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51475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6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docx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教案

区域地理综合训练100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P

d

c

b

a

1.流水作用微弱,广泛呈现风成地貌景观的是

A.a区域B.b区域C.c区域D.d区域

2.图中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耕地类型、耕作熟制、作物种类明显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D.光照条件不同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

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回答3--4题

3.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4.若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处,为了可以互相观测到对方,从安全角度考虑,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A.①B.②C③D.④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

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右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结合下图回答5--6题。

 

5.有关我国荒漠化现状的正确叙述是

A.荒漠化最严重的是风蚀荒漠化,占荒漠化土地的99%

B.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省区

C.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个省(区)年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

D.长江以南的省(市、区)没有荒漠化土地

6.为监测并分析荒漠化面积的发展变化趋势,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④雷达系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读下面的“甲、乙两幅图”(图6),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耕地面积广,适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B.②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劳动生产率高

C.③天地处内陆,为我国最主要的温带草原牧区

D.④区地形复杂,农业生产以洲谷农业为特色

8.乙图中与甲图③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类型最相似的是

A.①B.③

C.④D.⑤

下图为我国东南地区某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

 

9.如果从图中由甲至乙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最低处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250米B.300米C.260米D.320米

10.如果该地区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直接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B.土地荒漠化C.生物物种灭绝D.水土流失

读甲、乙、丙三省区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图,图中a、b、c分别为三大产业的产值,据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三个省区最可能是

A.甲—江苏乙—陕西丙—西藏B.甲—陕西乙—江苏丙—西藏

C.甲—西藏乙—江苏丙—陕西D.甲—陕西乙—西藏丙—江苏

12.对甲省区影响最小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B.地震C.滑坡D.泥石流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图中所示的所有等高线中,等高距为100m,数值最大的一条为400m。

回答13--15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三条支流中只有一条是画错了的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m,H处为400m

C.该地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该地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1,3,5

14.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

则h为()

A.199

15.图示区域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读某国对外贸易情况示意图,回答16--18题。

16.下列国家对外贸易与该图接近的是

A.中国B.巴西C.日本D.印度

17.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这类国家一般还会输出

①农产品 ②资金 ③技术 ④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8.有关这类国家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西半球B.都位于发展中国家的北面

C.非洲也有这类国家  D.除南美洲世界各洲都有这类国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今年首次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

即“民工荒”,它波及整个东南沿海地区,尤其以珠江三角洲为甚,并已引起广泛关注。

根据材料回答第19题。

19.珠江三角洲“民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距离远,交通不便

B.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西部、东北等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大量劳动力

C.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萧条,不需要大量劳动力

D.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用工数量减少

20.近半个世纪以来,东亚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其转移的主导产业属于

A.资金密集型B.劳动密集型C.技术密集型D.资源密集型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第21--23题。

2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2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2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其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资金密集型转变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25.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C.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区某种物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该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最有可能是

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管道运输D.河流运输

27.下图中河流的流量过程能正确反映甲河特征的是C

经济全球化一般是指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读苏州、东莞电子信息企业与全球生产网络的联系示意图回答28--29题。

28.在经济全球化中,“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是(  )

A.产品的科技含量高B.劳动力资源充裕

C.市场经济比较完善D.经济规模大,发展速度快

29.苏州、东莞的电子信息企业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主要功能是:

(  )

A.营销基地B.生产基地

C.研发基地D.终端市场

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电话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出事地点。

回答30--33题:

30.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其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GISC.RSD.EOS

31.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出事地点最近,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B.GISC.RSD.EOS

32.黄河三角洲蝗虫危害严重,过去飞机灭蝗时往往定位不准,有时误将农药洒入鱼塘。

为确保飞机灭蝗效果,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应用

A.遥感技术B.卫星定位技术

C.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

33.卫星遥感技术之所以能够感知地面蝗虫的危害和分布情况是因为

A.农作物遭受蝗虫灾害,反射光谱会发生一定变化

B.卫星分辨率高,可以拍摄到比较清晰的照片

C.卫星直接指挥飞机进行灭蝗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D.采用卫星进行地面遥感,探测范围会

下图表示20世纪50~90年代某产业部门的布局变化。

读图回答34--35题。

 

