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169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docx

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单元质量检测五附答案

(A卷 学业水平达标)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基础巩固(3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B.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C.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D.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解析:

选D A项,“厌”通“餍”;B项,“羞”通“馐”;C项,“世”通“逝”。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

全部,一概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

推其根本

C.不省所怙省:

反省

D.而临事忽焉丧之丧:

亡失

解析:

选C C项,省:

知道。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选C A项,“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B项,“其”,副词,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代词,你的;C项,“以”都是介词,因为;D项,“与”,动词,给/连词,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C.将成家而致汝

D.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解析:

选D A项,“故事”,古义:

先例。

今义:

①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②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

B项,“所以”,古义:

……的原因。

今义:

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C项,“成家”,古义:

安家;今义:

结婚,多指男子。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李牧连却之

B.忧劳可以兴国

C.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D.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解析:

选C C项为名词用作动词,继承……的事业;A、B、D三项均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6.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的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赵尝五战于秦  B.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何为而在吾侧也D.梁,吾仇也

解析:

选D D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倒装句。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苏洵,字明允,眉山人,南宋时期散文家。

他和儿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后人合称“三苏”,并列“唐宋八大家”中。

B.《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苏轼的一篇回忆悼念亲友的文章,记叙了苏轼和文与可之间的深厚情谊。

C.《祭十二郎文》的作者韩愈,是唐朝散文家,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D.张岱,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人,自称蜀人。

他的文章多寄托着故国之思。

《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写的一部书。

解析:

选A A项,朝代为北宋。

8.翻译下列句子,并注出句式特点。

(9分)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分)(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

(3分)(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3分)(      )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被动句)

(2)哥哥正当中年的时候在南方去世了,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哥哥的)灵柩送回河阳安葬。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

(3)而我的文章也记载了文与可从前跟我嬉笑的话,以表明与可跟我这样亲密无间啊。

(定语后置句)

二、阅读鉴赏(45分)

(一)(浙江高考,有改动)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23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欧阳行周文集序

[唐]李贻孙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

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

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

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

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①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

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

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

“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②之饥氓也。

未知为吉凶邪?

”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

“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

”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

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③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

至之日,比君为芝英。

每有一作,屡加赏进。

游娱燕飨,必召同席。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

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

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

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

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

一命而卒,天其绝邪!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

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

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

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

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

价微有文,又早死。

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

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注] ①窅(yǎo):

怅惘。

②汩没:

沦落。

③欧:

通“瓯”。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其性所多也       多:

超过

B.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振发:

显扬

C.宜其司当代文柄司:

职掌

D.皆可征于集征:

验证

解析:

选A “多”在此处是“称赞”之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

选C 每项后一句分别选自高中课文《阿房宫赋》《寡人之于国也》《师说》《逍遥游》。

A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

B项,定语后置标志/代词,……的人。

C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对”。

D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因为。

11.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借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

B.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

C.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

D.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故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

解析:

选B B项表述不当。

原文“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中的“爱”是“与……交好”的意思,即欧阳行周少时在乡里没有交好的朋友,并不是“乡人都不喜欢他”。

1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4分)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解析:

断句时应先初步了解语句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

本题明显的语言标志是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一个句首发语词“且”,可先行断开。

再依据上下文的文章破解难点。

答案: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

(5分)

(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

(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2分,选择题每题3分)

夷陵县至喜堂记

[宋]欧阳修

峡州治夷陵,地滨大江,虽有椒、漆、纸以通商贾,而民俗俭陋,常自足,无所仰于四方。

贩夫所售不过鱐鱼①腐鲍,民所嗜而已;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

地僻而贫,故夷陵为下县,而峡为小州。

州居无郭郛②,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而鲍鱼之肆不可入,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

而民之列处,灶、廪、匽③、井无异位,一室之间上父子而下畜豕。

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

而俗信鬼神,其相传曰作瓦屋者不利。

夷陵者,楚之西境,昔《春秋》书荆以狄之,而诗人亦曰蛮荆,岂其陋俗自古然欤?

