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3721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docx

下册期中复习教案

复习教案

第一节

复习内容:

图形的变换

复习目标:

进一步掌握图形的变换方法,掌握对称的知识,对图形的旋转有更深入的认识。

并会画对称和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

能根据对称和旋转的特征正确作图。

复习过程:

一、知识点整理:

1、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

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二、达标练习

1、选择

(1)下面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长方形B等腰梯形C平行四边形D等边三角形

(2)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A1B2C3D4E无数

(3)从6:

00走到9:

00,时针旋转了()

A30度B60度C90度D180度

2、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3、

(1)图形1绕A点()旋转90。

到图形2。

(2)图形2绕A点()旋转90。

到图形3。

(3)图形4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图形2。

(4)图形3绕A点顺时针旋转()到图形1。

 

4、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5、画出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的图形。

 

6、画出下面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画几条就画几条。

(4分)

 

达标反馈:

存在问题及整改:

 

第二节:

复习内容:

倍数因数

(一)

复习目标:

1:

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奇数、偶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掌握求因数、倍数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复习重点:

自主梳理知识,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复习过程

一、巩固相关概念,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关因数与倍数我们学到了什么?

介绍了哪些概念?

板书概念名称,并让学生说出每个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

二、概念及性质:

1、5×8=40,()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2、72÷12=6,()是()和()的倍数,()和()是()的因数。

3、45的因数有()。

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因数是(),这个数因数的个数是()。

5、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3,这个数是()。

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最大的倍数,这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7、2的倍数的特征是(),()是偶数,()是奇数。

8、5的倍数的特征是()。

9、2和5的倍数的特征是()

10、3的倍数的特征是()。

三、基础知识检测:

1.20的最大因数是(),最小因数是()。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3,这个数是()。

3..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最大的倍数,这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

4.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36,这个数是()。

5.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67,最大因数是67,这个数是()。

6.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它的最大倍数。

7、23,24,35,47,12,105,48,24,19,36,87,90,30,210,130

上面各数中,2的倍数有(),奇数有(),偶数有(),5的倍数有(),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有()。

8.a(a≠0)是一个偶数,与他相邻的偶数有()和();与它相邻的两个奇数有()和()。

9.用下面卡片上的数字组成符合条件的数

3450

奇数()偶数()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2和5的倍数()2和3的倍数()

3和5的倍数()2,3和5的倍数()

10、一个数是213□,如果它是一个奇数,□可以填();如果它是5的倍数,□可以填();如果是3的倍数,□可以填();

11.能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最大两位数是()。

12.能被2和3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

13.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

偶数-奇数=偶数-偶数=

达标反馈:

存在问题及整改:

 

第三节

复习内容:

倍数因数

(二)

复习目标:

本节课主要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对本单元的概念进行辨析,能熟练解决相关知识。

复习过程:

一、板题

二、出示复习提纲

1、()称作质数;()称作合数。

2、质数有()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3、20以内的质数有(),合数有()。

奇数有(),偶数有()

4、如何判断一个数是质数?

(用这个数除以2,3,5,7,如果这个数能整除其中的任意一个数,则这个数是合数,都不能整除这四个数,那么这个数就是质数。

三、基础知识检测:

(一)填空

1.质数有()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2.20以内的质数有()。

3、1-9内,两个连续的质数是()和(),两个连续的的合数是()。

4.1—20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是()。

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是()。

5.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小的质数是(),最小的合数是()。

6.在下列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质数

()+()=16()+()=3228=()+()

27=()-()18=()-()70=()×()×()

7.两个质数的乘积是(),两个合数的乘积是()。

8.两个质数的和是16,积是39,这两个数分别是()和()。

9.34,39。

,95,37,45,79,13,56,67,57,质数有(),合数有()。

二、【概念辨析】:

1.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

2.一个数至少有两个因数。

()

3,1是任何数的的因数。

()

4,一个数是6的因数,他一定是24的因数。

()

5.一个数是12的倍数,那它一定是24的倍数。

()

6.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7..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

()

8.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9.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达标反馈:

存在问题及整改:

 

第四节

复习内容:

二单元综合测试

复习过程:

一、填一填。

1、50以内9的倍数有(),100以内19的倍数有()。

2、25的因数有(),65的因数有()。

3、()既是9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从199起,连续写5个奇数(),从388起,连续写5个偶数()

5、10以内的非零自然数中,()是偶数,但不是合数;()是奇数,但不是质数。

6、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   )

7、24=1×24=2×()=()×()=()×()

8、在0、1、0.8、25.2、35、-4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9、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最小的质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十位上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个位上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数是()

10、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最小是(),最大是()。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1、因为7×6=42,所以42是倍数,7是因数。

()

2、偶数的因数一定比奇数的因数多。

(  )

3、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它的倍数小。

          ()

4、3、4、5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成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

5、合数都是2的倍数。

          ()

6、自然数中除了质数就是合数。

          ()

7、3×0.4=1.2,3是1.2的因数。

          ()

8、甲数除以乙数,商是15,那么甲数一定是乙数的倍数。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倍数。

()

