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0128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畜牧学动物营养饲料家禽部分综合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①VC②VB1③VA④VD⑤VB

4.下列饲料原料中,属于能量饲料的有()

①尿素②小麦籽实③大豆油 ④淀粉⑤花生粕

 

三、名词解释

1.消化能

2.代谢能

3.必需氨基酸

4.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5.动物营养

6.热增耗

7.全价饲料

四判断题

1.粗脂肪中除真脂肪外,还包括脂溶性维生素,叶绿素等其他溶于乙醚的有机物质。

(  )

2.预混料加能量饲料就可构成全价饲料。

()

3.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能自身合成且可以满足自身需要的氨基酸()

4.温度和水分是影响饲料储藏的两大关键因素()

五.简答题

1.试比较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区别

2.简述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3.、简述维持需要的意义。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热增耗的因素

2.动物性蛋白饲料的营养特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1

2、4

3、3

4、3

5、3

6、2

7、3

8、2

9、2

10、4

11、3

12、1

13、2

14、2

15、4

16、3

二、多项选择题

1、1345

2、1234

3、34

4、234

三、名词解释

1、消化能:

从饲料总能中减去粪能后的能值。

2、代谢能:

饲料的可利用营养物质中所含的能量称为代谢能,它表示饲料中真正参与动物体内代谢的能量,故又称为生理有效能。

3、必需氨基酸:

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虽能合成,但合成数量少,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从饲料中供应的氨基酸。

4、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由于这些氨基酸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利用。

其中比值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5、动物营养:

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6、热增耗:

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体热。

7、全价饲料:

完全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配合饲料。

四、判断题

1、错2、错3、错4、对

五、简答题

答:

(1)脂溶性维生素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水溶性维生素多含有氮,有的还含有硫或钴。

(2)脂溶性维生素可从饲料脂溶物中提取,随脂肪一同被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可从饲料的水溶物中提取。

(3)利于脂肪吸收的条件均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B族维生素多数通过被动的扩散方式吸收,但饲粮供应不足时可以主动的方式吸收。

(4)脂溶性维生素主要经胆囊从粪中排出;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经尿排出。

(5)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可引起中毒,代谢和生长产生障碍;

除B12外几乎不再体内储存。

2.简述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蛋白质具有如下重要营养生理功能:

(1)是构建集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

(2)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3)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

(4)蛋白质可功能和转化为糖、和脂肪。

3.简述维持需要的意义。

在动物营养需要的研究中,维持需要研究是一项基本研究,对于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营养需要规律,比较不同种类动物或同一种类动物在不同条件下的营养需要特点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研究维持需要也是剖析影响动物代谢有关因素,阐明维持状态下营养素的利用特点,寻求生理条件下营养素的代谢规律和进一步探索提高营养素利用效率等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六、论述题

影响热增耗(HI)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动物种类,如反刍动物采食后热增耗比非反刍动物的更大和更持久。

(2)饲料组成,1不同营养素热增耗不同,蛋白质热增耗最大,脂肪的热增耗最小;

2饲料中纤维素水平及饲料形状会影响消化过程产热及VFA中乙酸的比例,因此也影响HI的产生;

3饲料缺乏某些矿物质或维生素时HI也会增加。

(3)饲养水平,当动物饲养水平高时,动物用于笑话吸收的能量增加。

同时,体内营养物质的代谢也增强,热增耗也会增加。

总之,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和分配比例因动物和饲料类型、饲养水平等而异。

2、动物性蛋白饲料的营养特点

①粗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含必需氨基酸齐全,生物学价值也很高。

②含碳水化合物很少,几乎不含粗纤维,消化率高。

③矿物质中钙磷含量较多,比例恰当,能充分利用,另外微量元素含量也很丰富。

④B族维生素含量丰富,特别是维生素B6含量高,还含有一定量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D、维生素A等。

⑤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还含有一定的未知生长因素(因为它含于蛋白质内故以前称它为动物性蛋白质因素),它能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综合练习二

1.下列哪个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①钙②磷③钾④硒

2.属于营养性添加剂的是()

①防霉剂②诱食剂③防结块剂④维生素

3.碳水化合物主要中常见的元素是()

①氯②镁③碳④氦

4.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

①维生素A②硫胺素③尼克酸④胆碱

5.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动物的采食量会()

①降低②增加③不变④急剧降低

6.()是动物从饲料中获得热能的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

①脂肪②蛋白质③碳水化合物④维生素

7.总能减去粪能是()

①消化能②代谢能③净能④真消化能

8.在绝干物中,粗纤维含量低于(),同时粗蛋白含量低于20%的饲料属于能量饲料.

