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126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docx

设备点检的分类及其分工

点检的分类及分工

(1)按点检的周期分:

(a)日常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或岗位维修工承担。

(b)短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承担。

(c)长周期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检修部门实施。

(d)精密点检——由专职点检员提出,委托技术部门或检修部门实施。

(e)重点点检——当设备发生疑点时,对设备进行的解体检查或精密点检。

2)按分工划分:

a)操作点检——由岗位操作工承担。

b)专业点检——由专业点检、维修人员承担

3)按点检方法划分a)解体点检。

b)非解体点检。

日常点检工作的主要内容

1)设备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进行检查;

2)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换;

3)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

4)清扫——隧道、地沟、工作台及各设备的非解体清扫;

5)给油脂——给油装置的补油和给油部位的加油;

1)排水——集汽包、储气罐等排水;

2)使用记录——点检内容及检查结果作记录。

定期点检的内容

1)设备的非解体定期检查;

2)设备解体检查;

3)劣化倾向检查;

4)设备的精度测试;

5)系统的精度检查及调整;

6)油箱油脂的定期成分分析及更换、添加;

7)另部件更换、劣化部位的修复。

专职点检人员的点检业务及职责

(1)制订点检标准和给油脂标准,零部件编码,标准工时定额等基础资料。

(2)编制各类计划及实绩记录。

(3)按计划认真进行点检作业,对岗位操作工或运行工进行点检维修业务指导,并有权进行督促和检查,有问题要查明情况及时处理。

(4)编制检修项目预定表,并列出月度检修工程计划。

(5)根据点检结果和维修需要,编制费用预算计划并使用。

(6)根据备件预期使用计划和检修计划的需要,编制维修资材需用计划及资材领用等准备工作。

(7)收集设备状态情报进行倾向管理、定量分析、掌握机件劣化程度。

(8)参加事故分析处理,提出修复、预防及改善设备性能的意见。

(3)提供维修记录,进行有关故障、检修、费用等方面的实绩分析,提出改善设备的对策和建议。

(10)参与精密点检。

点检管理的四个环节

1)制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P)。

2)按计划和标准实施点检和修理工程(D)。

3)检查实施结果,进行实绩分析(C)。

4)在实绩检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措施,自主改进(A)

精密点检的定义用精密仪器、仪表对设备进行综合性测试调查,或在不解体的情况下应用诊断技术,即用特殊仪器、工具或特殊方法测定设备的振动、磨损、应力、温升、电流、电压等物理量,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倾向程度,以判断其修理和调整的必要性。

劣化倾向管理的定义为了把握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程度和减损量的变化趋势,必须对其故障参数进行观察,实行定期的劣化量测定,对设备劣化的定量数据进行管理,并对劣化的原因、部位进行分析,以控制对象设备的劣化倾向,从而预知其使用寿命,最经济地进行维修。

劣化倾向管理的实施步骤

(1)确定项目——即选定倾向管理的对象设备和管理项目;

(2)制定计划——设计编制倾向管理图表;

(3)实施与记录——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记录,并画出倾向管理曲线图表;

(4)分析与对策——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劣化规律,预测更换和修理周期,提出改善对策。

点检的十大要素(点检内容)

1)压力;

(2)温度;(3)流量;(4)泄漏;(5)给脂状况;(6)异音;

7)振动;(8)龟裂(折损);(9)磨损;(10)松弛。

确定点检周期的因素

(1)设备的作业率;

(2)设备使用条件;

(3)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粉尘等);

(4)润滑状况;

(5)对生产的影响程度;

(6)使用实绩值;

(7)制造厂家的推荐值。

精密点检的主要检测方法

(1)无损探损一一用于检测零部件的缺陷、裂纹等;

(2)振动噪音测定主要用于高速回转机械的不平衡,轴心不对中,轴承磨损等的定期测定;

(3)铁谱、光谱分析一一用于润滑油中金属磨粉数量、大小、形状的定期测定分析;

