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324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共4套精品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7.(4分)运用拟人的方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和谐美丽的农人冬灌画面(2分),使描写更富有情趣(1分)。

18.(4分)总结全文(1分);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1分);

抒发作者对初冬充满活力,热热闹闹,孕育着希望,给人以美好的憧憬的特有景象的喜爱之情(2分)。

 

曾子杀猪

《韩非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女①还,顾反,为汝杀彘②。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

特与婴儿③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

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女:

通“汝”。

②彘:

读"

zhì

”,猪。

③婴儿:

小孩。

13.下列语句中“之”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曾子欲捕彘杀之B.曾子之妻之市

C.今子欺之D.其子随之而泣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妻适市来

15.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

13.答案:

B

评分:

2分。

14.答案:

妻子刚从集市上回来,

共2分。

意思对即可。

15.答案: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

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它告诫人们,成人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不可不检点,做父母师长的有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

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

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

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了。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6.老头子是用什么方法使鬼子束手挨打的?

17.选文主要通过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塑造了老头子怎样的形象?

试举一例分析。

18.选文中有四处环境描写如诗如画,分别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五)地磁场如何影响人体?

  毕东海

 信鸽辨别方向的能力特别强,即使上海的信鸽带到新疆放飞,它仍然会飞回上海。

路途中就是碰到狂风暴雨,它也不会迷失方向。

为什么它有这么大的辨别方向的本领呢?

科学家对信鸽进行研究,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把磁棒和铜棒分别绑在一些鸽子身上,然后运到很远的地方放飞,选择在阴天。

结果很有趣,绑着铜棒的鸽子,飞行方向正确,都安全返回主人家。

而那些绑着磁棒的鸽子却满天飞失去了方向。

这个实验说明鸽子能利用地磁场导向。

绑了磁棒的鸽子,识别地磁场的本领受到磁棒的干扰,自然也就迷失方向。

科学家对候鸟迁徙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候鸟体内有“雷达”,它能够根据自己的电磁场同地磁场的相互作用来正确定向。

为了证明这一点,秋天,科学家把候鸟关进笼子里,用布罩起来,不让它们看到外面世界。

这些鸟却固执地聚集在笼子的南部,准备向南飞。

后来,把笼子放在一种磁场装置里,这些鸟儿就失去了方向,在笼子里到处都有。

可见地磁场对它们是多

么重要了。

不光鸟类,就是一些昆虫,甚至细菌也会对地磁场有感受之能力。

有一种细菌,总是一头朝南,一头朝北。

从不在东西方向上“躺”着。

这就充分说明它也有感知地磁场的本领。

有的鱼儿,把它放进陌生的静水池里,它也是朝着南北方向游动。

有种白蚁能在南北方向上建巢,因此称这种白蚁为“罗盘白蚁”。

有的学者认为,人的各种器官也是有磁场的,即使地磁场发生微弱变化,也会引起头脑、血液等周围的磁场发生变化,导致机体功能受影响,功能失常,疾病出现。

也有人认为,人是处在不同生态环境之中,因此人的每

个器官都带有当地地磁生态的烙印。

当地磁变化后,人就会出现生理反常,产生反应,引起疾病。

当然,还有人提出生物膜理论以及其他不同的解释。

但都不能使人满意。

地磁场到底如何影响人体的,特别是对大脑活动的影响,生理活动的影响,尚没有科学的解释。

但愿本世纪内科学家能找到答案。

19.文章以信鸽辨别方向的能力特别强开头进行说明,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0.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好处?

21.第四段画线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由这句话可判断本文的主要说明顺序是什么?

22.综合全文分析概括,现在有几种关于地磁场影响人体的科学解释?

(六)(8分)

等待美丽李幼谦

  “栀子花,靠墙栽,雨不落,花不开。

”民谚如是说。

  我家后院有两棵栀子花树,东墙是小花,买来栽了两年,前年才新花初绽十来朵。

西墙大花是原来房主留下来的,据说五六年来“长僵”了,高不盈尺,一朵花也没有开过,我们施肥培土后,去年零零星星开了几朵,至今那棵树长得有半墙高了。

  今年春天来得早,三月份两棵花树便一起打苞了,由叶芽般的小尖发育,如橄榄的花蕾直立在每枝的顶端,小花树有六七十个蓓蕾,大花树有一百多花苞,有的已经能够看见涡轮纹,只等春雨沙

沙时就要含苞欲放了。

  雨来了,来得好快、来得好急、来得好大、来得好久,一直到五月下旬,本应该是“贵如油”的春雨却太多而太滥,没完没了地泼皮耍赖,下得自己也不耐烦了才停止。

  其间,等不及的桃花“零落成泥碾作尘”,连影子也没有留下来;

等不及的石榴花落红成阵,“化作春泥更护花”了;

等不及的冲天红那艳丽的大喇叭边开边烂,只剩下惨不忍睹的丝缕,让人产生美丽的惆怅……

  栀子花不急,它像顽强的孩子紧紧地闭着小嘴,深沉得如玉蕴石腹,坚贞地与风雨同在,在如瀑的大雨中,一颗颗“青橄榄”愤怒地朝天直立着,大雨像给它洒上几滴露珠,更让它们绿得滴翠……

