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71347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11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4页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docx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

广东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测评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采用哪种评价方式最能清晰地呈现全班同学成绩的分布情况(C)。

A、评语。

B、Excel表格。

C、Excel图表。

D、以上方式都可以。

2、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这符合教学评价设计的(C)原则。

A、关联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

D、客观性原则。

3、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这是依据(A)分类标准。

A、评价功能。

B、评价基准。

C、评价内容。

D、评价方法。

4、杨老师把家长也拉进测评队伍的做法体现了(D)。

A、评价的内容综合化。

B、评价的标准分层化。

C、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D、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5、经过培训后,杨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评价的目的应该是(C)。

A、将被评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

B、衡量被评价对象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或其达到目标的优劣程度。

C、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以评促学”。

D、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

6、关于课外作业,错误的看法是(A)。

A、上完每堂课后都应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B、课外作业宜精不宜多,要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C、课外作业应该起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作用。

D、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不一定要全班统一。

7、关于网络教室错误的看法是(D)。

A、网络教室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B、网络教室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

C、教师在网络教室上课管理难度会增加。

D、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靠网络教室。

8、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判定,以下不属于其常用手段的是(C)。

A、创建学生成长记录袋。

B、评估学生的平时作业。

C、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

D、单元或期末测试。

9、邀请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这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C)理念。

A、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B、评价内容综合化。

C、评价主体多元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10、教师借助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调整教学行为,这是利用了教学评价的(D)功能。

A、诊断功能。

B、监督功能。

C、导向功能。

D、调控功能。

11、在“电子称象”这堂课里学生在计算机上所做的测试主要目的是(B)。

A、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

B、检查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

C、检查学生综合素质。

D、为学生开展下一个活动做铺垫。

12、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B)。

A、提高教学效果。

B、促进学生发展。

C、调整教学进度。

D、检验教学方法。

13、杨老师为家长定制的评价表,目的是便于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在上一学期和假期中的学习情况的评价表是(B)。

A、学期末终结性评价表。

B、学生观察记录表。

C、家庭英语学习情况月调查表。

D、阶段评价卡。

14、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首先是根据(B)。

A、学生情况而定。

B、教学内容而定。

C、教学条件而定。

D、领导意图而定。

15、开展分组学习时,通常的分组策略是(B)。

A、将学习程度相当的学生分在同一组,组成一个示范组。

B、将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使各组程度基本相同。

C、要男女同学混合分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D、要男女同学分开分组,便于小组开展活动。

16、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被称作是(B)。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阶段性评价。

17、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造成的不良结果是(D)。

A、小组间形成恶性竞争,影响团结。

B、容易形成学生的本位主义思想。

C、学生中会形成拉帮结派的局面。

D、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包揽了学习程度较后进的学生的工作。

18、如果采用班级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的教学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学生。

D、学生学业成绩考核。

19,以全班学生的平均分为基准来评价某个同学的成绩的优劣,这样的评价是(A).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

二、多选题

1、适合于群组讨论的网络交流方式有(BCD)。

A、电子邮件。

B、论坛。

C、博客。

D、实时聊天。

E、文件上传和下载(网络硬盘)。

2、“电子称象”这堂课的几个特点是(AC)。

A、学生自主学习。

B、利用因特网资源。

C、利用智能教学课件。

D、师生互动讨论。

E、多学科综合教学。

3、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好处是(BCE)。

A、便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B、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学习内容。

