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1846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docx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

护理质量管理【完整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

护理质量管理档案目录各科室:

通知为了加强我院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提高护理质量。

敬请各科室护士于2021年3月10日在三楼会议室学习护理三基三严内容。

除值班护士外。

毕节市梨树中心卫生院2021年3月8日护理规章和操作程序档案目录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肌肉注射法〔一〕目的1、需到达药效和不能或不宜经口服给药时采用;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2、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治疗盘内:

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无菌持物钳,注射药物〔根据需要还需备急救药品〕,砂轮、皮肤消毒剂〔0.5%碘酊〕棉签、弯盘污物缸、注射卡。

3、口述目的。

4、检查好药品质量,查对注射卡。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携用物至床旁,进行三查七对,向病员作好解释,解除顾虑,以取得合作。

2、准备好注射器,抽吸药液〔同皮内注射法〕。

从安瓿内吸药液法:

将安瓿尖端药液弹至体部,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痕,用0.5%碘酊棉签消毒颈部,折断安瓿,用注射器将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内的液面下,左手食、中指增值住安瓿,拇、无名和小指握住针筒,右手拇、食和中指持活塞,吸净药液。

3、消毒皮肤:

同皮内注射法。

从棉签缸或棉签纸袋内取出棉签两根,夹于左手小指,再从小指里取出一根蘸碘酊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后,夹于左手无名指。

4、左手拇、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呈直角,快速刺入肌肉内,进针约为2.5-3cm,消瘦者和病儿酌减。

5、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注入药液。

注射完毕,以左手小指中的干棉签按压针眼处的同时快速拔针。

6、观察反响。

清理用物,归复原处。

〔四〕终末质量标准1、无菌观念强,坚持三查七对。

2、操作熟练、准确,能按无痛注射法进行操作。

3、口述肌肉注射部位及定位方法。

〔五〕考前须知1、切勿把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衔接处折断。

万一针头折断,应保持局部与肢体不动,速用血管钳夹住断端拔出,如全部埋入肌肉,需请外科医生手术取出。

2、长期作肌肉注射的病员,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以减少硬结的发生。

3、两种药液同量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在不同部位注射。

4、根据药液的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适宜的注射器和针头。

5、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后臀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6、防止在瘢痕、硬结、发炎、皮肤病及旧针眼处注射。

淤血及血肿部位亦进行注射。

〔六〕肌肉注射部位定位法及体位1、臀大肌注射法定位: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方四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避开内角〕。

〔2〕联线法:

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小肌注射法体位:

〔1〕侧卧位:

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2〕俯卧位:

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3〕仰卧位:

注射时,嘱病员肌肉放松,勿紧张。

〔4〕坐位:

嘱坐好,放松局部肌肉。

3、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定位: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脊下缘处,髂脊、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以自己手指宽度为标准〕。

4、股外侧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位于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10厘米左右.5、上臂三角肌注射法定位:

部位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

〔七〕操作流程图备用物→治疗盘、药物备病人→病人部位:

三角肌臀大肌〔十字法、连线法〕、臀中、臀小肌↓吸药→消毒瓶塞及安瓿→取注射器→正确吸药液↓消毒→取棉签蘸消毒液→由↓进针→皮下:

针尖与皮肤呈30-40度角迅速刺入针梗2/3↓肌肉:

针尖与皮肤呈垂直角迅速刺入针梗2/3抽回血→有回血者拔出,重新进针↓推药→根据药物性质、决定深度、掌握速度↓拔针→快而稳↓按压→干棉签按压针眼部↓助病人卧好整理↗↘整理用物二、静脉输液法〔密闭式〕〔一〕目的1、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维持酸碱平衡。

2、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3、输入药物,到达治疗疾病的目的。

4、抢救休克,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5、输入脱水剂,提高血液渗透压,以到达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

同时借高渗作用,回收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通过肾脏排出,到达利尿消肿的目的。

〔二〕准备质量标准1、着装整洁。

2、用物:

〔1〕治疗盘内盛:

一次性输液器、无菌持物钳,皮肤消毒剂〔2.5%碘酊,75%酒精〕输液溶液,无菌棉签,止血钳,调节夹、网套、胶布、弯盘、止血带、输液下卡、污物缸、剪刀或其它。

〔2〕输液架,根据需要务夹板及绷带。

〔3〕查对输液卡及药物,检查好药品质量及配伍禁忌。

〔4〕口述目的。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持输液卡并携输液架于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说明目的,嘱病人大小便。

2、治疗室操作:

〔1〕洗手戴口罩,用一潮湿的纱布擦干净灰尘,再次校对、检查药液〔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检查药品有无裂缝,将瓶上下摇动,对光检查药物有否变混,沉淀或有无絮状物出现。

