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77861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9 第9部分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Word下载.docx

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和性能及其他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企业的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200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基本要求》

GB/T(报批)城市客运术语第1部分:

通用术语

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技术要求第2部分: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元。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城市客运术语第一部分:

通用术语》(GB/T报批)、本系列技术要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元》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3.1.1智能调度系统Intelligentdispatchingsystems

由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企业根据管理需求建立,主要用于实现车辆集中监控及智能调度的信息化平台。

3.1.2配车排班Busscheduling

制定行车计划的车次和线路车辆、司机和售票员之间的对应关系。

3.1.3行车计划Busdispatchingplan

由调度员根据线路配车数和首末班时间等信息制定的行车计划时刻表,包含了每个循次每个车次的运营类型、发车时刻、停站时间等信息。

3.1.4车次Bussequence

行车计划制定的车辆发车顺序,也称路排,一般一辆车对应一个车次。

3.1.5串车Busseries

线路上同一线路的车辆排列过密,发生两辆或两辆以上车辆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串联现象。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TopNTOP-N算法(Top-nalgorithm)

4总体架构

智能调度系统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智能调度、运行监控、统计分析与辅助决策等功能。

对系统所需的所有基础信息进行管理;

对所属的运营车辆进行制定行车计划、配车排班、营运调度、异常调度、非营运调度等智能调度管理;

对所属的线路、车辆可以通过运行图、GIS、视频方式进行运行监控;

对调度和监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报表,并支持管理辅助决策。

图1城市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系统总体架构

5功能要求

5.1基础信息管理

5.1.1一般要求

应具备对基础信息的查询、新增、修改、删除、预览、打印、导出数据等功能。

可以通过导出数据功能输出到各种格式的文件,如TXT、EXCEL等格式。

5.1.2信息内容

以下信息内容符合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技术要求第2部分: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元的基本要求。

5.1.2.1组织机构信息

组织机构信息包括组织机构编码、上级组织机构编码、组织名称、组织类型(集团、分公司、车队等)、地址、联系方式、负责人、传真号码等。

5.1.2.2车辆信息

车辆信息应包括车辆编码、车辆号牌、所属经营业户、所属线路名称、厂牌型号、发动机型号、车架号、座位数、额定载客数量、年度审验、燃料类型/新能源与出厂日期等。

宜包括证件信息、是否空调、燃料编码等。

5.1.2.3从业人员信息

从业人员信息应包括所属经营企业、姓名、性别、身份证件号码、在岗情况、工种类型、联系电话、现居住地址和其它必要的信息。

5.1.2.4线路信息

线路信息应包括线路标识码、线路名称、所属经营业户、线路起点站名称、线路终点站名称等。

可包括上行首站编码、下行首站编码、上行中途停靠站编码、下行中途停靠站、上行首班时间、上行末班时间、下行首班时间、下行末班时间、票制票价、途径道路信息、线路备车数、线路长度等。

5.1.2.5车站信息

车站信息应包括车站标识码、车站名称、车站类型、车站经度、车站纬度、换乘线路名称等。

宜包括泊位数以及其他用户需要的信息。

5.1.2.6电子站牌信息

电子站牌信息包括电子站牌编码、名称、类型、经度、纬度、维护情况等。

5.1.2.7停车场信息

停车场信息应包括停车场名称、权属类型、场站经度、场站纬度、停车场占地面积、停车场泊位数等信息。

宜包括场站编号、停靠线路、上级组织编码及其他用户需要的数据等。

5.1.2.8公告牌信息

公告牌信息包括公告牌号、显示方向、IP地址、公告牌位置、其他用户需要的数据等信息。

5.1.2.9收入管理

收入管理包括对营运收入数据的管理,记录数据应包括缴费类型(刷卡、投币等)、缴纳人员、缴纳时间、缴纳金额与缴纳车辆等。

5.1.2.10车载设备终端信息

车载设备终端包括设备编码、SIM卡号、车辆编码、生产商名称、设备分类等。

5.1.3用户角色管理

用户角色管理主要包括:

a)支持对角色用户基本信息的查询和编辑;

b)支持对角色权限的管理;

c)统一用户登录界面,根据用户权限显示不同的模块和界面。

5.2智能调度

5.2.1行车计划

5.2.1.1行车计划管理

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手动录入或导入行车计划电子表格;

