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1797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doc

《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HPM视角下的对数概念教学.doc

【编者按】本刊自2014年第5期开始,陆续刊发了华东师范大学汪晓勤教授及其团队开发的3则针对中学的HPM教学案例,深受教师们的欢迎。

本期,我们来分享金惠萍、王芳老师的研究成果。

金惠萍,王芳(浙江省义乌中学,322000)

摘要:

对数的发展史大体上可分为简化运算思想的形成、对数表的发明、指数与对数关系的发现3个阶段。

随着计算工具的不断变革与普及,教材的编写略去了对数发展史的前2个阶段,导致学生缺乏对对数产生背景的了解,难以领悟其中的“算理”。

沿着对数的发展脉络,把前2个阶段也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行了一次历史的“重构”,通过“感受运算之繁”、“发现数表之妙”、“享受用表之乐”、“体验查表之缺”等环节,促进了学生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对数表的应用,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及来自学生的认可。

关键词:

HPM对数概念教学教学设计反馈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中,对数概念是通过人口增长模型y=13×1.01x,在已知底数和幂值的条件下求指数的问题引入的。

这种引入方式结合实际问题,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对数研究的必要性,揭示了对数与指数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保持《基本初等函数(Ⅰ)》这一章的系统性。

尽管如此,对学生而言,对数毕竟是一种新的运算,它的表示及运算规则都是之前所不熟悉的。

在对数概念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两种现象:

一是对对数价值、作用的认识比较模糊,不知道为什么要引入对数;二是盲目套用对数运算法则,出现如loga(MN)=logaM·logaN、loga(M+N)=logaM·logaN之类的错误。

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对数产生背景的了解——未能领悟其中的“算理”,接受起来自然比较困难。

英国数学史家福弗尔(J.Fauvel,1947~2001)认为,这种透过指数的定义方式太过于抽象和形式化,非但“无法带给学生任何的启蒙”,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在对数概念学习上的“内在洞察力的丧失”。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教材在课后的“阅读与思考”栏目中,特别介绍了“对数的发明”,供学生了解对数的发展史。

但从教学实施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并未对此给予应有的关注,而很多教师则常常因为课时的限制而未能将之纳入到课堂内,他们都辜负了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

能否寻求一种既不挤占教学时间又能清楚地诠释对数的“算理”,既不至于让本节课异化为“数学史课”又能够还学生一个“有血有肉”的对数概念的教学方式?

一、数学史对教学设计的启迪

由于人们常用的等比数列,其公比都是大于1的正整数,随着项数的增大,相邻两项的间隔越来越大,因而在实际计算中用处不大。

鉴于此,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J.Napier,1550~1617)采用了十分接近于1的公比,将递减的等比数列与首项为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相对应,保证在一定范围内相邻两项的间隔非常小,在该范围内小于107的任何整数均可在同一个等比数列中找到。

这样,就可以利用对应关系来简化乘除运算了。

此外,纳皮尔还将离散的数列模型转化为连续的运动模型。

1614年,纳皮尔出版《奇妙的对数定律说明书》,成为了对数的发明者。

为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纳皮尔整整花费了20年时间!

不久,布里格斯(H.Briggs,1561~1630)改造了纳皮尔的对数,发明了常用对数。

虽然对数的发现早于指数,但直到1728年,瑞士的大数学家欧拉(L.Euler,1707~1783)理顺了指数与对数的关系,提出了“对数源于指数”之后,对数才被世人广泛接受。

由上可知,对数的发展史大体上可分为简化运算思想的形成、对数表的发明、指数与对数关系的发现3个阶段。

随着计算工具的不断变革与普及,对数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新版教材也应时而变,略去了对数发展史的前2个阶段。

但这段横跨200多年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发展史,仍然耐人寻味,而其间每个阶段所凝聚的思想、智慧与精神,至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为此,我们沿着对数的发展脉络,把前2个阶段也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进行了一次历史的“重构”。

对于“第1阶段”,依据当时的历史事实,设计了一个“天文数字计算”的情境,以繁杂的计算为映衬,凸显出简化运算的迫切性。

对于“第2阶段”,则进行适当的教育加工,设计了一场从“指数表”演化为“对数表”的探究活动。

考虑到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用“以2为底”代替“以10为底”,以提高规律的识别度,突出数表的强大作用,使学生的思维专注于“算理”的探究与运用上,进而深层次地理解对数概念的数学本质。

对于“第3阶段”的“指对关系”,并不单独呈现,而是将之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渗透至上述各个环节之中。

整合后的教学流程如图1所示。

二、课堂实录

下面给出本节课中几个主要环节的课堂实录。

(一)感受运算之繁

师(出示算式:

299792.468+31536000=?

