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7805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50

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

1.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

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时,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2)阅读方框内“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下列方法供参考:

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

这样就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①________。

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

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②________。

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三,③________。

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来④________。

(3)“回目”是中国传统小说常见的标题形式,常常采用对仗的方式,一方面概括章节内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

下面是以“回目”的形式为两篇经典文章拟写的标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示例:

《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三顾茅庐》:

________三顾茅,诸葛亮________。

【答案】

(1)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

(2)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精读细节,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学会做读书笔记;加深理解,拓宽视野

(3)刘玄德;隆中决策

【解析】【分析】

(1)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从从筛选出如下关键句: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整合出答案即可。

(2)结合语境分析,①第一个方法是写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的作用,阅读这些内容可以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

要求对这个作用进行形象的比喻,只要比喻恰当即可。

如:

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②第二个方法是略读和精读相结合,先说明略读的作用,接着应该说明精读的作用。

如精读细节,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③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可以看出这个方法是做读书笔记,因此答案为:

学会做读书笔记。

④最后附加一条方法是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这样就可以对阅读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拓宽视野等。

意对即可。

(3)《三顾茅庐》是刘备的杰作,但为了和诸葛亮对仗,要把它改为三个字即刘玄德,相应的,应该用四个字和三顾茅庐对仗,根据这个故事内容,可以用“隆重决策”。

故答案为:

⑴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

⑵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精读细节,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学会做读书笔记;加深理解,拓宽视野

⑶刘玄德;隆中决策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⑵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

答题时要注意填空处前后句子的内容,抓住其关键词,理解其内容,然后再据此补充合适的句子。

⑶此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要求学生对对联的有关知识要熟悉,尤其是“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要词性相对”“要内容相关”这三点要牢记便不难写出合适的下联了。

生活中也要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生活处处皆学问。

解答此题,需要在积累名著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对联知识答题。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继陆续完成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将围绕飞机优化设计、003架机零部件制造和开铆、001架机全状态科研试飞等三方面展开工作,后续航空工业将陆续投产4架试飞飞机,加快适航取证进度。

航空工业新闻发言人介绍,在现有首飞成果的基础上,研制团队将充分挖掘AG600飞机平台潜力,进行飞机结构、系统改进优化设计,同时围绕提高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增压舱、完善灭火和救援任务系统配置等方面开展改进设计及试验验证工作。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和语段内容,将下面八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双栖水陆   鲲龙   擅灭火   巨鹰   腾空   展翅   能救援   频显神威

【答案】

(1)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2)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解析】【分析】

(1)导语一般是电头后面的第一句话。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继陆续完成陆上首飞和水上首飞后,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将围绕飞机优化设计、003架机零部件制造和开铆、001架机全状态科研试飞等三方面展开工作,后续航空工业将陆续投产4架试飞飞机,加快适航取证进度。

”去掉修饰语,抓住主干就是:

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2)对联要求:

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

“双栖水陆”对应“频显神威”,“鲲龙”对应“巨鹰”,“擅灭火”对应“能救援”,“腾空”对应“展翅”,结合“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可组对联:

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故答案为:

⑴国产飞机“鲲龙”将投产4架并加速适航取证。

⑵巨鹰展翅能救援双栖水陆,鲲龙腾空擅灭火频显神威。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文段,理解文段的内容,抓关键语句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平时掌握对联的知识,灵活运用。

3.《敬业与乐业》中,梁启超说: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之前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就让我们认识了不少这样的“第一等人”。

学校开展了“工匠精神”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结合画面内容,拟写一句公益宣传语。

(20字以内)

(2)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

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

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左右)。

【答案】

(1)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2)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解析】【分析】

(1)首先要仔细观察没画,探究画面富意。

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工匠精神”“中国品牌”揭示了漫画的主题。

然后注意公益宣传语的要求,语言简明,具有感染力。

(2)开放性题目,围绕“如何看待责任担当”这一话题摆明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故答案为:

⑴秉承工匠精神,铸造中国品牌。

⑵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我们应该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忠诚奉献,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这样的题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所拟写的宣传标语要生动,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或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力争吸引读者。

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宣传事物的作用和意义。

⑵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太初元年,司马迁正式开始了《史记》的写作。

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四十七岁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这一年,李广的孙子李陵带领五千步兵出征匈奴,中途遇上了敌人的大部队,虽经浴血奋战,但终因    而兵败。

