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7149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麻养殖Word格式.docx

蒴果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1.8厘米,直径8一9毫米。

种子多而极小,成粉末状。

花期6~7月,果期7~8月。

属食菌性草本植物,全株不含叶绿素,无根,与菌共生。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春、冬两季均可采挖,冬至以前采挖者称“冬麻”,质佳。

立夏之前采挖者称“春麻”,质次。

采挖后洗净,用竹刀刮去外皮或用谷壳擦去外皮,蒸透,用无烟火烘干。

生态环境

  天麻生于腐殖质较多而湿润的林下,向阳灌丛及草坡亦有。

须与白蘑科真菌密环菌〔Armillariellamellea(VahkexFr.)Karst.〕和紫萁小菇(Mycenaosmundicola)共生,才能使种子萌芽,形成圆球茎,并生长成为常见的天麻块茎。

紫萁小菇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蜜环菌为原球菌长成天麻块茎提供营养。

常见品种

  天麻在我国普遍栽培,分布较广,在种内产生了许多变异,经常可以看到花的颜

色、花茎的颜色、块茎的形状、块茎含水量不同的天麻。

周铉等曾根据以上特点,将天麻划分为4个类型,即原变型——红天麻(G.elataBl.F.elata)、绿天麻(G.elataBl.F.viridlsMalKino)、乌天麻(G.elataBl.F.glaucaSChow)、黄天麻(G.elataBl.F.flavidaSChow)。

生长分布

  天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温带的山地。

东起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岛,西至马达加斯加。

南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北抵中国的东北、前苏联远东地区。

主要包括中国、印度、泰国、不丹、尼泊尔、日本、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曾经属国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新喀里多尼亚岛,以及朝鲜、菲律宾、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州、沿海边疆区,干岛群岛等地区。

非州大陆和欧洲、美洲未发现该植物。

  【野生天麻】广泛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甘肃、安徽、河南、河北、江西、湖南、广西、吉林、辽宁等地,当中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所产为著名地道药材,质量尤佳。

主产于贵州毕节、大方、黔西、贵定、赫章、都匀、遵义,四川荥经、古蔺、叙永、宜宾、雷波、马边、通江、茂县、乐山、洪雅、雅安、茂汶、汶川;

云南昭通、彝良、镇雄、永善、大关、绥江、盐津、鲁甸等地。

此外,陕西汉中、安康、商雒,甘肃甘南、文县、陇南.河南西峡、卢氏、桐柏,吉林浑江、抚松、临江、通化及安徽岳西,霍山亦产,云南原产地昭通小草坝天麻的天麻素含量最高,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该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为1.13%,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天麻(为陕西汉中天麻0.526%的2.1倍,为湖北恩施0.276%的4倍)。

  【家种天麻】主产于陕西略阳、城固、西乡、勉县、宁强、镇安、商州(其中,略阳天麻被认证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理标志,同时略阳也是全国最大的天麻生产基地)、南部;

安徽霍山,岳西、金寨;

四川通江、广元;

贵州锦屏、务川、德江、都匀、安顺;

云南昭通;

湖北鹤峰、恩施、郧西、郧县、竹山,宜昌;

河南西峡、桐柏、栾川,吉林抚松、辽宁新宾等地。

产地与销售

  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陕西等省,现多为栽培生产。

销全国并出口。

种植栽培

  1.选地、整地:

宜选半阴半阳的富含有机质的缓坡地、谷沟地栽种,土质以疏松的壤土、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砂土,尤以生荒地为好。

土壤PH5~6为宜。

忌黏土和涝洼积水地,忌重茬。

此外还可利用防空洞、山洞、地下室等场所种植天麻。

  2.繁殖方法:

主要用块茎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⑴块茎繁殖:

冬栽或春栽。

冬栽天麻接菌率高,生长快,时间在11月。

春栽在3~4月。

栽前要培养好菌床。

适宜蜜环菌生长的树种,常用壳斗科的青杠、槲栎、栓皮栎、毛栗等,以树皮厚、本质坚硬、耐腐性强的阔叶树为好。

将选好的木材锯成40-50厘米长的木棒,树皮砍成鱼鳞口。

在选好的地块,于栽前2-3个月,挖深25~30厘米、宽60厘米、长度据地形而定的窖。

窖底松土整平,铺放一层干树叶或腐殖质土,用处理好的新木棒与带蜜环菌的木材(俗称菌材)间隔摆1层,相邻二棒间的距离为6-7厘米,中间可夹些阔叶树的树枝,用腐殖质土填实空隙,以防杂菌污染,再覆土3~4厘米。

