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677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docx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观》饶伟林

《浅谈中医治未病思想》

从理论中走来——治未病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另外在《灵枢·逆顺》也说:

“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

“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金匮要略》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

揭示诸病当预防于早,勿等病成再治。

清代新安医家程云来说:

“治未病者,谓治未病之脏腑,非治未病之人也。

中医学特别强调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说:

“上工治未病,……然:

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

”不像西医学强调治已病,《难经·七十七难》说:

“中工治已病,……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上工”又称“大医”、“良工”,是指良医。

上工即“见色知病,按脉知病,问病知处”的高明医生。

张隐庵说:

“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

”所谓“参合而行之”,是指脏腑阴阳、色脉气血、皮肤经脉内外相应,能参合而行之。

即周详诊察,精细判断,能洞悉色脉、皮肤、异气、顺逆、生克制约的。

这样认真负责的医生,治疗效果高。

所谓“上工十全九”即是。

所谓“治未病”,多数注释“未病”为“无病”。

然则无病之人,即常人,有何治之必要。

可见此“未病”与平常健康之人“无病”有别。

即有患病的因素存在,或将病未病。

高明的“上工”,能够预见和分析出“将病”的各方面因素,从而防其病作。

故而“治未病”中“未病”二字,应理解为“病将作”,或“将病”方为确切。

中医治未病的预防学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愈后防复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从古代名医治未病的故事中走来

古有:

上工攻治未病,下医治绝症之说。

在当今社会,几乎绝大部分的人,只关心疾病,不关心健康,非到一病不起的时候,才想起医生.这也就是为什么扁鹊会被人记住,而他大哥早已经被人遗忘的原因.如《魏文王问扁鹊》:

"你家兄弟三人,都精通医术,到底哪个最好呢?

"扁鹊答:

"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扁鹊答:

"长兄治病,治于病情发作之前;但一般人只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

"魏文王夸赞扁鹊说得对。

扁鹊长兄医术最高,原因就在于他能防患于未然。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上工治未病”原文治法的举例。

治病在于迅速、及时。

要做到“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就是指在疾病初起的时候,便能知道病邪之所在,及时进行治疗,就不致使病情发展到沉重或危险的境地。

亦即《素问·四时调神论》所说的: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医叫扁鹊,他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他对齐桓公说"我发现君王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一防病情加重".扁鹊走后.桓公很不高兴,并说"医生总爱在没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的健康身体说成是医治好好的,我不相信这一套.

  10天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查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已到肌肉.如不治疗,还会加重."桓工不信,并深感不快.

  又过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看国桓公后说;"您的病已到肠胃,不赶紧治疗将会恶化"桓公更加反感.

再隔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

桓公湖涂了,扁鹊为何不说我的病了?

赶紧派人去问扁鹊。

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疗;稍后他的病到肌肉里,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再后来桓公的病到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

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我已无能为力了。

5天后桓公全身疼痛难忍,赶紧找扁鹊治病,此时扁鹊已逃往秦国。

 桓公后悔莫及,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是个讳疾忌医的故事,同时也反映了疾病在危害人之前会有一段时间的准备过程,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潜证阶段,潜证是疾病的早期阶段,在这个时期,疾病的苗头刚冒出来,很简单就可以根除,但也是在这个潜证阶段。

人的异常感觉很不明显,到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结果(即:

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但很多中医却能通过望闻切诊断出来。

又如汉代的名医淳于意就能通过察言观色来看病,他可以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判断能否治疗,以及用什么方法治疗。

有一次,淳于意摸了一下她的脉说:

“竖伤了脾脏,不能太劳累,依病理看,到了春天会吐血而死。

”过了一段时间,济北王看她的脸色没有变化,就认为淳于意说的不对。

但到了第二年春天,竖果然吐血而死。

其他的名医如华陀,张仲景等也有用把脉的方法来判断潜证的例子。

我们说的预防疾病,很多时候就是治这种潜证,比如说人冷了要取暖,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让他暖起来,第一是给他外来的能量,比如给他吹暖风,还有就是激发他自身的能量来取暖。

其实这就体现了中医和西医这两种不同的治病模式。

你营养不良,西医会给你输液,中医则调理你的脾胃,脾胃好了,吃的东西能转化成气血,营养自然跟上了。

这些日常保健和抗击疾病的方法,也就是教人们如何调动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和激发自身的潜能。

