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9554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docx

生物分离技术题库带答案

题库名称:

生物分离技术

一、名词解释

1.质量作用定律: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有效质量成正比。

2.凝聚:

在电解质作用下,破坏细胞菌体和蛋白质等胶体粒子的分散状态,使胶体粒子聚集的过程。

3.分配系数: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溶质分子分布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里,达到平衡后,它在两相的浓度为一常数叫分配系数。

4.干燥速率:

干燥时单位干燥面积,单位时间内漆画的水量。

5.CM-SephadexC-50:

羧甲基纤维素、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吸水量为每克干胶吸水五克。

6.絮凝:

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

7.过滤:

是在某一支撑物上放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留下,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

8.萃取过程:

利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各种组分(包括目的产物)溶解度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9.吸附:

是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的过程。

10.反渗析:

当外加压力大于渗透压时,水将从溶液一侧向纯水一侧移动,此种渗透称之为反渗透。

11.离心沉降:

利用悬浮液或乳浊液中密度不同的组分在离心力场中迅速沉降分层,实现固液分离

12.离心过滤:

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高

13.离子交换: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将溶液中的待分离组分,依据其电荷差异,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利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质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14.固相析出技术:

利用沉析剂(precipitator)使所需提取的生化物质或杂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形成无定形固体沉淀的过程。

15.助滤剂:

助滤剂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细粉或纤维,它能使某些难以过滤的物料变得容易过滤

16.沉降:

是指当悬浮液静置时,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沉,这一过程成为沉降

17.色谱技术:

是一组相关分离方法的总称,色谱柱的一般结构含有固定相(多孔介质)和流动相,根据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不同(由于亲和力差异),经过多次分配(吸附-解吸-吸附-解吸…),达到分离的目的。

18.有机溶剂沉淀:

在含有溶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亲水的有机溶剂,降低溶质的溶解度,使其沉淀析出。

19.等电点沉淀:

调节体系pH值,使两性电解质的溶解度下降,析出的操作称为等电点沉淀。

20.膜分离:

利用膜的选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作为推动力,由于溶液中各组分透过膜的迁

移率不同而实现分离的一种技术。

21.化学渗透破壁法:

某些化学试剂,如有机溶剂、变性剂、表面活性剂、抗生素、金属螯合剂等,可以改变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使胞内物质有选择地渗透出来。

22.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是状态超过气液共存时的最高压力和最高温度下物质特有的点——临界点后的流体。

23.临界胶团浓度:

将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有机溶剂相中能形成反胶团的最小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它与表面活性剂种类有关。

24.反渗透:

在只有溶剂能通过的渗透膜的两侧,形成大于渗透压的压力差,就可以使溶剂发生倒流,使溶液达到浓缩的效果,这种操作成为反渗透。

25.乳化液膜系统:

乳化液膜系统由膜相、外相和内相三相组成,膜相由烷烃物质组成,最常见的外相是水相,内相一般是微水滴。

26.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单位质量干树脂或单位体积湿树脂所能吸附的一价离子的毫摩尔数称为树脂交换容量,在充填柱上操作达到漏出点时,树脂所吸附的量称为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27.色谱阻滞因数:

溶质在色谱柱(纸、板)中的移动速率与流动相移动速率之比称为阻滞因数,以Rf表示。

28.胶团:

两性表面活性剂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亲水性基团自发地向内聚集而成的,内含微小水滴的,空间尺度仅为纳米级的集合型胶体。

29.膜的浓差极化:

是指但溶剂透过膜,而溶质留在膜上,因而使膜面浓度增大,并高于主体中浓度。

30.超滤:

凡是能截留相对分子量在500以上的高分子膜分离过程称为超滤,它主要是用于从溶剂或小分子溶质中将大分子筛分出来。

31.生物分离技术:

是指从动植物与微生物的有机体或器官、生物工程产物(发酵液、培养液)与其生物化学产品中提取、分离、纯化有用物质的技术过程。

32.离心分离技术:

是基于固体颗粒和周围液体密度存在差异,在离心场中使不同密度的固体颗粒加速沉降的分离过程。

33.物理萃取:

即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萃取剂与溶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34.化学萃取:

则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

35.盐析:

是利用不同物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使原溶解的物质沉淀析出的分离技术。

36.有机聚合物沉析:

利用生物分子与某些有机聚合物形成沉淀而析出的分离技术称为有机聚合物沉析。

37.微孔膜过滤:

又称“精密过滤”,是最近2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薄膜过滤技术,主要用于分离亚微米级颗粒,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离分析微细颗粒和超净除菌的手段。

38.离子交换平衡:

当正反应、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不再变化而达平衡状态,即称为离子交换平衡。

39.功能基团:

离子交换树脂中与载体以共价键联结的不能移动的活性基团,又称功能基团

40.平衡离子:

离子交换树脂中与功能基团以离子键联结的可移动的平衡离子,亦称活性离子。

41.两性树脂:

同时含有酸、碱两种基团的树脂叫两性树脂

42.转型:

即按照使用要求人为地赋予树脂平衡离子的过程。

43.洗脱:

利用适当的溶剂,将树脂吸附的物质释放出来,重新转入溶液的过程。

44.树脂的再生:

就是让使用过的树脂重新获得使用性能的处理过程,树脂的再生反应是交换吸附的逆反应。

45.层析分离:

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多组分混合物中各组分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的程度分布在两个相中。

46.流动相:

在层析过程中,推动固定相上待分离的物质朝着一个方向移动的液体、气体或租临界体等,都称为流动相。

47.正相色谱:

是指固定相的极性高于流动相的极性,因此,在这种层析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先从柱中流出来。

48.反相色谱:

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层析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而先从柱中流出。

49.吸附层析:

是以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待分离物与吸附剂之间吸附力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层析技术。

50.分配层析:

是根据在一个有两相同时存在的溶剂系统中,不同物质的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一种层析技术。

51.凝胶过滤:

层析是以具有网状结构的凝胶颗粒作为固定相,根据物质的分子大小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52.离子交换层析:

是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根据物质的带电性质不同而进行分离的一种层析技术。

53.高效液相色谱:

是指选用颗粒极细的高效耐压新型固定相,借助高压泵来输送流动相,并配有实时在线检测器,实现色谱分离过程全部自动化的液相色谱法。

54.亲和层析:

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之间的专一亲和吸附作用而进行的层析方法。

是近年来发展的纯化酶和其他高分子的一种特殊的层析技术。

55.疏水层析:

是利用表面偶联弱疏水性基团(疏水性配基)的疏水性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

56.介电常数:

表示介质对带有相反电荷的微粒之间的静电引力与真空对比减弱的倍数。

57.过滤介质:

是指能使固一液混合料液得以分离的某一介面,通常指滤布或膜过滤中所用的膜。

58.等电点:

是两性物质在其质点的净电荷为零时介质的pH值,溶质净电荷为零,分子间排斥电位降低,吸引力增大,能相互聚集起来,沉淀析出,此时溶质的溶解度最低。

59.有机酸沉析:

含氮有机酸(如苦味酸和鞣酸等)能够与有机分子的碱性功能团形成复合物而沉淀析出。

60.选择变性沉析:

是利用蛋白质、酶与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敏感性不同,而有选择地使之变性沉析,以达到目的物与杂蛋白分离的技术,称为选择变性沉析。

二、选择

1.HPLC是哪种色谱的简称(C)。

A.离子交换色谱B.气相色谱C.高效液相色谱D.凝胶色谱

2.针对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是(C)。

A.凝胶过滤B.离子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D.纸层析

3.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B)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4.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C)

A.蛋白产量最高B.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C.比活力最高D.Km最小

5.适合于亲脂性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B)。

A.活性炭B.氧化铝C.硅胶D.磷酸钙

6.下列哪项酶的特性对利用酶作为亲和层析固定相的分析工具是必需的?

