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67284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班美术活动彩色画《气球变葡萄》文档格式.docx

今天我带了很多用葡萄做出的好吃的食物,大家一起来品尝好不好?

 

物体画《鸡宝宝的的篱笆墙》

1.学习用竖直线、短横线表现篱笆。

2.在保护小鸡宝宝的游戏情景中,通过不断累加线条,感受线条组合由疏到密的变化。

3.乐意为小鸡宝宝做篱笆墙。

1.观察过一些单位的户外防护栏杆,知道什么是篱笆、栅栏,用过粉笔。

2.大灰狼头饰一个,圆若干,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

3.录音机,欢快、活泼的音乐。

1.教师扮演鸡妈妈,带领幼儿入场。

鸡宝宝们,妈妈要带你们出去玩一玩,找一找好吃的东西喽!

我们吃的好饱啊!

回家休息一会儿吧。

2.通过“大灰狼”的情景创设,引导幼儿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篱笆”。

(1)“大灰狼”第一次袭击,引起幼儿插“篱笆”的兴趣。

教师:

宝宝们,躲在家里不要动哦!

(配班老师扮演大灰狼)

(2)教师引导幼儿插长长的“篱笆”。

大灰狼就在我们家的附近,实在太危险了!

怎么办呢?

(幼儿可以自由想象各种保护的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我的宝宝真能干,想了这么多的办法!

那我们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在地上画出许多长长的“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

教师(边讲边示范):

要从上面直直地插到地下,还要长长的哦!

幼儿插“篱笆”。

(3)“大灰狼”第二次袭击,教师引导幼儿插密密的“篱笆”。

“大灰狼“第二次出现,边走边恶狠狠地说:

“哇!

地上插了这么多的篱笆,该怎么办呢?

”“我爬,我爬……”(边说边做动作,爬不上去)“看看有没有空的地方可以钻进去?

”“这里有一个空地方,今天有些太累了,等会儿我再来!

“大灰狼”等会还会回来,他想从空地方钻进我们的家。

3.“大灰狼”第三次出现,评价幼儿插“篱笆”的情况。

“大灰狼”边做挤“篱笆”的动作边说:

“这里的篱笆好密!

”“这里的篱笆好高啊!

”……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4.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感受成功保护自己的快乐。

陶艺《大家一起玩》

1.对陶泥的特性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喜欢陶泥,能积极主动地玩泥。

3.在玩泥、和泥、压印活动中感受陶艺带来的乐趣。

1.陶泥作品若干件,红泥、黑泥和白泥各一块。

2.幼儿在草地上和泥、压印、制作的照片。

3.陶泥人手一份,玩泥工具若干。

1.出示陶泥作品,谈话引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哥哥姐姐做的陶艺作品。

你们看,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幼儿观察、自由交流)

2.教师:

这些作品都是用陶泥做的。

我们幼儿园开展活动用的陶泥一般有红泥、黑泥和白泥。

3.出示并介绍玩泥工具

(1)教师出示幼儿在草地上和泥、压印、制作的照片。

陶泥很好玩哦!

看,哥哥姐姐在干什么?

(2)幼儿观察讲述,教师介绍并示范玩泥工具。

你们想玩泥吗?

怎么玩呢?

(3)提醒幼儿在玩泥时要注意卫生。

4.幼儿玩泥,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小结,结束活动。

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

以后我们还会经常和陶泥做游戏的!

国画《了解中国画》

1.欣赏中国画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了解中国画的悠久历史。

2.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对中国画产生兴趣。

1.画有同样内容的中国画和蜡笔画各一张。

2.提斗,大白云,小勾线笔,宣纸,墨汁,国画颜料等。

1.对比欣赏中国画与蜡笔画,初步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韵味,知道有国画这种艺术形式。

请你们看看,这两幅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2.认识几种基本的、在幼儿园阶段常用的作画工具。

(1)认识三种毛笔:

提斗、大白云、小勾线笔。

(在幼儿园阶段,常常用拟人的方法介绍毛笔,如这三种毛笔分别是笔爸爸、笔妈妈和笔宝宝,它们是一家。

(2)认识墨汁和国画颜料。

(3)认识宣纸。

(可以将宣纸与普通白纸放在一起,引导幼儿通过看、摸、滴水等方法,感受宣纸柔软、吸水、易破等特性。

3.幼儿自由探索使用作画工具。

(1)引导幼儿用干毛笔刷刷自己的胳膊和脸,感受笔头的柔软性。

(2)用毛笔蘸清水在地板上、宣纸上随意涂鸦,感受毛笔的笔触与宣纸的吸水性

(3)做个小实验,将墨汁轻轻地滴入装有清水的玻璃杯中,感受墨汁溶于水以及遇水变淡的特点。

平面贴画《和太阳宝宝一起玩》

1.感受红、黄、绿的色彩美。

2.乐意动手撕撕贴贴,体验撕贴活动的快乐。

1.人手一个太阳胸饰。

2.长条色纸,圆形纸。

3.背景图,糨糊,《种太阳》的音乐。

(一)巩固对红黄绿三色的认识。

1.教师扮太阳妈妈,幼儿扮太阳宝宝。

请幼儿看看自己是什么颜色的宝宝?

再看看同伴是什么颜色的?

2.请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宝宝分别站起来说一说自己是什么颜色。

3.太阳宝宝讲故事后,提问:

“还有什么东西是红颜色的?

还有什么是绿颜色的,黄颜色的?

(二)撕贴太阳,体验活动的乐趣。

1.师:

我们再来做一些太阳宝宝和我们玩。

教师出示做好的范画,集体学着做一做,教师示范讲述,重点讲述撕贴光芒。

“两只小小鸟,一起来捉虫,你捉一点点,我捉一点点,小虫捉到了,大家真开心。

”集体学撕,请幼儿上来撕。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3.评价活动。

“你喜欢哪个太阳宝宝?

(三)师:

我们一起和太阳宝宝来跳个舞吧!

走出教室。

彩色画《五彩世界》

1.认识各种绘画工具,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

2.大胆运用各种画笔、手和脚涂鸦色彩。

3.体验初次玩颜料的愉悦。

1.排笔,白色长卷纸,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

(为幼儿的第一次涂鸦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让幼儿尽情地在彩色的世界里玩耍)

2.霍克尼《尼克尔斯峡谷》,康定斯基作品(以色彩丰富的作品为主,让幼儿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3.音乐《仙境》。

(美好的音乐让幼儿身心放松,易于想象联想,并且和《尼科尔斯峡谷》的画面相呼应)

活动过程:

1.创设音乐情境,幼儿自由想象。

播放音乐《仙境》,让幼儿置身于“仙境”中,感受音乐中的流动,想象自己在一个宁静、舒适的地方,可以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和想象到的事物。

2.欣赏作品,感知色彩。

(1)欣赏《尼克尔斯峡谷》,教师提问:

这幅画中的什么地方是最美的?

画里有哪些美丽的东西?

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色块,感知多种多样的色彩。

在欣赏画的同时,继续播放音乐,将音乐中流淌的感觉和画的美结合起来,让幼儿感受色彩带来的美好和神奇。

(3)教师:

美丽的峡谷是神奇的宝贝变出来的,你们想认识这些宝贝吗?

3.随音乐在游戏中舞动彩笔。

(1)教师依次介绍排比,水粉颜料……

看看这些神奇的宝贝在干什么?

(教师用笔蘸颜料)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用笔蘸颜料的时候需注意量的把握,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告诉幼儿多了或少了应如何处理)

(3)教师(播放欢乐的的韵律音乐):

神奇的宝贝要跟着音乐跳起舞了。

(4)幼儿操作,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涂鸦情况。

(第一次涂鸦,有的幼儿可能还不能完全放开,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和指导,当幼儿玩的很尽兴了,教师可以提醒幼儿用手和脚涂鸦,将整个涂鸦活动推向高潮。

水墨画《萝卜》

1.欣赏水墨画《萝卜》的造型、颜色和深浅变化。

2.在体验中探究水墨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画萝卜。

1.大的红萝卜(有根须)实物。

2.水墨画工具:

粗细不同的毛笔、盘子、宣纸等。

3.其他绘画工具:

水彩笔、油画棒等。

4.幼儿用书第5册第19~20页

5.挂图《水墨画〈萝卜〉》。

6.音乐磁带

1.水墨画作品的欣赏。

(1)观察颜色及其深浅变化。

(2)感受作品的整体美和形式变化,比如萝卜的大小、观察角度的不同。

(3)教师介绍画家——齐白石爷爷。

出示挂图——齐白石的作品《萝卜》。

“你看见了什么?