)今天老师想考验大家的速算水平,请计算此式。

生31835792.468。

师那把“+”变成“×”的话呢?

(学生众说不一,抱怨数据太大。

师看来乘法比加法要难算。

这个数据确实太大,但来自现实:

299792.468(km/s)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536000是一年的总秒数,因此两数的乘积就是天文学中一光年的大小。

光年是天文学单位,天文学中计算的数据就是以这个数据为基础的。

生这么大,难怪叫天文数字。

师在16~17世纪,天文学开始迅速发展,并带动了很多领域的发展。

天文学家为了计算一个行星的位置,时常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问题主要就集图1中在复杂的数据运算上。

因此,改进运算方法成为了天文学家们的当务之急。

(二)发现数表之妙

师(出示表1)当时的数学家们也在试图改进运算方法,并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些规律。

请大家填写此表,并找出它的规律。

师那你能继续算一下x=10时,y所对应的数是多少吗?

生1024。

师那15对应的数呢?

(稍作停顿)大家能算吗?

动手试试。

生15个2相乘可得。

(教师和其他学生都笑了。

(新颖的想法激起了很多学生的兴趣。

生我觉得它可以有很多种拆法,只要拆出来的2个数对应的指数之和等于15,就可以了。

师很好!

那还能算213、214以及其他的式子吗?

生可以,只要像上面一样拆,就可以了。

师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制作出一张表格。

(三)享受用表之乐

师(出示算式:

16×128=?

)同学们来看第2个算式。

生2048。

师算得很快。

(出示算式:

128×256=?

)能不能再算一个?

生32768。

师怎么可以算得这么快?

我们请这位同学说说他的方法。

师是吗?

居然不用计算,查查表就可以了!

(出示算式:

0.125×1024=?

)你们愿意再挑战一下吗?

师(出示算式:

4096×16384=?

)那这个算式呢?

生16384是2的几次方?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大家的表格A(见表2),看看有没有?

生若要算67108864×512呢?

表格A中没有啊!

生这个表最大只能查到230,要算235就不行了。

有没有更大的表?

师请查看课前发给大家的表格B(见表3)。

生表格B也只能算到260,虽然数据已经很大,但还是不一定够用啊!

生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只要我们按照上面的方法把表格造出来,就可以了。

但我觉得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

这样的表只能查2的整数指数幂,而对于其他数值,比如3×5,就不行了。

师看来还有很大问题。

那怎么办?

生能不能把表做得更细一点,把3是2的几次方、5是2的几次方都做进去?

师可以。

在16世纪,数学家们已经可以借助微积分计算出分数、小数指数幂的近似值。

(出示《中学数学用表》)这个是《中学数学用表》,里面有张表格可以用来查询你所需要的数据,但要说明一下,它是以10为底的,不过原理是一样的。

其实,这个表初中时也给大家发过,只是很少应用。

生哇,好厉害!

师虽然表很好用,但造表的难度却相当大,不过一旦做好了,就能一劳永逸。

500年前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用了人生中宝贵的20年时间,研究运算规律,并制作了一张可查的表格。

数学家拉普拉斯说:

“对数用缩短计算的时间来使天文学家的寿命加倍。

”伽利略更是发出了豪言壮语:

“给我时间、空间和对数,我可以创造出一个宇宙来。

”对数表曾在几个世纪内为数学家、会计师、航海家和科学家广泛使用。

(稍作停顿)想象一下,整整20年的时间里,约翰·纳皮尔每天都在不停地计算、计算……而我们有时候可能计算个5分钟的时间,就已经没有耐心了。

如果我们也能花这样的精力去做一件事情的话,每个人或许都能成为伟人了。

(学生被历史故事深深吸引,有的点头表示认同,有的陷入沉思之中。

师约翰·纳皮尔把表中上行的数称为“logarithm”。

这个数表在康熙年间传入中国,《数理精蕴》中把表中下行的数称为“真数”,把“真数”上面那个“借来用一下”的数称为“借数”。

“真数”一直沿用至今,而“借数”——“真数”上面那个“所对应”的数,后来被称为“对数”。

生(顿悟)原来“对数”不是指“对”(“错”的反义词)的数,而是指“对应”的数啊!

