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建公路安全质量环保研究中心岗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554338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交建公路安全质量环保研究中心岗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交建公路安全质量环保研究中心岗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交建公路安全质量环保研究中心岗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交建公路安全质量环保研究中心岗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交建公路安全质量环保研究中心岗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交建公路安全质量环保研究中心岗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中国交建公路安全质量环保研究中心岗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交建公路安全质量环保研究中心岗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交建公路安全质量环保研究中心岗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docx

-中国交建公路安全质量

  环保研究中心岗位招聘考试真题及解

  析网络整理版

  第1题:

我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与邻国都有分界线,最西部的分界线是()。

  A.西藏喜马拉雅山脉

  B.新疆天山山脉

  C.新疆祁连山脉

  D.新疆帕米尔高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故选D。

  第2题:

人们普遍认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环保主义运动和倡导“回到自然生活状态”的“嬉皮士风潮”是当下时尚界环保意识的源头。

环保意识的增加也令当时兴盛一时的某些潮流变得——60年代末期风靡全美的“纸时尚”就是一例。

如今,人们只能从展览中展示的一条装饰有鸵鸟毛的纸质裙子上,想象着“即穿即扔文化”当年的胜景。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普及惨淡经营

  B.觉醒昙花一现

  C.传递韬光养晦

  D.激发抱残守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普及”和“传递”的对象一般是成熟的观念、思想或具体物质,不能是处于起始状态的“源头”。

  “激发”的激动奋发之意与“源头”的起源之意两者也不和谐。

  “觉醒”指精神状态由昏昧渐渐转为清醒,与“源头”的起始义一致,故“觉醒”符合题意。

题干中“兴盛一时”表明“纸时尚”流行时间很短,“昙花一现”与之相互照应,符合题意。

故选B。

  第3题: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不受限制的欲望无疑是贪婪的同义语。

相对于人的无限的欲望而言,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任何进步都不过是__________。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以便使人的无穷欲望得到满足)视为自己的价值__________,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

因此,环境危机是不能通过__________的技术手段来解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济于事原则复杂

  B.螳臂当车根本简单

  C.杯水车薪圭臬单纯

  D.沧海一粟底线单一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由文段可知,第一空应填入与“无限的欲望”相对的表示作用小的成语。

  “无济于事”与“都不过是”的句式不搭配,排除A项;

  “螳臂当车”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必然导致失败.与句意不符,排除B项。

  “圭臬”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

  “底线”指做事的最低目标和基本要求。

根据句意可知,这种文明是将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做事的价值标准才会引起其后的不良后果,故本题答案为C第4题:

  “义利之辨”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下列话语中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标准的是()。

  A.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B.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粮仓充实了,人民才懂的做人的礼节;衣食丰足了,人们才知道荣誉和耻辱。

B选项是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标准的。

故选B。

  第5题:

女儿今年(2013年)的年龄是母亲年龄的1/4,40年后女儿的年龄是母亲年龄的2/3。

问当女儿年龄是母亲年龄的1/2时是公元多少年?

  A.2021

  B.2022

  C.2026

  D.2029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D。

  第6题:

学校要举行夏令营活动,由于名额有限,需要在符合条件的5个同学中通过抓阄的方式选择出两个同学去参加此次活动。

于是班长就做了5个阄,其中两个阄上写有“去”字,其余三个阄空白,混合后5个同学依次随机抓取。

计算第二个同学抓到“去”字阄的概率为()

  A.0.4

  B.0.25

  C.0.2

  D.0.1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第7题:

曾经雄心勃勃地誓言要成为中国的微软、中国的

  GE、中国的松下、中国的麦当劳、中国的可口可乐的企业家都纷纷倒下了,改朝换代的历史频频出现。

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倾向、偏见和心理疾病”,正是这种集体无意识决定着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没有人能逃脱这条无意识的河流。

段永基曾坦言:

  “中国的现代企业很难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建成——我们都是过渡性人物。

”什么样的市场,造就什么样的企业家。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企业无法改变“改朝换代”的怪圈

  B.中国现代企业的建成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C.现阶段中国企业家的观念很难塑造民族常青树

  D.中国无序的现代市场导致“改朝换代”的怪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主旨概括题。

本段文字可以分两层理解:

第一句为第一层,描述了中国企业“改朝换代”的现状;后三句为一层,首先引用荣格大师的观点,然后引用段永基的话,其实这是一种暗含的类比,即中国的企业家也陷入了“一条无意识的河流”,而这种观念导致目前中国的企业无法改变“改朝换代”的怪圈,最后一句话表明中国现阶段的市场现状塑造了中国企业家的思想观念,这是对主要观点的有力补充。