b)根据线路、配车数、首末班时间等条件自动生成发车时刻表。

5.2.1.2行车计划内容

行车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a)车次类型;

b)发车时间;

c)发车地点;

d)回场时间;

e)单程时间等。

5.2.1.3其他计划编排

系统应能够编制以下计划:

a)加油计划;

b)维修计划;

c)保养计划;

d)包车计划等。

5.2.2配车排班

5.2.2.1排班模板管理

排班模板管理应具备以下功能:

a)手工新建排班模板;

b)复制已有模板;

c)根据行车计划编制模板。

5.2.2.2排班规则创建

排班规则创建应实现创建自动编排规则,应包括以下内容:

a)轮班规则:

车辆对应班次的轮转规则;

b)轮休规则:

司乘人员轮换轮休规则;

c)替班规则:

机动人员替班规则。

5.2.2.3排班管理

排班管理包括以下功能:

a)排班计划方案的管理,应包括新建、申请发布、审核、发布与注销等;

b)应能够自动检测人力冲突,并提示操作人员;

c)排班模板方案应能够从历史方案中提取或当前排班中提取,并且排班模板应支持班次的上下移动快速设置;

d)日常排班由排班模板进行初始化得到,并且日常排班应支持班次能够实现上下移动从而支持班次的快速设置;

e)宜支持排班电子表格导入系统和从系统导出电子表格排班的功能;

f)应支持已编制好行车计划的打印功能。

5.2.2.4排班创建

排班创建支持多种创建排班方式,应包括以下方式:

a)基于排班模板计划创建;

b)基于历史排班计划复制;

c)创建当前排班计划;

d)创建空白排班计划。

5.2.2.5排班编辑

排班编辑支持多种排班编辑方式,应包括以下方式:

a)自动编制:

根据线路轮班、轮休、替班,自动编制新的排班计划,支持手动再调整;

b)手动编制:

通过手工编制排班计划。

5.2.2.6其他人员排班

宜实现对线路营运其他相关人员的排班,包括站务员、调度员与当班领导。

5.2.3营运调度

5.2.3.1调度显示

应能显示调度信息,界面应清晰、简洁,便于查询与监测,易于识别。

5.2.3.2线路切换

应实现多条线路间的任意切换,可对行车计划进行修改。

5.2.3.3发车编辑

按照计划优先、自适应、人工干预的调度模式,支持多种发车方式,应包括:

a)计划优先:

以发车计划为主,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发车时间;

b)自适应:

以当日调度资源及现场发车情况,先到先发、班次优先;

c)人工干预:

以发车计划为参考,根据现场人车资源手动排时排队。

5.2.3.4计划调整

计划调整应具备以下功能:

a)换人功能:

在发车列表中进行人员更换;

b)换车功能:

在发车列表中进行车辆更换;

c)调点功能:

在发车列表调整计划车次的开始或结束时间,修改开始时间时自动调整结束时间,批量调整连续时间内的发车计划;

d)添加车次:

根据调度需要增加发车计划,添加发车计划时自动关联车辆、人员、班次;

e)删除车次:

根据调度需要删除手工添加的发车计划;

f)故障处理:

未完成车次或异常结束车次可做故障处理,录入故障信息。

5.2.3.5实时通话

调度员与司机之间应能进行双向实时通话。

实时通话应具备以下功能:

a)一键操作实现调度员与司机的双向实时通话;

b)支持语音通话、IP通话或其他通话方式。

5.2.3.6信息交互

信息交互应具备以下功能:

a)调度中心与车辆间可上传和下发信息,支持单独发送和群发信息,自动存储所有交互信息并能够查询;

b)调度中心系统能判断并显示信息是否发送成功,是否已经读取等信息。

5.2.4异常状态调度

5.2.4.1突发事件报警

车载调度终端(VDT)触发报警时,在监控屏幕上应使用醒目的颜色标注报警车辆,并发出报警声,直至人工取消报警。

5.2.4.2突发事件响应

突发事件响应具备以下功能:

a)车辆状态监测:

在监控屏幕上自动显示发生突发事件车辆的实时状态;

b)应急车辆调度:

1)调度中心可向应急车辆下发应急调度指令,并在调度界面以显著的方式显示应急车辆的实时状态;

