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3521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doc

篇一: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鸟说》阅读原文注释翻译练习答案作者:

zyling714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鸟说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

桂之上日①有声②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

巢大如盏,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④,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

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⑤,无有。

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呼!

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

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注释】

①日:

有一天。

②:

二鸟相和之声。

③巢:

做巢。

④掬:

捧。

⑤:

鸟卵。

【翻译】

我读书的房屋,它旁边有一棵桂树。

桂树上每天有关关叫声,靠近一看,是两只鸟在枝干之间做巢,离地不到五六尺,人的手可以碰到它。

巢像小杯子一样大小,精密完整而牢固,用细草缠结而成。

鸟是一雌一雄,小的不能满一捧,毛色明亮而洁净,美好洁白可爱,不知道是什么鸟。

雏鸟将要出壳了,雌鸟用翅膀盖着它,雄鸟去捕食。

每次得到食物,就栖息在屋上,不马上下来。

房屋的主人戏弄地用手摇它的巢,它们就向下看着鸣叫,轻摇它轻叫,重摇它就大叫,手拿下来,鸣叫就停。

后来有一天,我从外面来,见鸟巢掉在地上,找两只鸟和雏鸟,没有了。

问它们的去向,是屋主的童仆抓走了。

唉!

因为这鸟的羽毛洁白而且鸣叫声音好听,为什么不到深山里去寻找茂林栖息呢,托付身体到不合适的地方,才会被奴仆屈辱而死。

那人生上的路就很宽吗?

叹世间:

人间正道是沧桑!

正如老子所说: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补有余。

【赏析】

这篇文章选自《南山集》。

作者借鸟喻人,发出感慨,意图在于揭露封建社会使人无法生存的残酷现实。

认为有识之士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处所去发展,免得“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

【练习】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小不能盈掬()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

3.用原文回答,小鸟的“娟皎可爱”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作者托物言志,借鸟喻人。

联系文章分析,从鸟的命运折射出人的怎样的命运。

【答案】

1、满

2、距离地面不超过五六尺,人的手能够碰到它们

3、羽毛洁(或:

色明洁)音鸣好

4、在当时的残酷社会中,高洁的人,摆脱不了被戏谑耍弄,被捕捉失去自由的命运。

更多有关的资料篇二: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篇三: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2014-07-31来源:

网络整理作者:

佚名浏览:

次字号:

┊┊摘要:

鸟说【清】戴名世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①有声口官口官②然者。

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

巢大如盏③,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④,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清】戴名世

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①有声口官口官②然者。

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

巢大如盏③,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④,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⑤,无有。

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

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好也,奚⑥不深山之适⑦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

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⑧!

(选自《戴名世集》)

【注释】①日:

有一天。

②口官(guān)口官:

拟声词,二鸟相和之声。

③盏:

杯④掬:

捧。

⑤鷇(ku):

初生的小鸟儿。

⑥奚:

为什么。

⑦适:

到。

⑧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意思是,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去地不五六尺()

(2)手下,鸣乃已()

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手能及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雏且出矣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c.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d.不知其何鸟也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译文:

4.作者通过二鸟托身非所致死的不幸遭遇,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答:

2014年临沂市中考语文阅读题《鸟说》参考答案:

1.(2分)⑴距离(离开)⑵停止(每词1分)

2.(2分)b(b均为副词,译为将要、将近a前者为代词,译为它,后者为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无实义;c前者为介词,译为在,后者为介词,译为比d前者为代词,译为它,后者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

3.(3分)每当得到食物,(它)就在房屋上停息,并不马上下来。

(辄即各1分,通顺1分)

4.(3分)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注意回避风险,尽量远离祸患。

(内容合理2分,表达通顺1分)

(责任编辑:

欧阳青岚)

篇四: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创]《鸟说》阅读答案postby:

2014-10-199:

22:

53[]鸟说【清】戴名世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①有声口官口官②然者。

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

巢大如盏③,精密完固,细草盘结而成。

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④,色明洁,娟皎可爱,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之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余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鷇⑤,无有。

问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

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音好也,奚⑥不深山之适⑦而茂林之栖,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

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⑧!