故选C。

  第8题:

下列有关经济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品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B.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决定性阶段是生产阶段

  C.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性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粮农组织

  D.部门之间的竞争所导致的结果是部门之间利润的平均化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性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C项说法错误。

  第9题:

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国家有()。

  A.荷兰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B,D。

17世纪时,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经济模式。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实行了政府干预的手段,在远离两次世界大战后,称霸世界。

故选ABD。

  第10题:

在科学家能明确证实全球气候变化与寒潮、飓风等局地灾害性气候之间的直接动力机制之前,某些所谓“环保人士”宣传类似天气是“全球变暖”引起的,未免有炒作之嫌。

同样,仅仅由于寒潮天气就想推翻“全球变暖”的做法也简单鲁莽,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增暖效应已经过多方面的论证——尽管不像一些人描述的那么危言耸听。

  从这段文字来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局部寒潮天气与全球变暖并不存在直接关系

  B.有关“全球变暖”的争论有待进一步证实

  C.

  “全球变暖”与局地气候变化的关系问题需理性看待

  D.环保人士对“全球变暖”的炒作过于严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这是一道典型的细节。

文段开始是说“在科学家能明确证实……之前”,但并未明确说明,“局部寒潮天气与全球变暖并不存在直接关系”只是未能证实而已,故A选项错误;

  “全球变暖”这一观点并不需要证实,它已经是一个已存在的事实,需要证实的是“全球变暖”是否与局部气候变化存在直接关系,故B选项错误;

  “未免有炒作之嫌”并不意味着炒作过于严重,而且炒作的只是一些“环保人士”,故D选项表述错误。

正确答案为C选项。

  第11题:

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A.教师角色认知

  B.教师角色体验

  C.教师角色期待

  D.没有正确答案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教师角色意识的心理结构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和对与社会的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

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

  

(2)角色体验。

角色体验是指个体在扮演一定角色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3)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自己和对别人应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的看法和期望。

  第12题:

创造一个故事,将所要记忆的信息编在一起的学习策略属于()

  A.元认知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复述策略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第13题:

关于尿药数据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药物用量甚微,导致血药浓度过低时,可用尿药数据法求算药动学参数

  B.尿药数据法要求药物经肾排泄的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

  C.尿药数据法要求药物大多数以原形从尿中排泄

  D.尿药数据法一般分为尿药排泄速度法与总量减量法

  E、血样的采集比较复杂,可用尿药数据法代替血药浓度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本题考查单室模型尿药排泄数据法的特点。

尿药数据法取样比较方便,对机体无损伤,因而在某些情况下,常采用尿药数据法求算药动学参数,但采用尿药数据法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时药物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大部分药物以原形从尿中排泄;②药物经肾排泄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即尿中原形药物产生的速率与体内当时的药量成正比。

故本题答案应选B。

  第14题:

关于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C.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D.已满七十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根据2011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刑法修正案

  (八)》的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项错误,应选。

  第15题:

已知有甲、乙、丙、丁四个数,甲乙之和大于丙丁之和,甲丁之和大于乙丙之和,乙丁之和大于甲丙之和,根据以上请判断这四个数准最小?

()

  A.甲最小

  B.丙最小

  C.乙最小

  D.丁最小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由陈述可以得到三个不等式:

①甲+乙>丙+丁;②甲+丁>乙+丙;③乙+丁>甲十丙。

由①+②可推知甲>丙,由①+③可推知乙>丙,由②+③可推知,丁>

  丙,所以,丙最小。

  第16题:

当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就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就是“光污染”。

在家里,过于光亮的釉面墙砖、墙上装饰的明晃晃的镜面、闪烁的电视屏幕,以及白天大街上熠熠闪光的大楼玻璃幕墙、夜晚如彩虹般闪烁的霓虹灯、商场招牌、灯光广告,都是光污染。

曾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全球约有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而且人为光造成的污染逐年增加,如日本每年增加12%。

上述文字主要是说明()。

  A.光辐射都是光污染

  B.光污染发生在夜晚

  C.光污染发生在公共场所

  D.光污染目前很严重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本段第一句解释了光污染是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产生的,可排除A项。

第二句中“白天大街上熠熠闪光的大楼玻璃幕墙”说明白天也会有光污染,排除B项。

第二句中“在家里,过于光亮的釉面墙砖、墙上装饰的明晃晃的镜面”,说明在家里也有光污染,排除C项。

文段最后一句指出约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且光污染还在逐年增加,可见光污染的严重性,D项正确。

故选D。

  第17题:

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一个有经验的谈话者,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对方相称,就连坐的姿势也尽力给对方在心理上有相容之感。