(4)油液取样分析一一用于润滑油、液压油、变压器油的劣化程度分析;

(5)应力、扭矩、扭振测试一一用于传动轴、压力容器、起重机主梁等;

(6)表面不解体检测为一般工具无法检测的部位,使用专门技术与专门仪器进行检测;

(7)继保、绝保试验一一用于变压器、电机、开关、电缆等周期性的保护试验;

(8)开关类试验一一SF6等开关的接触电阻值测试;

(9)电气系统测试——有可控硅漏电测试,传动保护试验,传动系统接触脉冲及特性测试等。

无损探伤的主要方法及特性

序号

名称

适用范围

基本特点

1

染色探伤

表面缺陷

操作简单方便

2

超声波探伤

表面或内部缺陷

速度快,平面型缺陷灵敏度高

3

磁粉探伤

表面缺陷

仅适用于铁磁性材料

4

射线探伤

内部缺陷

直观、体积型灵敏度高

5

涡流探伤

表面缺陷

适用于导体材料的构件

第二节维修标准

维修标准

维修标准有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四项,简称维修四大标准。

各级设备的维修方式及对维修标准的要求

设备级别

维修方式

要求的标准

维修技术标准

点检标准

给油脂标准

维修作业标准

A

预防维修

V

V

V

V

B

预防维修

V

V

V

V

C

一般性预防维修

V

V

V

简单

D

事后维修

V

 

维修标准的编制分工和审批程序

标准名称

编制

审核

维修技术标准(地区专用)

地区技术人贝

A、B级设备由技术室,

C级设备由地区技术主管

通用维修技术标准

技术室

设备技术助理

点检标准

专职点检员

点检作业长

给油脂标准

专职点检员

点检作业长

维修作业标准

检修单位检修人员

检修单位作业长审核后交专职点检员确认

标准修订与上述程序相同

 

设备改动审批程序

改动设备级别

审核

批准

A级关键设备

地区设备部门负责人

设备部长

B级重要设备

地区设备部门负责人

设备技术助理

C级一般设备

D级次要设备

地区设备部门技术主管

地区设备部门负责人

设备润滑油脂牌号、品种、规格变更、代用审批程序

机电设备的润滑方式,润滑油脂牌号、品种、规格、性能及国产化代用均由设备技术室审批。

备品、备件的试制、代用

(1)关键设备和重要设备(A、B级)备件试制中的技术冋题由设备技术室决定。

(2)一般设备和次要设备的备品备件的试制代用中的技术问题由地区技术部门决定。

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目的

(1)提高检修作业质量;

(2)缩短检修作业时间;

(3)防止检修作业事故的发生;

(4)有利检修作业管理。

设备故障、状态管理。

设备故障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零件、构件损坏,或并未损坏,但设备动作不正常,控制失灵,需停机检查调整,未构成设备事故者。

设备故障次数的计算方法

设备发生故障使生产中断,一般中断一次计算一次,如果一台设备发生故障,修复开机还没有达到正常生产时,在同一部位又发生故障,后一故障应视为前一故障的继续,次数只记一次,故障时间和故障修复费则要累计计算。

设备故障时间的计算方法

(1)主作业线故障时间:

一般为从主作业线停产至主作业线恢复生产之间的时间。

(2)设备停机时间:

一般从设备停机开始至修复运转为止的时间(工业炉窑要加上烘炉时间),事后修理设备或有备用机的设备可按设备的实际修理时间,即从修理开始至修理完了为止的时间。

设备事故修复费的技术方法设备事故修复费为修复或更换损坏的设备而发生的备件备品、材料、人工及管理费用。

设备损坏严重无法修复的,其修复费应为更换与该设备规格、装备水平相应设备的现行价格。

设备事故处理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责任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有关人员没有真正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防范设备事故的主要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2)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和岗位责任制;

(3)做好日常点检、维护、紧固工作;