A.36和9B.210和70C.0.2和100D.30和60

2、自然数包括()。

A.质数、合数B.因数和倍数C.奇数和偶数

3、2是最小的()。

A.合数B.质数C.自然数D.偶数

4、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的积一定是()。

A.奇数B.偶数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一个奇数要(),结果才能是偶数。

A.乘3B.加2C.减1

6、一个合数,它是由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得来的,这个合数至少有()因数。

A.2B.3C.1D.不能确定

四、想一想,写一写。

1、写出下面每个数的因数,然后再写出每个数的倍数(至少写4个)。

9因数:

倍数:

20因数:

倍数:

25因数:

倍数:

17因数:

倍数:

21因数:

倍数:

28因数:

倍数:

2、按要求写数。

(1)从354起,写出连续5个奇数。

(2)从354起,写出连续5个偶数。

(3)从354起,写出连续5个3的倍数。

3、猜猜我是谁?

(1)我是比3大、比7小的奇数。

(2)我和另一个数都是质数,我们的和是15。

(3)我是一个偶数,是一个两位数,十位和个位的数字之和是15。

4、用0、5、8组成三位数:

(1)这个三位数有因数2:

(2)这个三位数有因数5:

(3)这个三位数既有因数2,又有因数5:

5、不用计算,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余数。

497÷2861÷5464÷5

187÷21023÷3126÷5

6、有9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

为什么?

五、

(1)一个数是48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

(2)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3)一个数既是48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同时还是3的倍数,这个数是。

六、新图书馆开馆了,小红每隔3天去图书馆一次,小灵每隔4天去一次,请问小红和小灵某天在图书馆相遇后,经过多少天她们有可能会在图书馆再次相遇?

达标反馈:

存在问题及整改:

 

第五节

复习内容:

正方体与长方体

(一)

复习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复习重点:

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复习过程:

一、、复习基础知识

(1)你对长方体、正方体有哪些了解?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有什么不同点及不同点?

(出示表格)

(3)什么叫长、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4)有关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要掌握哪些公式?

二、相关概念及公式检查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相对的面是(),有()条棱,相对的棱是(),有()个顶点。

2.正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相对的面是(),有()条棱,相对的棱是(),有()个顶点。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4、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5、.正方体表面积公式=()

6、()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7、()的长方体是正方体。

三、达标检测

1、一长方体的长是13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7厘米,则其棱长总和是()。

2.要用一根长是120厘米做一长方体框架,长是12厘米,宽是9厘米,高是()。

3.一正方体框架,棱长是12厘米,他的棱长总和是()分米。

4.要用一根长是120厘米做一正方体框架,它的棱长是()。

5、一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总和是()。

6、一个长方体最多可以有(    )个面是正方形,最多可以有(   )条棱长度相等。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8、至少需要(   )厘米长的铁丝,才能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练习:

1.一长方体的长是13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7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2.一正方体的棱长是2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3.一个纸盒的表面积是720平方分米,它的长是12分米,宽是80厘米,高是()厘米。

4.一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16厘米,他的表面积是()。

5.一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上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前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右面的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把一根长80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长都是40厘米的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平方厘米。

 

7.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个面是边长(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长方体木箱,长是60厘米,宽是50厘米,高是30厘米,这个木箱的占地面积是(),表面积是()。

10.一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棱长总和扩大为原来的()倍,表面积扩大为原来的()倍。

达标反馈:

存在问题:

 

第六节

复习内容:

正方体与长方体

(二)

复习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巩固不同体积、容积单位的表象,更扎实地掌握体积和容积单位,并能恰当地使用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单位,熟练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复习难点:

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一、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知识点:

1.()叫做体积。

2.长方体的体积=(),字母表达式是()。

3.正方体的体积=(),字母表达式是()。

4.正方体与长方体统一的公式是()。

5.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1立方米=()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7、()叫做该物体的容积。

2.常用的容积单位有()。

8.1升=()立方分米米1毫升=()立方厘米

二、达标检测

1.一长方体的长是13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7厘米,它体积是()。

2.一长方体木盒的体积是48立方分米,长是6分米,高是4分米,宽是()。

3.一正方体的棱长是2分米,它的体积是()。

4.一长方体的横截面面积是12平方分米,长是5分米,长方体的体积是()。

5.一长方体的体积是125立方米,高是12.5分米,它的底面积是()。

6.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则体积扩大(      )倍.

7.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8.将一个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正方体和长方体(        )不变,()改变。

9.一个菜窖能容纳6立方米白菜,这个菜窖的(    )是6立方米.