C、便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D、教师上课省心省力。

E、教师可以演示一些无法用实物或板书呈现的教学内容。

4、“电子称象”这堂课学生的主要活动是(BD)。

A、在因特网上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源。

B、自主测试。

C、小组合作完成“称象”任务。

D、自主进行模拟“称象”游戏。

E、展示学习成果。

5、对课程教学实施的评价主要包含以下方面(ACDE)。

A、教学结果。

B、教学环境。

C、教学对象。

D、教学手段。

E、教学过程。

6、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有(ACE)。

A、学生。

B、组长。

C、老师。

D、校长。

E、家长。

7、新课程评价的特点包括(ACD)。

A、评价的标准分层化。

B、评价的方式个性化。

C、评价的内容综合化。

D、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E、评价的目的突出化。

8、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作用有(BC)。

A、活跃课堂气氛。

B、提高教学效率。

C、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

D、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

E、控制教学进度。

9、教学评价的方式包括(ABCD)。

A、量规。

B、档案袋评价。

C、问卷调查法。

D、观察法。

E、图表法。

10、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ACDE)。

A、小组成员间要形成荣辱与共的关系。

B、小组成绩就是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

C、小组成员要有充分的交流。

D、小组成员要很好地合作。

E、小组要开展自我评价。

三、是非题

1、多媒体教室不一定用投影仪。

(A)

2、教学评价只需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不需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

(B)

3、教学评价的本质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

(A)

4、语音教室也可以用来上音乐课。

(A)

5、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A)

6、教学设计中进行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

(A)

7、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分为客观评价、档案评价、表现性评价和报告等几个环节。

(B)

8、使用Excel创建学生成绩图表后,可以修改工作表中的数据,而保持图表的数据不变。

(B)

9、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里越来越多地采用了个别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B)

10、使用Excel创建学生成绩图表后,可以修改工作表中的数据,而保持图表的数据不变。

(B)

11、一般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进行的评价,如期末考试等,被称为总结性评价。

(A)

12、在多媒体教室里教师不需要板书。

(B)

1.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中,学生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如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的技能,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调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是)

2.选择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时应该考虑的因素及原因有(ACBD)

A教学目标B学习过程的复杂性C学生的特点D各种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客观条件的要求

3.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资源组织方式主要有(ABCD)

A文件方式B数据库方式C主题树方式D超媒体方式

4.信息化教学资源应包括下列(ABCD)

A文献资料B课件与网络课件C试题库D案例

5.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外一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PBL或WEBQUEST(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

它包括(ABCDF)五个教学环节。

A分析问题

B解决问题

C实施方案

D评价总结

E动员和培训

F提出问题

6.案例《关注光污染》中,英才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时,三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如何分组建议是(ABCD)

A小组成员要对研究的问题都感兴趣

B小组成员要各有专长,优势互补

C小线需要一个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学来做组长

D需要一个擅长使用电脑的同学来搜索网上的信息

7.在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确定主体中,信息技术可能的整合方式是(B)

A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处理信息

B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C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交流

D利用信息技术整理结果

案例《关注光污染》一课中,研究小组——团队之星,研究的课题是(B)

A研究农村光污染

B研究城市光污染

C研究田间光污染

D研究大自然污染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

下面关于学习动机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请你选择一个答案。

(C)

A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非智力特征因素

B学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C学习动机越强,越有利于学习和保持

D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得学生从“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

(是)

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把(A)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点,把教育信息化放到战略高度,抢占教育信息化“制高点”。

A现代教育技术

B信息技术

C素质教育

D创新教育

 

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往往存在(A)三种典型的课堂组织形式。

A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B班内活动、课外活动和个别活动

C整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D集体活动、个别活动和网上活动

 

教师是教学目标、内容、过程以及评价等教学因素的最终过滤者、决策者。

(是)

“电子称象”这堂课学生的主要活动是(BD)。

A在因特网上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源

B自主测试

C小组合作完成“称象”任务

D自主进行模拟“称象”游戏

E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作用是(BC)。

A活跃课堂后气氛

B提高教学效率

C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

D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

E控制教学进度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首先是根据(B)。

A学生情况而定

B教学内容而定

C教学条件而定

D领导意图而定

 

邀请学、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这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C)理念。

A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B评价内容综合化

C评价主体多元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制作个人网站时为了使网页界面整齐、有序,一般使用(表格)对网页布局?

