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79472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0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藿香正气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Word下载.docx

四、制剂处方中中药材前处理和炮制………………………………5

五、提取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7

六、制剂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9

七、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13

八、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14

九、成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19

十、物料平衡计算方法………………………………………………21

十一、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22

十二、包装标签内容、说明书式稿…………………………………23

十三、工艺卫生要求及生产区环境监测方法与标准………………25

十四、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26

十五、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26

十六、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28

十七、原辅料消耗定额………………………………………………29

十八、包装材料消耗定额……………………………………………29

十九、岗位定员及定额、生产周期…………………………………30

附录:

有关规定、理化常数及换算………………………………31

附页:

文件修订记录

藿香正气水生产工艺规程

一、产品概述

1、标准来源:

“藿香正气水”标准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属企业仿制产品。

2、产品特点:

(1)性状:

本品为深棕色的澄清液体(贮存略有沉淀);

味辛、苦。

(2)功能主治: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3)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5~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4)规格:

每支装10ml

(5)包装:

药用玻璃瓶装,10×

10毫升/支/盒

(6)有效期:

2年

(7)贮藏:

密封。

3、分类管理:

属于按甲类非处方药管理的品种,2009年国家基本药物。

4、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62020906

二、处方及处方依据

1、标准处方(2050ml、205支)

苍术160g陈皮160g厚朴(姜制)160g白芷240g

茯苓240g大腹皮240g生半夏160g甘草浸膏20g

广藿香油1.6ml紫苏叶油0.8ml

2、生产处方(1000000ml10万支)

苍术78kg陈皮78kg厚朴(姜制)78kg白芷117kg

茯苓117kg大腹皮117kg生半夏78kg甘草浸膏9.8kg

广藿香油780.5ml紫苏叶油390.2ml

3、处方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1233页。

三、生产工艺流程图

藿香正气水生产工艺流程图

净制辅料(生姜)

切制

炮制

干燥

配料配料

粗粉碎渗漉温浸煎煮

回收乙醇

甘草浸膏

混合渗漉液

溶化

合并各提取液

浓缩挥发油

配料

内包材料

静置

10万级净化

灌装灭菌灯检

贴签

外包材料

外包装检验入库

四、制剂处方中中药材前处理和炮制

(一)制剂处方中药材的投料规格和投料量的有关规定

1、按《药典》2010年版(一部)“凡例”规定,制剂处方中的药味,均指饮片,需经炒、蒸、煮等或加辅料炮炙的,处方中用炮制品名。

2、制剂中使用的饮片规格,应符合相应品种的实际工艺要求。

3、制剂处方中规定的药量,系指正文〖制法〗项规定的切碎、破碎或粉碎后的药量。

生产中应按处方量或标示量100%投料。

(二)制剂处方中中药饮片炮制方法和依据

1、苍术:

投料的本品为不规则类圆形或条形厚片。

如果进购和验收均按中药材标准进行的,在车间前处理要进行饮片加工,方法如下:

(1)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湿,切厚片,干燥,备用。

(2)炮制依据:

《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D药材炮制通则)和同版《药典》收载的“苍术”质量标准【炮制】项。

2、陈皮:

投料的本品为不规则条状或丝状。

(1)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干燥,备用。

《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D药材炮制通则)和同版《药典》收载的“陈皮”质量标准【炮制】项。

3、厚朴:

投料的本品为炮制品厚朴(姜制),呈弯曲的丝条状或单、双卷筒状。

(1)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干燥,备用。

(2)厚朴(姜制):

将生姜洗净,捣烂,加水适量,压榨取汁,姜渣再加水适量重复压榨一次,合并汁液,即为“姜汁”。

如用干姜,捣碎后加水煎煮二次,合并,取汁。

取厚朴丝,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少至姜汁被吸尽,取出,晾干。

每100kg净厚朴丝,用生姜10kg。

(3)炮制依据:

《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D药材炮制通则)和同版《药典》收载的“厚朴”质量标准【炮制】项。

4、白芷:

投料的本品为类圆形的厚片。

(1)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润湿,切厚片,干燥(低温干燥),备用。

《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D药材炮制通则)和同版《药典》收载的“白芷”质量标准【炮制】项。

5、茯苓:

投料的本品为切制的厚片或块。

如果进购和验收均按“茯苓个”标准进行的,在车间前处理要进行饮片加工,方法如下:

(1)取净制后茯苓个,浸泡,润后稍蒸湿,及时切厚片,干燥,备用。

《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D药材炮制通则)和《药典》2010年版(一部)“茯苓”质量标准【炮制】项。

6、大腹皮:

投料的本品为切段“大腹皮”或“大腹毛”。

(1)取净制后大腹皮,浸泡,润后切段,干燥,备用。

《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D药材炮制通则)和《药典》2010年版(一部)“大腹皮”质量标准【炮制】项。

7、生半夏:

投料的本品为半夏生品。

(1)取原药材,拣去杂质,用时捣碎。

《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ⅡD药材炮制通则)和《药典》2010年版(一部)“半夏”质量标准【炮制】项。

8、甘草浸膏:

(1)取甘草,润湿,切片,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浸膏,调节含量使符合规定,即得。

(2)制备依据:

《药典》2010年版(一部)“甘草浸膏”质量标准。

〈三〉中药饮片按品种工艺要求的前处理过程

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在前处理车间分别粉碎成粗粉,准确平衡粗粉量,取粉碎后的量分别是苍术78kg、陈皮78kg、厚朴(姜制)78kg、白芷117kg。

被备渗漉用。

〈四〉中药材前处理过程和炮制工艺要求

1、中药材前处理生产区域为一般生产区,其中“精制、干燥、包装”和毒性药材等生产工序为生产控制区。

2、生产操作前,各工序必须按岗位操作规程和清洁规程检查:

物料、设备、工作现场、工作间、容器具、计量器具等的各种状态标志,处于“合格”、“完好”、“清洁”、“清场合格”状态时,才能进行生产。

3、生产控制文件和生产记录准备齐全。

4、洗药用水为饮用水,药材洗涤用流动水,洗过药材的水不能冲洗其他药材。

5、洗涤后的药材、切制及炮制后的药材不能露天干燥。

6、“生半夏”有毒,生产操作必须单独进行,处方中的是生半夏,管理及生产必须严格执行毒性药材管理规定。

7、除购进的饮片经进厂检验合格可直接投料外,中药材必须经过制剂处方中饮片规格要求进行加工,进一步加工应符合相应品种的实际工艺要求。

8、按品种的实际工艺要求在前处理中需进一步加工的药材或饮片,备渗漉的粉成粗粉规格;

备直接入药的细粉粉成粗粉规格后,应符合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

备水煎、回流提取的药材用饮片直接投料。

9、药材损耗=(处理前重量–处理后重量)/处理前重量×

100%,处理后量保持和生产处方一致(指切碎、破碎或粉碎后的药量)。

10、在前处理车间生产后中药饮片、炮制品严格按内控质量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工序的生产(或入库净药材库暂存)。

五、提取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一〉提取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药材投料、提操作过程:

(1)投料批量:

10万支/批(1000L)

(2)投料处方:

苍术78kg陈皮78kg厚朴(姜制)78kg白芷117kg

茯苓117kg大腹皮117kg生半夏78kg甘草浸膏9.8kg

广藿香油780.5ml紫苏叶油390.2ml

(3)苍术、陈皮、厚朴、白芷渗漉提取生产过程:

取苍术、陈皮、厚朴、白芷分别粉碎成粗粉,使成处方量,分别用60%乙醇为溶剂,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前三种各收集初漉液195L,后一种收集初漉液244L,备用,继续分别渗漉,收集各续漉液至无色,合并各渗漉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后,总液量控制在350L±

10L范围内,备用。

(4)茯苓温浸提取生产过程:

取处方量的茯苓加水(8倍量)煮沸后,80℃温浸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取汁,备用。

(5)生半夏加工及煎煮提取生产过程:

取处方量破碎后的生半夏,用冷水浸泡,每8小时换水一次,泡至透心后,另加干姜6.58㎏,加水(8倍量)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

合并煎液,备用。

(6)大腹皮煎煮提取生产过程:

取处方量大腹皮,加水(8倍量)煎煮3小时,煎液备用。

(7)甘草浸膏加入工生产过程:

取处方量甘草浸膏打碎后,水煮化开;

煎液备用。

(8)各提取液总混合生产过程:

合并苍术、陈皮、厚朴、白芷渗漉液,茯苓、生半夏、大腹皮、甘草浸膏各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80L±

20L范围内,备用。

2、药材投料、提操作工艺条件:

(1)投料前,首先由QA检查员检查上品种或上批次产品生产后的清场记录和清场合格证,检查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符合要求有签字的方可进行本批生产。

(2)由工艺技术员(或车间负责人)检查设备、仪器、仪表等是否可靠和灵敏,确认后方可进行压力容器的生产使用。

(3)投料员核对本批生产处方中中药材的品名,规格、数量、批号(编号),称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配料混合。