(四)体验查表之缺

师请大家思考之前的问题:

299792.458×31536000,如何解决?

生如果有表格,则只需要找到299792.458所对应的x和31536000所对应的y,并求得x+y的值,再查表即得299792.458×31536000的结果。

师我们利用Excel操作模拟查表。

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计算存在什么问题。

生查表所得到的乘积跟手算所得到的值不相等,查表所得只是近似值。

生那能不能精确表示呢?

(师生共同讨论,发现数表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学生感觉比较失望。

(五)引入符号之需

师大家一起回顾一下初中学习无理数时的场景,

生它是一个符号,表示x2=2的正解。

师是估计值吗?

生是精确值。

生(小声嘀咕,不太敢说)对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找一个记号来表示它们?

师嗯,你的意思是通过“定义”一个记号来表示新产生的对数。

如何表示呢?

(稍作停顿)历史上曾采用“logarithm”的缩写“log”来表示对数。

例如,2x=3中的x就表示为log3。

那么,2x=5呢?

生x=log5。

生老师,这样好像有问题。

如果我要表示3y=3中的y,那不也是log3了吗?

重复使用了。

师是有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生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把底数也表示进去?

师嗯,数学家们也这么认为,他们把底数也写入到记号中。

例如,2x=3中的x=log23,而3y=3中的y=log33。

生哦。

师把这些记号一般化,就有了对数的定义:

若ax=N,则数x就叫作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N,其中的a称为底数,N称为真数。

三、课后调查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一所普通高中的一个高一普通班,课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在概念的理解上,86.4%的学生认同符号“log”,95.5%的学生能够准确判断“log”与“a”、“N”的关系,87.7%的学生看到对数式“x=logab”时的第一反应是“ax=b”,4道“指对互化”小题的答题正确率达98%——这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并未影响学生对指对关系的认识。

虽然本节课未讲授对数运算法则,但有75%的学生认为log2(a+b)=log2a·log2b(a>0,b>0)是“错误的”——这一数据明显高于该年级的其他班,表明学生已充分认识了对数中蕴含的简化运算思想,基本理解了对数“化乘法为加法”的“算理”。

(2)在数表的应用上,89.5%的学生认为“数表是在课前发的,且上课时仅仅用到了其中的若干数据,并无繁杂之感”;92%的学生认为“这些貌似冰冷的数字居然蕴含了如此丰厚的数学思想”,觉得大开眼界;54%的学生“突然明白了初中时发下来的那本‘数表’居然这么有用”,还有3位同学提出“把那本陈旧的‘数表’翻出来再研究一番”——这一结果令人惊喜,也打消了笔者课前存有的顾虑:

对数表中的数据多,会不会让学生感觉到繁杂?

教材中已经略去了对数表,现在虽经改良,但在短暂的时间内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在教学形式的认可上,95.5%的学生表示能够适应这节课的形式,93.2%的学生认为这节课的内容比教材中介绍的丰富多了,93.2%的学生对这节课所涉及的数学史知识,包括纳皮尔的故事、简易对数表格的制作、常用对数表的查表等,很感兴趣。

在进一步的访谈中,不少学生认为,现在的数学课比较单调,像这样有生动背景的课正是他们所喜欢和想要的;很多学生认为,这种授课方式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增进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所有的学生都认为,纳皮尔的执着与坚持给了自己很大的触动,要学习科学家们潜心研究、创新的精神。

四、结语

对数的出现,源于航海、天文等方面计算的需求。

看似深奥的对数理论,其起源却是朴素的,因而更能贴近学生的思维,打动学生的心灵。

早在2010年,章建跃先生就曾提出,“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石。

而要真正践行这“三个理解”,数学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以史为鉴,即是把“现成的知识”还原为“现实的问题”,在问题解决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追寻大师的足迹、仰望大师的风采,汲取人类文明中的无穷智慧。

这,正是开展高品质教育的“人间正道”。

*本文系课程与教材研究所“十二五”规划课题《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教材研究》的HPM案例之一,由浙江省义乌市王芳数学教育工作室设计和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