  虽然,随着端午的到来,它也花老瓣黄,被如盖的绿叶掩没了残体,可是栀子花美丽过了,辉煌过了,终于没有辜负夏天火热的希望,没有辜负秋季顽强的坚持,没有辜负冬天孤独的守望,献给暮春一场轰轰烈烈的美丽。

  我在璀璨如雪的花间陶醉,想起它们在淫雨如瀑的日子里的等候,是那么庄严、圣洁、安详、恬静,那种深邃的诗意编织出的优美意境让我怦然心动,更使我领悟到人生的一种哲学:

等待,是一种充实与完善。

人生的希望,有许多是在等待后才有结果的。

23.文章用民谚开头,有什么好处?

24.第五段写桃花、石榴花、冲天红的目的是什么?

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25.概括栀子花花开前和花开后各具有什么特点?

26.有人认为,“等待美丽”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结合原文说说你的观点。

16.答案:

用莲蓬作诱饵,他首先把鬼子引入有好多鱼钩的树桩的地方,让鱼钩钩住鬼子,再用竹篙将鬼子打死。

 

2分,答出要点即可。

17.答案:

动作描写,塑造了爱憎分明、智勇双全的老英雄形象,要求找出一处动作描写加以分析。

描写方法1分,分

析1分,共4分。

④在那里,……飘撒。

描写开放的芦花,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象征斗争的胜利。

答出一处1分,共4分,意对即可。

19.答案:

说明“鸽子能利用地磁场导向”,同时由人们常见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发读者思考。

共2分,意对即可。

20.答案: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通过具体事例,再通过数字进行比较,更有说服力地证明人类的某些疾病与地球的磁纬度有一定的关系。

说明方法1分,作用1分,共2分。

21.答案:

承上启下,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

作用1分,顺序1分,共2分。

23.答案:

民谚体现了人民大众的生活智慧和实践经验,是艺苑中的瑰宝,这句民谚精确地概括了栀子花的习性,有引领下文的作用。

共2分,答出要点即可。

24.答案:

写桃花、石榴花、冲天红性急,是为了反衬(对比衬托)栀子花的善于等待。

引用诗句讽刺了这些花因急于开花落得早

早凋谢的命运。

每问1分,共2分,答出关键词即可。

25.答案:

花开前:

深沉、顽强、坚贞。

花开后:

洁白如雪、香气馥郁、尖瓣多姿、硕大多层。

26.示例:

这是一种误解。

栀子花不急于开花,是因为开花的时期还未到。

它要在等待中完善形体、孕育香气。

不然,哪有后来轰轰烈烈的美丽奉献?

栀子花是冷静而睿智的,知不可为不硬为,避免了像桃花、石榴那样无谓的牺牲。

它的生命现象让我们懂得:

等待并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积蓄,是充实,是完善,等待的过程充满美丽。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2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童区寄传

柳宗元

①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

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因取刃杀之。

②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

遽曰: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彼不我恩也;

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

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

幸而杀彼,甚善!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复取刃杀市者。

因大号。

一虚皆惊。

童曰:

“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愿以闻于官。

③虚吏白州。

州白大府。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与衣裳,吏护还之

乡。

④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虚吏白州白:

报告。

B、以缚即炉火烧绝之即:

靠近。

C、市者良久计曰计:

考虑。

D、虽疮手勿惮疮:

疮口。

9、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

吏护还之乡。

A、吾欲之南海。

B、蜀之鄙有二僧。

C、人之立志。

D、诸儿竞走取之。

10、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寄不肯为“小吏”,被护送还乡,表现了他纯朴憨厚的性格。

B、写“乡之行劫缚者”对区寄的畏惧行为,从侧面表现了区寄的勇敢无畏。

C、区寄智杀第二个强盗后,“愿以闻于官”,表现了他知事明理。

D、区寄在自救的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

沉着镇定、机智勇敢、纯朴憨厚。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2)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父亲进城送梨

胥雅月

①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

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

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

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

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

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

②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

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

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

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

“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

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

”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

“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

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

”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

③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

“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

”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

④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

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

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

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

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

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

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

 

⑤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

⑥妻走过来,对我说:

“把梨送给邻居吧!

”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

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

“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

”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

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

“这梨,怎么这么甜!

” 

⑦ 

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

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

⑧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

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

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

母亲说:

“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

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

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

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

”母亲还说:

“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

⑨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

(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

13、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14、第②③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15、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

(8分)

(1)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

(2)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

16、作者写“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

8、D(“疮”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指烧伤。

9、A(例句中的“之”是“往”的意思。

A项也是动词;

B项助词,“的”;

C项助词,放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代词,代李子其)

10、D(“纯朴憨厚”不是在自救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0分)

11、

(1)我是区氏人家的小孩,不应该做奴仆。

(判断句式1分,“为”字1分,句子通顺1分)

(2)这个孩子比秦武阳还小两岁,却杀了两个强横的强盗。

怎么可以招惹呢?

