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中期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1924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中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中期报告.doc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中期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中期报告.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中期报告.doc

“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中期报告

  一、开题以来所做的工作

  

(一)建立课题组

  为了使本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机构,由吉留祥老师为本课题组组长,杨义萍老师为副组长,由黄琴华、袁冬华、刘美珍、吴冬伟、徐铁军等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老师为课题小组的主要研究人员,这使课题研究的完成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根据课题组的计划,在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成文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研究方案》,并对研究方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完善,使得课题研究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清晰的研究思路,在课题组会议上通过,让全体成员明确目的和要求。

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深入学习,提高素质

  围绕本课题,我们对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培训和学习,统一了研究小组对课题中的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并进行具体职责的分工安排,使得课题研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既相互支持又独立工作,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克服研究的主观性和任意性提供了保证,使得课题研究既保证了科学合理又能锻炼一批教师,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在xx年年秋学期,课题组成员赴常州清潭中学参加教学研讨活动。

在2016年暑假期间,课题组成员又在教研室冯东生主任指导下,开展2016年中考试题赏析活动。

进一步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围绕这个课题,我们开展了教学论文评比,教学反思评比,还进行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评比工作。

通过教研活动,创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改变抽象的、空洞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使政治课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五)做好有关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了解学生课题实验中的成长及存在问题。

  二、研究取得的成绩

  

(一)课题组

  围绕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想品德教学资料库。

清单如下:

  1、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书全册35个教案。

  2、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书全册35个ppt课件(含视频、音频);

  3、九年级思想品德教科书全册12套练习;

  4、xx年年1月-2016年8月,全国各报刊、杂志发表的“漫画时评”;

  5、100个德育故事材料汇编。

  

(二)课题组成员

  姓名主要成果

  吉留祥论文2篇:

《情境复现法在小组合作研究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教学论坛》;《回归生活,让课堂更精彩》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论文评比二等奖。

市级公开课:

《艰苦奋斗,走向成功》校级研究课:

《人生难免有挫折》;《专题:

知法用法》学习心得5篇

  杨义萍论文1篇:

《让学生生活引领思想品德课教学》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论文评比二等奖。

校级研究课:

《人贵诚信》学习心得5篇

  黄琴华论文1篇: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论文评比二等奖。

校级研究课:

《向自己的目标迈进》;《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学习心得5篇

  袁冬华论文1篇:

《浅谈构建生活化政治课教学》获金坛市“课程改革与智慧课堂”论文评比二等奖。

校级研究课:

《理解我们的老师》;《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学习心得5篇

  刘美珍校级研究课: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学习心得5篇

  吴冬伟

  徐铁军

  

(二)学校

  课题研究极大的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效率,为二中政史课程在2016年中考中取得辉煌的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具体成绩如下:

  三、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1、教材不断变化。

  最近三年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已经换了3本。

从原来的苏教版,到人教版,再到苏人版。

不同版本教材的使用给老师们带来教学的冲击和困惑。

人教版教材比较适合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苏教版教材注重知识的呈现。

因此,课题组教师必须深入学习教材、领悟教材。

  2、大班化教学。

  金坛二中是金坛地区的名学校。

每年慕名前来就读的学生较多。

因此,每个班级学生数达五、六十人,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课堂上怎样因材施教?

怎样充分调动学优生的智慧来辅助学困生,才能真正让学困生吃得好学优生吃得饱?

以上一系列问题解决了,思想品德教学才可能真正“回归”生活。

  3、教学条件。

  思想品德课教材在每一课的结尾,都设计了一节社会实践活动。

但由于我们教学场地、条件或其它方面的原因很难较好的达到预期目标。

如“观看法院庭审”一课,只能看看网上下载的视频,效果差多了。

  4、专题网页。

  课题组成员不大习惯填写“课题研究专题网页”,喜欢把文件存放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中。

要充分发挥“课题研究专题网页”的日常管理功能,资料收集功能,研究信息交流功能,以及成果展示功能。

  5、研究时间。

  本课题组参与研究的都是一线教师,其中有一半教师担任班主任,忙于教务与班级管理,课题研究的时间很有限。

另外,教材内容开发没有合适的资料可参考,还要考虑到学校总课程的安排等等。

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