34.该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A.资源密集型产业B.资金密集型产业

C.技术密集型产业D.劳动密集型产业

35.关于该现象对区域发展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造成产业移出地经济衰退

B.扩大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机会

C.改善了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环境质量

D.促进了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溯珠江而上,根据各省(区)的实际和彼此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愿望,提出“泛珠三角”(即“9+2”)区域合作构想。

读图回答36--37题

 

36.描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即“9+2”)构想正确是

A.区域内各省区因溯珠江流域两岸分布,地形以平原为主

B.区域内“9+2”组成中2是指港澳地区、台湾地区

C.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关系(即CEPA)和东盟“10+1”自由贸易区创建关系相关

D.能发挥各省区优势,合作领域涉及的是经贸、交通、旅游、农业四个方面

37.对“泛珠三角”区域内存在着经贸、物流交往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A.“西电东送”和“上游淡水下调压咸”

B.逐步构建起统一的旅游市场体系和旅游网络质量标准

C.组建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投资和贸易合作力度不断加强

D.完整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对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挥着积极作用

38.读下图,洪水监测和评估分析系统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回答39--41题。

3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

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

40.该地形区主要自然土壤的特点是

A.矿物质含量低

B.有机质含量高

C.土质疏松

D.酸性较强

41.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

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

 

下图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42--43题。

 

42.甲、乙两地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甲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而乙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

B.若纬度相同,甲地区海拔高度一定大于乙地区

C.若纬度相同,甲地可能位于乙地以东

D.若纬度相同,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区要大

43.常见甲图所示荒漠状况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A.河西走廊B.呼伦贝尔草原C.塔里木盆地边缘D.包兰铁路沿线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原理,回答44--45题。

甲产业

乙产业

丙产业

1990年主要生产省份

上海、广东、北京、天津、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2001年主要生产省份

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四川

北京(39%)、

广东(26%)

上海(35%)、

广东(28%)、

江苏(20%)

44.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材料的供应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D.市场的开放程度

45.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并回答46--47题。

 

46.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7.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淡水养殖业B.甘蔗种植业C.甜菜种植业D.棉花种植业

位于粤北地区的某乡村,地处105国道边,与广州市最近距离241公里。

该村现有32户共201人,水田99.4亩,旱地80亩,山林近5000亩,保留着较完整的围屋,其中70%具有上百年历史。

该村现有劳动力60人,年人均纯收入600元左右。

据资料完成48题。

48.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适合当地发展的主导产业是

A.出口加工工业B.水产养殖业C.商品谷物农业 D.观光农业和旅游业

读下面“四个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49--51题。

49.四幅图中,表示沟通两大洋且航运价值最高的海峡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0.图中字母所示地点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的有

A.ab    B.acd    C.bcd    D.abcd

51.图中字母所示地点,可能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的是

    A.a    B.b    C.c    D .d

中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但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欧盟的16.8%、美国的28.6%。

读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图(煤、石油、天然气和其它能源),回答52--53题。

52.甲、乙、丙、丁各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对矮牵牛叶片伤害最严重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3.中国能源消费中,目前需要大量进口的能源在两图中是指

A、乙、bB、丁、c

C、乙、dD、丙、d

读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比例及人口总量比例(2002年),判断54--55题。

54.甲乙丙分别代表:

A.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地带B.中部、东部、西部经济地带

C.东部、西部、中部经济地带D.中部、西部、东部经济地带

55.下列国土整治项目中,属于丙地带的是

A.南水北调中线工程B.青藏铁路C.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D.三峡工程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56--57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56.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57.为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我国一地理野外考察队相隔约一个小时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如下界面。

据此判断58--60题。

58.GPS的中文名称是

A.地理信息技术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

59.该考察队

A.向东南方向行进

B.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800米

C.看到的树种多属常绿阔叶树

D.当地此时已是黑夜

60.考察地为黄土高原地区,其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酸雨危害严重B.水土流失严重

C.石质荒漠化严重D.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下图中的四国均有回归线穿过,回答61--63题。

61.上述四国中没有沙漠分布的是

A.aB.bC.cD.d

62.下列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a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B.图b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早雨季分明

C.图c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D.图d有世界最长的河流经过

63.下列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a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B.图b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