同法摆第二层,上覆土10厘米。

保持窖内湿润,上盖杂草遮荫降温保湿使蜜环菌正常生长,即成菌床。

选无病斑、无冻害、不腐烂的块茎作种栽,大小分开,分别栽培。

栽植时,把种麻平行摆放在菌棒间的沟内,紧靠菌棒,用腐殖质土填平空隙,再盖上3厘米,以不见底层菌材为宜。

同法栽第二层,最后盖上10~15厘米,上盖一层树叶杂草,保持土壤湿润,越冬期间加厚覆土层,以防冻害。

  如采用人工菌床和塑料袋栽培,所用种麻为生长健壮的白麻和米麻,由于采用人工控温,栽培时间从11月至翌年4月均可进行。

  ⑵种子繁殖:

选择重100克以上的天麻,按上法随采随栽,抽穗时要防止阳光照射,开花时要进行人工授粉。

授粉时间可选晴天10时左右,待药帽盖边缘微现花时进行。

授粉后用塑料袋套住果穗,当下部果实有少量种子散出时,由下而上随熟随收。

由于天麻种子寿命短,采下的蒴果应及时播种。

播种时,将菌床上层菌材取出,扒出下层菌材上的土,将枯落潮湿的树叶,撒在下层菌材上,稍压平,将种子均匀撒在树叶上,上盖一薄层潮湿落叶,再播第二层种子,覆土3厘米,再盖一层潮湿树叶,放入土层菌材,最后覆土10~15厘米。

如每窖10根菌材可播蒴果8~10个,每个蒴果约有3万粒种子,种植得当,第二年秋可收到一部分箭麻、白麻、子麻和大量的米麻,可作为块茎繁殖的种栽。

  3.田间管理:

天麻裁后要精心管理,严禁人畜踩踏。

越冬前要加厚覆土,并加盖树叶防冻;

6~8月高温期,应搭棚或间作高秆作物遮荫,雨季到来之前,清理好排水沟,及时排除积水,以防块茎腐烂。

春、秋季节,应接受必要的目光照射,以保持一定的温度。

  4.虫害防治

  ⑴乱根病

  发生乱根病两个原因:

  一是杂菌侵梁天麻乱根;

二是生长期雨水过多使天麻乱根。

  防治方法:

选择排水良好的地栽天麻。

菌材无杂菌感染,菌材间隙要填好。

经常注意排水。

  ⑵蛴螬

  幼虫咬断茎秆或咀食大麻根,造成断茎和根部空洞。

  ⑶蝼蛄

  成虫和若虫危害天麻茎和在地下作隧道,被害天麻断面处呈麻丝状。

上述两种病害用灯光诱杀成虫,或用90%敌百虫1000倍或75%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浇灌。

毒饵诱杀,用0.025千克氯丹乳油拌炒香的麦麸5千克加适量水配成毒饵,于傍晚撒于田间或畦面诱杀。

  5.采收加工

  冬栽的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收。

春栽的当年冬季或第二年春收。

  野生天麻多在芒种前后采挖。

挖时注意收大留小,小的让它继续长大。

挖后去茎,洗去泥土,擦去粗皮,分大小3.4个等级,水开后在水中稍加一点明矾,然后把天麻投入水中,大者煮10~15分钟,小者煮3~4分钟,以能煮过心为准。

炕时,先急火而后缓火,要经常翻动(不宜直接用手翻,以免手污染至发黑),并用干净的布擦去天麻上的水汽,若膨胀用小针刺几个小孔放气,至半干时宜用石头或木板压一夜,使体扁,再晒或炕至全干。

天麻鉴定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

滤液加碘试液2~4滴,显紫红色至酒红色.