并立即填写投料记录。

(3)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

(4)煎煮时间是指沸腾时间。

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以下。

(5)使用乙醇的容器、管道一定要密闭。

(6)在生产区域和操作过程中严禁明火、超压作业。

〈二〉浓缩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浓缩操作过程:

将苍术、陈皮、厚朴、白芷渗漉液,茯苓、生半夏、大腹皮、甘草浸膏各煎液合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80L±

20L范围内,用200目筛网滤过,静置48小时,取上清液装桶,包装,贴签,检查,存入中转室,备用。

2、浓缩工艺条件:

(1)浓缩罐真空度控制在0.065MPa,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

(2)严密监视浓缩罐液面高度,料液不得高于第一视镜,防止冲料。

(3)浓缩到第二视镜以下时,从检察口放液,测定相对密度。

(4)严防浓缩过度,产生焦块和粘壁,影响产品质量及设备使用。

(5)认真填写生产记录。

(6)严禁明火作业,各浓度酒精存放规范。

(7)生产的中间产品严格按内控质量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工序的生产。

(8)料液装入洁净容器内,密闭包装,贴签(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挂物料标志卡,存入中转室,备用。

(9)本工序中的收膏操作按洁净区管理要求进行。

六、藿香正气水制剂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一〉配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配制生产操作过程:

(1)生产处方配料表(10万支/批、1000L)

品名

数量

药材提取液

本批提取全量

约700L

紫苏叶油

390.2ml

用乙醇适量溶解后加入

广藿香油

780.5ml

纯化水

适量

乙醇

用95%乙醇调节使含醇量在

40%~50%(附录ⅨM)。

合计

1000L

(2)配制生产操作过程:

①根据10万支所投中药材出膏量,按配料罐的生产能力50万毫升计量范围内,计算配料混合次数,均匀分摊每配料罐混合时应加入的清膏与辅料量。

本批量生产配制2罐后,总混。

②将生产处方量药材提取液,倒入配料罐中,加热煮沸,保持微沸状态30分钟,用0.8μm孔径钛棒(微孔滤膜)加压过滤,在密闭状态下放至常温;

加用乙醇溶解后的广藿香油和紫苏叶油,混合搅拌20分钟后,加入95%乙醇及纯化水适量,调节含醇量在40%~50%,并且使总量至1000L,即得。

2、配料工艺条件:

(1)核对生产中细粉及辅料的品名、规格、批号(编号)、数量。

(2)设备、器具按清洁规程清洁后使用。

设备初洗用水为饮用水,设备终洗用水为纯化水。

(3)必要时,配料前用75%的乙醇对设备、容器的内壁进行擦拭及消毒。

(4)计算、称量、投料必须有复核人复核,操作人员及复核人均应在记录上签字。

(5)室内洁净级别要达100,000级。

(6)操作人员不得裸手操作。

〈二〉灌装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洗瓶、瓶子灭菌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A、洗瓶、瓶子灭菌操作过程:

(1)将瓶子正向转移至清洁的周转盘中,待洗瓶机空载10分钟后,上机洗瓶,依次开动饮用水、纯化水、洁净高压空气、高热空气各喷头,进行洗瓶、干燥、灭菌操作过程。

(2)剔除不规格瓶和碎瓶,反向转移至清洁的周转盘中,待用。

B、洗瓶、瓶子灭菌工艺条件:

(1)设备、器具按清洁规程清洁后使用。

(2)瓶子初洗用水为饮用水,终洗用水为纯化水,纯化水用新水,饮用水和纯化水混合后的循环水,每4小时更换新水。

(3)热风循加热温度设定为180℃。

瓶子与热空气接触时间不少于8分钟。

(4)瓶子灭菌后取样检查细菌和霉菌数,细菌菌落在5个以下,霉菌为“0”。

2、理盖、瓶盖灭菌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A、理盖、瓶盖灭菌生产操作过程:

将瓶盖转移至清洁的周转盘中,用饮用水冲洗后,再用纯化水冲洗,淋干,按生产量转移至臭氧灭菌柜中,开机灭菌1.5小时后,装入洁净容器中备用。

B、理盖、瓶盖灭菌工艺条件:

根据臭氧设备最低的臭氧消毒浓度为10PPm,即20mg/m3(1PPm=2mg/m3)才能有效进行消毒。

通过验证的灭菌时间一般为1~1.5小时。

臭氧确保灭菌在1.5小时以上,达到灭菌后取样检查细菌和霉菌数为双“0”。

5、灌装生产操作过程:

A、灌装生产操作过程:

(1)罐装前,如果停机48小时的,先用75%的乙醇作为罐装物对容器管道、活塞、针头进行消毒,12小时后,再纯化水作为罐装物对容器管道、活塞、针头进行清洗,针头至少喷出纯化水10次为止。