C.图c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D.图d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生产和出口

64.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在国民经济中运用十分广泛。

图示CIS数据库最有可能用来进行

A.城市绿地覆盖面积调查

B.草地病虫害调查

C.土壤侵蚀调查

D.森林火灾调查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图1),回答65--67题。

65.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66.“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

67.“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68--69题

年份

森林覆

盖率

耕地面

年降水

气温年

较差

河流含

沙量

粮食平

均亩产

粮食总

产量

1985年

19%

333km

520mm

38℃

10%

205

1.025亿kg

1995年

10%

478km

450mm

42℃

35%

135kg

0.975亿kg

68.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

69.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A.退耕还林B.退耕还牧C.退耕还湖D.修建水库

我国西电东输重点工程之一的岩滩水电站,地处广西河池地区贫困山区。

自开工,库区修建了宽阔的公路,为周围的巴马、都安两个瑶族自治县提供了数万个就业岗位,使当地经济年增长率稳定在17%以上。

据此判断70--71题。

70.修建水电站以来,当地新增的就业岗位主要是

A.电机制造业、运输业、服务业B.采矿业、运输业、服务业

C.机械制造业、纺织业、服务业D.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

71.离岩滩水电站只有90千米的南丹,是我国著名的锡、锑矿,电站并网发电后,南丹锡锭产量增长了150%,这主要因为

A.锡矿冶炼需要大量的淡水,岩滩水电站修建的大型水库保证了锡矿用水

B.电站库区周围的农民由于耕地减少而成为采矿工人,锡矿开采量猛增

C.锡矿冶炼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水电站提供了廉价、充足的能源

D.水电站蓄水后,减少了当地泥石流的发生,锡矿开采有了保障

图2表示我国某工业产品公司向异国发展的过程.a、b、c均为发达国家.第Ⅰ阶段(图略),我国从a、b、c进口该种工业产品.第Ⅱ阶段该公司已发展到将国内生产的该种产品销往a、b、c三国;第Ⅲ阶段,该公司分别在a、b、c三国投资设厂,以避开贸易壁垒.在我国公司发展的同时,a、b、c三国也同样在我国设厂生产并逐步占领我国高端消费者市场.读图完成72--75题:

72.当前影响该种工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

A.原料B.动力C.劳动力D.市场

73.第Ⅱ阶段该公司将产品销往a、b、c三国的发展过程中,具备:

A.成本优势B.技术优势C.管理优势D.品牌优势

74.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还会保持在a、b、c三国的生产布局,因这样仍然有利于

①.降低原材料消耗②.利用廉价劳动力③.降低产品运输成本④.迅速对市场变化作出反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②

75.按照当前的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你认为该种工业产品会是以下哪一种

A.汽车B.家用电器C.家具D.化妆品

76.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的具体表现中,不正确的是:

 

A.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城镇数量猛增B.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

C.城市规模迅速扩大D.各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差异越来越大

77.跨国公司选择东莞市为数码电子产品生产地,并投入了大量资本,是因为当地:

①自然资源丰富②劳动力成本低③国家政策优惠④技术力量强⑤交通条件较好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

78.下列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出现第二次腾飞的工业是

A.技术密集型工业B.资金密集型工业

C.劳动密集型工业D.原料指向型工业

79.有关我国新世纪四大工程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输工程是西起新疆的塔里木,东到北京

B.西电东送是把我国中西部的水电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

C.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富余的水资源引入缺水的华北地区

D.青藏铁路连接我国四川和西藏,它的建成有利于促进西藏经济的发展。

80.产业转移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属于产业转移的最高级形式的是:

A.建厂B.对外直接投资C.设立营销网络D.建立研发机构

8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③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④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A.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82--84题。

82.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业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83.该产业部门属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B.技术指向型工业C.劳动密集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

84.导致该产业迁移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B.技术C.交通运输D.劳动力价格读我国局部地区图,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85--88题。

85.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冬季B.秋季C.春季D.夏季

86.现阶段,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

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B.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87.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B.热量充足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88.图中a、b、c、d四个聚落,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B.bC.cD.d

读下图,回答89---94题。

89.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B.水源C.地形D.军事

90.该地区城市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口三角洲

91.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河谷绿洲农业D.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