李陵也投降了匈奴。

消息传入汉廷,武帝大为恼怒。

当他呼问司马迁对此事有何看法时,司马迁一方面为了安慰汉武帝,另一方面也痛恨那些   、   的小人,便说李陵的投降也许是     ,“李陵虽然失败被俘,看他的心意,是想相机报效汉朝”,(    ),不应该再过多地责怪他。

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被处以死刑,后经司马迁自己申请改为宫刑。

这件事不论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对司马迁的惨重打击,只是因为《史记》还没有写成,出于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他才忍辱负重地坚持着活了下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寡不敌众  看风使舵   落井下石  权宜之计

B. 众寡悬殊  顺水推舟   趁火打劫  缓兵之计

C. 众寡悬殊  看风使舵   趁火打劫  权宜之计

D. 寡不敌众  顺水推舟   落井下石  缓兵之计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他真的投降了敌人,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也足以扬名天下了。

B. 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足以为国扬名了,如果他真的投降了敌人。

C. 如果他真的投降了敌人,那么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也足以扬名天下了。

D. 虽然他真的投降了敌人,但是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也足以扬名天下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他周围的一群宠幸和晚年多疑的汉武帝,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处以死刑。

B. 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结果司马迁以“诬上”的罪名被处以死刑。

C. 结果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不料想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处以死刑。

D. 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处以死刑。

【答案】

(1)A

(2)A

(3)D

【解析】【分析】

(1)寡不敌众:

人少的一方抵挡不住人多的一方。

众寡悬殊:

指双方力量相差很大。

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寡不敌众”。

看风使舵:

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方向(含贬义)。

顺水推舟:

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根据语境,第二空应填“看风使舵”。

落井下石: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

趁火打劫:

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泛指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根据语境,第三空应填“落井下石”。

权宜之计:

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变通方法。

缓兵之计:

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根据语境,第四空应填“权宜之计”。

故选A。

(2)根据语境可知,括号里的内容应是司马迁谈对李陵投降一事的部分看法。

B选项的表述突出了李陵的战绩,弱化了李陵投降之事,对汉武帝的呼问针对性不强。

C“如果……那么”表假设关系,“那么”后面的内容应建立在“如果”句的基础之上,这不合实情。

D“虽然……但是”表转折关系,“虽然”句认可李陵已投降,这不合实情。

故选A。

(3)A语序不当。

“他”指汉武帝还是李陵,表意不明;重点不突出,“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应与“他周围的一群宠幸”对调位置。

B语序不当。

介词“被”应放在“司马迁”之后。

C不合逻辑。

根据逻辑可知,“不料想”应发生在前,“结果”应发生在后。

故答案为:

⑴A;⑵A;⑶D。

【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

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

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⑵解答此题,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⑶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借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二要理题干,在裂解语义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

三要洗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

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自古以来,燕子就是诗词歌赋中的重要角色。

文人墨客对燕子从不吝惜笔墨,歌咏春燕的文赋不胜枚举,多有精粹之作。

北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以燕子开篇,寥寥数笔,春天的勃勃生机便跃然纸上。

现代作家也一样,对春燕(刮目相看/情有独钟),①________,惟妙惟肖。

郑振铎先生的《燕子》,(简洁/简捷)流畅,脸炙人口。

在他笔下,燕子在阳光下微风中翩跹起舞的景像,是春天最诱人的风景。

即便歇脚在电线上,②________,谱成嘹亮悠扬的春曲。

(1)下列字形和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角(jiǎo)色   吝惜    不胜(shènɡ)枚举       

B. 精粹(cuì)    寥寥    跃(yuè)然纸上

C. 翩跹(qiān)   景像    脍炙(zhì)人口           

D. 即(jí)便     嘹亮    惟妙惟肖(xiāo)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刮目相看   简洁             B. 情有独钟   简捷             C. 情有独钟   简洁             D. 刮目相看   简捷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燕子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B. ①把燕子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像“五线谱”一样

C. ①燕子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像“五线谱”一样

D. ①把燕子刻画得细致入微   ②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答案】

(1)B

(2)C

(3)D

【解析】【分析】⑴错误改正为:

A角色juésè;C翩跹piānxiān,景象;D即便,惟妙惟肖wéimiàowéixiào,B项正确。

⑵画家作家都喜爱燕子,用“情有独钟”,刮目相看意思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不合语境。

简洁流畅是常用搭配,简捷:

直截了当。

也作简截,不合语境。

⑶①空,句子主语是前面的“现代作家”,用主动句“把燕子刻画得细致入微 ”合适。

②“即便、也”表示假设关系,选择:

也是“五线谱”上的音符。

D项正确。

故答案为:

⑴B;⑵C;⑶D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仔细把握句子的意思,根据前后内容和拼音确定词语,仔细区别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字形,正确规范地写出词语。

⑵本题考查理解词义和选词填空。

答题时应注意,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搭配关系。

⑶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续写。

补充句子要遵循原则:

话题要一致,上下文衔接得体;结构、句式要一致;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

“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

《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

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国风”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

(1)示例一:

《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

《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2)示例一:

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

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解析】【分析】

(1)解题时,围绕文本所写的内容,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概括每个层次的内容,采用层意合并的方法,即将层意的核心内容综合起来加以概括来作答。

(2)阅读文本内容,理解“风”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运用修辞对“国风”进行描述即可。

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

⑴示例一:

《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

《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⑵示例一:

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

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解答这样的题,必须要在感知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概括。

⑵这道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能力的表达关键在于平时,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积累,多练习,多参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这样的题就非常容易了。

7.学习完《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同学们对邹忌的进谏策略和齐威王的纳谏魄力十分佩服。

请你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

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

下联:

________

(2)邹忌采用了委婉劝说的方式令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受此启发,绿茵中学的学生想建议李校长开设“校长信箱”,广开言路。

假如你是学生代表,见到李校长后,你将会怎样说?

(不超过40个字)

【答案】

(1)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2)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对联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邹忌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革除弊端,有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

因此对联为:

邹忌巧言善辩进言委婉,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2)本题考查探究和建议。

需结合材料提取主要内容信息,结合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办法和建议,内容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点须全面,陈述有条理,切合实际有可操作性。

结合齐威王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的事例,提出建议:

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故答案为:

(1)威王悬赏纳谏从谏如流

(2)学校要是能设立一个“校长信箱”,让大家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这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应用。

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

(2)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创意。

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8.古城某中学学校开展以“学家规·树新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九年级二班为本次活动办了一期黑板报,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关于家规的三则材料,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每条不超过10个字)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公以《无逸》告诚后辈子孙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荒废政务;春秋时期,孔子以“不学礼,无以立”训诫儿子。

这两个事例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家规文化的源头。

材料二:

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如司马光在《温公家范》中强调“以义方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陆九韶在《陆氏家制》中主张“人之爱子,当教之以孝悌忠信。

材料三:

“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

”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家规,除对其家族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外,还是社会教育的一种独特形式,为社会提供家庭教育的范本和楷模。

(2)学校开展“中国好家规”评选活动,下面两条家规深受师生好评,你更喜欢哪一条?

请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理由。

①“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曾国藩家书》

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朱子家训》

(3)如果你有一个小妹妹,从小娇生惯养,吃饭的时候总是喜欢挑食,有时吃不完的饭就随手倒掉,一点也不懂得爱惜。

根据这种现象,请你拟定一条家规来约束她。

【答案】

(1)材料一:

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材料二:

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

(2)①理解:

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

理由:

他告诫我们对朋友要做到有筛选,谨慎交往。

②理解:

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

理由:

他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3)①不准挑食,吃饭时要吃干净,不准浪费粮食。

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解析】【分析】

(1)材料一中,通过列举西周时期和春秋时期的例子目的是为了说明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材料二中从“古代家规虽然来自不同作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追求,但内容都以家庭伦理为主体,重视齐家善邻和修身养德”一句中可以提炼出主要内容:

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三中写到了家规对家族的繁衍发展和家庭教育的作用,所以概括为家规有积极影响。

据此作答。

(2)此题属于半开放试题。

两条家规可以任意选择,然后结合各自的作用和意义来谈。

如果选择①,就可以从交友的原则来谈;如果选择②就从做事前的充分准备来谈。

据此作答即可。

(3)此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

对于这类试题,我们可以引古诗或名言警句,也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创造,结合“爱惜粮食”的主题即可,例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

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

⑴材料一:

我国家规历史悠久(或我国家规起源早);材料二:

古代家规内容相近(或古代家规重视伦理道德);材料三,古代家规影响深远(或古代家规有积极影响)。

⑵①理解:

人一生的成败与所交朋友是否贤德有关,所以不能不谨慎。

理由:

他告诫我们对朋友要做到有筛选,谨慎交往。

②理解:

在没下雨时就应做好准备,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去挖井。

理由:

他告诫我们做事应早做准备,避免被动。

⑶①不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