2)执行应急任务的车辆收到调度中心下发的调度指令、完成应急任务时,以显著的方式在监控屏幕上提示。

c)音/视频监控:

突发事件发生后,调度中心能收到VDT采集的音/视频信息。

5.2.4.3事后评估

事后评估应具备以下功能:

a)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统计突发事件和应急响应的情况并生成报表,统计信息包括:

1)执行任务车辆;

2)执行任务人员;

3)执行任务时长等。

b)突发事件处理完毕后,对应急响应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

1)事件发生的原因;

2)事件的性质;

3)事件所引发的责任;

4)处理事件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资源;

5)处理事件过程中各相关部门职责是否落实,有无空挡、脱节或漏洞;

6)是否可通过其他方式避免事件的发生等。

5.2.5非营运调度

非营运调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a)能够进行加油调度、保养维修调度、进出场调度等非运营调度、能够调度其他非营运出车,可与场站管理系统进行对接;

b)所有的非营运车次(班次)提供调度的人工确认和自动确认两种确认模式。

5.3运行监控

5.3.1监控类型

5.3.1.1运行图监控

运行图监控包括以下功能:

a)应实现通过模拟视图显示线路示意图,以简化的直线或折线形式表示公交线路。

线路上沿途停靠的站点,并宜根据其实际的比例进行换算并在线路示意图上标出,实时显示车辆状态;

b)应实现公交线路运行的运营信息,同时显示上行、下行信息和待发车辆信息;

c)应以简化的标识在监控界面上模拟车辆在线路上的运行位置,如圆形标识车辆;

d)可选择一条或多条线路,显示车辆运行状况,车辆到站时要突出显示;

选中某个车辆后能显示该车的实时信息,显示信息与5.3.2一致;

e)可选择对一辆或多辆车进行监控处理,包括发送拍照、视频与调度等命令。

5.3.1.2GIS监控

a)地图基本操作

应包括地图放大、缩小、移动、测距、测量面积、电子围栏、线路显示、显示车辆等功能。

b)全局监控

应对系统内所有的公交车辆进行监控。

在地图上显示车辆运行状态。

支持车辆在地图中查找,选中车辆后可以实时监听车内语音和调阅车内的视频信息,显示车辆的具体信息,包括速度,位置,报站信息,报警信息与违规信息等。

c)局部监控

1)车辆监控

在电子地图上对具体车辆进行车辆详细情况的监控,车辆信息的监控内容参照5.3.2。

——应实时显示车辆的位置、车辆行驶方向等信息,支持车辆定位查询;

——可打开多个监控窗口跟踪不同的目标或区域,并显示目标的相关信息(如车号、速度与方向等);

——应支持公交车辆日常营运状况下按照公交线路分组的车辆监控、执行应急调度任务中的车辆监控,以及处于紧急调度状态的车辆监控;

——在电子地图上选中车辆后,应显示车辆的营运信息、车辆的车况等信息。

2)车辆轨迹回放

实现对选定车辆的历史轨迹进行回放,具体功能如下:

——应按如日期、时间段、线路、车辆、违规情况及报警等限定条件有选择的进行筛选并回放车辆的历史轨迹;

——宜在地图上用不同的颜色显示路线和回放车辆轨迹;

——回放过程中,宜同时显示回放过程的总里程;

——回放过程中,历史报警信息宜用随时间滚动的列表形式展示。

3)车辆点名

监控端应主动要求车辆单次上传当前定位及状态信息。

4)多窗口监控

对于不同线路的车辆,选择监控、锁定监控和点名指定的车辆可在不同的地图窗口中显示。

5)重点监控

实现在某辆公交车出现异常或紧急报警时,系统提供分窗口进行重点跟踪,并实时记录车辆的运行轨迹,方便监控人员实时跟踪。

6)异常状态监控

实现实时统计并在屏幕上显示车辆营运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数据查询结果,出现异常状态时,系统应通过图标闪烁、播放报警音等方式自动报警。

