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62080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docx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地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城环学院以“培养能够出色适应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优秀地理教师”为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

具体地说,未来教育硕士应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与本科毕业生相比有明显飞跃,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有自己的特色;有捕捉基础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有效的研究,推动实际工作;使所有学生均能享受一流的教学效果,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硕士中的少数人应能够成为国家级的优秀教师,大多数人应是省、市的学科带头人,整体上教育硕士应是能够进行素质教育的优秀人才。

二、学制

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

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公共课(18学分)

1.学位课(12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

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学分

教育学原理60学时3学分

教育心理学60学时3学分

2.非学位课(6学分)

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学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学分

(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

1.专业基础课(12学分)

地理教学论60学时3学分

新课程标准解读60学时3学分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60学时3学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60学时3学分

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

区域规划与管理40学时2学分

环境演变与防灾减灾40学时2学分

气候变化与人类生存环境演变40学时2学分

地理信息系统40学时2学分

(三)必修环节(2学分)

1.开题报告20学时1学分

2.文献阅读20学时1学分

五、考核要求

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

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

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开题报告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开题报告必须公开进行。

开题报告合格后记1学分。

3.论文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四学期末(或以后)进行。

学位论文答辩应公开举行,论文答辩应有详细的纪录。

论文答辩未通过但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后再重新答辩者,可在半年后至一年内重新答辩一次,答辩仍未通过或逾期未申请者,不授予学位。

具体请按照《东北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七、教学实践

采取分散实践和集体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坚持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教育理论与学科前沿相互渗透的原则,结合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学校组织教育见习、学术报告等教学实践活动;教育硕士研究生本人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进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

根据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实践内容不断进行更新。

八、专业课程内容简介

--------------------地理教学论--------------------

课程名称:

地理教学论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时:

60学时学分:

3

开课学期:

第1学期考试形式:

考核

内容简介: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地理教学论的对象、任务和学科性质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任务

三、学科性质

第二节地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地理课程论

第一节国内外地理课程发展状况

一、学校地理课程的出现与发展

二、国外地理课程发展状况

三、国内地理课程发展状况

第二节地理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一、地理课程理念

二、地理课程目标

第三章地理教学心理

第一节地理认知结构及其构建

一、地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二、地理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

三、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策略

第二节地理学习动机

一、地理学习动机概述

二、地理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

三、地理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第三节地理学习迁移

一、学习迁移及其分类

二、几种主要的迁移理论

三、促进地理学习迁移的方法

第四节地理教师心理分析

一、地理教师的智力品质

二、地理教师的知识水平

三、地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四章地理教学内容

第一节地理知识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节地理感性知识及其教学

一、地理名称及其教学

二、地理位置及其教学

三、地理分布及其教学

四、地理过程及其教学

五、地理景观及其教学

第三节地理理性知识及其教学

一、地理概念及其教学

二、地理特征及其教学

三、地理规则及其教学

第四节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结构

一、地理思维能力培养

二、地理信息加工能力及其培养

三、地理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

第五节地理观点教育

一、地理观点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人地协调观点及其培养

三、可持续发展观点及其培养

四、地理空间观点及其培养

五、因地制宜观点及其培养

六、“地球道德”观念及其培养

七、地理国情意识及其培养

第五章地理教学方法

第一节地理教学方法概述

一、地理教学方法的涵义

二、地理教学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地理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地理讲授法

二、地理引导法

三、地理逻辑方法

四、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组合运用

第三节地理探究学习

一、探究学习的教育学基础

二、地理科学探究与地理学习中的探究

三、制约地理探究学习的主要因素

四、地理探究学习的重点领域

五、地理探究活动基本过程与引导策略

第六章地理教学直观手段的运用

第一节地理教学媒体的类型和功能

第二节感知规律与地理直观教学

第三节地图、略图、板画的设计和运用

第四节地理统计图表和联系图表的设计与运用

第五节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

第七章地理教学评价

第一节地理教学评价概述

一、地理教学评价的分类

二、地理教学评价的原则

三、地理教学评价的功能

第二节地理学习评价

一、当前地理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二、地理学习评价改进策略

三、关于考试的几个概念

四、地理测验成绩的分析

第三节教师地理教育水平的评价

一、评价指标的设计

二、地理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的实施

主要教材:

1陈澄:

地理教学论,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参考书目(文献):

1孙大文:

地理教育学,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袁书琪编:

地理教学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诸亚平编:

中学地理学科教育学,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名称:

新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时:

60学时学分:

3

开课学期:

第2学期考试形式:

考核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一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