  2.取粉末0.5g,加乙醇5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取滤液0.1ml置100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在270±

1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薄层层析供试品溶液:

取精密称取经80℃干燥后的本品粉末0.5g,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甲醇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静置24小时,振摇后再超声处理15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离心,即得.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天麻素对照品(80℃干燥1小时)25mg,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天麻素1mg).另取天麻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一甲醇一水(9:

1:

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略。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甲醇一磷酸盐溶液(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和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等量混合)-水(1.5:

3:

95.5)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天麻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天麻素对照品(80℃干燥1小时)25mg,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天麻素1m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80℃干燥后的本品粉末0.5g,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甲醇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静置24小时,振摇后再超声处理15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静置.取上清液离心,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人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含天麻素(C13H18O7)不得少于0.10%.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天麻的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的作用:

天麻浸膏有明显对抗戊四氮阵挛性惊厥作用;

天麻甙可减轻马桑内酯诱发的家兔癫痫发作程度.天麻注射液有镇静、安眠作用.

  2.对心血管的作用:

天麻对冠状动脉、外周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扩张作用,天麻注射液可使家兔血压下降,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下降.天麻素有促进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特别是在缺氧情况下获得能量的作用.另外尚有抗炎免疫作用.

天麻采收种子方法

  天麻花朵授粉以后,花被逐渐萎缩,子房迅速膨大。

而未授上粉的花朵,花凋谢以后子房略有膨大,但果实内的种子不具有种胚。

当下部果色渐深暗,纵缝线日益明显,表示葫果即将成熟。

天麻果实是从果穗下部向上部陆续成熟的。

当果壳上6条纵缝线刚出现开裂时,即为种子的最佳采收期。

若再晚1天采收,其纵缝线会大量开裂,种子便由此逸出,随风散落,因此一定要适时采收。

中药属性

基本资料

  【药材来源】:

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药材别名】:

赤箭芝、独摇芝、离母、合离草、神草、鬼督邮、木浦、明天麻、定风草、白龙皮,赤箭。

  【药材拉丁名】:

RhizomGastrodiae

  【药材英文名】:

TallGastrodiaTuber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

  【功效】: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

研末冲服,每次1~1.5克。

  一日5~10克。

煎汤,浸酒,入菜肴。

  【产地】:

主产于安徽大别山,陕西秦巴山区,四川、云南、贵州。

  【主要有效成分】:

含香荚兰醇、香荚兰醛、天麻甙、多糖、维生素A类物质、粘液质。

野外采制

  冬至以后茎枯时采挖者称“冬麻”,体重饱满质佳;

立夏以前植株出芽时采挖者称“春麻”,体松皮多皱缩者质次。

挖得后,除去地上茎及菌丝,擦去外皮,洗净煮透或蒸熟,压平,60℃以下烘干或晒干。

润透切片。

以体实泽亮半透明者为佳。

药材性状

  天麻块茎呈椭圆形或长条形,略扁,皱缩而稍弯曲。

长3~15厘米,宽1.5~6厘米,厚0.5~2厘米。

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略透明,多不规则纵皱纹,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成的多轮横环纹,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具点状痕点或膜质鳞叶有时可见棕黑色菌索。

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或为红棕色至深棕色鹦哥嘴状顶芽(冬麻),末端有自母体麻脱落后的圆脐形疤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样,黄白色或淡棕色。

气微,性平,味甘,微辛。

以质地坚实,体重,有鹦哥嘴,无空心者为佳。

鉴别真伪

  市场上常见的假天麻有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菊科植物大理菊的根、菊科植物羽裂蟹甲草的块茎、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葫芦科植物赤爬的块茎、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商陆科植物羌商陆的根、芭蕉科植物芭蕉芋的根茎,这些植物根茎形状与天麻十分相似,有时真假难辨,需要掌握要领进行鉴别。

根据老药工的经验,辨别真假天麻的方法,可以概括为:

天麻长圆扁稍弯,点状环纹十余圈;

头顶茎基鹦哥嘴,底部疤痕似脐圆。

若再鉴别不开,就需要请专家进行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了。

  商陆根外形与天麻相似,但其毒性较大,误食会有生命危险。

天麻的药用部分是地下块茎,呈长椭圆形、略扁、稍皱缩略弯曲,一端有红色或棕色的残留茎,另一端有圆脐状的根痕,通常每块长6~10厘米,直径2~5厘米。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多纵皱、质坚硬,外观及纹路类似西洋参。

切开后断面平坦,无纤维点,呈半透明角质状,有光泽,味微苦带甜,嚼之有黏性,而商陆根的横切面凹凸不平,色深,呈纤维性,味苦,嚼之麻舌。

性状鉴别

  块茎呈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扁缩而稍弯曲,长3~15cm,宽1.5~6cm,厚0.2~2cm。

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久存色变深,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点状横环纹,习称“星状点”;