监控异常状态的信息见5.3.2.2。

5.3.1.3视频音频监控

a)拍照

支持可选择特定的车辆(包括一辆车和多辆车)进行拍照,应能设置照片的大小、摄像头通道等。

b)视频音频点播

可选择特定的车辆,进行视频与语音点播,并可进行单一通道和多通道点播。

5.3.2监控内容

5.3.2.1线路信息

线路监控应实现通过模拟视图和电子地图实时监控线路运营状态,线路监控信息包括:

a)总配车数;

b)运营车辆数;

c)上行车辆数;

d)下行车辆数;

e)车辆分布情况;

f)上行线路平均车速;

g)下行线路平均车速;

h)全天计划运营车次;

i)当前计划运营车次;

j)实际运营车次;

k)出车率;

l)线路大间隔信息;

m)其他用户需要监测的线路运营状态。

5.3.2.2车辆信息

a)营运状态监控

实现通过模拟视图和电子地图实时监控车辆当前运营状态,用户可自主设定信息的优先级别,并选择直接显示的数据项目。

营运状态应包括以下数据:

1)定位时间;

2)车辆编号;

3)当前驾驶员姓名及工号;

4)当前线路;

5)当前位置;

6)可包括安装智能投币机车辆的投币信息;

7)可包括客流信息:

安装客流监测设备车辆的前后门上下车客流人数;

8)运营状态;

9)行驶方向;

10)运行速度;

11)已运营车次;

12)场区车辆的计划发车时间与实际发车时间;

13)其他用户需要监测的车辆运营状态。

b)异常状态监控

应实现通过模拟视图和电子地图实时监控车辆营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至少能通过图标闪烁、弹出消息框、播放报警音等引人注意的方式之一实现自动报警功能。

异常状态应包括以下数据:

1)偏离线路;

2)超速;

3)带速开/关门;

4)站点外开/关门;

5)越站;

6)滞站;

7)串车(车辆排列过密);

8)大间隔(车辆排列过疏);

9)堵车;

10)事故;

11)车辆故障;

12)车辆报警;

13)其他需要监测的异常状态;

宜包括以下数据:

1)首末班车准点异常;

2)车辆未在规定时间内回停车场。

c)终端设备状态信息

公共汽电车智能调度的终端设备状态监控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实现车辆在线状态情况的监控;

2)实现各智能调度车载终端装置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并对上传的状态信息具有存储和查询的功能;

3)实现车载终端装置的自检功能,包括故障的自动报警功能。

终端自检功能应符合工程标准《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载智能服务终端》中自检功能要求。

5.4统计分析与辅助决策

5.4.1统计功能

5.4.1.1一般要求

应支持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下述所列项的查询统计功能。

对于统计结果,应具有展示、导出和打印的功能。

5.4.1.2客流统计

客流统计功能要求如下:

a)客流数据查询,宜按时间统计线路、站点、方向、车辆等维度的查询客流数据;

b)客流数据统计,宜按时间统计线路、站点、方向、车辆等维度的客流数据,包括各站点的上下客统计、高峰时段统计与低谷时段统计,以统计图表的形式展现;

c)宜实现站点客流TopN统计;

d)宜实现线路客流TopN统计;

e)宜实现出行特征分析;

f宜实现异常客流统计。

5.4.1.3发车完成率统计

发车完成率统计功能要求如下:

a)应实现计划和实际班次情况统计比对,计算发车完成率的功能;

b)应支持按照线路、组织以及其他用户需要的层级进行统计和计算;

c)应支持按照定制的时段或周期进行统计和计算。

5.4.1.4高峰时段出车率统计

高峰时段出车率统计功能要求如下:

a)应实现每天高峰时段在线车辆统计功能,统计信息应包括:

出车车辆数量、未出车车辆数量与出车率等;

b)应支持按照线路、组织进行统计和计算;

c)应支持时间段预设。

5.4.1.5到站准点率统计

到站准点率统计功能要求如下:

a)应实现根据车辆到达各站点的实际时间与计划到站时间的对比,计算偏离时间,统计到站准点率;

b)应支持按照驾驶员、车辆、线路、组织以及其他用户需要的层级进行计算和统计;

c)应支持按照定制的时段或周期进行计算和统计。

5.4.1.6到站间隔合格率统计

到站时间间隔合格率统计功能要求如下:

a)应实现根据线路上前后两辆车实际到站时间间隔与允许间隔对比,计算偏离时间,统计到站间隔合格率;

b)应支持按照线路、组织以及其他用户需要的层级进行计算和统计;