(B)

A.该酶的活力高B..对底物有高度特异亲合性

C.酶能被抑制剂抑制D.最适温度高E.酶具有多个亚基

7.用于蛋白质分离过程中的脱盐和更换缓冲液的色谱是(C)

A.离子交换色谱B.亲和色谱C.凝胶过滤色谱D.反相色谱

45.适合小量细胞破碎的方法是(B)

高压匀浆法B.超声破碎法C.高速珠磨法D.高压挤压法

8.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B)

A.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B.中和电荷,破坏水膜

C.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D.调节蛋白质溶液pH到等电点

9.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可采用(C)方法。

A.离子交换层析B.亲和层析C.凝胶层析D.聚酰胺层析

10.基因工程药物分离纯化过程中,细胞收集常采用的方法(C)

A.盐析B.超声波C.膜过滤D.层析

11.氨基酸的结晶纯化是根据氨基酸的(A)性质。

A.溶解度和等电点B.分子量C.酸碱性D.生产方式

12.离子交换剂不适用于提取(D)物质。

A.抗生素B.氨基酸C.有机酸D.蛋白质

13.人血清清蛋白的等电点为4.64,在PH为7的溶液中将血清蛋白质溶液通电,清蛋白质分子向(A)

A:

正极移动;B:

负极移动;C:

不移动;D:

不确定。

14.蛋白质具有两性性质主要原因是(B)

A:

蛋白质分子有一个羧基和一个氨基;B:

蛋白质分子有多个羧基和氨基;C:

蛋白质分子有苯环和羟基;D:

以上都对

15.使蛋白质盐析可加入试剂(D)

A:

氯化钠;B:

硫酸;C:

硝酸汞;D:

硫酸铵

16.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B)。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

17.非对称膜的支撑层(C)。

A、与分离层材料不同B、影响膜的分离性能C、只起支撑作用D、与分离层孔径相同

18.下列哪一项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活性交换基团(A)

A磺酸基团(-SO3H)B羧基-COOHC酚羟基C6H5OHD氧乙酸基-OCH2COOH

19.依离子价或水化半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能力不同。

树脂对下列离子亲和力排列顺序正确的有(A)。

A、Fe3+﹥Ca2+﹥Na+B、Na+﹥Ca2+﹥Fe3+C、Na+﹥Rb+﹥Cs+D、Rb+﹥Cs+﹥Na+

20.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C)。

A、是为了让浓缩分离充分B、应用在被萃取相与W/O的混合中

C、使内相的尺寸变小D、应用在膜相与萃取相的乳化中

21.结晶过程中,溶质过饱和度大小(A)。

A、不仅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B、只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C、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D、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

22.如果要将复杂原料中分子量大于5000的物质与5000分子量以下的物质分开选用(D)。

A、SephadexG-200B、SephadexG-150C、SephadexG-100D、SephadexG-50

23.在蛋白质初步提取的过程中,不能使用的方法(C)。

A、双水相萃取B、超临界流体萃取C、有机溶剂萃取D、反胶团萃取

24.在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中,(B)主要起到稳定液膜的作用。

A、载体B、表面活性剂C、增强剂D、膜溶剂

25.离子交换法是应用离子交换剂作为吸附剂,通过(A)将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

A、静电作用B、疏水作用C、氢键作用D、范德华力

26.真空转鼓过滤机工作一个循环经过(A)。

A、过滤区、缓冲区、再生区、卸渣区B、缓冲区、过滤区、再生区、卸渣区

C、过滤区、缓冲区、卸渣区、再生区D、过滤区、再生区、缓冲区、卸渣区

27.丝状(团状)真菌适合采用(A)破碎。

A、珠磨法B、高压匀浆法C、A与B联合D、A与B均不行

28.用来提取产物的溶剂称(C)。

A、料液B、萃取液C、萃取剂D、萃余液。

29.阴离子交换剂(C)。

A、可交换的为阴、阳离子B、可交换的为蛋白质C、可交换的为阴离子D、可交换的为阳离子

30.分配层析中的载体(C)。

A、对分离有影响B、是固定相C、能吸附溶剂构成固定相D、是流动相

31.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B)。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

32.洗脱体积是(C)。

A、凝胶颗粒之间空隙的总体积B、溶质进入凝胶内部的体积

C、与该溶质保留时间相对应的流动相体积D、溶质从柱中流出时所用的流动相体积

33.工业上强酸型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时为了减少酸碱用量且避免设备腐蚀,一般先将其转变为(B)。

