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3909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的性质教案Word格式.docx

一、导入

我们知道空气中含有氧气,它占空气体积的多少?

如果超过这个体积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使用建议说明:

本节导入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复习上节的内容,引出本节的内容,一般建议10到15分钟左右为宜,建议如下:

1、复习:

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拓展引出:

氧气过多会怎么样?

引出氧气有哪些性质。

二、知识讲解

考点1物理性质

本考点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强调密度和溶解性便于后面收集时候用到,建议穿插实验视频进行讲解。

1.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P.S.:

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

105Pa;

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

2.标准状况下,密度1.429g/L,比空气(1.293g/L)略大、

3.水溶性:

不易溶于水30mLO2/1LH2O(室温)

4.三态变化

考点2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和现象是中考的重要内容,如果有条件可以现场做部分实验,如果没条件一定要演示视频,引导学生描述现象。

物质

现象

文字表达式

反应前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

黑色固体

燃烧发红,放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氧气

二氧化碳

黄色固体

微弱、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红磷

暗红色粉末状固体

微弱的黄色火焰,放出热量。

生成白烟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铁丝

银白色固体

在空气中持续加热发红,离火后变冷。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将铁丝熔成小球,黑色固体落入瓶底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镁条

常温下表面逐渐变暗;

加热剧烈燃烧,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剧烈燃烧,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镁+氧气

氧化镁

蜡烛

固体

燃烧,黄色火焰,放热,瓶壁有水雾出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雾出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结论:

1.氧气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2.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时,助燃的是氧气;

氮气对氧气性质的了解存在干扰

3.研究物质的性质,必须得到对应的纯净物

4.氧气含量越多,物质燃烧的越剧烈

考点3化合反应

使用建议说明:

本考点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们自己来总结,我们来引导。

化合反应

1.定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通式:

A+B+……→C

3.特点:

多变一

考点4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的培养,对以后高中学习是一个重要的铺垫,所以一定要对比,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

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包括游离态和化合态的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注意:

1.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而不是专指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只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形式.

2.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如: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

3.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像燃烧那样剧烈并发光、放热。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三、例题精析

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课堂的精讲,每个题目结合试题本身、答案和解析部分,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讲授或与学生互动练习。

例题1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放出热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B

【解析】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分散形成的,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所以只能说产生大量白烟。

例题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

C.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不属于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元素发生的反应。

例题3

对氧气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B.在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略小

C.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D.-30℃时变成淡蓝色液体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氧气的物理性质,熟练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健.

A.氧气不易溶于水,故A错误;

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B错误;

C.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气体,故C正确;

D.氧气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而不是-30℃,故D错误.

四、课堂运用

在对课堂知识讲解完,把握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以及练习精讲了之后,再用练习马上进行课堂检测,根据学生情况建议分3个难度层次:

易,中,难。

基础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2.鱼在水中生存的原因是(  )

A.水在常温下为液态B.水能分解出氧气

C.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氧气D.水的组成中有氧元素

3.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氧气看不见,摸不着,说明氧气总是无色的

B.氧气不能刺激人的嗅觉细胞,说明氧气是无味的气体

C.雷雨之前天气闷热,浮游动物到水面呼吸,说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加热液态空气,先逸出的是氮气,说明液氧的沸点比液氮高

【答案】

1、B2、C3、D

【解析】

1、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生成的是一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Fe304。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P205,P205是固体,因此产生大量白烟。

2、本题考察氧气的物理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基础知识考查题。

鱼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的少量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与水中含有氧元素、水是液态无关,且水常温无法分解生成氧气;

3、本题考察氧气的物理性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氧气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氧或固态氧的颜色是淡蓝色的;

知道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与压强成正比;

熟记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

A.在常温下氧气是无色的,但是液态氧或固态氧的颜色是淡蓝色的,故A说法错误;

B.氧气是没有气味的气体,所以氧气不能刺激人的嗅觉细胞,故B说法正确;

C.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C说法正确;

D.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所以在工业制取氧气时,加热后现出来的是氮气,剩余的主要是液态氧,故D说法正确.