〔2〕将铝盖中心局部翻开,套上网套,消毒皮塞,如需加药即可参加,将输液管及通气管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3〕备胶布三条〔分别三、五、七厘米〕,贴于治疗盘上。

3、病床旁操作:

〔1〕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一手折叠茂菲氏管下段输液管,另一手挤压茂菲氏管,使产生负压,随即放松折叠输液管并横持茂菲氏管,待液体进入茂菲氏管1/3时,直立茂菲氏管,排尽输液管〔2〕选择静脉,在预定穿刺点上部约6厘米处扎止血带,然后放松止血带,用2.5%碘酊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待干,扎止血带,75%酒精脱碘,并嘱病人握拳.〔3〕取下针头帽,使针尖向下,再次排净气体,进行穿刺,见血后平行推进少许,然后三松〔松拳、松止血带、止血钳〕.〔4〕胶布固定:

三厘米的固定针柄,五厘米在针柄上方交叉固定,七厘米盘缠硅胶管后固定,盖无菌纱布于针眼处。

〔5〕根据病情调节好速度后,遮盖好病员,使病员卧于舒适部位。

〔6〕在输液卡上打勾,签时间、姓名后挂于输液架上。

〔7〕整理用物回治疗室。

〔8〕随时观察输液进程及输液反响,及时处理故障。

〔9〕输液完毕,拔针时用干棉签按压,嘱病人按压5分钟左右,将输液瓶及输液器撤回治疗室,将针头与输液器别离,分别浸泡在消毒液4、输液瓶6、对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病员可选用头皮静脉针进行输液,局部肢体需要用夹板固定,加强巡视。

7、输液过程中,要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及病员主诉,观察针头及橡胶管有无漏水,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橡胶管有无扭曲受压,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疼痛等,度注意有无药液漏出。

8、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要排尽,输液过程中,及时更换输液瓶,溶液滴尽前要及时拔针,严防空气进入,造成空气栓塞。

9、持续输液24小时者,需每天更换输液器和输液瓶。

〔六〕输液反响的处理及输液故障的排除输液反响的处理:

〔1〕发热反响病症:

病人发冷、寒战和发热,轻者发热在38℃左右,严重者可达40℃以上,伴有事业心、呕吐、头痛、脉速等病症。

处理:

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报告医生;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必要时将剩余溶液和输液器送检验室佬细菌培养。

〔2〕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病症: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

处理:

立即停止输液,报告医生,给患者于端坐卧位两面三刀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加压给氧并使氧气经过20%-30%酒精湿化吸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用止血带在四肢轮流结扎〔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体上的止血带〕;按医嘱给予镇静剂、扩血管药及洋地黄等强心剂。

〔3〕静脉炎病症: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红、肿、热、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病症。

处理:

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95%酒精或50%硫酸镁湿热敷;超短波理疗;如合并感染,根据医嘱给抗生素治疗。

〔4〕空气栓塞病症:

患者感胸部异常不适,呼吸困难,严重时紫绀。

处理:

立即置患者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输液故障的排除法:

〔1〕溶液不滴①针头滑出血管外,局部肿胀疼痛,应另选血管重新穿刺。

②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可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③针头阻塞,一手捏住滴管下输液管,另一手挤压靠近针头的输液管,假设感觉有阻力,松手后又无回血,示针头已阻塞,应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④压力过低,可抬高输液瓶位置。

⑤静脉痉挛,局部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

〔2〕茂菲氏滴管→输液盘→药液准备→按医嘱备药→擦灰→查药液→套网套→撬盖治疗室准→↓备工作插一次输液管←加药←消毒瓶塞→胶布三条〔3、5、7cm〕→穿刺前准备→用物至床前→对床号、姓名→挂瓶↓扎止血带←2.5%碘酒消毒←选静脉←排气↓床前工作台→75%酒精脱碘→握拳→接硅胶管,再次排气针尖向下→穿刺→见回血后三松(拳、止血带、血管钳)穿刺后→胶布固定针头→排故障→调速度→安置病人↓签字、打钩←整理有用物及单位←交待考前须知输液中→巡视、观察反响、速度,及时更换输液瓶输液毕→拔针→干棉球压迫至不出血→安置病人→整理用物护理文书书写及管理制度1.护理文书书写的根本原那么依据?

贵州省病历书写标准?

〔中医医疗机构按照?

贵州省中医医疗机构护理文件书写要求?

〕,护理记录的书写必须遵循以下根本规那么和要求:

1〕符合卫生部?

病历书写根本标准?

及?

贵州省病历书写标准?

的要求。

2〕符合?

护理工作管理标准?

、?

临床护理技术标准?

