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71996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0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docx

陕西省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测试

陕西省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结合语境,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这里是大自然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 “风景”吗?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高原”!

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喜爱的姿态。

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谷子丛密挺立,宛如人直立的头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牛和掮着犁的人形出现,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

A.“难道这不是风景吗?

”运用反问,加强语气,强调有了人类的活动,自然变得生动起来,突出了人类的伟大。

B.文段中运用“装扮”一词,将层层梯田拟人化,生动地表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

C.文段中“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高杆植物的高而多的特征,突出了自然的神奇。

D.文段中“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运用夸张,将月光下天蓝的程度、山顶的轮廓描绘出来,也为下文的“归耕剪影”做铺垫。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在很多人生的关口,我们guǒ足不前、犹豫不决,其实往往并不是因为外在的阻力,而是我们内心的怯懦。

而就是这一念之间的怯懦,你把自己的潜力永远禁gù在了心灵深处,也使你与大好前程擦肩而过。

机遇一直都在那里,你没有遇见,是因为你缺少抓住它的胆量和勇气的原因。

只要你不在受到阻绊的时候停止飞翔,你就一定能到达更高的地方!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加点的字注音。

guǒ足不前_____   怯懦_____    禁gù___

(2)下面与“心灵深处”短语类型不相同一个词语是(____)

A.一念之间

B.大好前程

C.擦肩而过

D.停止飞翔

(3)第二段中画线句子有一处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

人工智能:

还只是人类的“工具”

余建斌

谷歌“AlphaGo”和韩国棋手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尘埃落定,但人工智能的进化之旅才刚刚启程。

人类为何要研究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会不会有一天超过人类成为“超级智能”?

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看待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

“阿尔法狗”用3000万局“自我对弈”数据来训练,靠的是“题海战术”

如果看一下背后的技术原理,AlphaGo其实也不是那么神秘,本质上与约20年前战胜国际象棋冠军的“深蓝”计算机一样,是一个超大规模的搜索问题。

有所不同的是AlphaGo采用了当下非常热门的深度神经网络,以及深度神经网络跟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的结合。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机器学习技术,通过算法使机器能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学习规律,从而对新的样本做智能识别或对未来做预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机器学习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次浪潮:

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种,本质上就是人工神经网络。

它模仿人类大脑行为的神经网络,更接近于人类的学习方式。

研究人工智能的目标不是让机器完全取代人,更应关注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类的感知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突破,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问题上有了长足进展。

但在更复杂的认知层面,例如对于语言和图像的理解、逻辑推演等方面距离人类还有很大的差距。

人工智能之所以会让部分人感到恐惧,最主要是联想起科幻作品里的机器人。

科幻往往把机器“拟人化”,而今天已经成功应用的和大批科学家致力于研究的人工智能技术,其目标并不在这些方面。

人工智能将来是否会像科幻电影中那样,自我进化掌管世界,应当还比较遥远。

我们更关心的是人工智能的“工具”属性,可以大大延伸人的能力,解放人类的劳动力,成为人类很好的“帮手”。

就像人类制造了飞机和汽车,但你不必担心未来它们会威胁到你。

人工智能还无法突破认知和情感,需要向生物智能“取经”

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在感知这个层面会有飞速进展,而在认知和情感这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研究者们煞费苦心研发各种功能的传感器配备给机器时,生物自身“传感器”的能耐吸引了科学家的注意。

生物的眼睛能识别电磁波,耳朵能识别空气震动,神经系统能够根据波长和强度瞬间转化为视觉和听觉,能瞬间把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感知为不同的颜色,能把空气震动感知转换为语言。

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因此很早就开始从脑科学研究中寻找思路,近几年也提出了创造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优势互补的混合智能系统。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3月25日)

链接一:

素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语出惊人:

未来人类需要与机器合体成赛博格,才能避免被人工智能淘汰。

赛博格这个舶来词汇是对英文“Cyborg”的音译。

它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对人类身体进行控制和改造,从而使人类身体的机能更加强大。

这种改变肯定不局限于人体,而将波及道德伦理,甚至整个人类社会。

比如,人类通过赛博格技术拥有了惊人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谁又来约束他们呢?

