他吗?

(2)师:

老师有个好主意,今天老师送大家一朵“七色花”,你们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把你以前的小马虎填写在花瓣上,如果你改掉了这个坏毛病,就在这个花瓣上涂上你喜爱的颜色,等你把小马虎全都改掉了,那你的花就变成了神奇的“七色花”。

然后把花拿到学校里来,我们把它贴在教室的墙上,看谁的“七色花”开得最早,开得最艳。

第6课花儿草儿真美丽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植物来欣赏大自然的美,亲近大自然,了解并爱护花儿草儿这样的小生命。

2.对自然界有好奇心、共在感,乐于探索。

3.能够在与大自然相处时保护自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培养学生与自然共在的美好情感,难点是通过以往经验领悟对生命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寻找植物,记录美丽

除了人类,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生命存在,比如植物。

也许它们就在我们的房间里、阳台上,也许在我们的校园、小区、公园、山村、树林、田野等地方。

  交流体验,发现生命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它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的有生命的星球,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共同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植物。

在我们身边,植物无处不在,你们在身边寻找到哪些植物?

把你所见。

所闻、所感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爱护花和草

  通过“这样做对吗”的情境辨析来指导学生爱护花草的行为

  四、花草面前要小心

  1、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曾经遇到过的或听说过的因与植物接触而受伤的事情

  2、指导学生如何避免这样的伤害发生

  3、“和花草树木在一起,还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花儿为什么会有万紫千红的美丽色彩?

  花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的原因是由于花瓣的细胞液中存在着色素。

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有花青素。

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

还有一些花的颜色是黄的、橙黄的、橙红的,是由于它们的花瓣中含有“胡萝卜素。

又由于胡萝卜素有六十多种,因而含有胡萝卜素的花也就五颜六色。

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它看来是白色的,那是因为花瓣里充满了小气泡的缘故。

  花色最多的种类是白色、黄色和红色。

昆虫和花之间有的有选择关系。

如蜜蜂就不大喜欢黄色,而喜欢红色和蓝色。

金鱼草,它的花平时团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即开放了。

  第7课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身边的动物,对自然界有共在感。

  2.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提升珍爱动物生命的意识。

  3在爱护动物的同时,懂得如何自我保护。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培养学生与自然共在的美好情感,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我喜欢的动物

  1.伴随着英文歌曲《兔子舞》节奏感很强的旋律,教师不断地变换动作并提问:

这是什么动物?

学生一边跟着模仿不同动物的动作,一边说出:

小狗、养、老牛、小袋鼠、孔雀、兔子、大象等动物名字。

  2、小组内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

  二、我和我的动物朋友

  1、正因为这世界有了这么多生机勃勃的动物朋友,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和美好,所以我们要善待动物朋友。

抽生说说你与动物的故事。

  2.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学生上台讲自己与动物的故事,介绍自己最亲密的动物朋友。

  3.教师总结发言。

  三、怎样才是真喜欢

  1、阅读绘本《我和小蜻蜓的故事》,请学生畅谈感悟,相机引导学生谈谈“假如自己就是那只小蜻蜓,会想说什么?

  2、看图引导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教师相机提示了解动物习性的重要性,并渗透喂养动物的方法指导。

  四、别让自己受伤害

  1、播放视频资料《在野生动物园擅自下车,被老虎咬伤》。

  2、分组交流自己遇到的或知道的因与动物接触而受伤的事,教师相机加以指导。

  3、请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与动物相处还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8课大自然,谢谢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感恩自然。

  2、通过活动与自然交流,引导学生在与自然共在中成长,整体上引导学生理解人与整个自然界都是相依存的。

感受大自然对人类慷慨赠与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利用绘本资源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懂得“饮水思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小手拉大手,追根溯源

  诗歌导入,齐诵“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畅谈对诗歌的领悟。

  布置任务。

  让学生共同探讨教材图例中呈现的内容,从自己的吃、穿、住、行、学习等方面,选定合适的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品,自由结成小组,与爸爸妈妈一起追根溯源,寻找他们的“老家”。

大手牵小手,表达感恩。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自己上一环节的活动成果。

  教师相机点评、引导。

  畅谈感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自然表达感谢之情。

  大自然中的快乐

  师:

在大自然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也感受到了很多;齐诵教材第33页的小诗;绘本共读;

  第9课我和我的家

  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能正确地称呼家人。

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谊,爱自己的父母长辈。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我来到我家

  师:

同学们,你们的出生对于你们的家人来说,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呢?

谁能讲一讲自己的生日是如何渡过的。

  师:

刚才大家在交流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关于家人的称谓,你们都了解这些称谓嘛?

这些称谓都与你们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教师点评:

了解“我”的到来给家里带来的喜悦,体会“我”的生命对家庭的重要。

提升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自信心,进而引导学生产生对和谐家庭关系的积极期待。

  我的家庭树

  师:

同学们,你们听过《家庭称谓歌吗》?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指导学生边听歌边结合教材中的家庭树,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

  设置情境。

通过表演“课本剧”来加深家庭成员称谓的印象。

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

  师: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看一看我们的身上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家人的影子。

  抽生回答自己与家人长得相似的地方。

  家人的故事

  小组分享自己家人的故事

  回答自己听故事后的感受、想法!