〔贵州省卫生厅编〕。

3〕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

4〕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简明扼要、清晰动态,不重复记录。

5〕重点记录患者病情开展变化和医疗护理全过程。

6〕表达护理行为的科学性、标准性,表达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专业内涵和开展水平。

7〕调整护理文书书写的时间。

护理记录不是交接班记录,不应在交接班时间书写。

护理文书应当表达“实时性〞,即在完成护理观察、评估或措施后立即书写。

8〕调整护理文书书写的场所和方式。

各类护理文书书写场所应当随着“流动护理工作站〔车〕〞前移到病房或任何护理工作的场所。

护士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记录,随时做〔观察、评估〕随时记。

9〕护理文书的书写方式要表达和适应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连续性排班和责任制的全人护理工作模式。

10〕明确权限和职责、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

11〕健全临床护理文书书写和管理制度。

12〕在建立前瞻性护理文书质量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护理文书质量评价的作用,促进护理文书质量持续改良。

2.护理文书书写的根本要求1〕护理记录的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2〕护理文书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病症、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3〕护理文书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划双线在错字上〔并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

4〕护理文书应当由相应的护士签全名,签名应当清晰且容易识别。

实习期或试用期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由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并注册的护士审阅签名前方可生效。

进修护士由护理部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出认定前方可书写护理记录,认定前,进修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必须由本院执业护士修改并签名。

5〕护理文书应当使用蓝黑色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书写,体温单中体温、脉搏曲线的绘画用蓝色及红色。

6〕为确保患者平安而设计的各种平安警示,如药物过敏、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防自杀等,提供给患者时要在护理记录中注明起始时间。

7〕实施特殊护理技术前,有必要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8〕因抢救急危重患者而未及时书写的记录,有关人员应在抢救后6h内及时据实补记。

3.护理文书管理的根本原那么1〕护理部根据第四章修改和完善本医院的护理文书质量评价标准,危重患者护理记录随时检查,保证记录的真实性。

2〕护理文书质量管理实施分级管理制度。

要重视护士的书写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重视护理文书书写过程质量控制。

护理文书的质量控制权限下放到组长。

高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护士长要及时审查和修改下级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

3〕护士应熟悉首次护理记录单、护理记录单、专科护理单等各类护理文书的使用范围、使用护士层级〔权限〕、书写内容和方法。

4〕护理文书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证据,每个护士要重视自己的法律权利,做好住院病历的管理。

病历车加锁,注意防止病历资料被偷窃、抢夺。

5〕护理文书是解决争议过程中的重要举证材料。

护理文书或记录必须按照?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标准?

的要求严格管理,健全相关资料的保存制度,严禁任何人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

保持其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纳入病案资料一并保存。

①住院病历:

一般由医院管理,病人有权复印其中客观局部的资料,主观局部的资料在发生争议时,共同封存。

②门诊病历:

在医疗机构建成有病历档案的门诊病人,由医疗机构保管,未建有病历档案的,由病人自己保管。

6〕提供法律凭证的护理资料的复印:

可复印体温单、护理记录单、手术专科护理记录单,不可复印首次护理记录单、专科护理单、交班本等。

7〕各病区要妥善保管医嘱执行单,严格执行行“谁执行谁签名〞的规定,各种执行单保管时间为一年,按照时间顺序放置,以利于查询。

8〕各护理单元可根据专科特点,提出修改护理文件书写格式的要求,经过医院护理部同意后,方可在临床使用。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三次,连续三日。

(3)假设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4)假设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响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响,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嗽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

以咳嗽、咯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涉及脾、肾。

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咳嗽一、护理评估1.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及伴随病症。

2.咯痰的性状、颜色和气味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

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伤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痰湿蕴肺证、肺阴亏虚证、肺气亏虚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咳嗽严重者卧床休息,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翻身拍背。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注意观察咳嗽的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咯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病症。

(2)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血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年老久病,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2)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汗出。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

(3)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之品。

5.情志护理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做好情志调护,防止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

6.临证(症)施护

(1)风寒束肺咳甚者,遵医嘱给予背部拔火罐或镇咳药。

(2)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干咳少痰,黏稠难咯,遵医嘱或中药雾化吸入。

三、健康指导1.鼓励患者适当户外运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

2.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寒暖,预防感冒。

三、水肿因肺脾肾对水液宣化输布功能失调,使体内水湿滞留,泛溢肌肤所致。

以头面、四肢、腹部,甚至全身浮肿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涉及膀胱、三焦。

肾性、心源性、营养不良性水肿等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1.水肿部位、程度、消长规律。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

风水相搏证、水湿浸渍证、湿热内蕴证,脾虚湿困证、阳虚水泛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高度水肿而致胸闷憋气者,可取半卧位,下肢水肿重者,适当抬高患肢。

