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的训练途径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566654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写结合的训练途径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读写结合的训练途径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读写结合的训练途径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读写结合的训练途径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读写结合的训练途径Word文件下载.doc

《读写结合的训练途径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写结合的训练途径Word文件下载.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读写结合的训练途径Word文件下载.doc

一、以读促写的训练。

  1、抓描写生动的词句进行训练

描写生动的词不仅仅让我们能感受到文章的优美,而且可以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流露。

教师可以采取先指导情感朗读,继而将生动词句换成平实词句,然后比较朗读,体会描写生动句子的好处来进行训练。

2、抓寓意深刻的词句进行训练

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已出现了一些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如富有哲理的、寓意深刻的、托物言志的,重在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领会,而不是一味地灌输。

这样的词句必须放到课文中去,找出与之相关联的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才能深刻领悟。

3、抓简略或空白处进行训练

在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在表达上都有写得简略或省略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或拓展文章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阅读后的想象,给文章简略或空白处加以补充,既使学生领悟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同时还增强了学生作文的自信心,他们意识到自己能改课文了,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从而唤起了学生对作文的激情。

4、好词佳句的摘录

学生课外阅读的量不做具体规定,但我订了一个最低限度“不动笔墨不读书”,每周必须作读书笔记。

在练习本上摘录好词佳句一页,下一周利用早上几分钟,读上一周摘录的内容,这样反复吟读,不断积累。

5、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班队活动往往是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主阵地,教师可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各类竞赛。

如诗歌朗诵比赛、故事大王比赛、背古诗、词语接龙等。

二、以写促读的训练。

有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强,为什么作文还是平平呢?

我认为原因只有一个:

练笔少,阅读知识得不到巩固、运用,造成了读写分离。

读和写属于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必须要让写的训练挤入阅读课堂,推行以训练为主,在写中巩固阅读知识,以促进两种能力的转化。

1、依据课文结构特点进行写的训练。

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我在教学阅读课时,尽量发现一些构段方式较典型的段落给学生分析,并让他们“依葫芦画瓢”进行仿写训练。

课文中经常出现运用总—分写法的段落,在上这些课时,我分析完段落,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段落结构特点后,就组织学生仿写,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进行写段的训练。

此外,遇到一些典型句式,也要引导学生说上一两句。

如“有的……有的……有的……”等。

通过这样有步骤的从读到写的训练,有效地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

使得学生写作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通过续写课文故事增加写的训练。

课文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省略号,有的记叙文、童话故事好像并没有结束。

这时候就抓住这些点,进行拓展,增加写的训练。

如《第八次》中布鲁斯王子是怎样说服士兵进行第八次战斗的?

《卧薪尝胆》中勾践回国后是怎样精心准备才战胜吴国的?

等等。

这样的写的训练不仅让学生练了笔,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了阅读能力。

  

四、读写结合

如果平时的阅读是在积蓄,那么写作时就是在运用这些积蓄,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将读与写联系起来。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作文时要想到文章是写给谁看的。

”作文时应想到读者,作文中应该有读者,这样才能吸引读者,引起共鸣,这是最高层次的读写结合。

由于读写结合的整体结构紧密相连,所以我在教学中尝试以下教学方法,进行“读写结合”的研究。

1.读中探写。

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特色,吸收写作营养。

这种探写不是局限于语言技巧上的运用,而是多层次的立体的探写。

它包括:

(1)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2)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3)作者选择了哪些事例,选择这些事例对表现文章有什么好处;

(4)作者抓住了哪些特征进行描写等。

2.读中插写。

为了学生更进一步领悟文章,依据文中的某些学生感兴趣的因素,插入一些片断练习。

可以是扩写、续写、改写等,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都可以。

3.为读作文。

这里的“读”是指读者,为“读”作文不妨称为“需要作文”。

学生在作文时犹如与读者在正面交流一样,这样的作文克服了为作文而作文的“遵命作文”,学生的作文往往真情流露,表达清楚。

4.读后仿写。

模仿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仿写也是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捷径。

仿写可以借鉴一篇文章也可以借鉴多篇文章,可以仿写内容也可以仿写结构及语言,还可以仿写作者的风格。

总之,“读写结合”的方式是符合小学阶段,特别是刚接触作文的孩子的。

这种方式让作文变得简单,让孩子不再害怕作文。

但,俗话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只有大量阅读,读写结合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出路,而科学有效的读写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