一、知识经济与课程改革

二、可持续发展与课程改革

第二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

一、现代教育理念的兴起

二、国内教育现状的反思

三、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第二章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第一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

第二节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第三章 地理课程标准结构分析

第一节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分析

一、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总体结构

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四、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五、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六、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第二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分析

一、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

二、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三、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四、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

五、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

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第三节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第四章 地理新课程与地理探究学习

第一节 地理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

第二节正确认识探究学习

第三节 地理探究学习

第五章 地理新课程与地理学习评价

第一节 地理学习评价的新理念

第二节地理学习评价策略

第三节地理学习评价方式例举

第六章 地理新课程教材分析

第一节 现行地理课程内容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地理课程内容编制的基本对策

第三节人教版初中教材的特点

第四节人教版高中教材的特点

第七章 新课程改革中地理教师角色

第一节新课程对地理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新课程下地理角色的基本定位

主要教材:

1袁孝亭,王向东: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教学改革,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书目(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

课程名称: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时:

60学时学分:

3

开课学期:

第1学期考试形式:

开卷货闭卷

内容简介:

第一章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与科学维度

第一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第三节地理学的科学维度

第四节地理学的性质

第二章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第一节地理学的体系

第二节构建地理学体系的方法论

第三节主要学科简介

第三章地理学的理论结构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地理学的理论结构

第四章地理学的基本价值

第一节地理学价值的内涵

第二节地理学学价值的实现

第五章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

第一节人地关系学说的考察

第二节人地关系的历史分析

第三节人地关系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共生

第六章地理建设与地理工程

第一节地理建设

第二节地理工程

第七章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地理学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现代地理学的产生背景

第三节地理学的观念与地理学主要学派

第四节现代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地理学方法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科学哲学

第三节归纳、演绎、类比

第四节系统论思维

第五节综合集成法

主要教材:

1白光润:

地理学导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参考书目(文献):

1哈特向:

地理学性质的透视,商务印书馆,1997

2王铮:

地理科学导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白光润:

地理学引论,长春:

东北师大出版社,1993

4景贵和:

综合自然地理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程名称:

地理学基本理论问题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时:

60学时学分:

3

开课学期:

第1学期考试形式:

考核

内容简介:

第一章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起源和形成

一、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

三、世界范围的“严重忧虑”及全球面临的问题

四、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一、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及评述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及评述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内涵与特征

二、属性的数学分析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二、可持续性原则

三、发展原则

四、共同性原则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与特征

一、区域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进展与主要内容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一、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因素

二、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因素

三、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人口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人口: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人口的现代化进程

第三节人口自然增长与控制

第四节人口过剩与就业

第五节人口素质与教育

第四章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第二节资源评价研究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系统模型综合研究

第四节资源管理的风险与资源综合利用

第五节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资源综合利用

第五章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环境问题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要问题

第二节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环境伦理

第三节环境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生态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空间结构与区域持续发展

第一节区位论、空间结构理论、可持续空间结构理论

第二节可持续空间结构的特点

第三节可持续空间的基本内容

第七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估与调控

第一节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第二节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第三节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的划分及态势分析

第四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调控

第八章东北振兴与东北区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东北区区情分析

第二节产业结构调整与东北区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空间结构调整与东北区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环境治理与保护与东北区可持续发展

第五节文化观念与东北区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东北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教材:

1周海林著:

可持续发展原理,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

参考书目(文献):

1G.TylerMillerJr:

SustainingtheEarth,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98

2叶文虎著:

可持续发展引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陆大道等著: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3

4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等编: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1997

5秦耀辰,李小建主编: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开封: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6王黎明著:

区域可持续发展,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7任建兰编著: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济南:

山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

8谢让志等主编:

区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

9金凤君等著:

东北振兴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6

 

------------------区域规划与管理--------------------

课程名称:

区域规划与管理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学时:

40学时学分:

2

开课学期:

第2学期考试形式:

考核

内容简介:

第一章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划分

第一节区域的概念与属性

一、区域的概念

二、区域的划分

三、区域的本质特性

第二节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

二、区域经济分析

三、区域发展分析

第三节区域分析方法

一、地理学的比较法

二、经济学的分析法

三、数学的模拟法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二、自然资源特性

三、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人口与劳动力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

二、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

三、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

第三节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二、区域技术条件分析

第三章区域经济分析

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的量度

一、国民生产总值

二、综合性指标体系

第二节区域发展的阶段分析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二、我国学者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三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

二、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三、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

第四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分析

 一、地域空间核心

二、空间网络系统。

三、外围空间

第四章区域发展分析

第一节区域发展优势分析

一、优势的概念

二、区域优势的类型

第二节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

 一、主导产业的定义

二、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三、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六章区域规划及其发展