 

在《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主要体现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CD)

A课件测试

B课件发布

C课件制作

D素材准备

 

在因特网上用得最多的实时交流工具是(A)

AQQ  B BOLG CBBS  DE-MAIL

 

新课程评价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B)

A提高教学效果

B促进学生发展

C调整教学进度

D检验教学方法

 

经过培训后,杨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评价的目的应该是(C)

A将被评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

B衡量被评价对象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或其达到目标的优劣程度。

C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以评促学”。

D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

 

 

 

创建成长记录袋包括(ABD)几个步骤。

A明确应用成长记录袋的目的与对象

B明确成长记录袋的主题

C设计档案袋的格式

D设计档案袋的内容

E设计档案袋的封面

 

在杨老师的教学评价方案中使用了(BCD)评价工具

A测验卷

B学习卡

C档案袋

D评价表

E调查问卷

 

资料、工具型教学软件只提供某种教学功能或某类教学资料,并不反映具体的教学过程(是)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编写脚本是组织信息的第一步,包括对屏幕布局、图文、色调、音乐、显示方式、交互方式等进行规划。

(是)

网页型课件与传统课件相比,优势主要有(ABCD)

A网页型课件占用存储少,易于共享

B网页型课件的超级链接,使网页课件能容纳大量信息

C网页型课件对平台和素材的兼容性都很强

D网页型课件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易于制作和进行修改

 

以下多媒体素材文件类型中,(D)具有交互性

AAVI    BJPG  CPNG  DSWF

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B)构成

A标题与导航文字图

B 导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C题头图和备注

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

封闭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A)和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

A 开放式的、以课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B 封闭式的、以课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C 封闭式的、以课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D开放式的、以软件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

 

以下关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描述错误的是(C)

A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的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B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构建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

C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D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科学、更加先进

 

一、单项选择

1、不同类型的网站域名分别由不同的后辍结尾,教育机构网站的后辍为(A)

A EDU   B ORG   C COM   D GOV

 

2、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发挥了多种教学应用功能,以下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说法正确的是(B)

A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确的。

  

B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资源信息,并对所获取的资源进行加工和进一步利用。

C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实验发生的真实情景,所以实验只要用信息技术完成就行。

D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练习、测试、考试或评估功能,所以信息技术是万能的。

 

3、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学生越安静,学习效果越好 B学生的行为即代表学生的品性

C教师的权威是在建立在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上 D尽量对学生加以鼓励

 

4、以下关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教学中要创建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技能

B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C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D在教学中要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一些小步骤,并在每一步给予反馈。

 

5、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在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中的技术含量

B教学中采用的信息技术越先进,则教学效果越好

C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技术,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D信息技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

 

6、以下对教育基础知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C)

A教育技术实践就是指将信息技术附加于教学实践中 

B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用了计算机或网络,就标志着已经掌握了教育技术

C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中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

D在教育技术应用中应强调形式

 

7、( D)不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方法。

A创设历史情境                   B提供多种渠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D模拟占据空间的事物

 

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多个层面,下面( D  )不是学校层面所需做的工作。

A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和环境  B建设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教学软件资源库

C制定并实施组织管理体制  D制定教师培训的标准和规范

 9、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B)

A多媒体的使用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用得越多越好

B要把握演示的节奏,避免导致信息量过大,学生不能及时掌握

C教师只专心于媒体演示,可以忽略与学生交流

D由于多媒体能将信息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那么课堂上的信息尽量用课件呈现。

 

10、当学生对课本中的某段词语“五彩缤纷”无法理解时,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形象生动地去理解该词语的意思,可以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好的一项是(C)

A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

B查词典找到“五彩缤纷”的正确解释,给学生听,结合课文中的含义讲给学生听

C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画图工具,用各种色彩的画笔工具展现“五彩缤纷”的含义,让学生结合画图来理解 

D直接让学生谈自己对“五彩缤纷”的理解,对不正确的再逐个给予适当的辅导

 

11、本课程使用学科可达16个,目前只能采取“重方法轻情境”的方式处理,各位老师除了要分析( B)个必选案例外,还需要从另外25个案例中至少选择7个进行学习。

A5         B7     C8        D10

 

12、以下学习者特征分析与教学目标属于哪个课?