10.用多大的体积单位表示下面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当?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  )运货集装箱的体积是(    )

一台电脑的主机的体积约是10(   )

11、2.8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0.8升=(  )毫升720立方分米=(   )立方米51000毫升=()升32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2.7立方米=(  )升1200毫升=(  )立方厘米4.25立方米=(   )立方分米=(   )升

1.24立方米=(  )升=(   )毫升3.06升=()升()毫升

12、【概念辨析】:

1.物体的容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

2.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3,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

4.用4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

达标反馈:

存在问题:

 

第七节

复习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相关知识综合应用

复习目标:

增强综合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复习过程:

一、解题方法介绍:

(一)解决表面积的习题是应注意:

1.审清题意,需要求几个面。

2.注意立体图形的长、宽、高的单位是否统一。

3.列式计算。

4.看一下所问的问题的单位是什么,需不需要换算单位单位。

(二)解决体积的习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

审清题意,尤其注意“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还是“横截面是边长多少”两种类型

2.写公式计算

3.看一下所问的问题的单位是什么,需不需要换算单位单位。

二、综合检测:

1.一长方体无盖水桶,长4分米,宽3分米,高5分米,制作这个水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

2、一对长方体无盖水桶,长4分米,宽3分米,高5分米,在外面涂上红漆,涂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包饼干,要在外面四周贴上商标纸,已知饼干盒的长24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需要上标志多少平方厘米?

4.天天游泳池,长25米,宽10米,深1.6米,在游泳池的四周和池底砌瓷砖,如果瓷砖的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那么至少需要这种瓷砖多少块?

 

5. 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7分米。

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如果1立方分米石料重2.7千克,这块石料中多少千克?

6.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0.15平方米,长是4米。

7根这样的木料体积一共是多少?

7、红旗小学修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长方形操场。

先铺10厘米厚的三合土,再铺4厘米的煤渣。

需要三合土、煤渣各多少立方米?

8、学习运来7.6立方米土。

把这些土铺在一个长5米宽3.8米的沙坑中,可以铺多厚?

(用方程解)

9学校要砌一道长20米,宽2.4分米、高2米的墙,每立方米需要砖525块,学校需要买多少块砖?

10、一块长方形的铁皮,长30厘米,宽25厘米,如果从四个角各切掉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做成盒子,这个盒子的容积有多少立方厘米?

 

11.一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

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4千克,一共要水泥多少千克?

 

12、一个通风管的横截面是边长是0.5米的正方形,长2.5米.如果用铁皮做这样的通风管50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13.一段方钢,长2.5米,横截面是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已知1立方厘米的钢重7.8克,这段方钢重多少克?

14、一水箱中,水箱的长3分米,宽5分米,水深2分米,放入不规则物体后,水面上升到5分米,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达标反馈:

存在问题:

 

第八节

复习内容: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

复习目标:

1、梳理分数的基本性质之前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

2.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复习方法:

整理知识,达标检测

复习过程:

一、知识点梳理:

1、分数的意义。

(1)什么样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P.60

(2)你怎样理解单位“1”?

P.61

(3)什么是分数单位?

举例说明。

P.62

(4)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除数≠0)

2、真分数和假分数

(1)什么样的分数是真分数?

真分数大小特征?

(2)什么样的分数是假分数?

假分数大小的特征?

(3)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3、说一说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

举例说明。

二、基础知识检测:

1、把100块糖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3份的数是(),它的分数单位是(),单位“1”是()。

2、在分数中,决定分数单位是多少的是()。

3、.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份,每段长(),每段占全长的()。

4、5个1/8米是(    )米,它正好是5米的(    )或是(    )米的5/8。

5、动物园里有12只猴子,17只豹子,猴子的只数是豹子只数的几分之几?

6.80厘米=()分米89分米=()米67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897立方分米=()立方米61毫升=()升

7、分数单位是

的真分数有()。

8、写出分数单位是

的6个假分数()。

9、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分数的大小不变。

10、下面那些分数是真分数,那些分数是假分数。

1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

12、

表示(),它的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3、

的分子加上9,分母加()分数的大小才不会变。

14、分数单位是

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15.如果

是真分数,那么a(),如果

是假分数,那么a(),当a()分数没有意义。

达标反馈:

存在问题:

 

第九节:

易错题练习

1.

班别:

姓名:

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宽均为3分米,高10分米,向玻璃缸中倒入22.5L水,再把一个钢球放入缸中,这是玻璃缸内的水深是35cm,这个钢球的体积是多少?

2.要使“92□”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有()种填法。

3.一个合数至少有()个因数。

4.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63,这三个奇数分别是()()()。

5.把一根3m长的木条锯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长()m,每段是这根木条的()。

6.填单位。

小轿车油箱的容积是52()游泳池可容纳水600()

一瓶墨水大约有80()鞋柜的体积是1200()

7.0.08dm2=()cm2

8.把3个棱长2cm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成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9.家具厂买来一批木材,这些木材摆成一个底面积12平方米,高8分米的长方体,这些木材一共有()方。

10.把一根长5米的长方体钢条锯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原来这根长方体钢条的体积是()cm3。

11.判断:

表面积相等的正方体,体积也相等。

()

12.判断:

底面积与高都相等的长方体,体积也相等。

()

13.由3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24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14.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数。

2

15.一块长方体木料,长8分米,宽6分米,高5分米,把这块长方体木料平均分成2个长方体,它的表面积最多可增加()。

16.明明买了2千克苹果,第一天吃了这些苹果的

,第二天吃了这些苹果的

,还剩下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

17.0.25里面有25个()分之一,化成分数是()。

18.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明明吃掉了其中的5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