景祐二年,尚书驾部员外郎朱公治是州,始树木,增城栅,甓④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廪,异人畜,以变其俗。

既,又命夷陵令刘光裔治其县,起敕书楼,饰厅事⑤,新吏舍。

三年夏,县功毕。

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某有旧,且哀其以罪而来,为至县舍,择其厅事之东以作斯堂,度为疏洁高明而日,居之以休其心。

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

夫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使其憔悴忧思而知自悔咎。

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以偷宴安,顽然使忘其有罪之忧,是皆异其所以来之意。

然夷陵之僻,陆走荆门、襄阳至京师,二十有八驿;水道大江,绝淮,抵汴东水门,五千五百有九十里。

故为吏者多不欲远来,而居者往往不得代,至岁满或自罢去。

然不知夷陵风俗朴野,少盗争,而令之日食有稻与鱼,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江山美秀,而邑居缮完,无不可爱。

是非惟有罪者之可以忘其忧,而凡为吏者莫不始来而不乐,既至而后喜也。

作至喜堂记藏其壁。

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宜志其风俗变化之善恶,使后来者有考焉耳。

(选自《欧阳修夷陵诗文译注》)

[注] ①鱐(sù)鱼:

干鱼。

②郛(fú):

外城。

③匽(yǎn):

厕所。

④甓(pì):

砖。

⑤厅事:

官府处理政务的正堂。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市无百货之列      列:

排列

B.以偷宴安偷:

苟且

C.水道大江,绝淮绝:

渡过

D.夫令虽卑,而有土与民卑:

下贱

解析:

选D D项,卑:

卑微。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地僻而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居之以休其心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C.今乃赖朱公而得善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且哀其以罪而来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解析:

选C C项“乃”,均为副词,竟然、却。

A项,前句中“而”是连词,表递进,译为“而且”;后句中“而”是偏正连词,表修饰,译为“着”。

B项,前句中“以”是顺承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或不翻译;后句中“以”是介词,译为“用”。

D项“其”,均为代词,前句译为“我”,后句译为“他们”。

1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描述夷陵风俗特点的一组是(  )

①富商大贾皆无为而至

②通衢不能容车马,市无百货之列

③其覆皆用茅竹,故岁常火灾

④某有罪来是邦,朱公与某有旧

⑤罪戾之人,宜弃恶地,处穷险

⑥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A.①③⑥B.①②④

C.②④⑤D.③⑤⑥

解析:

选A ④是说自己被贬到这里,与朱公有交情;⑤是说自己是罪人,本应被抛弃到险恶荒寒之地。

两句都与风俗无关。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夷陵县隶属峡州,靠近长江,偏僻闭塞,百姓生活贫困,自产自足;商贩们平时所出售的东西也不过是些干鱼咸鱼,大的富商都不到这里来。

B.夷陵县城虽是州治所在地,却没有外城,大路不能够通行车马。

百姓居住的地方,灶屋、仓房、厕所、水井混杂在一处,一个房间里上层住人,下面养猪。

C.朱公治理峡州时开始建设、修整夷陵城,并着手改变陋俗,他任命刘光裔担任夷陵县令,让刘光裔建起敕书楼,整修官府办公的正堂,新建官吏宿舍,并建造了至喜堂。

D.做官的人大多都不想到僻远的夷陵来,而已经到夷陵做官的人常常不能交卸职务,有的人任期届满就自己辞职离开了。

其实这些人却不知道夷陵也有很多可爱可喜之处。

解析:

选C C项,错误有二:

“他任命刘光裔担任夷陵县令”不当,原意是说朱公命刘光裔加强治理夷陵;至喜堂是欧阳修接任夷陵县令后由朱公建造的。

18.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虽邦君之过市,必常下乘,掩鼻以疾趋。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堂成,又与宾客偕至而落之。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夷陵之僻,陆走荆门、襄阳至京师,二十有八驿。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即使州君(知州)经过街市,也一定常常下马,捂着鼻子快步走过去。

(2)至喜堂建成了,朱公又和宾客一起来到这里庆贺落成。

(3)夷陵偏僻,从陆路经过荆门、襄阳到达京城,有二十八处驿站的路程。

三、语言运用(15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仔细揣摩画线句子的特点,仿写两个句子。

(5分)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

在历代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生与死是最丰富、最悲壮、最动情的话题。

人世间的所有悲欢冷暖和人生的全部感悟,尽皆包含其中。

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悲壮,有“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断肠凄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 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凛然大义

20.下面的画线的句子中,有的在标点、语言上存在错误,请找出5处,先写出有错误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5分)

①山西收藏家彭令在南京偶尔发现了一本旧文稿,经多位学者鉴定,该文稿属于清代中期书法家钱泳的杂稿本手记,②其中有部分条目来自《浮生六记》中的第五记《海国记》。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自传体作品,③文学界称之为《小红楼梦》。

