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3355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33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docx

总复习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复习大纲

∙主要知识点

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角色失调、角色扮演、自我、镜我、自我概念的功能、影响自尊的因素、自尊=成功/抱负、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印象形成、印象管理、归因、凯利的三维理论、成就动机、去个性化与侵犯行为、嫉妒情绪的特点、态度的ABC模型、态度转变、霍夫兰德的态度转变模型、分心对说服的影响、海德的P-O-X模型、言语的特点、内部言语的特点、身体语言、、从众、社会促进、社会懈怠、旁观者效应、暗示、塔尔德的模仿律、社会学习理论、爱情的三角形理论、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理论、多拉德“挫折—侵犯学说。

第一节概述

∙社会心理学的性质:

介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一门中间性、边缘性的学科。

∙1908年罗斯、麦独孤出版了冠名为《社会心理学》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延生。

第一单元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1.社会心理学有两门学科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

2.形成两种基本研究取向:

(1)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2)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表两种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关注的中心是个体

关注的中心是群体和社会

尝试通过分析即时的刺激、心理状态和人格特质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尝试通过分析一些社会变量,如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规范等来理解和解释社会行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预测行为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

实验法为主、调查法为辅

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和参与观察法

(一)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

1.代表人物奥尔波特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2.奥尔波特(G.W.Allport)认为:

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具体包括:

(1)现实的影响:

如教室中师生的交往;

(2)想象的影响:

交往双方通过媒介物产生的影响;

(3)隐含的影响:

他人及其行为所包含的一种象征性意义,如,教授身份。

(二)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

艾尔乌德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学科,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

(三)我们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一)社会行为

1.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2.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

3.社会行为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景的状态,

勒温的公式:

B=f(P,E)

(二)社会心理

1.社会心理:

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2.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关系密切;

两者的区别:

社会行为是外显的、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是内隐的,属于个体主观世界的;

三、社会心理的研究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层面:

(1)个体层面:

个体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等。

(2)人际层面,主要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

(3)群体层面:

如群体的凝聚力等,以及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4)社会层面:

如风俗、时尚等,阶级、阶层和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

(举例)

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

美国学者霍兰德的“三阶段论”:

(1)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时期,从古希腊到19世纪,关于“人性”的争论;

(2)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3)实证阶段——确立期,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

一、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特点:

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如关于“人性”的争论。

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人认为:

人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康德、歌德、卢梭认为:

性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由生物或本能所支配;马基雅维里、霍布斯认为:

性善。

二、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特点:

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2.对社会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思想:

(1)达尔文的进化论

(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潜意识、性本能和本我、自我及超我的人格理论

3.经验描述阶段是社会心理学形成时期;

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三、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

1.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

(1)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

(2)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3)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2.实证分析的先驱:

特里普力特、莫德;奥尔波特、默菲夫妇。

3.20世纪30-40年代:

(1)瑟斯顿、李克特的态度量表;

(2)谢里夫的游动效应研究群体规范;

(3)莫里诺的社会测量法;

(4)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群体动力学研究;

(5)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

4.二次世界大战后:

特点:

研究领域拓宽;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了新理论;开展了应用研究。

5.20世纪80年代

∙美国学者提出跨文化社会心理学概念,优点是研究复杂的社会情境,这是在

验室里无法实现的。

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应遵循的4个原则

1.价值中立原则:

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应积极引导与干预。

2.系统性原则:

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现象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

如动态原则、整体原则、有序原则、反馈原则等。

3.伦理原则:

因为要控制情境或被试,特别注意欺瞒与恫吓的后果,尽力避免身心健康的损害。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三种)

(一)观察法

定义:

研究者用感官或借助仪器搜集资料的方法。

1.自然观察法:

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

∙特点:

对所观察的行为尽可能少地干预。

2.参与观察法:

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的观察。

∙特点:

身临其境,可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

∙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交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调查法——询问法

特点:

拟出一系列问题请被调查者回答,然后分析整理搜集到的资料,以达到描述、解释和说明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目的。

口头调查——访谈;纸笔调查——问卷。

1.访谈法

(1)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来搜集资料的方法,但不同于普通的聊天。

(2)特点:

①双方互相影响的过程——取得信任,积极配合

②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一套访谈提纲设计、编制与实施的原则。

2.问卷法

(1)定义:

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搜集资料的研究方法。

(2)特点:

标准化程度较高;收效快。

(3)问卷的结构

A.题目问卷的标题;

B.前言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组织者、对被调查提供的资料保密等。

C.指导语怎样填写问卷的说明,包括填写方法、要求、时间、注意事项和例题。

D.问题及答案问题的内容是问卷的主体。

E.一些人口学数据的记录;

F.结束语:

通常在此对被调查者表示谢意;