从现代名医中走来——治未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讲到: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8%——10%生产力的提高是由于国民健康状态改善而实现的。

三分之二的疾病和过早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引起人类死亡的因素,70%以上是能被人所控制的。

中医对防病、养生有独特的优势,古人早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名言。

后世的医家将“治未病”理解为三个层面:

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三是“已病早治”。

“未病先防”即是在没有疾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

“既病防变”是指对已经发病要防止疾病进一步地发展和恶化。

中医之辨证论治的精髓在于动态地观察疾病的变化,十分重视标本先后缓急之治。

“已病早治”是指已经发病要及时治疗。

  “上工治未病”要求重视疾病的预防,强调在“未病”时、在疾病发生前采取积极措施。

中医学在长期医学实践的积累过程中,对“治未病”逐步形成了样式多种、角度各异、简验便廉的干预手段。

中医学除了使用中药或中成药保健预防外,更重视通过养性来调畅情志,规律而适度运动,辨体质施膳食,辅以针灸、沐足、按摩、导引等方法内外综合调整身心。

正如《黄帝内经》所言: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中医的养生理论核心是“调和阴阳”,通过协调阴阳、保阳益阴,重视保养“精、气、神”,坚五脏,通经络,调气血以达养生之目的。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治疗这些疾病的医疗费用也呈高速增长态势。

我们在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治水平的同时,更要将视点前移,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预防上面。

降低发病率,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进而为国家与人民分忧,降低医疗卫生总体费用显得非常迫切与必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1-11第07版)

刘力红论上工治未病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内经》里将医生划分为两个等级,即“上工”与“下工”。

“上工”指的是非常高明的医生;“下工”呢?

当然就是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医生了。

“上工”、“下工”怎样从更内在的因素去加工区别呢?

《灵枢》在这方面给出了一个很具体的指标,就是“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神是什么?

神是无形的东西,能够从这样一个层面去理解疾病,治疗疾病,那就有可能成为“上工”。

反之,如果守持已经成形的东西,并从这个层面去理解疾病,治疗疾病,那只能是一个“下工”。

所以,《素问•四气调冲大论》说: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守神就是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的病,在未成形的时候你拿掉它,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等成形了,甚至等它牢不可破了,你再想拿掉它,那就不容易了,那就会吃力不讨好。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

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非器质性的阶段发展而来。

在非器质性的阶段治疗是比较容易的,而一旦进入器质性的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

因此,为医者不但要善于治病更要善于识病。

疾病在未病的阶段,在未成形的阶段,你能否发现它,截获它,使它消于无形。

像扁鹊望齐侯之色一样,病还在皮肤就发现了,在皮肤就进行治疗,应该不费吹灰之力。

而张仲景为侍中大夫王仲宜诊病,提前20年作出诊断,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这就是见微知著的功夫,这就是防微杜渐的功夫。

等到晚期癌症了你才发现它,又有多少意义呢?

目前现代医学的诊断技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处于诊断已病的阶段,就是说这个诊断技术再先进,也只是诊断出那些已成形的病,对于未病,对于尚未成形的病,现代的诊断还无能为力。

但是,到了基因诊断,检查婴儿甚至胎儿的基因,就能发现将来的疾病,到了这个阶段,就应该是知未病了。

我经常打一个比方,比如一个心梗的病人,心梗发生了,你会往哪个医院送呢?

是往中医院送,还是往西医院送?

我看100个人会有100个人要往西医院送,也许就是张仲景再世,他也会建议你送医科大附院,而不送中医学院附院。

凭着这个,搞西医的人个个挺胸抬头,搞中医的人个个垂头丧气,以为中医确实糟糕,自己入错了行。

如果这样比较,那中医确实不怎么样,要甘拜下风。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我治的这个病人,我治的这个冠心病,根本就不发生心梗,乃至根本就不发生冠心病,我是使它不发生,你是发生了以后去救治,这两个如何比较呢?

对社会,对国家,对家庭,对患者个人,哪一个更有利?