喜欢它吗?

为什么?

”出示实物红萝卜。

“画家作品中的萝卜和我们手里的红萝卜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2.水墨画作品与实物萝卜对比欣赏。

3.探索水墨画的绘画工具。

(1)提供宣纸,感受宣纸的柔软。

(2)讨论水墨画的绘画材料。

可用幼儿常用的绘画工具进行启发:

“画家是用什么材料画的呢?

是用铅笔?

水彩笔?

(3)讨论并实践粗细不同的笔有不同的绘画效果。

(4)讨论并实践颜色深浅与勾墨、染色的关系。

4.在流畅、舒展的背景音乐中,幼儿自由选择绘画方法画萝卜。

5活动延伸:

展示萝卜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评价。

陶艺《太阳公公》

1.学习用搓泥条、压扁、贴画等方法表现出太阳的不同造型。

2.能大胆想象,提高创造力。

1.布置大班幼儿关于太阳的绘画作品展。

2.陶泥人手一份。

1.参观“太阳公公”绘画作品展。

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有个“太阳公公”的作品展。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集体讨论、学习制作。

大哥哥、大姐姐画的“太阳公公”漂亮吗?

你最喜欢哪一个?

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从造型、花纹、表情等方面描述)

我们可以怎样制作“太阳公公”?

(师幼共同讨论)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各种不同造型的太阳公公。

4.展示作品,相互欣赏、评价。

彩色画《泡泡吹画》

1.让幼儿尝试运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绘画卫生习惯。

物质准备:

范例;

红、黄、绿三种颜料的洗洁精水、吸管、抹布、海底背景图。

知识经验准备:

已经会用吸管吹泡泡。

1.带幼儿玩接泡泡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1)听音乐,问:

“小朋友刚才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吹泡泡)

(2)(幼儿围在教师身边听音乐自由动作)教师:

小朋友玩过吹泡泡的游戏吗?

现在老师来吹泡泡,你们试试看用小手能不能把这美丽的泡泡接住?

(教师吹泡泡吸引幼儿注意力,幼儿主动接泡泡。

(3)教师:

刚才你们接住泡泡了吗?

泡泡在哪里呀?

(引导幼儿说出泡泡不见了)

(4)教师:

这些美丽的泡泡停留的时间太短了,宝宝的小手碰到就破了,不见了,真可惜。

宝宝能想个办法把这美丽的泡泡留住吗?

(幼儿讨论,教师肯定幼儿的讨论结果:

画下来、拍照…)

2.出示泡泡画范例,引起幼儿作画兴趣

(1)师出示范例和作画材料,和幼儿共同讨论怎样吹出彩色的泡泡画。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吸管吹出的泡泡画,请幼儿认识作画材料:

三种颜色洗洁精水、吸管)

(2)教师示范作画步骤:

拿相应的吸管轻轻的蘸上颜料——拿平吸管,轻轻的吹出泡泡,并在画纸上留下彩色的泡泡。

(配上短小的儿歌:

蘸一蘸,舔一舔,轻轻吹。

(3)请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a提醒幼儿用不同的颜色吹出彩色的泡泡。

b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

c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在画纸上吹满泡泡。

d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3.请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说一说吹出的泡泡画像什么?

(1)让孩子把画贴在海底背景图上,体验作画成功的快乐。

(2)带孩子出去吹泡泡,结束活动。

彩色画《多彩鱼》

1.尝试用记号笔油画棒进行美术操作。

2.体验“帮鱼游回来”过程带来的快乐。

3.养成良好的画画规则。

1.油画棒、记号笔。

2.海底水草的背景图,音乐《我是一只鱼》,各种鱼的图片。

1.开始部分

(1)律动进入活动室。

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潜水艇去海底探险吧!

来,准备好了吗?

出发吧!

(幼儿跟着老师听音乐做相应的动作进场,坐成半圆形)

(2)观察范画,引导幼儿猜测。

教师:

海底到了,咦,海底的鱼去哪儿了呢?