①20%②25%③30%④18%

9.一般引起反刍动物"

草痉挛"

的是()

①钠②镁③铁④锌

10.下列那种饲料不属于动物蛋白饲料()

①豆粕②蚕蛹③肉粉④鱼粉

11.反刍动物的主要消化部位为()

①结肠②盲肠③小肠④瘤胃

12.生大豆中的抗营养物质是().

①脂肪酸②蛋白酶抑制剂③棉酚④葡萄糖硫苷

二.多项选择题

1.哪些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①VC②VB1③VA④VD⑤VE

2.动物体内水的来源()

①饮水②饲料水③代谢水④蒸发水⑤排泄水

3.粗纤维的作用是()

①可防止反刍动物瘤胃异常②提供能量③刺激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④解毒作用⑤刺激胃肠道发育

4.下列哪些饲料属于能量饲料()

①小麦②玉米③油脂④高粱⑤尿素

5.各类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的形式有()

①协同作用②相互转变③相互拮抗④相互替代⑤没有规律

三.名词解释题

1.饲养标准

2.必需脂肪酸

3.饲料

4营养物质

5.理想蛋白

四.判断正误

1.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而造成的()

2.标准奶(FCM)的含脂率为3.4%()

3.反刍动物可利用NPN()

4.家禽的玉米—豆饼日粮中,最容易缺乏的是赖氨酸()

5.饲料中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大于真实消化率()

五.简答题

1.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有哪些?

2.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将饲料的养分分为哪六大类?

3.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哪八大类?

六.论述题

2.在实际生产中如何运用饲养标准。

一、选择题

1.④2.④3.③4.①5.②6.③7.①8.④9.②10.①11.④12.②

1.③④⑤2.①②③3.①②③④⑤4.①②③④5.①②③④

1.饲养标准:

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

2.必需脂肪酸:

机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3.饲料:

动物为了生存、生长、繁衍后代和生产,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

4营养物质:

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

5.理想蛋白:

理想蛋白质指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该种蛋白质的利用率为100%。

1.错

2.错

3.对

4.错

5.错

1.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有哪些?

脂类的营养生理作用包括

(1)供能贮能作用;

(2)合成体内物质的作用;

(3)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4)防护作用;

(5)脂类是代谢水的重要来源;

(6)磷脂肪的乳化特性;

(7)胆固醇的生理作用;

(8)作为动物必需脂肪酸的来源。

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将饲料的养分分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

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八类

2.答⑴饲养标准的定义:

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实际生产的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

简言之,特定动物的系统的成套的营养定额。

⑵饲养标准是对动物实行标准化饲养的技术指南的科学依据。

饲养标准是动物营养需要研究应用于动物饲养实践的最有权威的表述。

反映了动物生存和生产对饲料和营养物质的客观要求。

高度概括和总结了营养研究和生产实践的最新进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广泛的指导性。

它是动物生产计划中组织饲料供给,设计饲料配方、生产平衡饲粮和对动物实行标准化饲养的技术指南和科学依据,饲养标准是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指导原则。

⑶在具体运用中,饲养标准也有其局限性和条件性。

饲养标准不能保证动物饲养者饲养好所有的动物,因为实际生产中影响动物饲养和营养需要的因素很多,因此注意选择“标准”的适合性,应用标准的灵活性和标准与效益的统一性。

一、名词解释

1、消化性:

2、必需氨基酸:

3、微量元素:

4、日粮:

5、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二、选择题

1、蛋白质品质主要取决氨基酸,特别是()的含量和比例。

A、可利用必需氨基酸;

B、可利用非必需氨基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2、下列物质属于能量饲料的是()。

A、鱼粉;

B、豆饼;

C、玉米;

D、碳酸钙

3、一肉鸡群发生瘫腿(骨软)现象,可能与()有关。

A、缺钙和磷;

B、缺维生素C;

C、空气不流通;

D、光照过强

4、下列饲料属于青饲料的是()。

A、黄豆;

B、豆粕;

C、小麦;

D、牛皮菜

5、与甲状腺素的组成有关的元素是()。

A、钙;

B、钠;

C、碘;

D、硒

6、维生素K的营养生理作用主要是()。

A、解毒;

B、参与凝血因子形成;

C、与被毛有关;

D、抗坏血酸

7、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越高,则动物对饲料的其他养分消化率越()。

A、低;

B、高;

C、不变;

D、不清楚

8、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的PH值应为()

A、3.8—4.2;

B、2.5—3.5;

C、5.7—7;

D、7—10

10、动物饲料中钙磷比应为()。

A、2:

1;

B、3:

C、1:

2;

D、1:

3

14、牛、羊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最高可达()

A、20%;

B、30%;

C、60%;

D、70%

15、下列哪些属于微量元素()。

B、磷;

C、钾;

16、玉米中含量最丰富的是()。

A、淀粉;

B、粗蛋白质;

C、脂肪;

D、粗纤维

17、“草痉挛”是由于牛羊在采食大量生长旺盛的青草后导致缺()引起。

A、镁;

B、钙;

C、锌;

D、磷

18、动物缺铁的典型症状是()。

A、白肌病;

B、渗出性素质病;

C、贫血;

D、甲状腺肿大

19、水分测定时,烘箱温度应在()℃左右。

A、100;

B、105;

C、110;

D115

20、动物生长初期体组织以()生长为主。

A、骨骼;

B、肌肉;

D、内脏

三、填空题

3、动物饲料的钙磷比应为。

4、动物体内水分来源于,和。

5、白肌病和渗出性素质病主要是由于缺乏和引起的。

产奶牛“草痉挛”主要是由于缺乏元素,夜盲症是因为缺乏。

6、按照国际分类法,饲料分为粗饲料,,青贮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

7、蛋白质饲料主要包括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和非蛋白含氮饲料四大类。

8、常用营养性添加剂主要有添加剂,添加剂和添加剂。

10、动物营养需要包括营养需要和营养需要。

11、水分测定时,烘箱温度在℃左右。

1、脂肪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贮存形式。

()

2、米糠在配合饲料中不宜使用过多,过多会使肉质变软。

3、微生物消化是牛羊瘤胃独有的一种消化方式。

4、动物体内水分来源于自来水,河水,雨水。

5、牛对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

6、豆饼是用压榨法生产出来的蛋白质饲料。

7、氨基酸添加剂不属于营养性添加剂。

8、骨粉属于蛋白质饲料。

9、在家畜生长后期应加强营养,以充分发挥其生长迅速的特点。

10、影响动物消化力和饲料消化性的因素都能影响消化率。

五、问答题

1、一头膘情中等的奶牛,在放牧采食中,突然表现惊恐万状,肌肉痉挛,倒地后很快死亡。

你初诊的印象是什么病?

由于什么造成该病症?

2、简述青贮饲料的调制以及保证青贮成功的主要条件。

3、简述生长家畜的生长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应注意的饲养管理应如何?

4、干草的制作方法。

5、为什么牛、羊能够很好的利用粗纤维?