我想100个人里,也会有100个人是赞成我的。

如果我们从这样一个角度去比较,也许我们就会有信心。

中医讲究治未病,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的开首就指出“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这门医学的出发点,它的宗旨是治未病,是未渴而穿井,未斗而铸锥。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我给本科的同学上课,下课休息的时候,就有同学问我:

我们家乡有一个朋友得甲状腺肿,老师您看开个什么方?

另外一个同学接着问我:

老师,我最近经常失眠,您看开个什么方?

中医与西医在很多原则问题上应该说是接近的,甲状腺肿只是一个体征或症状,西医治疗一个甲状腺肿,不会马上想到割掉它,或者马上用什么消肿的药物,而要通过一些手段或方法得到一个病因诊断。

是什么原因导致甲状腺肿?

是缺碘呢?

还是甲状腺机能亢进?

还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瘤或者是癌肿?

这些都必须做相关的检查才能确定。

等到这个病因的判断明确之后,才能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有人说西医光治标,这个说法我不同意,病因治疗就是治本,只是这个“本”的层次不同而已。

上面的同学告诉我一个甲状腺肿就要我开方,这就等于省略了许多的过程。

中医与西医在这个总体原则上也是一样,我们说甲状腺肿或者失眠,它只是一个“证”,而中医的特色是辨证论治,通过这个“证”来辨别疾病的“因”,然后根据“因”来进行治疗。

这也叫做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你现在只说一个甲状腺肿、一个失眠,辨证论治的过程没有,诊断的过程没有,怎么开方?

这就是“对病欲愈,执方欲加”。

很多人搞一辈子中医都是这样。

听到甲亢,就开一个甲亢的方,病人又说胃痛,加两味治胃痛的,又说腰痛,再加两味对付腰痛的,现在的很多中医就是这样看病。

有些同学对我说,现在在医院里已经看不到中医了,心肌梗死就是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已经形成套路了。

当然有的病人可能会适合于益气养阴,但这个思路不对呀。

心梗是西医的病名,由冠脉阻塞所致。

中医怎么认识它呢?

中医不一定说它是心梗,你要“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怎么就只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呢?

这个与“对病欲愈,执方欲加”有什么区别?

这可是“下工”之所为啊。

  

临证察机、使药要和  “上工”层次就是“临证察机,使药要和”。

这个“机”就是病机。

临证的时候,首先要察明病机,然后再根据这个病机来处方,使方药与病机相契合,这样一个看病的路子就是“上工”的路子。

“临证察机,使药要和者,似迂而反捷”,这样的方法迂不迂呀?

确实好像有点迂。

病人来了,还要察什么机。

心梗的病人一来我就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协定方,这个很快呀,还察什么机。

  

有一个女学生,咽喉肿痛三天两头要去打青霉素。

人家油炸东西,她从那儿经过,咽喉就要肿痛,就要化脓,更别说吃了。

咽喉肿痛只是一个症状,不是诊断,没有理由就去用山豆根,就去用桔梗。

你要获得一个诊断,你的治疗是对诊断负责,而不是对病人说的某个症状负责。

炎症好像两个火,如果真的有火,那就应该清,用玄麦甘桔肯定好。

火的表现是很明确的,你打开火看一看,明明显显的,看得见是红的,摸起来烫手。

人身的火证也是这样,它有它的指征。

而我看的这位学生,脸色青青的,唇淡,舌也淡,手冰冷,脉沉细。

哪有一点火热的征象?

根据舌脉,根据四诊的材料,这个人根本不可能有火。

可是你看看前面医生开的,全是牛黄解毒、玄麦甘桔,都在清热利咽。

看过这个病人,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没有疗效。

这个病人我始终都在用扶阳的方法,开始用归芪建中汤,后来用附子理中汤。

现在,不但咽喉不肿痛,能吃油炸食品,体质也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临证察机”这个路子看起来迂回了,走了弯路,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快捷得多,这正是“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

直接清热利咽,或者查查药典,看哪味药治咽痛,哪味药有抗菌消炎作用,看起来似乎直接一些,快一些,可实际呢?

她按照这个路子治了几年都没有治好,从中学一直到大学还在吊针,还在吃牛黄解毒。

而在我这里仅仅服药一个月,什么都解决了,至少基本解决了,哪一个更快呢?