巩固

4、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燃烧,瓶底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

A.硫粉B.红磷C.蜡烛D.铁丝

5、田径赛场上,发令枪响后冒出的白烟其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B.五氧化二磷C.氧化铜D.二氧化氯

6、为了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  )

A.真空包装B.充入氧气

C.放入一小包铁粉D.放入一小包生石灰

4、D5、B6、B

4、本题考察氧气的化学性质,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注意事项,提醒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要按照操作步骤认真去做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为防止二氧化硫污染大气,可在瓶底放一些水进行吸收,但不能放沙子,错误;

B.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小颗粒,不需要放水或沙子,错误;

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需要放水或沙子,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了使集气瓶底炸裂,因此试验之前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

5、本题考察氧气的化学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物质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及一些物质的颜色,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白烟是白色固体小颗粒,即生成白烟一定生成白色固体.根据物质的状态与颜色判断即可.水蒸气、二氧化氯是气体,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只有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所以白烟的主要成分为五氧化二磷。

6、本题考察氧气的化学性质,食品变质就是食品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为了延缓食品变质必须隔绝氧气.真空包装隔绝氧气,能延缓食品变质.

放入一小包铁粉,铁粉是双呼剂,即能吸收氧气又能吸收水分.能延缓食品变质.

放入一小包生石灰,能吸水,延缓食品变质.

拔高

7、手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内部安装的电池多为锂电池,锂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Li+MnO2=LiMn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B.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

D.氧化反应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

9、如下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乙中燃烧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8、C9、

(1)密度比空气大

(2)能支持燃烧

7、本题考察反应类型的判定;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由Li+MnO2=LiMnO2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8、本题考察反应类型的判定;

氧化反应。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氧化反应的含义,要正确地区分氧化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反应包括的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故选项错误;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甲烷燃烧属于氧化反应,但是不属于化合反应。

C.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例如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故选项正确;

D.氧化反应一定放热,但是不一定发光,例如缓慢氧化放热,但是不发光。

故选项错误。

9、这是一道关于氧气性质的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题。

由题中图,可知“复燃”体现了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甲比乙旺,说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乙中氧气有逸散,所以木条燃烧不及甲中旺。

五、课堂小结

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对本节课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一方面是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的回顾,更重要的是针对这节课学生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复习提问等,以达到让学生课上掌握的目的,同时可以对下节课内容进行简单的铺垫,以体现出本节课内容与下节课内容之间的关系。

1、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氧气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区别是什么?

六、课后作业

此处内容主要用于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掌握好的同学可以适当的布置难度大一些的作业,成绩一般的同学可以以基础题和巩固题目为主,但是一定要控制作业的数量,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一般不要超过5题,这样学生才能保证做题的质量。

基础

1、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

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2、家庭养鱼的鱼缸内,常放入气泵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什么?

它说明氧气具有哪些性质?

3、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其中不合理的是()

1、D2、补充水中被鱼消耗的氧气;

说明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能供给呼吸。

3.B

巩固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A.木条B.硫C.铝D.磷

5、下列用途是由物质的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氧气用于植物的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   B.利用铜线做导线

C.稀有气体可以用于充灯泡以延长灯泡寿命    D.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CO2

6、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C.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切割金属等

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查氧气

4、B5、B6、D

拔高

7、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但是氧化反应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8、化合反应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________是化合反应。

9、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的三个反应:

①镁+氧气

氧化镁 ②氢气+氧气

水 ③一氧化碳+氧气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

②           。

(2)以上三个化学反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化学反应与另外两个化学反应的一个不同之处:

             。

7、B8、不一定不一定

9、

(1)①②都是化合反应 ②③都与氧气反应 

(2)②③都是气体与气体的反应,①是固体与气体的反应

七、教学反思

此处内容主要是针对教师在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的地方和比较失败的地方进行反思总结,同时也可以利用问卷星或调研表等对学生进行调研,以便于更好的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