这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考验。

   (节选自《科技日报》2017年2月16日)

链接二:

人类制造的智能机器人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这被称为“技术奇点”问题。

技术奇点是指拥有人类智能的机器人不断改进自己,并且制造或繁殖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强大的机器人,最终达到人类不可预测、无法控制的地步。

如果制造智能机器人的技术越过这一奇点,局面将无法收拾,会伤害人类甚至使人类面临灭亡危险。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2日)

链接三:

汉斯·乌斯克莱特对本报记者强调说,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

我们要认识到一点,即对人类而言很简单的事情,对机器来说可能很难;对人类很难的事情,对机器而言可能很简单。

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

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

在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前,不应涉及人工智能伦理学习这一研究领域,不该将机器置于道德上两难抉择的情形。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4月12日)

3.下列有关AlphaGo及机器学习的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谷歌“AlphaGo”战胜韩国棋手李世石,表明人工智能的进化之旅已进入了快车道。

B.AlphaGo与“深蓝”本质一样,采用了深度神经网络跟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的结合。

C.人工智能机器能从大量历史数据中学习规律,对新样本做智能识别或对未来做预测。

D.机器学习模仿人类大脑行为的神经网络,与人类学习方式相近,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4.下列对材料中机器人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科幻作品里的机器人不是今天已经成功应用的和大批科学家致力于研究的人工智能技术。

B.埃隆·马斯克认为,未来的人类如果要避免被人工智能淘汰,需要与机器合体成赛博格。

C.赛博格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对人类身体进行控制和改造,从而使人类身体的机能更加强大。

D.制造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如果突破了“奇点”,局面将难以控制,必然会使人类走向灭亡。

5.下列有关人工智能及人类智能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近年来人工智能模仿人类的感知能力,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问题上有很大进步。

B.近几年,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开始从脑科学研究中寻找思路,以创造混合智能系统。

C.生物的神经系统能把由眼睛和耳朵分别识别的电磁波与空气震动转化为视觉与听觉。

D.汉斯·乌斯克莱特认为,同样一件事,对人类与对机器来说,其难易可能截然相反。

6.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阿尔法狗”用3000万局“自我对弈”数据来训练,靠的是“题海战术”

7.我们会被人工智能打败吗?

请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观点,分点概述理由。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

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

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

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

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

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

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

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

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

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

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咔!

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

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

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

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

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

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

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

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

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

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

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

“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

”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

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

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

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5月1日第8版,有删改)

注:

①襻(pàn)子:

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

②绗(háng):

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8.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9.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第②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1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11.请说说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的妙处。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与“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以”相同的是()

A.必以分人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以水沃面

D.不以千里称也

1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四支僵劲不能动                     

(2)腰白玉之环

(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4)负箧曳屣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5.从宋濂和范仲淹的成功经历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至少谈两点)?

五、情景默写

16.古诗文默写

(1)足燕暑土气,__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2)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3)官中府中,俱为一体,__________________一(诸葛亮《出师表》)

(4)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中,表达自己和人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用_________________”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情用典放,表达作者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

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

其下忧之,言于玮曰:

“牛羊无用,徒縻④军。

不若弃之,整众而归。

”玮不答,使人候⑤。

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

虏军将至,使人谓之曰:

“蕃军⑥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⑦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

玮又使人谕之:

“歇定可相驰矣。

”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

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⑧不能立,人气亦阑⑨。

吾以此取之。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镇戎:

地名,宋时边境重镇。

知镇戎军日:

主管镇戎军队的时候。

②虏兵:

敌军。

③部伍:

兵士的队伍。

④縻:

束缚。

⑤候:

侦查。

⑥蕃军:

吐蕃军队,即上文“虏兵”。

⑦少选,一会儿。

⑧痹:

麻痹。

⑨阑:

残,尽。

17.解释加点字。

(1)徐谓其下(______)

(2)比其复来(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19.请用原文中的动词填空,表现曹炜“一战大破虏师”的过程。

____敌→____敌→____敌→破敌

20.请简述划波浪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七、名著阅读

21.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A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B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赠。

C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D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E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F                                ,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八、综合性学习

22.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现当代诗坛上又出现了大批新诗人,新诗作。

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诵诗、赏诗、悟诗,九年级

(2)班举办了“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加。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

(100字左右)

(2)请你一起来品读《礁石》这首诗,并完成题目。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诗中的“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有什么含义?

它表现了礁石什么样的精神?

23.班里准备办一份刊物。

请你参考示例,为这份班刊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

(栏目名称为4个字)

示例:

栏目名称:

书海泛舟

栏目内容简介:

介绍、浏览名著佳作

栏目名称:

___________

栏目内容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

24.握手言欢”“握手言和”“握手成交”“大手握小手”“何时重握手”“和美好时光握手”“和每一棵树握手”“一切从握手开始”……相信这些词语和句子一定会引发你的联想和思考。

请以“握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

(3)请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真情实感。

2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件文。

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艾青的诗歌《盼望》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

(1)不少于500字;

(2)不得套写、抄袭;(3)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二、基础知识综合

1、

三、现代文阅读

1、

2、

四、课内阅读

1、

五、情景默写

1、

六、课外阅读

1、

七、名著阅读

1、

八、综合性学习

1、

2、

九、作文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