(3)讨论:

用什么好办法让鱼儿游回来。

(4)出示记号笔,教师:

这是一支魔术笔,它就能帮鱼儿游进我们的海底世界来。

(用记号笔在背景上画鱼)

(5)欣赏各种各样的鱼。

(6)提出操作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结束部分。

(1)评析。

我们到潜水艇上去看鱼喽!

(指出有特色的鱼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这鱼漂亮吗?

(2)离开活动室。

我们一起去邀请别的班级的小朋友来看鱼吧.......

物体画《百变太阳》

1.学习用点、线以及点线的组合,绘画表现太阳的光芒。

2.通过欣赏教师的范画、迁移已有的点线经验,丰富点、线的多样性。

3.感受自由创作的快乐。

1.幼儿有画圆的经验,会画点和简单的线条:

有水粉绘画的经验。

2.范画:

三幅彩色太阳的图片。

3.水粉笔人手一支,黑色卡纸人手一张,颜料(红、黄、蓝、绿、橘黄),每组一个分类盒(装好颜料)、两块抹布、两个洗笔罐。

1.出示三幅太阳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1)以《小兔子找太阳》的故事导入。

你们还记得《小兔子找太阳》的故事吗?

小兔子找到的太阳石什么样子的?

(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暖暖的)

今天,老师找到了三种不同的太阳。

请你看看,这些和小兔子找的太阳一样吗?

(2)教师出示三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这三个太阳什么地方不一样?

它们的光芒石什么样子的?

像什么呢?

还有什么线也可以来和太阳做朋友,变成它的光呢?

太阳的光芒各种各样,可以用点画,也可以用线画,真漂亮!

2.教师交代作画要求。

(1)用语言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小兔子找到太阳了,你们想不想也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

(2)引导幼儿思考。

今天我们都要来设计一个太阳。

画太阳时先画什么?

再画什么?

你想邀请点点、线线还是点线一起来做太阳的光芒呢?

你想用什么样的点点(线线)呢?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教师用情境性的语言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和点表现太阳的光芒。

(2)关注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

(3)幼儿自由欣赏同伴的作品。

你喜欢哪个太阳?

这个小朋友找谁来做太阳光芒的呀?

物体画《小草长出来了》

1.欣赏草地的图片,感受小草的密集、柔软。

2.通过用手部提腕的动作,学习用向上的线条表现小草。

3.初步尝试体验与同伴在同一张纸上绘画。

1.幼儿有在草地上玩耍的经验,用小手摸过小草。

2.草地图片,土黄色长条画纸,深浅不同的绿色油画棒,水粉笔,红、黄、蓝水粉颜料。

3.小兔子手偶一个,录音机一台,活泼欢快的音乐。

1.欣赏草地的图片,感受小草的细密。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照片。

请你们看一看,照片上是什么呀?

2.感受草地上小草的柔软。

(1)通过回忆在草地上玩耍的经验,感受小草的柔软。

小草踩在草地上……

小手摸在小草上……

(2)在小草生长的情境中,学习用提腕的动作表现小草的生长。

冬天,小草还在地下睡觉呢。

春天到了,小草要顶开厚厚的泥土长出来!

谁知道小草是怎样顶开泥土的?

谁能学一学?

(这里要重点让幼儿理解生长的力度)

小草用力顶呀,才能钻出泥土看到太阳公公,小草看到太阳公公,才能越长越高!

(教师用夸张的语言暗示幼儿做上提的动作)

3.教师以故事情节导入,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向上生长的小草。

(1)教师出示小兔子的手偶,激发幼儿画小草的情感。

小兔子可喜欢在草地上玩耍啦!

哎呀,小草怎么还没有长出来啊?

(2)教师出示土黄色长条画纸,示范画小草。

4.幼儿三人一组画小草,教师指导。

(1)三人一组,自由结伴。

(2)教师用情境性的语言指导幼儿画密密的小草。

小兔子可喜欢去小草多的地方玩了!

5展览幼儿作品,集体欣赏。

你们喜欢哪块草地?

6.幼儿感受教师二次创作带来的快乐。

草地上还开满了许多的小花呢!

有什么颜色呀?

让我们一起去草地上跳舞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