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986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docx

华图模块班伍景玉常识判断上篇

常识判断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真题:

1、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征是(C)的统一。

A、理论和实践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2、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是(ABCD)

A世界观包括历史观和人生观B世界观和历史观决定人生观

C人生观离不开世界观和历史观D人生观影响世界观和历史观

(三)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力图从具体事务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形式。

“水是一切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整体的辩证法观点,在思维方式上特有的孤立、静止、片面以及否认毛寸的局限性。

具有三个历史局限性,即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唯物主义不彻底)。

霍布斯就认为,世界是一部巨大的机器,人体不过是精妙的小机器,心脏好比发条,神经好比游丝,关节好比齿轮,甚至连欲望、愤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

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用力学规律解释一切。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认识是反映与认识是能动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

主观唯心主义:

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意志)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其荒谬之处在于必然导致“唯我论”

万事皆备于我、吾心即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客观唯心主义:

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观念、概念、理性)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

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和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理在事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实在是通过感觉所感知的,它部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志所复写、摄影、反映。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关系:

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内容、实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一是指失误相对某参照系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处于量变过程中的物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1、对立统一的关系:

任何运动都是云广东的绝对与运动的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绝对运动方队相对静止的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只承认相对静止反对运动的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

2、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4、相互渗透的关系:

运动有静、静中有动。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换。

真题: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此诗句体现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BC)

A动中有静B静中有动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2、人在心情愉快的时候会感到“观影似箭”,心情抑郁时会感到“度日如年”。

这表明(D)

A时间是由人的主观感觉决定的唯心主义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三、意识

起源:

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本质:

人脑的技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是指导人们的行为,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

①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

真题:

1、“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是(D)

A夸大人的自觉活动B否认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C强调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D否认人的自觉能动性

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B)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C意识不受客体的制约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辩证法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

3、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以及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

真题: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BC)

A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B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

C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

D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联系与系统:

(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整体性:

是事物的最本质的特征,系统的整体性身体提示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结构性:

考察系统特别要注意研究系统的结构性,只有通过结构的作用,才能形成系统的属性与功能,达到系统的最优化;层次性,系统都是分层次的,层次不同,功能与作用也不同;开放性,一系统与它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二、发展观点与过程论原理

1、发展观

定位: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有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机制:

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变化是运动的一般内容,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

定义:

发展是具有前进和上升性质的运动变化。

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想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在社会领域,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2、过程论的是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过程,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的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

3、方法论意义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和过程论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

它要求我吗用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识问题;它要求我吗研究新情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三大规律

一、量变质变规律

1、涵义

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向;质通过属性表现;把握质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起点。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等可量化的规定性;把握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度——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界限。

适度原则是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度。

2、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心的量变开辟道路;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承认质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重要标志。

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是“激变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是庸俗进化论。

3、方法论意义

坚持适度原则

注意事物的数量变化(重视积累、防微杜渐)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向号的方向转化。

注意事物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构成事物统一体的对立因素(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同一性有两个含义:

一是共居,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一个统一体,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真题: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集中在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

(1)理由与根据:

矛盾着的双方又同一、又斗争,双方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

一旦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双方地位便发生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这就是由新事物内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实在过程。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

矛盾的同一性使对立面相互作用,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

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使对立面相互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推动事物量变,推动事物的质变。

(3)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含义:

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

关系:

内因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真题: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即橘这种水果十一生长在淮南,如果移到淮北就变成又小又苦的枳了。

这种情况说明(A)

A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与一定的条件紧密相关的,因此,办事情、想问题必须顾及这些条件,从实际出发

B外在的环境和条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C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D条件决定一切,人们在环境和条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方法论意义:

这一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事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具体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分析矛盾就是分析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这不仅是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

真题:

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A)

A矛盾的普遍性原则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D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三、否定之否定:

1、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其对立统一促使事物自身发展,由肯定阶段进入否定阶段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事物通过否定获得了自我发展。