(选自《戴名世集》)【注释】①日:

有一天。

②口官(guān)口官:

拟声词,二鸟相和之声。

③盏:

杯④掬:

捧。

⑤鷇(kòu):

初生的小鸟儿。

⑥奚:

为什么。

⑦适:

到。

⑧彼其以世路为甚宽也哉:

意思是,人生的道路并不很宽。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去地不五六尺()

(2)手下,鸣乃已()2.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人手能及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雏且出矣年且九十(《愚公移山》)c.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d.不知其何鸟也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每得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译文:

4.作者通过二鸟“托身非所”致死的不幸遭遇,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答:

参考答案:

1.(2分)⑴距离(离开)⑵停止(每词1分)2.(2分)b(b均为副词,译为“将要、将近”;a前者为代词,译为“它”,后者为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无实义;c前者为介词,译为“在”,后者为介词,译为“比”;d前者为代词,译为“它”,后者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3.(3分)每当得到食物,(它)就在房屋上停息,并不马上下来。

(“辄”“即”各1分,通顺1分)4.(3分)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注意回避风险,尽量远离祸患。

(内容合理2分,表达通顺1分)戴名世(1653-1713),清桐城人,散文家,字田有,号南山、夏庵等,康熙进士,曾任教习、知县、翰林院编修。

少年才思敏捷,尢留心明代史事,纲罗放失,访明季遗老,考求史实。

1702年刊行《南山集》,其中多采方孝标《滇黔纪闻》所载南明抗清之事,五十七岁中进士,三年后被参劾,以“大逆”罪被杀,为清初著名文字狱之一。

在散文方面,戴名世提出了“精”、“气”、“神”三主张,认为作文应“率其自然”,“修辞立其诚”,不仅要有变化,还应有“独知”。

后人多推他为桐城派开山祖之一。

篇五:

鸟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余读书之室,其旁有桂一株焉,桂之上,日有声啁啾然者,即而视之,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

去地不五六尺,人手能及之。

巢大如盏,精密完固,草节盘而成。

鸟雌一雄一,小不能盈掬,色明洁,娟皎可爱。

不知其何鸟也。

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雄者往取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

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则下瞰而鸣,小撼则小鸣,大撼之即大鸣,手下鸣乃已。

他日,与从外来,见巢坠于地,觅二鸟及雏无有。

闻之,则某氏僮奴取以去。

嗟乎!

以此鸟之羽毛洁而鸣好也,奚不深山之适而茂林之栖?

乃托身非所,见辱于人奴以死,彼其以为世路为甚宽也哉!

--戴名世《鸟说》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2分)⑴.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⑵.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9.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b)(2分)a.人手能及之觅二鸟及雏无有b.主人戏以手撼其巢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c.不知其何鸟也其真无马邪d.则二鸟巢于其枝干之间主人戏以手撼其巢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⑴.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他日行千里?

⑵.雏且出矣,雌者覆翼之译文:

雏鸟将要出壳了,雌鸟用翅膀盖着它。

1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雄者往取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雄者往取食∕辄息于屋上∕不即下12.用原文回答,小鸟的娟皎可爱表现在:

_.羽毛洁(或:

色明洁)音鸣好(或鸣好)_。

(2分)13.两文在体裁和写法上相似,而在写作内容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马说》借马喻人,告诉我们人才的发展需要____伯乐的发现(或伯乐)。

《鸟说》借鸟喻人,提醒我们有识之士的发展需要_适合自己的环境_。

(2分)译文:

我读书的房间,它的旁边有一株桂花树。

桂树上,每天有的声音,接近看它,原来有两只鸟在枝干之间筑了巢,离地面不到五六尺,人伸手就能触及它。

鸟巢像杯子般大,精密完好而且坚固,用细草打圈编结而成。

鸟一雌一雄,小得不满两手一捧,毛色明亮清洁,美丽洁白可爱,不知道是什么鸟。

小鸟将孵出,雌鸟用翅膀覆盖它,雄鸟出巢觅食,每次获得食物后总躲在屋上不马上下来。

主人用手摇动它的巢跟它开玩笑,那么它便往下边看着边鸣叫。

小摇则小叫,大摇则大叫,手停叫声也停。

有一天,我从外面回来,看到鸟巢坠落在地上,寻找两只鸟及幼鸟都不见,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某人家的僮仆把它们逮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