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759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1课《形色协奏曲》.docx

第1课《形色协奏曲》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泰安第二十一中学

耿加玲

教学进度安排

课目

活动设置

课时量

上课周次

第一课

形色协奏曲

2

1、2周

第二课

俯仰之间

2

3、4周

第三课

遥远的地平线

1

5周

第四课

壶趣

2

6、7周

第五课

瓶花与水果

2

8、9周

第六课

唱大戏

2

10、11周

第七课

标签与品牌

1

12周

第八课

发现美丽

1

13周

第九课

图画书

1

14周

第十课

巧用肌理

1

15周

第十一课

吉祥宝贝

1

16周

第十二课

走向明天

1

17周

期末考查

18周

六年级美术教案/总第1课时

《形色协奏曲》

备课人:

耿加玲

课题

1、形色协奏曲

授课班级

六年级

授课时间

第一周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内容设计

知识与

能力目标

 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方法与

过程目标

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情感与

态度目标

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本课

重点

难点

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教具

学具

名家作品图片,多媒体等。

教法

学法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置

媒体运用

 

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

老师喜欢边听音乐边画画,画画的感觉油然而生。

老师邀请大家来聆听一首音乐感受艺术的旋律意境。

2、揭示课题:

听到这首乐曲,你的脑海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音乐和绘画从来都是一家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形色协奏曲”。

课件播放音乐《渔舟唱晚》

 

形式初探

1、欣赏画家作品:

在这三幅画中,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小结:

艺术家在创作中,常常在“似不似之间”寻找的表现形式。

画家抓住树的特点,用简化概括的弧线交织出形象形式由写实变得抽象。

课件出示蒙德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提炼元素

1、感受发掘:

看看这张摄影的《山川》,能提取什么美术语言?

2、尝试训练:

你能用怎样的线条表现这张山川景色给你的感受呢?

请一位学生上台快速画出,老师进行修整与总结。

3、欣赏提升:

出示《山川》作品赏析,画家用流畅、疏密的线条抓住了山体的形和山体的质感。

4、提炼元素:

这几处风景能提炼什么造型元素迚行创作呢?

板书:

提炼元素:

线、点、面……

课件出示《山川》和山川的照片

 

课件出示三幅风景图片

 

形式探讨

1、作品参照对比:

看一看,画不实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不相似呢?

相似的有整个的角度,东西没变,不相似的有屋顶变成了一块块近似长方形,窗户变成了小块的近似正方形,整个房子的轮廓变得更简洁了。

2、小结:

吴冠中先生忽略细节,抓住民居的特征,用平稳简练的线条和块面构成景致,色彩简单明净,表现出江南水乡宁静,淡雅的意境。

板书:

表现形式:

概括,简练

课件出示吴冠中《江南水乡》和相似的风景照片。

 

主观表达

1、感受色彩:

两幅作品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

为什么?

2、赏析画作:

冠中先生《窗外无月》,色的处理如何?

冠中先生把房子的墙主观地画成了绿色和红色,间穿揑了大块的白和黑,画面色彩能够和谐响亮,是形色的协奏。

板书:

主观设色。

课件出示同一幅画面不同颜色的两幅作品

 

课件出示吴冠中中国画《窗外无月》。

 

欣赏提升

1、老师示范:

梯田为例,用曲线画田埂,用扁笔去画田地的色彩,埂和田地简单、概括。

提醒注意勾线的轻重快慢,料的干湿浓淡。

描绘一幅形不色的协奏曲。

2、作品欣赏:

看不家是如何处理形色,谱写出一幅幅“形色协奏曲”的。

课件出示梯田风景图片

 

课件依次出示画家作品

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

选择一张你喜欢的风景图片,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2、教师巡行指导。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和多张风景图片

 

展评拓展

1、典型展评把学生绘画作品和照片进对比欣赏分析绘画是不抽取了照片中的形与色,主观概括地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的。

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2、拓展延伸抽取事物主要特征的绘画有时也可以把它叫做抽象画。

抽象是相对的由这三幅画你觉得抽象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你能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抽象艺术吗?