5.4.1.7发车间隔合格率统计

发车间隔合格率统计功能要求如下:

a)应实现根据场区前后两辆车实际发车间隔与允许发车间隔对比,计算偏离时间,统计发车间隔合格率;

5.4.1.8线路大间隔统计

线路大间隔统计功能要求如下:

a)应实现线路上前后两辆车之间的时间与允许时间对比,统计大间隔的总数;

b)应支持按照线路、组织以及其他用户需要的层级进行统计;

c)应支持按照定制的时段或周期进行统计。

5.4.1.9线路串车统计

线路串车统计功能要求如下:

a)应实现线路上后发车辆超过先发车辆的次数统计;

b)应支持按照驾驶员、车辆、线路、组织以及其他用户需要的层级进行统计;

5.4.1.10驾驶员公里车次统计

可根据驾驶员载客行驶里程、空驶里程和运营车次与线路长度对比,统计驾驶员的实际公里车次。

5.4.1.11人员考勤统计

可根据班次和计划出车时间、换班时间,自动生成考勤时间。

并根据实际考勤情况记录每位员工的考勤情况。

并记录员工的“迟到”、“旷工”、“早退”、“加班”等情况。

对于未上车人员,可根据考勤管理系统导入刷卡数据。

5.4.1.12报警统计

可根据报警时间、所属单位、车牌号、驾驶员、报警类型等条件查询出车辆的所属单位、车牌号、驾驶员、报警内容(参考5.3.2.2)、报警状态、时间、经纬度、站点等详细的报警信息。

5.4.1.13包车统计

可根据查询时间、所属单位查询包车的详细信息,包括所属单位、营运日期、车牌号、驾驶员、计划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运行时长、行驶里程、包车类型、状态、起点地址、终点地址与备注等。

5.4.1.14非营运调度日志统计

可根据统计日期、所属单位、车牌号、批准人等条件查询出车辆的所属单位、车牌号、驾驶员、日志时间、日志内容、调度状态与批准人等非营运调度日志信息。

5.4.1.15控制营运和非营运日志统计

可根据统计日期、所属单位、车牌号等条件查询出车辆的所属单位、车牌号、发出控制时间、控制状态、执行人等控制营运和非营运日志信息。

5.4.1.16其他数据统计

可实现按车辆、线路、车队、分公司、公司等不同层级对定制时间段内的客运量、总班次、总里程、总耗油量,车辆保有量、维修保养情况、安全运行间隔里程以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求的其他数据进行统计与对比。

5.4.2报表功能

5.4.2.1一般要求

报表功能的一般要求如下:

a)应支持生成下面所列项的报表功能;

b)应支持报表人工查询生成和定时生成;

c)应支持报表的导出和打印功能。

5.4.2.2异常状态报表

支持生成选定范围内车辆异常状态报表的功能,主要包括:

a)应支持时间区间和不同层级的选择;

b)异常状态报表宜包括以下数据,视选择的层级而定:

组织、线路、车辆、运营状态、驾驶员、行驶方向、异常状态类型、异常状态起止时间、其他异常状态必要属性等。

5.4.2.3请求信息报表

支持生成选定范围内驾驶员向调度中心发送请求信息情况报表的功能,主要包括:

b)请求信息报表宜包括以下数据,视选择的层级而定:

组织、线路、车辆、运营状态、驾驶员、行驶方向、请求时间、请求内容、应答情况、其他用户需要的数据等。

5.4.2.4发车明细报表

支持生成选定范围内发车明细报表的功能,主要包括:

a)应支持时间区间和驾驶员、车辆、线路与组织等不同层级的选择;

b)发车明细报表宜包括以下信息:

组织、线路、车辆、驾驶员、乘务员、发车场区、计划发车时间、发车时间、末站到站时间、发车间隔、偏差值、单程时间、空驶里程、其他用户所需信息等。

5.4.2.5到离站报表

应支持生成选定范围内到离站报表的功能,主要包括:

b)到离站报表宜包括以下数据,视选择的层级而定:

组织、线路、车辆、运营状态、行驶方向、驾驶员、各站点到站时间、各站点离站时间、其他用户所需要的数据等;

c)可与企业场站管理系统进行对接。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