(4)加强设备的定期点检工作;

(5)认真做好计划检修工作;

i.提高检修质量;

ii.按备件消耗规律,准备必要的备件;

iii.做好设备的润滑工作,保证润滑良好;

iv.进行预想事故演习,提高处理事故的应变能力。

设备事故报告表的上报时间

(1)一、二级设备事故,须立即用电话向设备部和归口管理部门报告,并于事故处理完后一周内向设备部设管室报设备事故报告表。

(2)三、四级设备事故,应在事故后三天内报告。

主要生产设备事故与故障停机率及千元产值事故损失费主要生产设备事故与故障停机率=设备事故与设备故障时间/工作制度时间x1000%o。

千元产值事故损失费=设备事故损失费(元)/总产值(千元)设备利用率、高炉休风率、设备有效利用率(%)

(1)设备利用率(日历作业率)%实际开动时间(h)/日历时间(h)x100%

实际开动时间(h)=日历时间-(计划停机时间+设备及生产故障时间)

(2)高炉休风率(%二工休风时间(h)/日历时间(h)x100%工休风时间为定修、设备故障、生产故障等引起休风时间的总和。

(3)设备有效作业率(%=实际作业时间(h)/规定工作时间(h)x100%规定工作时间(h)=日历时间-计划停机时间

计划停机时间是指计划规定的实际停机时间,包括年修、定修、生产调整、换棍、停产点检、交换班等停产时间。

设备功能投入率、设备精度保持率(%)

(1)设备功能投入率(%)

=工作制度时间(h)-设备功能故障时间(h)/工作制度时间(h)x100%

(2)设备精度保持率(%)

=工作制度时间(h)-精度超标故障时间(h)/工作制度时间(h)x100%

设备分级的十条评价标准

可靠性指标:

(1)

故障时可否代替;

(2)

专用程度;

(3)

影响作业程度;

(4)

故障对安全环境的影响;

(5)

对产品的影响;

维修性指标

(6)

修理难度;

(7)

可修性程度;

经济性指标

(8)

价值大小;

(9)

年计划检修次数;

(10)

备件提供难易。

评定设备有效或失效的七条标准的主要内容

(1)对生产有无影响(质量、品种、规格、成本);

(2)设备运行参数如功率、压力、速度、振动、温度是否超过规定;

(3)有无威胁设备、人身安全或影响主要零部件的隐患缺陷;

(4)对设备有重要影响的外部工作条件是否正常;

(5)主要能源消耗指标是否已超过规定值;

(6)主要零部件磨损程度是否已超过规定;

(7)设备主要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是否明显缩短。

设备分级共分为四级

A级关键设备;B级重要设备;C级一般设备;D级次要设备。

设备使用的“三好”、“四会”要求岗位操作工、岗位维修工做到的“三好”、“四会”是“三好”是用好设备,管好设备,修好设备。

四会”是会使用,会维护、会点检,会紧急处理故障。

使用设备的“六不准”规定

(1)不准拼设备,严禁超压、超速、超载、超温等超负荷运行;

(2)不准乱开、乱拆、乱割、乱焊;

(3)不准随意改动调整值、严禁取消安全装置;

(4)不准在无润滑状态下运行;

(5)不准考试不合格人员上岗操作及独立从事维护工作;

(6)不准未持有“公司岗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及检修设备。

设备环境管理的标准

(1)无垃圾、无积尘、无积水、无油垢;

(2)根据设备性能的要求和工作条件,分别设有放火、防爆、防冻、防漏、等措施,无易燃、易爆危险;

(3)规定安全走行路线,设置安全标记;

(4)各种设施和管道涂色鲜明,易于识别;

(5)场地平整,物品堆放整齐。

设备“四保持”的内容设备“四保持”是保持设备的外观整洁;保持设备的结构完整性;保持设备的性能和精度;保持设备的自动化程度。

不得进入设备维修费的项目

(1)生产消耗品(件)及其维修费;