G.计算机编码:

方便后期处理。

(4)问卷设计的原则

A.目的性原则:

设计问卷时要明确并紧密围绕研究目的。

B.全面性原则:

设计问卷时要全面考虑问卷内容的构成,在提问语句及答案设计中要尽量穷尽相关内容。

C.非歧义性原则:

设计问卷要使被调查者能正确理解,避免出现歧义。

D.非暗示性原则设计问卷时,调查者力求避免对被调查者的暗示与诱导。

E.适度规模原则:

针对特定问题展开,不能问卷过长,问题太多。

(三)档案法

1.定义:

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内容分析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2.内容分析;档案法是一种内容分析法

3.档案法优点:

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适用于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

∙缺点:

工作量大,费时费力。

三、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我们学习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其局限和适用范围。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既要努力增强研究结果的解释力,使研究结论一般化,也要注意不要任意夸大研究结论的应用范围。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

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认识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一、社会学习论

1.定义:

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

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2.简史:

巴甫洛夫和沃森;赫尔、斯金纳;米勒、多拉德;班杜拉和沃尔特斯。

3.学习的机制:

(1)联想

(2)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

(3)模仿

4.观察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定义:

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与强化结果的观察,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或对已有行为加以修正。

(2)观察学习的四个过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3)社会学习的不足:

①认为行为决定于过去的学习经验,比较忽视当时的情境等细节。

②社会学习论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情境,而忽视个体对当时情境的情绪状态和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

③社会学习论主要关注外在行为的解释,而忽视内在的心理过程的分析。

二、社会交换论

1.主张从经济学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

重点强调: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在互动中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

2.创始人和代表人物:

霍曼斯

3.普遍性命题

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以下4个命题:

(1)成功命题

(2)刺激命题

(3)价值命题

(4)剥夺与满足命题

(5)侵犯与赞同命题

三、符号互动论

1.基本观点:

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2.代表人物:

詹姆斯和米德;布鲁默等。

3.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

(1)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

(2)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3)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4.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2)语言是心智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内化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

(4)行为并不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而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己“设计”的。

(5)个体行为受其自身对情境的定义制约。

(6)在个体与他人面对面的互动中,身份及其意义也存在于互动过程中。

(7)自我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

四、精神分析论

1.亦称深层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

弗洛伊德、荣格和霍妮

2.早期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弗洛伊德)

(1)意识:

个体与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

潜意识:

原始冲动、本能及欲望

前意识:

无意识中可被召回的部分

(2)“力必多”—性本能、人类生命力的根源

(3)快乐原则

(4)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本能指向生命,代表爱和建设的力量,死本能体现恨与破坏的力量。

(5)人格结构:

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

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生物面

自我:

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心理面

超我:

“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社会面

3.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1)与弗洛伊德相比,荣格更强调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倾向。

(2)荣格认为许多现代人都患有“神经官能症”,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的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

(3)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也为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4.新精神分析论的主要观点

(1)代表人物:

沙利文、霍妮、弗罗姆、埃里克森等。

(2)共同点:

强调精神病成因中的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3)霍妮的“文化因素”论:

强调环境、家境和教育、后天因素,男女之间的差异是由文化因素决定的。

(4)沙利文认为人际关系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际关系会给个体带来焦虑或者安全的心理反应,这会极大的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社会不安全感引起的焦虑就其本质来讲源于人际关系,它往往不利于人的自尊的形成。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第一单元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念

1.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2.社会化涉及社会与个体两个方面

(1)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2)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3.社会化的种类:

(1)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

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

(2)继续社会化:

成年人达到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是由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

(3)再社会化:

对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育;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包括

(1)强制的;

(2)非强制的。

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

二、社会化的内容

1.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

3.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

4.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1.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2.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四、社会化的载体

1.家庭:

(1)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中,儿童主要生活在家庭的天地中;

(2)儿童在童年期对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

(3)儿童家庭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是最早的社会关系

2.学校:

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

3.大众传播媒介

4.参照群体:

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

五、社会化的(内容)分类

1.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2.性别角色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

(1)男女之间的差异:

①“性”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②“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③“性别角色”表示男女在社会行为方式上的差异。

(2)性别角色社会化如何发展:

3.道德社会化:

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

●道德社会化有三个方面:

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4.政治社会化:

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爱国意识的发展有三个连续的阶段:

国家形象阶段、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第二单元社会角色及其理论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1.定义: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2.角色理论是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解释个体行为并研究其中规律。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1.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1)先赋角色:

指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如,种族、性别、皇帝,贵族等。

(2)成就角色:

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角色。

如,大学生、厂长、教师等。

2.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

(1)规定型角色:

指那些角色规范严格且有明确规定的角色,即角色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各种关系的需求等行为规范,有明确规定,不能自行其是,如,政府官员、法官、士兵、教师等等。

(2)开放型角色:

指没有严格的角色规定,个体可以根据自己对其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而较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的角色,如,朋友,父亲等。

3.按角色的功能可分为功利型角色(如企业家)和表现型角色。

4.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三、角色扮演过程

包含三个阶段:

1.角色期待:

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

2.角色领悟:

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3.角色实践:

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发展是个体实际表现的角色。

四、角色失调

角色失调的定义:

个体在角色扮演中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效。

(一)角色冲突:

由于地位、身份与角色互不相容,出现矛盾,产生的心理冲突。

1、角色间的冲突:

当个体扮演两个以上的角色时,由于不能同时满足不同的角色期望而引起的冲突。

2、角色内的冲突:

当个体扮演同一角色,而不同的他人对此角色有矛盾的期望而引起的冲突。

(二)角色不清:

主要指角色期望模糊。

(1)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

(2)公众对新角色认识不清

(三)角色中断:

由于各种原因使个体的角色扮演发生中途间断的现象

(四)角色失败:

角色承担者放弃原有角色,退出舞台。

(最严重的角色冲突)。

第三单元自我、身份和自尊

一、自我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掌握概念,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之一。

(一)自我的定义

(1)自我:

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2)主我与客我:

前者是个体的主观经验、行为的主体,后者是经验的内容,作为被观察者。

(3)镜我:

由他人判断的自我概念。

(二)自我的结构——五个层面

(1)物质自我:

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2)心理自我:

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

(3)社会自我:

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的层面。

(4)理想自我:

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的自我。

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己的理想化的形象。

现实自我:

对自己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5)反思自我:

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

(三)自我概念的功能

(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

(2)解释经验:

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

(3)决定期待:

对事物的期待,对人们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

(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包括三个阶段)

(1)生理自我:

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

(2)社会自我:

3岁-13、14岁,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

(3)心理自我:

从青春期到成年,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状态和特征。

5.自我概念的测量

二、身份

1.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

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社会地位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是相对稳定的;处境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是易变的:

2.身份的特点:

(1)客观性

(2)主观性

(3)多重性

(4)稳定性

(5)契约性

三、自尊

(一)自尊的定义: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

●自尊需要

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詹姆斯的自尊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二)影响自尊的因素:

(1)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2)行动表现的反馈

(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三)自尊的测量

●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测量工具:

罗森伯格的自尊量表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一单元社会知觉

一、基本概念

1.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

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是社会化过程和人的动机、态度社会行为发生的基础。

●社会知觉包括行为原因、自我知觉和人际知觉。

2.与普通心理学中知觉的区别:

普通心理学的知觉:

对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

社会知觉:

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想象、判断、解释等。

二、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一)认知者的经验

1.图式:

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

(1)例:

人的图式,如“外倾者”

自我图式,个体对自己的概括性认识,如“我很勤奋”

角色图式,如“图书管理员”

事件图式,如“上餐馆”

(2)图式的作用

①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②影响记忆;

③影响自我知觉;自我图式;

④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社会知觉时,图式对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和解释作用

(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符合认知者动机,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往往成为认知的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三)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品质;反之则用消极“眼光”去知觉他人。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1.定义:

(1)印象:

存留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

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已往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等,明确它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印象形成。

2.第一印象

(1)定义:

亦称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2)有关第一印象的实验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一)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信息顺序的影响)

1.定义

(1)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首因效应;

(2)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也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故称近因效应。

(3)首因效应的影响:

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其后的信息的理解、组织有较强的定向作用。

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完成的。

(4)一般来说,熟悉的人,特别是亲密的人之间容易出现近因效应,而不熟悉或者少见的人之间容易出现首因效应。

(二)光环效应:

以偏概全

1.定义

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

最初的倾向性印象好似一个光环套在其上,使其他品质也因光环影响反射出类似色彩。

这类现象叫光环效应。

如:

“情人眼里出西施”。

2.光环效应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光环效应往往是由于在掌握有关知觉对象信息很少的情况下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容易看待别人时产生偏见。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

由于它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变成光圈被夸大,其他优点或缺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

(三)刻板印象和定型

1.刻板印象的定义:

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版印象。

2.定型的定义:

对某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知,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印象即是定型。

3.刻板印象与定型的作用:

(1)积极作用:

使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

(2)消极作用:

容易对某些群体形成偏见和歧视。

三、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

●概念:

最终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个体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信息整合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加法模式:

把各个特征的评价相加。

例如:

认为某个人“正直的、友好的、有忍耐力的”,并对特征打分:

正直的+3

友好的+2

有忍耐力的+1

整体印象:

3+2+1=6

(二)平均模式:

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