实物投影仪展示和学生习作展墙

 

出示吴冠中的三幅作品

 

运用形色描绘一幅风景,注意把握色块的变化和物体主要特征。

 

《形色协奏曲》

1、蒙德里安的《红树》《灰树》《开花的苹果树》

树的形象构成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作品《山川》

3、吴冠中《江南水乡》《窗外无月》

 

 

六年级美术教案/总第2课时

《形色协奏曲》

备课人:

耿加玲

课题

1、形色协奏曲

授课班级

六年级

授课时间

第二周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时

2课时(第2课时)

内容设计

知识与

能力目标

 了解并掌握怎样欣赏抽象画。

方法与

过程目标

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情感与

态度目标

欣赏并领会自然美与意境美的变化,掌握在似与不似间怎样去表现绘画作品。

本课

重点

难点

掌握简单的绘画语言,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把自然风景变成艺术作品。

教具

学具

名家作品图片,多媒体等。

教法

学法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置

媒体运用

 

观念引入

1、欣赏抽象画: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抽象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抽象绘画,今天我们来看看更加纯粹的抽象画。

2、提问:

看了这些画你有什么感受?

单从绘画形象上看不出它像什么,但这些画使用了什么样的线条、形状和颜色?

3、抽象画就是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而又具有强烈的形式(点、线、面、形、体、色等)构成面貌的绘画。

课件出示几幅抽象画作品

 

 

速览概况

 

1、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抽象画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刚才的课件介绍,同学们是不是对抽象画有了一定了解,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三幅抽象画,向大师学画抽象画。

课件出示介绍抽象画由来的短片

 

欣赏感受

典型启发

 

 

1、看到康定斯基的这幅作品,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又没有从画中找到一种音乐的节奏?

分析:

康定斯基的作品中,对具体事物形体特征的描绘不再是重点,他希望完全借助色彩、线条和形状,不以具象造型的方式来进行表达。

他赋予色彩、线条、形状等音乐般的节奏。

2、为什么这幅画取名叫《江南早春》?

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江南早春?

分析:

这幅画所用的色彩跟江南的房屋(黑瓦、白墙、灰色石板地、棕色木门窗)和春天的柳树(浅绿)一致;这幅画中的形状大多使用了较规则的方形或多边形,与方形的房屋、门窗、石板相吻合。

虽然这是一幅抽象画,但是画中的颜色和形状折射了江南早春的特征。

3、这幅画使用了大量的暖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

画面上方是大面积的色块,而画面中间是小面积的色块,这样表现会形成什么感受?

分析:

画家用流畅的运笔推着色块和线条游动,线条和色彩所形成的韵律和动感在画布上跳跃,宛如钢琴家在弹奏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课件出示:

《小小的喜悦》(康定斯基)

 

课件出示:

《江南早春》(闫振铎)

 

课件出示:

《灿烂》(朱德群)

 

 

绘画演示

1、老师示范:

为了达到自然渗透的绘画效果,先将画纸刷一层清水,趁湿在纸上随意勾、点、涂、染,一幅抽象画随之产生。

2、学生参与创作:

线条、形状、色彩。

线条要流畅,色块要分明,适可而止,不宜混色过多或重叠过多,这样会影响画面效果。

在实物展示台上演示

 

学生创作

1、欣赏与设想:

出示几幅学生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绘画?

你准备创作一幅什么样的抽象画,将用到哪些线条、形状和颜色?

2、学生活动:

尝试用刷子在纸上涂上一层清水,然后用笔随意描画点染,使色彩自然渗透混合,形成一幅抽象画。

课件出示学生抽象画作品

课件播放轻音乐

展评拓展

1、你最喜欢哪一幅抽象画,说说为什么。

你是怎样绘制出这幅抽象画的?

能不能给你的画取一个名字?

谈一谈你的创作感想。

2、拓展:

一泓水、一面墙、一堆颜料……形与色的交融,宛如一幅幅抽象画,只要我们细心地发掘与感受,抽象就在我们身边,把你的发现与大家分享。

用实物展示台或黑板展示学生作业课件出示水面、墙面、调色板、大地河流、彩霞等图片

 

尝试用刷子在纸上涂上一层清水,然后用笔随意描画点染,使色彩自然渗透混合,形成一幅抽象画。

《形色协奏曲》

1、欣赏抽象画:

《小小的喜悦》(康定斯基)

《江南早春》(闫振铎)

《灿烂》(朱德群)

2、理解抽象画

3、创作抽象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