(   )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已经学过“电磁继电器”部分,对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认识。

(2)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利用电学模拟实验室来设计实验。

(3)对动手设计物理实验有较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利用电磁继电器的知识设计报警电路。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在协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A《season》(小学英语) B《找春天》(小学语文)  C《电磁继电器的应用》(中学物理)

 

13、借助录像等视频技术,以历险故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问题情景属于(   )

A基于问题的学习   B发现学习    C探究训练  D抛锚式教学

 

14、在前端分析中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很重要,那么学习需要指的是( A)

A学生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

B就教学目前而言,教师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水平

C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了解的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D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发现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5、教师经过对学生风格的分析,发现学生整体对绘画有较浓厚的兴趣,鉴于此,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采取相应的教学期工作总结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即(   )

A由学生朗读课文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B由学生记忆文中生字和生词引出对课文的学习

C直接由国画《清明上河图》引出课文的学习

 

 

二、多项选择

1、以下哪些是本次培训所用的硬件与软件(ABCDEF   )

A配备了耳机和光驱,而且都能正常使用    

B计算机能够上网,且能以较快的速度访问本培训课程网站

C安装了MicrosoftOffice组件(Word Excel FrontPage2003版)

D安装了音、视频播放器

E安装了概念图工具FreeMind

F为了加工制作教学素材,还需要安装Photoshop CoolEdit SnagIt豪杰超级解霸之类的音视频加工软件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指( )渗透在( )的各个要素中,影响各个课程结构的要素,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A信息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课程结构   D教育技术

3、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ABC)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A课程结构  B课程内容  C课程资源  D上课环境  E教学设备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特征(   )

A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B学生在课堂上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C学生具有广泛的认知范围 D学生具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E高层次创新思维的培养

F科学知识有效应用

5、广东省教育技术能力中级网络培训认证所包括的成绩为( A)和( B)两部分。

A单元作品集成绩  B结业测试成绩  C平时成绩 D出勤成绩

6、研究性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包括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主开辟收集资料渠道、自主选择研究方式,最终产生自己的研究成果。

你认为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主要指导哪些环节?

(   )

A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指导   B选题指导   C评价的指导   D结题阶段的指导策略

E实施阶段的问题和对策的指导 F分配小组的指导

7、案例《附中的研究性学习评价方案》中,学校制定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的课题研究予以奖励,奖励的方法有(   )

A学校每年对课题研究中的优秀课题进行编辑整理,将优秀成果汇编成册,每个参与课题的同学人手一本。

B设立专项奖学金  C发奖状   D评选科研能手

8、教学目标的阐明方法之一,认识/动作类教学目标阐明方法—ABCD模式中,学习目标就包括几个要素是(   )

A A——对象(Audience):

阐明教学对象。

B B——行为(Behavior):

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 A—分析:

把复杂的整体材料分解为组成部分,并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能力。

D C——Condition):

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E D——标准(Degree):

说明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9、案例《“发现”的故事中》,以下几个问题是王老师所提出来的?

A“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一部分里,我们的课本上少了一些内容呢?

B“圆锥的表面积就是由圆锥的底面上的圆的面积加上圆锥的侧面面积吧,可是圆锥的侧面面积应该怎么求呢?

C“除了从圆心角的角度来考虑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扇形面积占了圆面积的多少份呢?

D“难道每次计算圆锥的侧面积时,都需要把圆锥从侧面展开,测一下圆锥的圆心角度数吗?

有没有办法可以不用测量圆心角度数就能计算扇形的面积呢?

10、常用的教学目标分析方法有(   )A归类分析法   B层级分析法  C信息加工分析法 D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分析法)

三、是非题

1、整合课程实现的是学生的经验整合、社会整合和知识整合。

( 是)

2、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学生能获得更多的标准英语语音的刺激,更丰富的英语单词学习情景,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被结合在一起,围绕单词的学习。

(    )

3、基于因特网的教学改革,技术是第一位,思想观念在其后。

(   )

4、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情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让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同学资源、教师资源主动建构知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促进者,从中心走向边缘。

(是)

5、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可以根据信息所提供的潜力,重新组织教学内容,这种重组可以针对一学期、一个单元或者一个课时的内容。

(是)

6、信息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