第一节区域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一、区域规划的概念

二、区域规划的特点

第二节区域规划的内容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二、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三、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四、基础设施规划

五、土地利用规划

六、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七、区域发展政策

第七章区域发展战略与模式

第一节区域发展战略

一、战略目标

二、战略重点

三、战略方针

四、战略措施

第二节战略发展模式

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第九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第一节增长极理论

一、早期的空间极化发展思想

二、布德维尔对增长极概念的转化

三、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第二节核心-边缘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二、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形态

三、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划分

第三节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一、据点开发理论和轴线理论

二、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的核心

三、点-轴开发模式

第十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有关概念

一、土地利用的概念

二、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三、土地利用状况分类

第二节土地利用分区

一、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

二、土地分区类型

三、土地分区体系

第三节土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第十一章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城镇体系的概念、特征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

二、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三、城镇体系的发育阶段

四。

、城镇体系的类型

第二节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与内容

二、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程序

第十二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交通运输规划

一、交通运输分类

二、交通运输预测

三、交通运输规划

第二节能源规划

一、能源开发与利用

二、能源布局

三、能源规划

第三节水利设施规划

一、水利需求预测

二、水利设施规划

第四节环境设施规划

一、环境设施分类

二、环境设施需求

三、环境设施规划

主要教材:

1.崔功豪等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文献):

1.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陈才著:

区域经济地理学,长春:

科学出版社,2001

3.李梦梅:

区域经济前沿,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叶裕民:

中国区域开发论,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环境演变与防灾减灾--------------------

课程名称:

环境演变与防灾减灾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学时:

40学时学分:

2

开课学期:

第3学期考试形式:

考核

第一章自然环境变迁

历史上的环境变迁

第二章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第一节温室气体排放与全球变暖

第二节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四节环境污染

第三章环境变迁与自然灾害

第一节灾害与灾害系统

第二节自然灾害发生的特征与规律

第四章部门灾害与防灾

第一节地质灾害

第二节地貌灾害

第三节气象灾害

第四节生物灾害

第五节水文灾害

第五章世界灾害地理

第一节全球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规律

第二节全球自然灾害的区域特征

第六章中国灾害与预防

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概述

第二节中国主要自然灾害

第三节中国自然灾害综合区划

第四节中国的防灾减灾对策

第七章生态危机与生态文明

第一节生态危机

第二节人类文明

第三节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第五节可持续发展教育

第八章灾害地理研究的理论进展

第一节灾害研究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灾害研究的科学方法

第三节现代灾害科学研究的理论与进展

第四节防灾减灾的对策

主要教材:

1许林书:

灾害地理学,东北师大内部使用,2002

参考书目(文献):

1许林书:

灾害地理学,东北师大内部使用,2006

2延军平:

灾害地理学,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中国科学院地学部:

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减灾对策,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0

4罗祖德,徐长乐:

灾害科学,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气候变化与人类生存环境演变--------------------

课程名称:

气候变化与人类生存环境演变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学时:

40学时学分:

2

开课学期:

第2学期考试形式:

考核

第一章全球气候变化

第一节现代气候变化特征影响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情景

第二章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化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极端事件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水资源水供给

主要教材:

1潘守义:

现代气候学原理,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4

参考书目(文献):

1李克让:

中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北京:

海洋出版社,1992

2吴正方:

东北地区植被-气候关系研究,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高国栋:

气候学教程,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6

------------------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名称: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学时:

40学时学分:

2

开课学期:

第3学期考试形式:

考核

第一章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GIS的基本概念

一、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系统

二、GIS的构成

三、GIS能够回答的问题

四、GIS的功能

第二节GIS与相关学科与技术的关系

第三节GIS的应用与教育

第四节GIS的发展与技术前沿

第五节地球信息科学综述

第二章空间数据结构

第一节空间信息基础

一、地球空间模型

二、地理空间坐标系

三、地图投影

第二节空间数据

一、空间数据的特征与类型

二、空间数据质量

三、空间数据标准

第三节矢量数据结构

一、矢量数据的图形表示

二、矢量数据结构的类型

三、矢量数据结构的特点

第四节栅格数据结构

一、栅格数据的图形表示

二、栅格数据组织与建立

三、栅格数据结构的类型

四、栅格数据结构的特点

第五节矢量栅格一体化数据结构

第三章地理空间数据库

第一节数据库基础

第二节传统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

一、层次模型

二、网络模型

三、关系模型

四、传统模型存储空间数据的局限

第三节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