A、钠型和磺酸型B、钠型和氯型C、铵型和磺酸型D、铵型和氯型

34.吸附色谱分离的依据是(A)。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

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不同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

35.依离子价或水化半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能力不同。

树脂对下列离子亲和力排列顺序正确的有(A)。

A、Fe3+>Ca2+>Na+B、Na+>Ca2+>Fe3+

C、硫酸根>柠檬酸根>硝酸根D、硝酸根>硫酸根>柠檬酸根

36.乳化液膜的制备中强烈搅拌(B)。

A、是为了让浓缩分离充分B、应用在被萃取相与W/O的混合中

C、使内水相的尺寸变小D、应用在膜相与反萃取相的乳化中

37.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A)。

A.亲和层析B.凝胶层析C.离子交换层析D.盐析

38.纯化酶时,酶纯度的主要指标是:

(D)

A.蛋白质浓度 B.酶量C.酶的总活力 D.酶的比活力

39.盐析法纯化酶类是根据(B)进行纯化。

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纯化方法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

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40.分子筛层析纯化酶是根据(C)进行纯化。

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纯化方法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

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41.以下哪项不是在重力场中,颗粒在静止的流体中降落时受到的力(B)

A.重力B.压力C.浮力D.阻力

42.以下哪项不是颗粒在离心力场中受到的力(C)

A.离心力B.向心力C.重力D.阻力

43.颗粒与流体的密度差越小,颗粒的沉降速度(A)

A.越小B.越大C.不变D.无法确定

44.工业上常用的过滤介质不包括(D)

A.织物介质B.堆积介质C.多孔固体介质D.真空介质

45.下列物质属于絮凝剂的有(A)。

A、明矾B、石灰C、聚丙烯类D、硫酸亚铁

46.关于用氢键形成来判断各类溶剂互溶规律,下列(A)项是正确的叙述。

A、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B、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有利于互溶。

C、氢键形成是能量释放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D、氢键形成是能量吸收的过程,若两种溶剂混合后形成的氢键增加或强度更大,则不利于互溶。

47.关于精馏回流比控制,对于一定的分离任务,以下正确的两项是(A)

A、若回流比变大,则精馏能耗增大;B、若回流比变大,则精馏能耗减小;

C、若回流比变大,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变大;D、若回流比变小,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变小。

48.结晶过程中,溶质过饱和度大小(A)

A、不仅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

B、只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

C、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

D、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

49.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的浓度测定的方法(D)。

A、凯氏定氮法B.双缩脲法C.福林-酚法D.核磁共振

50.供生产生物药物的生物资源不包括(D)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矿物质

51.发酵液的预处理方法不包括(C)

A.加热B絮凝C.离心D.调pH

52.其他条件均相同时,优先选用那种固液分离手段(B)

A.离心分离B过滤C.沉降D.超滤

53.那种细胞破碎方法适用工业生产(A)

A.高压匀浆B超声波破碎C.渗透压冲击法D.酶解法

54.高压匀浆法破碎细胞,不适用于(D)

A.酵母菌B大肠杆菌C.巨大芽孢杆菌D.青霉

55.关于萃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酸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萃取B碱性物质在碱性条件下萃取

C.两性电解质在等电点时进行提取D.两性电解质偏离等电点时进行提取

56.液一液萃取时常发生乳化作用,如何避免(D)

A.剧烈搅拌B低温C.静止D.加热

57.在葡聚糖与聚乙二醇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目标蛋白质存在于(A)

A.上相B下相C.葡聚糖相D.以上都有可能

58.当两种高聚物水溶液相互混合时,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能产生(D)

A.互不相溶,形成两个水相B两种高聚物都分配于一相,另一相几乎全部为溶剂水

C.完全互溶,形成均相的高聚物水溶液D.形成沉淀

59.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如何降低溶质的溶解度达到分离的目的(C)

A.降温B升高压力C.升温D.加入夹带剂

60.下列关于固相析出说法正确的是(B)

A.沉淀和晶体会同时生成B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结晶

C.和析出速度无关D.析出速度慢产生的是沉淀

61.盐析操作中,硫酸铵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使用(B)