但事物在否定阶段的发展既有合理性,也有片面性。

3、由于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的否定阶段也必然被否定,即否定之否定。

事物扬弃了片面性,继承了合理性。

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完善。

4、事物经过两次辩证否定,三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矛盾双方逗得到充分展开,扬弃了各自的片面性,达到了新(基础上)的肯定。

这一过程在形式上是曲折的,在内容上是前进上升的。

5、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对立统一。

这一规律是坚持苑杂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

自觉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有助于辩证地思考,防止和客服思想方法的片面性、直线性和绝对化。

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防止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另一方面又要反对无所作为的循环论和悲观论。

形而上学和辩证法:

1、判断标准:

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辩证法是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有量变质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

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有的唯心主义者也承认辩证法,有的唯物主义者(机械唯物主义)则采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世界。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

“全宇宙中并没有真正静止的点”(笛卡尔)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认识论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一)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2、劳动实践活动促使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3、劳动实践活动促使人的交往以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

(二)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

(2)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3)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真题: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C)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认识是客体人脑中的反映D人有认识世界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C)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科学的观点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它事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想决定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凡事和发展规律,它一经形成,便能反作用于实践;最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

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是,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认识对时间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1、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民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三中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低级和高级的关系

(1)两者对立和区别是含义、特点、形式和地位不同,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2)两者的统一和联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或理论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有效地知道感性认识和实践活动。

两者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包含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含有感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在理论上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

(2)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达到理性认识:

因为感性认识解决的是现象问题,理性认识决绝的是本质问题。

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要有丰富的感性材料

(2)要经过辩证思维的加工,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作,造成概念的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三)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

1、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认识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

(2)实践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改造实践的目的。

2、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1)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或者尽可能是正确的。

(2)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想结合的原则。

(3)理论回到实践中,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4)理论回到实践中,要同关于人的需要、利益的价值认识相结合,并具体化为指导实践的计划和方案等。

(5)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1)含义:

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

(2)理由:

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指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人们的认识也受到一定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

认识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包括认识主体的精神肉体床头和能力(如观点、方法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努力程度的限制。

真理

真理及其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整理的本质特征。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样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ABC)

A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C同谬误相对立的认识

D绝大多数人的认识

2、“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说明真理具有(D)

A主观性B客观性C绝对性D相对性

 

历史唯物论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是人们在人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用的根本观点。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综合,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属于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的哲学派别,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正确解决这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从而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的经济结构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在哲学史,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实体性要素,一类为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

生产力是劳动者行程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通过自身劳动对之进行加工,使之变为使用价值以满足社会需要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它包括未经加工的自然物和已加工的物体。

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和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合称为生产资料。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并从事生产实践的人。

它是生产力中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具有绝对性的力量。

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相结合,才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喝历史性

生产力具有客观性,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具有社会性,它形成于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之中,是人的实践能力的结果,而人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所以,生产力实际上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而形成的社会力量。

生产力具有历史性,它随着人们的历史火攻的变化而变化。

劳动是以人的需要为内在动因的,人的需要又是历史地发展的,所以生产力具有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它总是要发展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它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生产系统中,除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些实体性要素外,还有科学技术这样的智能性要素。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一论断,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的“科学是一种生产力”思想的深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江泽民的这一新论断是对马克思、邓小平的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产关系是人民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一个整体,有其内在结构。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

从动态上,生产关系体现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

人民在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结成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

总之,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虽然是一种人和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首先,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其性质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人民就结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人民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也不能任意改变生产关系。

其次,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民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定义: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2、二者的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其产生、性质与变化发展;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其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3、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基础和上次建筑的马顿运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

这是因为:

(1)新建立的上层建筑总有不完善的地方;

(2)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它有脱离经济基础的倾向;

(3)经济基础的变化不会立即在上次建筑中得到反映;

(4)上层建筑仍然维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

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都成了人类的基本矛盾。

正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都肿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社会的政治结构

国家的本质和智能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