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5882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新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导学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8克(?

依据物质的质量比来计算,这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1)设:

(2)写:

(3)找:

(4)列:

(5)答:

(二)下面是某同学的做题步骤,请你帮他指出错在哪里。

在做电解水实验时,要产生2克氢气需要电解多少克水?

,同时产生多少克氧气/

步骤

对应步骤的解题部分

设未知量

(2)2H2O=2H2↑+O2↑

解:

设需要电解x克水,同时产Y克氧气。

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相关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

18232

x克2克Y克

列出比例式,求解

简明地写出答案

答:

需要电解18克水,同时产生32克氧气。

(三)完成P103练一练

(四)、计算类型:

例1——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

例2——已知的质量计算的质量。

(五)交流提升

1、用氢气还原16克氧化铜可得到铜多少克?

同时生成多少克水?

你能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吗?

(Cu—64、O—16、H—1)

2、加热3.16g高锰酸钾可得到氧气多少克。

三自主检测

1、要让3g镁条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

A、2gB、1gC、1.5gD、无法计算

2、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

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

A、27∶32∶102B、27∶24∶43

C、4∶3∶2D、108∶96∶204

3、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3gC和8gO2生成11gCO2 

B.2gC和4gO2生成6gCO2

C.4gC和5gO2生成9gCO2 

D.5gC和9gO2生成14gCO2

4、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5、8g氧气能使多少克的氢气完全燃烧?

6、碳在高温时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计算要使80克氧化铜完全反应,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

6.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二课时

提升训练

一、例题分析

1、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96g氧气,需要消耗水的质量是多少?

2、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长期缺碘可导致碘缺乏症。

食用加碘食盐是消除碘缺乏症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

下表是加碘食盐包装袋的简单说明。

请阅读说明后根据要求解决下面的问题:

(1)一袋500g规格的加碘食盐中含碘的质量

是mg。

(2)—袋500g规格的加碘食盐中含碘酸钾

(KIO3)的质量是mg。

3、把13.5g干燥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到试管中加热,直到没有气体产生为止,冷却后,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7g,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4、(有关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含杂质质量分数为5%的锌粒6.84克,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可生成氢气

多少克?

(杂质不跟稀硫酸反应)

5、在化学反应3A+2B=C+2D中,如果15克A和10克B恰好完全反应,A的分子量为27,则B的分子量为_______。

二、复习巩固

1、实验室用7.9克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7.1克,那么剩余物质是()

A.MnO2和K2MnO4B.K2MnO4

C.KMnO4和K2MnO4D.MnO2KMnO4

2、等质量的铝、锌、铁、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A.铝>镁>铁>锌B.镁>铝>锌>铁

C.锌>铁>铝>镁D.镁>铝>铁>锌

3、下列物质分解后,氧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氧气的是()。

A.

B.

C.HgOD.

4.6g不纯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0.2g,则铁所含的杂质可能是()。

A.Mg和AlB.Al和CuC.Mg和ZnD.Zn和Cu

5、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中各加入5克镁和5锌,镁和锌全部反应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针()

A.偏向加锌的一边.B.偏向加镁的一边.

C.仍停留在原来位置.D.左右摆动,不能停止.

6、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5克,加热使它完全反应,结果发现试管内固体物质为10.2克,试回答:

(1)生成多少克氧气?

(2)充分反应后,试管内含有那些固体物质?

其质量分别为少克?

7、用氢气还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生产含杂质为4%的生铁5.6吨,需含氧化铁80%的铁矿石多少吨?

*8、实验室利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反应前二氧化锰占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25%,当加热反应到二氧化锰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30%时,已分解的氯酸钾占总的氯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酒精挥发—分子消失了

B.气体膨胀—分子间隔变大

C.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玻璃破碎C.水结成冰D.粮食酿酒

3.铒激光可用于补水、治疗面部色斑。

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该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68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是167.3D.元素符号为Er

4.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5.联合国发布报告:

到2030年,全球将有

的国家和地区面临干旱问题。

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

C.澄清的矿泉水是纯水

D.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6.钯被广泛地用作气体反应中的氢化或脱氢催化剂。

如图为钯元素的部分信息,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B.钯的中子数为46

C.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gD.Pd原子与Pd3+的质量几乎一样

7.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分钟有7人患癌,一种抗癌新药在千万人的千呼万唤中即将诞生,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即将全球上市。

西达本胺由分子构成,其化学式为C22H22FN4O2,下列关于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达本胺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西达本胺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西达本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原子构成

D.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50个原子

8.下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构成固体的微粒不运动

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煤、石油、天然气、酒精都是化石能源

D.生活污水排放到江河中,可增加水中养分

9.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列实验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空气和氧气

将燃着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C

鉴别食盐和白糖

观察颜色进行区别

D

验证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氧气和空气中

A.AB.BC.CD.D

10.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冰和干冰,组成元素不同﹣物质分类相同

B.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一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元素相同,原子排列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D.汽油和洗涤剂都能去油污﹣去污原理不同

11.某稀溶液溶质可能是NaNO3、HCl、H2SO4,Cu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x)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和H2SO4一定有

B.H2SO4和CuCl2一定有,HCl一定无

C.HCl、CuCl2、NaNO3一定有

D.HCl、CuCl2一定有,H2SO4一定无,可能有NaNO3

12.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过氧化氢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

D.过氧化氢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读液体体积B.