比如,并排坐着比相对而坐在心理上更具有共同感。

这段话的主旨是()。

  A.有经验的谈话者一般都比较自信,在交谈过程中能掌控局面

  B.人们总是更善于和自己熟悉的人谈话

  C.谈话过程中的坐姿与声调、音量、节奏等同样重要

  D.创造相容感能对谈话过程产生积极的作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文段主要说的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甚至坐姿与对方相称会使人们谈话时心理上更具有相容感,这能使他人相信彼此是“自己人”,以利于交流。

第18题:

曾经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

  “如果我们在半山腰。

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

  “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

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

”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

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

”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

以上文字给我们的启示是()。

  A.登山突遇风雨时应往山顶走

  B.迎向风雨.直面人生

  C.面对突发状况须沉着冷静

  D.时刻准备面对人生的风雨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A项只说明了一个常识,而非寓意,排除A。

c项强调的是“沉着冷静”,偏离了“不逃避”这一中心,排除C。

D项的“时刻准备”在文段中并未体现。

由“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可知B项正确,当选。

  第19题:

在政务公开中,公众本身____________是被动的接受者,____________是主动的参与者。

只有公众不断地广泛参与,政务公开才有不断深入的动力。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又

  B.不仅更

  C.即使也

  D.因为所以

  【解析】

  正确答案:

暂无解析。

  第20题:

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A.学生的智力水平

  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习的方法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

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学习对象之间存在着共同或相同的要素。

  第21题:

社情不等同于民意,但社情包含着民意;民意不等同于社情,但民意是最重要的社情。

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最主要的是了解和反映民情民意。

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社情包括民情

  B.民意不包括社情

  C.一般说,社情就是民情

  D.反映民情就是社情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题干主要讲了社情和民情的区别与联系,强调社情与民情的联系。

第一句说社情与民意不同,社情包含民意。

第二句讲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最主要是了解民情民意。

A项不是题干强调的重点。

B项不合题意,C项太绝对。

D项正确。

  第22题:

崛起最本质的意义,是在__________体系中相对力量的快速增强。

有力量__________是一件好事,但可能是一件坏事。

崛起带给中国决策层和知识分子最__________的议题之一是:

如何看待中国力量的快速增长?

更进一步,中国应该如何运用已经或即将获得的力量?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除当的一项是()。

  A.既定多半迫切

  B.现有自然现实

  C.当前也许棘手

  D.固有通常严峻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A。

根据“但可能是一件坏事”,第二个空可以排除“自然”和“通常”;崛起的突出特点是力量的“快速”增长,以“快速”为突破口,第三个空应选用“迫切”,另外,根据文意,后文提出的问题并非难以处理,只是需要把握时间和提出好的应对方案,用“棘手”不合适。

故选A。

  第23题: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钠

  B.镁

  C.铁

  D.铝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D。

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所以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本题选D。

  第24题:

信用质量“黑名单”:

指通过一定的信息系统对某些个人或单位在经济活动中违约违法行动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披露,从而对这种行动起到记录污点,批评监督,惩罚抑制作用的管理手段。

不符合上述定义的一项是()。

  A.中国银监会不久前给各金融机构下发了一份通报“名单”,要求高度警惕名单中企业的贷款

  B.某杂志披露了某旅客在向餐车索要发票时,竟然得到了一张写有“餐费”字样的收据

  C.中国人民银行自10月1日起,将信用不良者收录进“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D.某文化行政部门日前决定,对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建立信用档案,信用差者将受到一定的处罚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信用质量“黑名单”是要通过一定的信息系统对某些个人或单位在经济活动中违约违法行动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披露,B项不是“通过一定的信息系统”予以记录并披露。

  第25题:

下列描述丹毒的症状,哪一项是错误的

  A.突然发红、色如涂丹

  B.边界清楚

  C.压之褪色、抬手复原

  D.伴有高热、头痛等症状

  E、局部可触及条索状肿物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E。

E第26题:

新闻:

采访

  A.特技:

特效

  B.电影:

剪辑

  C.声音:

图像

  D.分数:

学生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题干为事物与事物所形成的手段之间的关系。

新闻可以通过采访获得的。

电影可以通过剪辑获得的。

  第27题:

一项工程,如果小王先单独干6天后,小刘接着单独干9天可完成总任务量的;如果小王单独干9天后,小刘接着单独干6天可完成总任务量的。

则小王和小刘一起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天()

  A.15

  B.20

  C.24

  D.28

  【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B。

B。

假设甲的效率为x,乙的效率为y,给总任务量赋值20,根据题干,可以得到两个方程,6x+9y=8,9x+6y=7,解方程可得,x+y=1,即甲乙每天的工作总量为1,所以总共需要20天。

答案选择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