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69634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docx

人教版选修4第二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

选修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能力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对于反应

改变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①升温②恒容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

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B.10.0mL2

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

C.

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

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

3.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

的盐酸的烧杯中,立即加水均稀释到50mL,此时X溶液和盐酸进行反应,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10mL4

的X溶液B.30mL2

的X溶液

C.3mL10

的X溶液D.15mL3

的X溶液

4.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硫酸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A.AB.BC.CD.D

5.已知分解1molH2O2放出热量98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的活化能等于98kJ·mol-1D.v(H2O2)=v(H2O)=v(O2)

6.已知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P(g)+3Q(g)

2R(g)+2S(g)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P)=0.15mol·L-1·min-1B.v(Q)=0.6mol·L-1·min-1

C.v(R)=0.1mol·L-1·s-1D.v(S)=0.4mol·L-1·min-1

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不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③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④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⑥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A.1个B.2个C.3个​D.4个

8.亚氯酸盐(如NaClO2等)可用作漂白剂,在常温避光条件下可保存一年,但在酸性条件下能生成亚氯酸,亚氯酸进而发生分解:

5HClO2=4ClO2+H++Cl-+2H2O,若在发生分解时加入稀硫酸,发现开始时反应缓慢,然后反应突然加快,并释放出大量ClO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B.溶液中的H+起催化作用

C.溶液中的Cl-起催化作用D.逸出的ClO2使生成物的浓度降低

9.设C(s)+CO2(g)

2CO(g)ΔH>0的反应速率为v1,N2(g)+3H2(g)

2NH3(g)ΔH<0的反应速率为v2,对于这两个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

的平衡常数为10。

若将1.0mol的HX(g)通入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A.5%B.17%C.25%D.33%

11.

俗名光气,是有毒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当反应达平衡时,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Ar,能提高

的转化率

C.单位时间内生成CO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12.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

A.Fe与浓盐酸反应比与稀盐酸反应快

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

D.Cu能与浓硝酸反应,但不能与浓盐酸反应

13.有关碰撞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具有足够能量的分子(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就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B.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的概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大,有效碰撞的概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的概率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14.现欲用纯净的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生成CO2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E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

B.FG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最多

C.由图像可推断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可以降低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1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少量硼酸溶液滴入到碳酸钠溶液中

无气泡

Ka:

H2CO3>H3BO3

B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向混合液中加入新制备的Cu(OH)2悬浊液并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水解

C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石蜡油分解生成不饱和烃

D

将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溶液混合后,放入不同温度下的水浴中

都变浑浊

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

A.AB.BC.CD.D

16.反应A(s)+2B(g)===C(g)+D(g),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B的浓度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体积增大

D.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

17.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分别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2中的A为分液漏斗

B.图2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C.若图1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一定比Cu2+好

D.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

18.下列四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四个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C.双氧水分解D.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19.密闭容器中,反应A(g)+2B(g)

C(g)分别在三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A)=0.100mol·L-1、c(B)=0.200mol·L-1、c(C)=0mol·L-1,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①比较,②可能加入了催化剂B.与①比较,③一定是增大了压强

C.实验③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40%D.该反应一定有ΔH>0

20.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光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该“光触媒”技术可以杜绝“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二、填空题

21.反应

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

1.增加的量,其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下相同)。

2.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

3.保持体积不变,充入使体系压强增大,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

4.保持压强不变,充入使容器的体积增大,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___,逆反应速率__________。

22.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

)+6B(?

)^

cC(s)+dD(?

当反应进行到一定时间后,测得A减少nmol,B减少+n/2mol,C增加3n/2mol,D增加nmol,此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1.写出该反应的各化学计量数a:

__________;b:

__________;c:

__________;d:

__________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则A为__________态,B为__________态,D为__________态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反应

2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和3

并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使其发生反应:

1.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再向其中充入1,反应速率会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

2.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再向其中充入1氩气,反应速率会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

3.若保持容器气体压强不变,再向其中充入1和3,反应速率会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

4.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会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

 

2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温度

热水

冷水

出现黄色浑浊的时间(填“长”或“短”)

__________

__________

实验原理

NaS2O3+H2SO4

Na2SO4+SO2↑+H2O+S↓

2.规律

其他条件相同时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__________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__________

3.实质。

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含量__________→活化分子浓度__________→有效碰撞几率__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①升温、⑤加催化剂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③增加

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反应速率增大;④减压、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减小,反应速率减小;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有①③⑤,故选B。

2.答案:

D

解析:

选项A中,98%的浓硫酸与铁片发生钝化,不能产生氢气;选项B中,在原来的盐酸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相当于盐酸稀释,所以反应速率减慢;选项C中,无论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升温,化学反应速率肯定加快;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来说,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故选D。

3.答案:

B

解析: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大因混合液均加水稀释到50mL,A项中n(X)=0.01L×4

=0.04mol,B项中n(X)=0.03L×2

=0.06mol,C项中n(X)=0.003L×10

=0.03mol,D项中n(X)=0.015L×3

=0.045mol,其中B项中X的物质的量最大,在混合液中浓度最大,故反应速率最大。

4.答案:

D

解析:

D项中反应温度高且反应物的浓度大,反应速率最大,最先出现浑浊。

5.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I-为反应的催化剂,该反应的活化能不为98kJ·mol-1,所以B、C项错误;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H2O2=2H2O+O2↑,水不能用来表示反应的速率,且过氧化氢和氧气的反应速率比为2:

1,D项错误。

6.答案:

C

解析:

本题易错之处是忽视单位的换算错选B或F。

把C项中v(R)的单位调整为mol·L-1·min​-1

后,数值变为6。

A项,v(P)/l=0.15mol·L-1·min​-1;B项,v(Q)/3=0.2mol·L-1·min​-1;C项,v(R)/2=3mol·L-1·min​-1;D项,v(S)/2=0.2mol·L-1·min​-1;故选C项。

7.答案:

D

解析:

①活化分子如果有合适的取向,发生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如果没有合适的取向,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正确;②普通分子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③增大反应物浓度,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大,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正确;④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休积),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伹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错误;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故正确;⑥催化剂可降低反位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故正确。

故选D。

8.答案:

C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亚氯酸,在生成的亚氯酸中加入稀硫酸,开始时反位缓慢,然后反应突然加快,这说明亚氯酸分解生成的产物中的Cl-起了催化作用。

9.答案:

A

解析:

温度升高时,不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均增大,A项正确。

10.答案:

B

解析:

11.答案:

B

解析:

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A错;恒温恒压条件下充入Ar,反应容器的体积必然增大,相当于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的转化率增大,B对;CO和

均为生成物,反应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生成CO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1:

1,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C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错。

12.答案:

D

解析:

A,B项为酸的浓度不同所致;C项为反应条件不同所致;只有D项是因浓硝酸与浓盐酸本身性质不同所致:

13.答案:

A

解析:

A.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如果不是有效碰撞,则不能反应,故A错误;B.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但百分数不变,浓度增大可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故B正确;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C正确;D.催化剂影响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但不影响化学平衡,故D正确.答案A.

考点:

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曲线斜率大小决定反应速率大小,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由图可知EF段的曲线斜率最大,所以EF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故A错误;

B.由图可知EF段之间纵坐标差值最大,反应EF段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多,故B错误;

C.随反应进行,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EF段化学反应速率比OE大,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错误;

D.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导致氢离子的浓度减小,速率降低,故D正确;

答案为D。

15.C

【解析】

A.将少量硼酸溶液滴入到碳酸钠溶液中,可能因为生成碳酸氢钠,不放出气体,无法证明H2CO3和H3BO3的酸性强弱,应该加入过量的硼酸,故A错误;B.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没有加碱至碱性,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蔗糖未水解,故B错误;C.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碎瓷片并加强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石蜡油分解生成不饱和烃,故C正确;D.将Na2S2O3溶液和稀硫酸溶液混合后,放入不同温度下的水浴中,都变浑浊,要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应该测定出现浑浊的时间,不是根据该现象判断,故D错误;故选C。

16.D

【解析】增加B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A错误;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压强增大,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错误;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体积增大,参加反应的各种气体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C错误;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但是参加反应的各种气体浓度未变,故反应速率不变,D正确;正确选项D。

点睛:

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A(s)+2B(g)===C(g)+D(g)反应,充入和反应无关的气体,参加反应的各种气体浓度未变,速率不变;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A(s)+2B(g)===C(g)+D(g)反应,充入和反应无关的气体,参加反应的各种气体浓度减小,速率减慢。

17.C

【解析】

【详解】

A.图2中仪器A为分液漏斗,故A说法正确;

B.图2实验过程中可通过测定相同状态下产生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故B说法正确;

C.图1中所滴加溶液为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溶液中阴离子的成分不同,因此无法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故C说法错误;

D.图1实验过程中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故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18.D

【解析】

【分析】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B、氢氧化钠中加水溶液碱性会减弱;C、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增加氧气的产量,只会加快反应的速度;D、饱和氯化钠溶液加水时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详解】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沉淀,直至盐酸完全反应,再和氯化钙反应产生沉淀,故A正确;B、氢氧化钠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碱性会减弱,PH减小但不会小于7,故B正确;C、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增加氧气的产量,只会加快反应的速度,故C正确;D、饱和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溶质的质量不会改变,与图象不相符,故D错误。

故选D。

1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①与②相比,反应达平衡后A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反应速率改变,故考虑加入了催化剂,A正确;

B.①与③相比,反应达平衡后③中A的含量减少,平衡向右移动,故可能为增大压强,又因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故也可能是降低温度,B错误;

C.实验③中A的平衡浓度为0.4mol/L,故这段时间内A浓度的减少量为0.6mol/L,B浓度的减少量为1.2mol/L,故B的转化率为

=60%,C错误;

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大部分化合反应为放热反应,故ΔH<0,D错误;

故选A。

20、C

21.答案:

1.不变;2.增大;增大;3.不变;不变;4.减小;减小

解析:

1.增加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加,但是浓度指的是液体的浓度或者是气体浓度,固体物质的量增加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3.压强要通过改变气体的浓度而起到影响反应速率的作用,此题由于保持体积不变,充人的不参加反应,所以原反应气体浓度不变,速率当然不变。

4.平常说的压强变大会使体积变小,浓度变大从而使速率变大。

此题如果压强不变那么加入体积变大,浓度变小,速率会变小。

22.答案:

1.2;1;3;2;2.气;非气;气;3.放热

解析:

1.一段时间内,同一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a:

b:

c:

d=nmol:

n/2mol:

3n/mol:

nmol=2:

1:

3:

2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有气体参加;压强对化学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无影响。

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已知生成物C是固体,要使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那么只能是A、D是气体,B是液体或固体

3.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根据题意知,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这四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3.答案:

1.加快;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子数目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2.不变;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增大,反应速率就不会加快

3.不变;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气体体积和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没有增大,反应速率就不会加快

4.加快;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反应速率加快

解析:

24.答案:

1.短;长;2.加快;减慢;3.增大;增大;增大;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