引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D.

取固体药品

1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15.“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当前荷泽市环保工作的重点。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B.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

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D.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二、多选题

16.2015年10月,屠呦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成功提取青蒿素(C15H22O5)并发现青蒿素对治疗疟疾特效,对疟疾的治疗取得了质的突破.下列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蒿素中含有三中元素

B.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39个原子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2:

5

D.青蒿素属于化合物

17.在密闭容器中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g,点燃得到水18g,则反应前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A.1:

4B.1:

2C.1:

9D.2:

1

18.抗癌新药紫杉醇的化学式为C47H51NO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紫杉醇属于氧化物

B.紫杉醇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C.紫杉醇是由47个碳原子、5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D.紫杉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93

1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gX2和ngY2充分反应,则生成Z的质量一定是(m+n)g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X2完全反应生成bgZ,则同时消耗(b﹣a)gY2

20.8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三、填空题

21.请根据下面图图二的有关信息,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一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溶液温度与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

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图中M点的意义_____。

(3)图二是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有关反应图象,该图象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完成。

先发生的是①Na2CO3+HCl═NaHCO3+NaCl,所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v1mL时无气泡产生,然后再发生的是②NaHCO3+HCl=NaCl+H2O+CO2↑,加入的盐酸与第一步生成的NaHCO3反应,根据图象若V1是10mL,则V2的值是_____mL。

22.已知A、B、C、D、E、F、G、X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含有相同的元素,A、B、D、E、X为氧化物,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G为单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D_____、F_____;

(2)X在反应①中起的作用是_____;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_____;

反应②:

_____.

四、推断题

23.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为一种单质,B为产生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C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D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的化学式:

B_____D_____;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B:

_____E

_____。

五、流程题

24.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过程I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___不同,分离得到N2。

②过程Ⅱ中,N2和H2反应生成NH3,该反应为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③过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NO+6H2O,若参加反应的NH3为68kg,理论上生成NO的质量为______kg。

④过程Ⅳ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过程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__。

酒店提供的“液氮冰淇淋”是用液氮使奶油等原料快速冻结而制成的无冰渣感的冰淇淋。

利用液氮制作冰淇淋,是因为液氮______。

六、实验题

25.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有关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同学通过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来制取氧气,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填字母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乙同学在缺少

的情况下,用少量的

与较多的

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该方法是否可行_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由是______。

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通常利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收集二氧化硫可以用排空气法,选择的收集装置最好是______

,你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______

A.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小

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已知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故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硫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其水溶性。

现提供:

一试管二氧化硫气体

已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水槽,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

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七、计算题

26.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某些地区居民的食用盐中必须加碘。

下图为某盐业总公司生产的加碘盐部分标签,请根据图中标签回答问题:

(1)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从“食用方法”推测,碘酸钾的一种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保碘盐中碘的最低含量,1kg碘盐中至少应加入碘酸钾_________________mg(精确到0.1)。

八、科学探究题

27.在高温条件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

小莉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飘到空中的肥皂泡,有爆鸣声。

说明生成的气体____。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常见铁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如下表: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2)稀盐酸(或稀硫酸)与铁反应产生气体,与铁的氧化物反应没有气体产生。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剩余固体是Fe3O4;

猜想二:

剩余固体是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根据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加以检验。

实验操作

___________

剩余固体是Fe3O4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6

17

18

19

20

BD

AC

BC

21.放热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0

22.

(1)CO2CH4

(2)催化作用

(3)2H2O22H2O+O2↑CH4+O2CO2+H2O

解析:

(1)CO2CH4

(2)催化作用

(3)2H2O2

2H2O+O2↑CH4+O2

CO2+H2O

23.CO2CaCO32CO+O2===2CO2H2CO3=H2O+CO2↑

24.沸点化合1202NO+O2=2NO215:

8:

23汽化吸热,使牛奶中的水分凝固形成冰淇淋

25.A2KClO3

2KCl+3O2↑可行高锰酸钾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锰,可以起到催化作用BEC将一试管二氧化硫气体

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再水面下拿开橡皮塞管内液面上升

26.+5214受热易分解或受热不稳定33.7

27.提供水蒸气H2剩余固体是Fe和Fe3O4稀盐酸(或稀硫酸)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3Fe+4H2O

Fe3O4+4H2↑Fe2O3为红为棕色粉末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1.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积极参加植树活动B.淘米水用来浇花

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减少使用塑料袋

2.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需区别的物质

选择的试剂或方法

食醋与酒精

闻气味

空气与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

水和双氧水

看颜色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二氧化碳

B.加热液体

C.液体体积读数

D.滴加液体

4.氢化镁(MgH2)固体与水可作氢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它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为(  )

A.MgO、H2B.Mg(OH)2、O2C.Mg(OH)2、H2D.MgO、O2

5.下面各种现象主要是由物理变化引发的是()

A.铜片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

C..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口出现一层白色固体

D.真空包装的牛奶发酵后会出现包装袋鼓胀现象

6.学校食堂提供了下列5种食物:

小亮为自己安排的午餐食谱中,较合理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⑤

7.下列各图中〇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B

C

D

8.豆腐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亮氨酸是氧化物

B.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C.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

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3:

l:

9.下列物质的应用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