(3)重症患者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预防压疮的发生。

(4)饮水量视尿量而定,一般以总入量多于前1日总出量500ml为宜,高热、呕吐、泄泻者那么适当增参加量。

(5)水肿严重者,经常变换体位;眼睑及面部水肿时,可枕高枕;阴囊水肿者,可提睾带托起。

(6)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和血压。

2.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消长规律,尿量及颜色,体温、血压、舌脉等变化。

(2)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或闭尿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表情冷淡、疲乏无力、腹胀、呼吸深长、胸满气急、恶心呕吐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出现吐白色泡沫、面白唇紫、冷汗肢厥、烦躁心悸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

(1)阳水兼风者,中药宜热服,盖被,饮热粥或姜糖水后安卧,以助汗出。

(2)阴水证者,中药宜温服;假设伴恶心呕吐者,在服药前生姜擦舌,或少量频服。

(3)服攻下逐水药者,中药应频服,并观察二便情况。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肥腻之品。

(2)水肿初期遵医嘱给予无盐饮食,肿势消退后可改低盐饮食。

(3)阳水证者,可给予清热利水之品。

(4)阴水证者,饮食宜富于营养。

(5)脾虚湿困者,可给予补脾利湿之品。

(6)腹胀者,少食产气食物。

5.情志护理鼓励患者消除恐惧、忧虑、急躁、悲观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6.临证〔症〕施护

(1)风水相搏,浮肿尿少时,遵医嘱给予中药煎水代茶饮。

(2)有呕吐、发热时,宜食清热利水之品。

(3)胸闷、气促、口唇紫绀者,遵医嘱吸氧。

(4)湿毒上泛,恶心呕吐不止者,可服热姜糖水,或遵医嘱用止吐药。

三、健康指导1.注意调摄,起居有常,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严防感冒。

3.劳逸适度,尤应节制房事,戒怒,以保护元气。

四、消渴因禀赋缺乏,阴虚燥热所致,以口渴引饮为上消、善事食易饥为中消、饮一溲一为下消,统称消渴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胃、肾。

糖尿病、尿崩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1.既往饮食结构和习惯、家族史。

2病程长短、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并发症。

4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

燥热伤肺证、胃燥津伤证、肾阴亏虚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浮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遵医嘱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的变化。

(3)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每周定时测体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患者神志、视力、血压、舌脉、皮肤等情况。

(2)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头晕、出虚汗、软弱无力等低血糖现象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出烂苹果气味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出现神昏、呼吸深快、血压下降、肢冷、脉微欲绝时,报告医师。

并配合处理。

3给药护理严格按医嘱服用降糖类药物。

4饮食护理

(1)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

(2)禁食糖、烟酒,少食煎炸食物。

(3)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水煮蔬菜类食物。

5情志护理增强与慢性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保持乐观精神,积极配合治疗6临证〔症〕施护

(1)上消〔燥热伤肺证〕,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2)中消〔胃燥津伤证〕,大便秘结时,可食用多纤维蔬菜或遵医嘱口服通便药。

(3)下消〔肾阴亏虚证〕,可进行穴位艾灸;口渴时遵医嘱给予中药泡水代茶饮。

(4)神昏者,按神昏常规护理进行。

(5)出现低血糖时,立即给予糖水或果汁、巧克力、饼干等,必要时遵医嘱给药。

(6)有皮肤瘙痒、疖肿、痈疽者,嘱患者切勿搔抓,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三、健康指导1向患者讲饮食疗法,使患者合理安排每日膳食。

2防止精神创伤和过度劳累。

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血糖和尿糖的方法。

4讲解本病并发症的表现,如眼部病变、足部感染等,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5指导患者保持皮肤清洁枯燥,勤洗澡、理发、修剪指甲;喘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使气滞痰阻,气道挛急、狭窄所致。

以发作性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那么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脾、肾。

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1既往史、家族病史、发病的诱因及是否接触过敏原。

2哮喘发作的病症及伴随病症。

3生活自理能力。

4心里社会状况。

5辩证:

寒哮证、热哮证、虚哮证〔发作期〕,肺气虚症、脾气虚证、肾气虚证〔缓解期〕。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哮喘发作时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端坐位,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3)哮喘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哮喘发作的时间、特点、咯痰难易、痰色、痰量、神志、面色、汗出、体温、舌脉及哮喘发作与季节、气候、饮食和精神等因素的关系,以及伴随病症。

(2)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张口抬肩,胸部满闷,不能平卧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哮喘持续发作、汗出肢冷、面青唇紫、烦躁不安、神昏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夜间喘甚、咯稀泡沫痰、心悸尿少、浮肿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5)服用含麻黄的汤药后,心率明显增快、血压升高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6)患者主诉鼻、咽、眼部发痒、咳嗽、流鼻涕等,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7)出现痰热闭阻、喘息不止、咯痰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