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676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六国论》教案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国论》教案3.docx

《《六国论》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教案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国论》教案3.docx

《六国论》教案3

《六国论》教案3

导读: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

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

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

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

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

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

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

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

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

)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

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

试据课文回答。

(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

)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

(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

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

(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

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

(“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

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

(第2段。

)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

(第3段。

)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

(不能。

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

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

(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

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

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习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

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

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

“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

设问兼反问。

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

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

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

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

“所得”,指受赂得地。

“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

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

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

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

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

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

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

哪一个是主要的?

(后一个。

)说明理由。

(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

(推论。

  问:

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

(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

提示:

注意排比句式。

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

“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

提示:

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

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

“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

提示:

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

迁灭即灭亡。

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

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

“(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

封牧为武安君。

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

……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

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

赵忽军破,颜聚亡去。

以王迁降。

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

”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

再,两次。

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

(按:

“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

(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

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

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

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

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

(“五国既丧”。

)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

(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

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

(有赞扬,有批评。

)赞扬什么?

(以武力对抗的政策。

)批判什么?

(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

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

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

(“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

)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

(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

)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

)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

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

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

“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

(各领出一层意思。

)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

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

(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

《“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

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文做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

附:

苏辙《六国论》

(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

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

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

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

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

(“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

)“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

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

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

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

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

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

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

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

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

(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

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

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

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

四人一小组。

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

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

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注意:

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

)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

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

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

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

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

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

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

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

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

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

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

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

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

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习第四、五题。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对比论证证明中心论点的写法;

  2.认识作者运用讽谏的方法反对宋王朝屈服于外侮的妥协政策。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证结构──抓关键问题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对比和逐层论证。

  2.难点:

本文借古讽今所表现的思想──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集》。

本文选自《嘉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⑴。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灭亡武器锐利作战毛病贿赂就力量亏损原因

  道:

道理,引申为原因

  也。

或曰⑵:

六国互丧⑶,率⑷赂秦耶?

曰:

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

  接连灭亡都是(因为)吗没有因为原因是有

  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

  力的外援单独地保全

  秦以攻取⑸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较秦之(受

  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小的方面获得(诸侯的贿赂)小镇城市比较小、大:

形作名之:

取独

  贿)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得到的土地它实际上要大丧失的土地

  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

  那么欲望祸患本来战争他们的死去的祖

  之:

取独思:

句首助词,无义

  父⑹,暴(于)霜露⑺,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

  辈父辈暴露才很少的土地看待它们却拿

  (之)以予人⑻,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它来小草割让换得夜安稳觉(第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二天)起床看国家的边境既然这样那么无法满足厌通餍:

满足

  ⑼,奉之弥繁,侵之愈急⑴。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⑵矣。

至于⑶颠覆,

  送给他越多你打仗清清楚楚终究到(六国)灭亡

  之:

代赂秦各国判:

分明,清清楚楚

  理固宜然。

古人云: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的结局道理本来应该这样事奉好比熄灭

  理固宜然:

理所当然

  ⑷。

”此言得之⑸。

  说对了之:

代上面所说的道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⑹,何哉?

与嬴⑺而不助五国也。

  终于这是因为结交秦国迁灭:

灭亡,是被人灭亡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⑻,能守其土,义不赂

  长远谋略(坚持)大义

  秦。

是故燕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

  成效到燕太子丹用(派)荆柯(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

  焉:

于之,从这件事中者:

代秦击赵

  计⑼,始速⑽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

  的)策略才招致从这件事中对(打了)两次

  李牧⑾连却之。

洎⑿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

  连续打退秦国等到因谗言被杀变成(秦国的一个)可惜赵国(抗秦)

  不终也。

且燕赵处(于)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

  没有坚持到最后况且处在(把其它国家)消灭干净的时候智谋力量孤立无援

  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⒀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危急的时候确实是(的事)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爱惜不依附

  向:

当初使:

假使

  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⑴,存亡之理,当与

  (燕国)去(秦国)(赵国的)(李牧)命运天理如果

  数:

定数,命运当通倘,倘使

  秦相较,或未易量。

  或许不可估量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来封给事奉心意礼待特殊才能的人

  礼:

名作动,礼待奇才:

特殊才能的人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

  (六国)合力(抗秦)我想恐怕秦国吃饭下到咽喉里可悲呀这样的形势

  之:

取独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⑵,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⑶无使为积威之所

  被积蓄的威势胁迫每天割地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

  为……所……:

表被动之:

取独日、月名作状,每天、每月以通而为:

治理,动词

  劫哉。

  啊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都是(国家)势力比可是还贿赂(秦国)战胜秦国的情势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⑷六国破亡之故事⑸,是又在六国下矣。

  假如凭着统一天下的大国却跟随着灭亡前例这又在的下面了

  故事:

旧事,前例在六国下矣:

意为不如六国

  第二课时

  本文论证结构:

  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结论

  ││

  ││

  │┌大欲大患暗│

  ││固不在战中│

  │┌1.赂秦力亏┤奉之弥繁强弱胜负指┐│

  ││破灭之道│侵之愈急不战已判韩││

  六国破灭,││以地事秦魏││

  非兵不利,┤└抱薪救火楚││

  战不善,弊│├与秦相较为国者无如从六国

  在赂秦│齐人与嬴终继迁灭明│或未易量使为积威故事又在

  └2.不赂秦者不助五国在所不免里│(小结)之所劫六国之下

  以赂者丧燕用刺客点│(教训)(告诫)

  盖失强援始速祸焉智力孤危齐│

  不能独完赵诛良将战败而亡燕┘

  用武不终赵

  本文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文章一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说明论点,然后分承论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文章富于变化,曲折有致。

文中先后采用提问、设问、假设、感叹等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说明问题,起伏多姿,活泼新颖。

突出的问题,还用对比的方法论证,选材典型,描述生动,说服力很强。

  文章结尾,借古讽今,颇富于启发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