所以,要“临证察机”。

今后对每一个病人都要临证察机,开始察不对没关系,但一定要履行这个手续,一定要朝着这个方向走。

开始的准确性比较小,也许只有百分之十,但慢慢地就会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三十,到了八十、九十,十愈八九了,我们就成了“上工”。

○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刘力红  作者小传:

  刘力红,男,1958年生,医学博士,教授。

曾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于院内师从陈亦人、陈治恒教授修习伤寒之学;于院外随李阳波、王庆余、曾邕生等老师修习易、医学。

现供职于广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从现代养生观中走来——治未病

养生是一门学问,是一门中国的传统学问,有理论也有方法。

这门古老的学问,目前越来越受到今人的重视,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养生学是中医学的组成部分,是中医关于“治未病”的学说体现。

是研究个人如何通过自我修养,合理安排好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休逸,并进行适当的锻炼和饮食药饵调养,以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获取健康长寿的目的。

从养生方法分析,养生的基本内容有心身修养、功法锻炼、药饵补养、祛病养病几个主要方面。

其中防病治病是一项重要内容。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内外环境正邪斗争的结果,是人体阴阳气血失调所致。

人与自然,人体脏与脏,脏与腑等内外环境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机体阴阳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现今中医把致病因素分为五大类:

1、自然因素:

包括天时因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地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2、生活因素:

包括情志因素(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劳逸、饮食、药邪、环境等几个方面。

3、意外因素:

主要是指外伤、一些物理因素致伤和一些化学因素致伤。

4、病理因素: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成为致病因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

5、体质因素:

是人体在机能、结构与代谢上存在着潜在的致病倾向因素。

由于以上各种致病因素(一种或同时多种)的影响,造成人体中以五脏为核心的脏腑阴阳失调,因而产生各种疾病。

如:

肾虚时:

会出现腰膝酸软、脱发、白发、健忘、耳鸣、盗汗、遗精、月经不调、骨代谢发生障碍、造骨功能下降、易发生骨质疏松与骨折等。

脾虚时:

会出现食后饱胀、腹部冷痛、腹泻便溏、消化功能下降、贫血、气短无力、易患传染性疾病等。

肝虚时:

会出现头晕眼花、四肢发麻、面脸苍白、胸胁隐痛、眼睛干涩、视力下降等。

心虚时:

会出现心悸、气短、肢冷、浮肿、疲乏无力、心烦失眠等。

肺虚时:

会出现咳嗽、咽干、痰血、盗汗、气短无力、体软等。

当今推崇的各种养生措施,如食疗养生、药疗养生、运动养生、休闲娱乐养生、心理养生、生活起居养生等,其实质就是保持或恢复人体五脏阴阳平衡。

中医养生调理的作用:

一、预防疾病。

预防疾病的实质,就是预防人体五脏六腑阴阳失调,保持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人就不会得病,所以经常进行中医养生体检和调理很有必要,一出现失调,马上调理。

二、祛除亚健康状态。

由于现代人的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所以好多人的身体都处在亚健康状态,如果及时进行调理,则能迅速恢复健康,否则任其发展,则会向疾病方向转化,很有可能酿成大病。

三、美容养顏。

特别是年轻女性,通过中医养生调理,保持了五脏六腑的阴阳平衡,就能迅速改善呼吸、消化、代谢、微循环、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达到容顏红润、皱纹少、皮肤细腻和润泽的美容效果。

四、自愈疾病。

人体的所有疾病(包括癌症),都是由于五脏六腑阴阳失调而产生的,有病通过中医养生调理,恢复五脏六腑阴阳平衡,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疾病就能逐渐自愈,就连疑难杂症(包括癌症),也会慢慢痊愈。

五、延缓衰老。

中医理论讲,人的衰老是由于肾气虚(先天之本)、脾气虚(后天之本)等脏腑虚损造成的。

通过中医养生调理,可以减慢肾、脾等脏腑的虚损速度,就能起延缓衰老作用,人会显得更有精神、更年轻,所以长期坚持养生调理的人不易老。

“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养生调理必须要坚持,才会产生效果。

中华养生与中医的正确定位。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中华养生与中医关系的认识上经常处于本末倒置的状况。

许多提法,说成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了中华养生文化。

正确的认识是,在中华养生理论的指导下发展了中医,中华养生是"母",中医是"子"。

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张景岳等历代名医无不是养生名家,无不以深厚的养生理论成就其医学功名。

伟大的中华养生文化孕育和造就了伟大的中医!