(2)为维持设备正常运转日常消耗的各种油脂费;

(3)作业外协和生产劳务外协费;

(4)专用资金开支的费用,如更新改造、科研等;

(5)构成固定资产的设备购置费;

(6)非检修需要的设备拆迁费;

(7)库存备件所占用的流动资金;

(8)劳保用品和消防用品及其修理费;

(9)应纳入其生产成本的租赁公司和独立法人的设备维修费备件的属性分类

分为四类:

(A)事故件一正常操作情况下不会损坏,使用寿命在一年以上。

A)计划件—与生产运行成比例磨损的零件,更换期在半年以上

B)常用件—一般寿命在6个月以内。

C)准计划件—更换期难以预测的对生产影响不大的零部件。

作业长

作业长是生产第一线的指挥者、管理者和经营者,接受分厂厂长(车间主任)的权利委托,全面负责作业区的工作。

作业长在第一线的长期实践中,熟悉作业范围内的生产技术条件、设备特点和操作技能,并在与作业人员朝夕相处中,及时掌握作业人员的心态脉搏和业绩表现,因而具有卓有成效的作业管理能力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条件,可以说,作业长应起到相当于“半个车间主任”、“半个工程师”的作用。

可以按工序、工作性质划分作业区,设置作业长。

作业长按工序性质可分为主生产工具线作业长和辅助生产线作业长;按工作性质可分为生产作业长、点检作业长、检修作业长;接工作时间又可分为白班作业长和倒班作业长。

在选拔作业长时,在条件上要求政治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具有较高的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还要有强烈的进取意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关心、体贴部下,并能不断提高其素质。

在程序上需经分厂(或车间)提名、推荐并经资格培训合格,才能被任命为作业长。

担任过作业长的同志,要有一种“睡不好觉”的压力感和责任心。

作业长一天的工作上午:

8:

30—11:

00,到现场了解生产方、值班人员夜间设备运行情况;了解设备生产作业情况;检查日修执行情况和进度;协调检修方,点检方与生产方之间的关系。

下午:

12:

30—13:

30。

各类台帐整理登录;13:

30—14:

00,各类台帐查阅;14:

00—14:

30,作业长检查督促点检员;①检修项目确定及工作票填写;②备件、资材计划在库情况,检查落实确认;③备件、资材领用,为明天作好物质准备。

14:

30—15:

30,作业长检查点检组长对当天重要信息记录,并及时填写在作业日志上;15:

30—16:

30,作业长要检查点检员,对当天检修项目完成情况,逐一确认;对第二天日修项目进行检查、落实。

同时,每天下午13:

00左右,召开点检、检修、生产三方作业长碰头会,由点检作业长主持,研究当天日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一节点检组长应具备的条件

1.业务精通;

2.人际关系好;

3.处理故障的能力要强;

4.管理能力高:

1搜集设备状况,要有手段,要有观察力,要了解生产方的反映;

2做好劣化倾向管理;

3处理好横向关系,如机械与电气关系,点检方与检修方关系,点检方与生产方的关系,点检方与外协关系;

5.分析维修效果,提出改善措施。

表3-2生产方与点检方业务方式

点检工作的七项重点管理①点检管理;②日、定修管理;③备件、资材管理;④维修费用管理;⑤

安全管理;⑥故障管理;⑦设备技术管理

调查现状

1

发现问题

1

T

制定计划

T

措施保证

II

实施管理

I

T

实绩统计

1

巩固改进

图3-10七事一贯制

循环一次有成效多次循环会提高

使用设备必须遵守“六不准”规定:

一、不准拼设备,严禁超压、超速、超载、超温等超负荷运行;

二、不准乱开、乱拆、乱装、乱割、乱焊;

三、不准随意改动整定值,严禁取消安全装置;

四、不准在无润滑状态下运行;

五、不准考试不合格的人员上岗操作及独立从事维修工作;

六、不准未持有“岗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及检修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