《浮生六记》在流传中佚失了后两记,④文化界、出版界中人都在一直努力搜求。

⑤在这次发现的《海国记》的部分文字中,确认以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⑥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的领域内而不属于琉球,⑦成为我国拥有钓鱼岛主权的又一铁证。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偶尔”改为“偶然”;③将“小红楼梦”的书名号改为双引号;④将“一直”调至“都在”前;⑤删去“在”和“中”;⑦在“成为”前加“这”。

(5分。

每处1分,只标出序号,而修改不正确不给分)

21.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写序号)(5分)

①山水画中绝少穷山恶水,纵使孤峰插云,仍不会给人险恶的感觉。

②这是中国古人借艺术所表达的对世界的善意与爱惜,显现温柔敦厚之美。

③中国人欣赏山水的态度可以从山水画中看出。

④无论谈诗看画,在孤高超诣之中都感到无限的温和与安慰。

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后人临摹王维的《雪石图》、燕肃的《寒岩积雪图》,都使人觉得幽静之至,却又深藏着生机,而不使人感到惊惧可畏,望而却步。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③句总说中国人欣赏山水画的态度,可从山水画中看出,第①句承接上句写国画即山水画给人的总体感觉,第⑤句举例说明这种感觉,第②句和第④句对这种感觉作出理性分析且为因果关系。

答案:

③①⑤②④

四、写作表达(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深山里有块寂寞的石头,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翱翔,虽然每次总被同类嘲笑,却不改初衷。

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石头对他倾吐心声,庄子说:

“你先长成一座大山!

”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承接雨露之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

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翼击山,天空乌云密布,雷电大作,一时间地动山摇,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山炸开了,石头飞向天空,像最矫健的老鹰冲向蓝天。

虽然坠落无法避免,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梦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别的石头又怎么体会得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写作提示] 一般说来,故事性的作文材料,情节大多比较简单,内容比较集中,审题时应从材料整体出发,领会材料主旨,并据之立意。

不应忽视材料的整体内涵,肢解割裂,根据只言片语立意,从而导致偏题甚至离题。

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这则材料情节相对复杂,内涵比较丰富,既可以统观材料整体,依据主旨立意,也可以围绕梦想,截取局部,提炼观点。

比如:

(1)“深山里有块寂寞的石头,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翱翔,虽然每次总被同类嘲笑,却不改初衷。

”——不甘平凡,不怕嘲笑,心怀梦想,就能创造奇迹。

(2)“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承接雨露之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

”——实现梦想,需要长期努力,默默积蓄。

(3)“虽然坠落无法避免,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梦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别的石头又怎么体会得到?

”——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实现梦想是最大的幸福。

(B卷 能力素养提升)

(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分)

一、文言文阅读及名句默写(4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

楚救陈,军于城父。

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

“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

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子路愠见,曰:

“君子亦有穷乎?

”孔子曰: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

孔子曰:

“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曰:

“然。

非与①?

”孔子曰:

“非也。

予一以贯之②。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

“《诗》云:

‘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

’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

”子路曰:

“意者吾未仁邪?

人之不我信也。

意者吾未知邪?

人之不我行也。

”孔子曰:

“有是乎!

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

孔子曰:

“赐,《诗》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

”子贡曰:

“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夫子盖少贬焉?

”孔子曰:

“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

赐,而志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

孔子曰:

“回,《诗》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

吾何为于此?

”颜回曰:

“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

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

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

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

”孔子欣然而笑曰:

“有是哉?

颜氏之子!

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

于是使子贡至楚。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 ①非与:

难道不是吗?

②一以贯之:

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

行走。

④稼:

种庄稼。

穑:

收庄稼。

⑤宰:

家臣,总管。

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B.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C.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D.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解析:

选C 原句为:

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

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用事:

当权

C.君子亦有穷乎穷:

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病:

痛苦

解析:

选D D项,根据语境可推断出应为“担心,忧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陈国、蔡国大夫的所作所为都违背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

B.孔子一行被困在陈国时,粮食断绝。

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

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变而不惊,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写下了形象的注解。

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质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子的批评。

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别人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

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度势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

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

解析:

选D D项,后半句是对原文“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的误解,其中“使”是“假使”的意思。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5分)

译文:

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