从企业管理中走来——治未病

   管理如医,这是企业界的共识。

到底怎么个医法,说起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似乎尽是道理,而一旦进入到企业实践,面对诸多病症,企业管理者却往往都成了庸医,这是为什么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个典故。

《鹖冠子》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

“你们家兄弟3人,都精通医术,但谁最好呢?

”扁鹊答道:

“长兄第一,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又问:

“可为什么你的名气最大呢?

”扁鹊回答:

“我大哥治病,治于病发之前,可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二哥呢,治于病情初起之时,而这给人的印象是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人们会见到我动刀针、施药石,尽是些大手术,所以人们印象深刻,以为我医术高明,因而也就名闻天下了。

   鹖冠子作为先秦道家学者,讲这个故事是为了传达道家“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第64章)的思想,但他以医论道,却也不只是简单地“借道”。

事实上,我国中医传统更有以道论医的传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说: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我国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盖源于此,而鹖冠子借扁鹊之口所讲之“医道3境界”,对应于“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的中医防治体系内容,一并传承并发扬光大起来。

   既然管理如医,医之道即管之理,那么,企业多庸医的根源也就不难发现了。

如果用“风险”替代“病”这个词,那么以“扁鹊3论”比之于企业风险防范,扁鹊长兄长于预防,即事先防范;次兄长于纠正,即事中控制;扁鹊长于急救,即现在非常时髦的危机处理。

事先的预防从根源上消除病因、避开麻烦,是上上之策;出现问题,但是在问题还没有酿成大祸前,积极进行纠正,是中策;当麻烦在身,需要依靠紧急的危机处理才能脱险,那是下下之策。

很显然,3种状态,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是完全不一样的。

   质量管理这一局部的问题,就比较典型。

有学者指出,许多企业到处都挂着“质量是企业生命”之类标语,但在现实质量管理实践中,时时可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误区。

而造成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现象的根源,与“扁鹊闲而名出”出于一辙:

结果控制者因为改正了管理错误,得到员工和领导的认可;而默默无闻的过程控制者却不容易引起员工和领导的重视。

这最终导致了管理者乐于表面文章而不疲,却对预防式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敬而远之。

   这样一来,单纯事后控制的严重危害也就形成了。

首先,因为缺乏过程控制,生产下游环节无法及时向上游环节反馈整改意见,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其次,因为上游环节间缺乏详细的标准,造成公司各部门间互相扯皮,影响公司凝聚力,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再次,员工的质量意识会下降,警惕性下降造成质量事故频发;第四,严重的质量事故会影响公司的信誉,甚至造成失去订单或者带来巨额索赔,给公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元事前预防=5元事后投资,这是安全经济学的基本定量规律,也是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法则。

企业一定要谨记:

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大大高于事故整改的“产出比”。

所谓曲突徙薪,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英特尔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葛洛夫有句名言:

惧者生存。

这是对“治未病”的另一种理解,或者说是一个注脚。

(《中国质量报》胡立彪:

“治已病”不如“治未病”)

从中医治病观中走来——治未病

古人云: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吾习医以来,就听前辈常说过:

“人者,不懂阴阳,就不能学剡匠;医者,不懂阴阳,就乃为庸医也。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黄帝内经·素问》)

三分治疗,七分调养始源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经曰: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这是其《内经》养生之精髓。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黄帝内经·素问》)(注:

对于四时不正的虚邪贼风,要适时回避,在思想上保持清静,保持虚无,使真气和顺,精神内守毫不耗散,如能这样,病又从那里来呢?

所以他们精神都很安闲,欲望不多,心境安定,没有恐惧;虽然劳作,但不会让身体感到疲倦;真气平和而顺畅,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并感到满足,吃什么都觉香甜,穿什么都感到舒服,随遇而安,互相之间从不羡慕地位的高下,人人都自然朴实。

此为养身最高的境界!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黄帝内经·素问》)这就是上古之人养生之道也。

故中医治病不是治病,而是养病。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人之为什么得病之故也。

(《黄帝内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