  第10课家人的爱

  教学目标

  体会家人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的辛劳,感激、体谅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

  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领悟家人对自己的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爱的百宝箱”——回忆成长经历

  出示自己的生活照或者有意义的物品,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向同伴分享家人对自己的爱。

  师:

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手机了家人关心你嘛的照片,还有他们送给你们的礼物。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以下这些照片和礼物背后的故事吧。

(学生分享不同的家庭故事,教师根据发言情况,引导学生从家人的表情、心情、语言中体会家人的爱)

  二、“爱的放大镜”——感受点滴细节中家人的爱

  师:

老师想了解一下,在生活中,你们的家人为你们做过哪些事。

这里有一张调查表,请在相应的事情后面打勾。

  三、“爱的温度计”——辨析生活中的爱

  1、教师展示教材38/39页绘本故事《肩头上的爱》

  学生讨论奶奶的爱是怎么样的爱?

而明明又需要什么样的爱呢?

  话题辩论:

住宿的孩子——爸爸妈妈不要我们了吗?

  

(1)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敞开心扉,谈自己对住读的感受,谈对父母的感受。

  

(2)教师小结

  四、“爱的大喇叭”——表达对家人的爱

  1、我手写感恩

  教师总结过渡:

孩子们,原来,家人的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

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更深沉的爱。

请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播放故事《来自天堂的短信》)

  感恩进行时

  教师总结:

同学们,家人的爱藏在我们身边,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因为有了家人浓浓的关心,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回报家人吧!

  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

  教学目标:

  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

学习整理的两种方法,即五品归类及定时整理。

  养成整理自己物品的好习惯,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绘本导入——“乱作一团”的我们

  1、选用绘本《乱作一团》作为趣味导入,内容讲到全家总动员,一起寻找小仓鼠一幕时戛然而止,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不学会收拾房间,那么房间里真的会乱做一团,整个生活也会乱作一团哦!

  2、寻找身边的小伙伴: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麻烦?

大多时候,你总会找不到哪些小伙伴呢?

这些“小伙伴”分属于哪些生活场景?

遇到找不到“小伙伴”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3、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同学日常生活中的整理情况的视频和照片等。

请学生说感受,引导学生进行简单交流,并引导学生思考:

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时,哪些是需要扔掉的?

哪些是需要分别进行整理的?

  二、模拟操作—“虚拟空间整理魔法”;1、借助多媒体,呈现儿童的生活场景,包含客厅、卧;

  2、分组随机给予场景图片,引导各小组进行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

  三、趣味制作——“家务分配器”;

  1、家务分配器的妙用;继续读绘本;

  2、勤劳的小手动起来:

制作“家务分配器”;

  

  第12课干点家务活

  教学目标:

  让学生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

  通过分享、交流和时间体验,掌握基本的家务劳动技能。

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

  指导学生动动手、动动脑,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家务劳动的技能,养成勤劳、负责、自助、自立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做家务让学生产生参与感、担当感,感受到自己的“工作”能够为家庭带来美好,这一切是非常有意义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家务劳动情况小调查

  1、课前调查:

在班内开展“我的小本领——家务劳动小调查”。

请有条件的家长利用周末时间为孩子进行录像,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2、出示“苹果树”,请学生说说苹果树中的哪几种家务是自己常做的,通常是怎么做的。

根据学生的发言,播放相应做家务的视频,观察其过程及步骤,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提供资源。

  3、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教师提问:

平时喜欢做哪些家务?

使学生有机会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所做过的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及感受。

  二、我是家务小能手

  1、请有条件的学生拍摄自家的照片。

通过观察照片,谈话引入:

这么整洁、美丽的家是谁的功劳呢?

让学生认识到家务劳动创造美。

  2、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熟悉的、掌握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搽桌子等。

教师引导台上台下的互动、欣赏点评,并相机指导,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家务劳动的方法与技巧。

  3、出示教材中的三幅情境图,引发学生读图感悟:

做家务要讲究方法,学会做家务会带来快乐,要主动为家人分担家务。

  4、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家务日),提问:

视频里的小朋友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产生了什么烦恼?

你在做家务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烦恼吗?

帮助学生思考:

做家务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该如何去克服呢?

  三、我们一起合作

  1、师:

(家务日)中小明做家务给妈妈添了许多麻烦,这是因为小明不知道怎么做。

有时候,我们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学一招。

  2、教师拿出师范用的衣服和裤子,说明,折叠衣服也是大家可以学习的家务劳动中的一项。

请在家叠过衣服的同学上台示范,教师从旁进行指导。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叠衣服的实践活动,教师相机巡视、指导和总结。

  

  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教学目标:

  让学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一起玩的愉悦,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乐群品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加深对大家一起玩的快乐体验,从而形成乐群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玩的很开心吧!

你们玩了什么游戏啊?

都是跟谁一起玩的?

  学生畅谈自己玩游戏时的快乐

  师根据学生的故事提炼总结

  二、观看动画片,理解和同学一起玩耍的快乐

  教师播放动画片,学生观看,在相互交流感受与体会。

  三.游戏

  1、通过游戏来让学生理解不遵守规则就会产生矛盾。

  2、小组交流解决麻烦的办法。

  四、教师总结这堂课。

  

  第14课请帮我一下吧

  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人明白士求助是生活中需要的基本能力,遇到困难时要有主动求助的意识。

  引导学生分辨哪些困难应该向人求助,那些事情应该自理。

帮助学生学会求助的基本技能。

  使学生懂得不仅要接受别人的帮助,懂得感恩,也要学会帮助他人,让友爱与互助精神得到传递。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在遇到困难时,懂得要积极、主动地向他人求助,锻炼其求助技能.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

  教师邀请学生一起欣赏几张图片。

可随后教师一直在讲台上翻找着什么?

..片刻,几名学生忍不住问:

“老师,您在找什么?

”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

“我想请大家看图片,可是我忘记带胶带了。

”“我有,我有?

?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胶带递给老师。

  教师自然引出课题

  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求助

  1、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与分享,我们发现当遇到困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