(2)罐装时必须进行试灌,试灌的工作内容有:

检查最低装量(低装量检查法,每支装量应不少于标示量的93%)、压盖的适宜程度、密封性、外观。

试灌的料液及时回收。

(3)正式罐装,每20分钟取样检查装量,依次取5支,平均装量应不少于标示量,同时,每支装量应不少于标示量的93%。

(运行中影响装量的因素主要是高槽的液位,注意保持高槽的液位相对稳定)。

灌装机每次停机需12小时后在开机的,无论是否更换品种和批次,都要按清洁规程进行彻底清洁,逐个清洁和检查活塞是否灵活,管道、针头是否堵塞。

〈三〉灭菌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灭菌操作过程:

(1)采用高压灭菌柜,饱和蒸汽外加热的方法对瓶内液体进行灭菌。

(2)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门上部件是否损坏或松动,设备状态标志是否为“已清洁”。

(3)开门:

启动面板上人机界面(触摸屏)显示神农商标,按“神农商标”进入“主控界面”画面,按“前门操作”键,显示“前门操作”画面,按“前门真空”键,门圈真空系统(真空泵、门圈真空阀、真空泵用水阀)启动,抽排门圈内密封用压缩空气。

约15秒钟以后,按“开前门”键,前门锁紧机构开启,用手拉开前门。

(4)装载:

将灭菌物品装入灭菌车,利用搬运车移至柜门,送入灭菌腔。

(5)关门:

装载完毕,用手把门关上,并按住门板,同样在“前门操作”界面下,按“关前门”键,前门锁紧机构锁住。

(6)密封:

如果此时前后门均为关闭位,准备进行灭菌操作,即可将门圈密封。

(7)自控运行:

在“主控界面”画面中按“自控界面”键,将转入自动控制界面。

此时按下“启动”操作键,设备将按预设程序自动运行,画面将同时动态显示实时工况。

灭菌室压力、温度维持在设定范围内,到设定灭菌时间,结束灭菌。

(8)结束:

灭菌室压力降至OMpa,结束灯亮,等待30分钟后(注意防爆),按门真空15秒后,开门取物。

2、灭菌工艺条件:

灭菌工序的要点是:

控制合理的压力、温度、时间,应按药材污染程度确定,一般设定为压力0.2Mpa、温度121℃、时间15~20分钟。

〈四〉灯检及检漏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灯检及检漏生产操作过程:

(1)将灭菌后的中间产品逐盘逐个上灯检机,上机时水平目视装量,有变化的进行剔除,随机取出数支用手适劲旋动瓶盖,检查有无松动的瓶子,判定是否会漏液。

(2)调节传送速度,使目视镜中的每支瓶子能够完全看清楚。

(3)对有斑点、斑块、玻屑、异物、明显沉淀的进行剔除。

(4)计算物料平衡。

2、灯检及检漏工艺条件:

选择责任心强,并且视力好的人员在本岗位上岗。

〈五〉外包装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外包装操作过程:

(1)按批生产指令领取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及相应规格的包装材料。

(2)由专人调整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打印字头,并与本批的内包装半成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编码完全相同。

(3)按领料—印字—分发—折盒—贴瓶签--装盒—装说明书—封口—装箱—打包的程序依次进行包装。

2、外包装工艺条件:

(1)包装物必须是经检验合格的半成品及相应规格的包装材料。

包装前必须清场,包装结束后准确统计物料的领用数、使用数、破损数及剩余数,计算成品率,对物料平衡进行处理。

(2)入库前,及时请验。

(3)按成品质量标准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存放在合格品区。

七、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一〉原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

藿香油、紫苏叶油十味药材均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其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均按各自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

〈二〉辅料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1、乙醇:

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

按本品内控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检验。

2、纯化水:

八、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一〉藿香正气水配制液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产品名称】藿香正气水配制液

【成份】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

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辅料为乙醇。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澄清液体(贮存略有沉淀);

【鉴别】

(1)取本品20ml,用环己烷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合并环己烷液,低温蒸干,残渣加环己烷1m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苍术对照药材0.5g,加环己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8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20: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20ml,用石油醚(30~60℃)振摇提取2次,每次25ml,石油醚液备用;

水溶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陈皮对照药材1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

17:

10)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加热5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再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鉴别〕⑵项下的石油醚提取液,低温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厚朴酚对照品、和厚朴酚对照品,分别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85:

15:

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百秋李醇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取〔鉴别〕(3)项下供试品溶液6l、上述对照品溶液2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85: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