A.酸性条件B碱性条件C.中性条件D.和溶液酸碱度无关

62.有机溶剂沉淀法中可使用的有机溶剂为(D)

A.乙酸乙酯B正丁醇C.苯D.丙酮

63.有机溶剂为什么能够沉淀蛋白质(B)

A.介电常数大B介电常数小C.中和电荷D.与蛋白质相互反应

64.蛋白质溶液进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浓度在(A)范围内适合。

A.0.5%~2%B1%~3%C.2%~4%D.3%~5%

65.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阳离子,则等电点pH会(A)

A.升高B降低C.不变D.以上均有可能

66.若两性物质结合了较多阴离子,则等电点pH会(B)

A.升高B降低C.不变D.以上均有可能

67.生物活性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难溶性的复合物沉析,然后适用(C)去除金属离子。

A.SDSBCTABC.EDTAD.CPC

68.那一种膜孔径最小(C)

A.微滤B超滤C.反渗透D.纳米过滤

69.超滤技术常被用作(C)

A.小分子物质的脱盐和浓缩B小分子物质的分级分离C.小分子物质的纯化D.固液分离

70.微孔膜过滤不能用来(D)

A.酶活力测定BmRNA的测定与纯化C.蛋白质含量测定D.分离离子与小分子

71.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作用力是通过(A)产生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

A.范德华力B库伦力C.静电引力D.相互结合

72.洗脱吸附剂上附着的溶质,洗脱液的极性强弱关系为(A)

A.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B二氯甲烷﹤乙醚﹤四氯化碳

C.乙酸乙酯﹤丙酮﹤氯仿D.吡啶﹤甲醇﹤水

73.那一种活性碳的吸附容量最小(B)

A.粉末活性碳B锦纶活性碳C.颗粒活性碳

74.酚型离子交换树脂则应在(B)的溶液中才能进行反应

A.pH>7BpH>9C.pH﹤9D.pH﹤7

75.羧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必须在(C)的溶液中才有交换能力

A.pH>5BpH﹤7C.pH>7D.pH﹤5

76.离子交换树脂适用(B)进行溶胀

A.水B乙醇C.氢氧化钠D.盐酸

77.下列关于离子交换层析洗脱说法错误的是(D)

A.对强酸性树脂一般选择氨水、甲醇与甲醇缓冲液等作洗脱剂B弱酸性树脂用稀硫酸、盐酸等作洗脱剂

C.强碱性树脂用盐酸-甲醇、醋酸等作洗脱剂D.若被交换的物质用酸、碱洗不下来,应使用更强的酸、碱

78.阳树脂在软化中易受Fe3+污染,可通过(C)清除铁化合物。

A.水B乙醇C.加抑制剂的高浓度盐酸D.高浓度盐溶液

79.下列关于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说法正确的是(C)

A.正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B正相色谱层析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的速度慢C.反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D.反相色谱层析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慢

80.一般来说,可使用正相色谱分离(B)

A.酚B带电离子C.醇D.有机酸

81.分子筛层析指的是(C)

A.吸附层析B分配层析C.凝胶过滤D.亲和层析

82.常用的紫外线波长有两种(B)

A.256nm和365nmB254nm和365nmC.254nm和367nmD.256nm和367nm

83.以氧化铝和硅胶为介质进行层析,由于对极性稍大的成分其Rf(B)

A.大B小C.中等D.不一定

84.对于吸附的强弱描述错误的是(A)

A.吸附现象与两相界面张力的降低成反比B某物质自溶液中被吸附程度与其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成正比

C.极性吸附剂容易吸附极性物质D.非极性吸附剂容易吸附非极性物质

85.进行梯度洗脱,若用50g吸附剂,一般每份洗脱液量常为(C)

A.20rnLB100rnLC.50rnLD.90rnL

86.离子交换用的层析柱直径和柱长比一般为(B)之间

A.1:

10-1:

20B1:

10-1:

50C.1:

10-1:

30D.1:

20-1:

50

87.离子交换层析的上样时,上样量一般为柱床体积的(C)为宜。

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