”(“是”1分,“少”1分,反问句式和句子通顺1分)

13、浪费时间,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雨水多,梨不甜。

(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给分)

14、为后文情节的发展作铺垫,同时与下文“我”和妻子对父亲态度的转变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地表现了“我”因忽视父爱而产生的愧疚之情。

(3分,意思对即可)

15、

(1)“一只只”、“小心翼翼”、“平放”等词语写出了父亲对梨的珍视,充分地表现了父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

(2分,意思对即给分)

(2)“木然拒绝”“默默”写出了我的醒悟、自责,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一股甘泉直入心田”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梨味的甘甜,也表现出我感受到了深沉的的父爱。

(2分,能品味出其中一点即可)

16、引发读者思考“子女如何对待父母”的问题。

(1分,意思对即给分)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往往容易忽视。

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不厌其烦关心子女,问寒问暖,而子女有时却不领情。

这样很不应该,我们要珍视父母的爱,懂得感恩回报。

(3分,语言通顺1分,联系实际1分,言之有理1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3

阅读《蒲公英的假条》,完成1-5题。

蒲公英的假条

⑴她从小不受管束,是疯得出了名的。

⑵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整天不见她的影子。

有一次,老师一把抓住正要跳窗户逃走的她,呵斥说,白一帆,你能不能老实点,别一天到晚跟个蒲公英的种子似的,有风没风的,到处乱跑。

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她一扭腰,一转身,便从老师的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溜走了。

同学们哈哈地笑,说,蒲公英又飞了。

⑶蒲公英这个外号,便从此传了下来。

⑷上初中的第一天,因为站队,她和班长没说三句,便打了起来,一板凳腿砸在班长的后背上。

学校要开除她,母亲低三下四地找人说情,才勉强留了下来。

后来,因为不写作业,她被隔三差五地叫家长。

每次都是母亲来,来了便和老师说下一箩筐好话,仿佛做错的是她自己。

有人说,你这孩子该管管了。

母亲说,她还小,好多事都不懂。

大家都觉得,母亲有些太溺爱她了。

⑸后来,她又和学校的一帮坏小子混在了一起,经常晚上跳墙出去上网,凌晨才回来。

学校知道后,打算开除她。

学校说,一个女孩子,出点事,我们担待不起。

母亲没办法,托人送礼,把她转到了离家最近的另一所学校。

怕她再跳墙出去上网,家里还特地为她购置一台电脑,但她依旧跑到网吧去,和天南地北的人聊天。

⑹人们都说,这孩子废了。

母亲不高兴,说,我闺女啊,我心里有数。

母亲决定每天接送她。

于是,每天上下学,那条尘土飞扬的乡村路上,总有母亲弓着身子骑车前行的身影,而车子后边坐着的,则是跷着腿摇头晃脑玩世不恭的她。

⑺她依旧天马行空地来去。

老师们都不愿搭理他,同学们也瞧不起他。

她继续破罐子破摔着。

然而,有一天,她突然很郑重地给班主任写了一张假条。

大意是母亲病了,她要去照顾。

对于这个破天荒的举动,班主任有些意外。

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她写过一张假条。

⑻过了些天,她让同学又捎来了话,说需要延长假期。

班主任觉得有些不同寻常,一打听,她妈妈是真的病了,而且在市里的一家医院住院。

⑼两个月后,她回来了,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她说她的母亲去世了,这一段时间,她一直陪在母亲身边。

之后,她没有旷过一节课。

毕业那一年,她上了一所艺术学校。

之后,由于她不俗的才艺,以及在艺校的出色表现,她被上海的一家服装设计中心看中。

几年之后,她成了那家服装设计中心的设计总管。

⑽这一切变化都像梦一样。

后来,有人问到她的这一段人生经历,她说,这一切改变,是从母亲要她认认真真写一张假条开始的:

当我得知最疼爱我的母亲得了绝症之后,我哭得泪水涟涟,母亲说,闺女啊,这些年,好多人说你不好好上学,娘不信。

他们说,你闺女外号叫蒲公英,出入学校,从来都没用过假条。

娘在最后,求你一次,你给娘争口气,认认真真地写张假条……

⑾我脱轨的人生在那一刻,突然刹住了车。

看着母亲哀求的眼神,想着那么多年她为我的付出,我一下子清醒了过来,我发誓,一定要为我的娘争口气。

就因为这样一张假条,我才能一直走到现在。

⑿人们都为这个孩子后来的变化啧啧称奇。

人们说,白家在路边捡到的那个孩子,能有后来这样的造化,全是因为她的养母,用全部的爱创造出的奇迹。

(选自《青年文摘》2009年第20期)

1、整体感知全文,在下述横线上填补合适内容,帮助概括文意。

(10个字以内)

文章讲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人故事。

2、前六段中,作者为什么要不惜笔墨描写“她”的“疯”(第1段)和第6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同学们哈哈地笑,说,蒲公英又飞了。

(2)怕她再跳墙出去上网,家里还特地为她购置一台电脑,但她依旧跑到网吧去,和天南地北的人聊天。

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