冬麻顶端有棕红色干枯的芽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瓣”;

另端有圆脐型疤痕,习称“肚脐眼”或“圆底盘”。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

气微;

味甘(图1-71)。

  以“冬麻”质地坚实,有鹦哥嘴,断面半透明,无空心者质佳。

“春麻”质地轻脆,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质次。

  本品特征可概括为:

  天麻形扁长椭圆,外色黄白环纹显,质坚断面角质样,前端牙痕后脐眼。

混淆品的鉴别

  常见的假天麻主要有以下几种:

 

  【马铃薯】:

别名土豆。

块茎呈长椭圆形,压扁状,表面无沟纹及皱纹,鹦哥嘴及点状环痕均为人工捏造,干后产生细裂纹,味淡且甜。

  【大丽花块根】:

别名大丽菊。

块根扁缩,纺缍形,象牙白色,有细小的平行纹理,体轻,味淡微甜,嚼之粘牙。

  【紫茉莉根】:

别名胭脂花。

根呈长圆锥形,有纵沟及星点状下陷或小洞状的须根痕,味淡、有刺喉感。

  【芭蕉芋的根茎】:

顶端有茎基,灰棕或灰黄色,半透明,质坚硬,表面可见微突起而不连续的须根痕。

  【羽裂蟹甲草的块茎】:

别名羊角天麻。

外形似天麻,环节明显,但无鹦哥嘴,质坚,表面有不规则沟纹及皱纹,并有疣状须根痕,一端有残留茎基,略下凹,圆形。

  【芋的一年生块茎】:

呈压扁状,有纵沟及皱褶,顶端有芽苞残基,下端有棕色的圆形疤痕,断面粉白色,微甜有麻舌感。

  【黄精根状茎】:

别名老虎姜。

有结节,有细皱纹及稍隆起的环节,茎痕明显,呈圆盘状,俗称鸡眼,其上布有许多小麻点,味甜,嚼之有粘性。

  【栝楼的干燥块根】:

呈不规则的圆,纺缍形,一端有茎基残留或扎成短嘴状。

纵断面富粉性,有黄色筋脉条纹。

  【商陆干燥根】:

别名山萝卜。

呈纺缍形,顶端常有茎基残留或两端均为切面痕,可见同心环状层纹,外表可见须根痕,味淡,麻舌。

  【大九股牛的块根】:

别名羊角。

多呈纺缍形,一端常扭曲成羊角状。

表面有须根痕及线样横环纹,顶端有残茎基,味淡。

  【昭通天麻】

  1.外表呈椭圆形,稍扁,中间弯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短小饱满。

  2.表面灰黄色或浅棕色,有纵向皱折细纹,习称“姜皮样”。

  3.有明显棕黑色小点状组成的环节,习称“芝麻点”。

  4.一端略尖,有时尚带棕红色的干枯残芽,习称“鹦哥嘴”,另端有圆脐状疤痕,习称“肚脐眼”。

  5.松香断面,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半透明革质,白色或淡棕色,体重质结实。

  6.云天麻,即云南昭通所产。

煮出来无酸味。

  云天麻鉴别口诀“鹦哥嘴,凹肚脐,外有环点干姜皮,松香断面要牢记。

  【丹凤天麻】

  丹凤县天麻个肥色佳,素有“中国优质天麻之乡”之美誉。

  丹凤县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推广人工无性栽培天麻,1999年引进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获得成功,从而解决了多代无性繁殖导致天麻种性退化、产量逐年下降等长期困扰天麻生产的问题,为大规模发展天麻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2000·

科技下乡”活动中,中央电视台把丹凤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推向了全国,进一步提高了丹凤天麻的知名度。

  丹凤县优质天麻以野生天然箭麻为种麻,通过人工杂交授粉、培菌,扩繁出一代优质种麻,再通过无性栽培生产商品天麻。

这种生产方法使丹凤县优质天麻既保留了野生天麻的特有药性,又具备了有性繁殖的抗种性退化、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

  全县现有天麻育种技术中心2个,已建成以蟒岭山脉桃坪、峦庄、庾岭、蔡川、北赵川等乡镇为主,辐射全县的100万窝天麻生产基地,年可提供一代优质种麻10万公斤,商品麻600吨,初步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种麻基地。

“丹凤县优质天麻”已入编《中国土特名产年鉴》,并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丹凤天麻”商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