6、氨化秸秆的调制方法。

综合练习三

1、饲料可被动物消化的程度。

2、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能合成而合成的速度和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生长和生理需要,必须由饲料来足量供给的氨基酸。

3、在动物体内含量小于0.01%的元素。

4、一昼夜内一头家畜采食的饲料量。

5、将一种或多种微量的添加剂原料与稀释剂或载体按要求比例均匀混合而成的产品。

ACADCBAACADABBDAACBA

1、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2、口腔瘤胃

3、2:

1

4、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5、硒维生素E镁维生素A

6、青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饲料添加剂

7、动物性植物性

8、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

9、肌肉(蛋白质)脂肪

10、维持生产

11、105

√√×

×

√×

五问答题

1、初诊为“缺镁痉挛症”或称为“草痉挛”。

(2分)

主要是因为在盛草季节牧草中含有大量的钾,而钾会对镁的吸收造成影响,所以当动物采食大量含钾的牧草时就出现缺镁,引起“缺镁痉挛症”,主要表现为主要表现神经过敏,肌肉发抖,呼吸弱,心跳过快,抽搐,衰竭而死。

(3分)

2、

(1)青贮设备

各种贮水池、发酵池、木桶、水缸等,设备应不漏气、不漏水,密封性好,内壁光滑平坦,做好排水设施。

(1分)

(2)原料

各类青绿饲料,一般刈割后晾晒4—5小时,然后切碎,长度在2—3cm左右,便于填充时压实,排除空气。

(3)填装与压实

将切碎的青贮原料立即填装,边填装边人为或工具进行压实,尽量排出原料间隙的空气,特别注意四角及边缘的填充和压实。

(4)密封

一般原料填充应高出池面1m左右,盖上塑料薄膜,再盖上一层土,一般密封一个月左右(含糖少的原料可延长至2个月)就可以取用饲喂家畜。

其成功的主要条件是保证青贮过程的密闭和防水。

3、生长期是指从出生到性成熟为止这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物质代谢十分旺盛,但在生长期中生长速度是不一样的,其呈慢—快—慢的趋势,即出生时生长较慢,生长前、中期速度加快,到生长后期又有快转慢的生长转缓点,生长转缓点由于不同类型、不同品种而不同(3分)。

在生长过程中,动物体各组织和生长部位的生长速度和生长重点有所不同,一般生长初期体组织以骨骼生长为主,表现为长高;

生长中期,以肌肉生长加快,表现为胸部和臀部的发育;

生长后期以脂肪的沉积为主,表现为体躯向宽深发展(3分)。

根据动物生长速度的特点,应注意在动物生长速度快时加强营养,以保持动物的生长需要,生长后期不要过分要求动物的生长而导致浪费粮食(2分)。

在动物生长早期重点应保证供给动物骨骼发育所需的矿物质,生长中期则满足肌肉生长所需的蛋白质,生长后期必须提供碳水化合物以便于脂肪的沉积(2分)。

4、

(1)自然晒制(7分)

将刈割的牧草铺成薄层草行,由阳光直射曝晒,为了使牧草的茎和枝叶同步干燥,最好将粗茎的青草进行碾扎,以利水分蒸发。

晒制后期,为加快水分蒸发,可在早上将草行上下翻转,降低掉叶损失,也加快晒制过程。

一般水分降到17%左右(用手扭折时草茎破裂,稍压有弹性而不折断,叶片和花果损失不大)便可以堆成大垛或打捆贮存。

(2)自然阴干(2分)

将刈割的牧草放置在有棚场地的草架上自然通风晾干,虽仍有营养损失,但无地面吸潮,通风良好,又不用翻草堆垛,可同时避免雨淋,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制作方法。

(3)人工干燥(1分)

将牧草通过管道强制送热风将水分带走的方法,制作时间短,营养损失小,但设备投入大,目前我国尚难推广。

5、牛、羊瘤胃中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将粗纤维分解成挥发性脂肪酸而被机体吸收。

6、

(1)场地准备(2分)

场地挖成锅底形,铺上塑料薄膜,便于积蓄氨水,防止流失。

或做成水泥池,防止氨水外漏。

(2)堆垛与注氨(5分)

若用氨水等溶液,则边堆垛边喷洒,每堆50cm的秸秆喷一次溶液,氨水浓度大概为20%左右,然后用塑料薄膜将秸秆垛盖好,尽量排出里面的空气,用绳子捆好,防止漏气和雨淋。

若注入氨气,则在秸秆垛中插入注氨管,封密后注氨(此方法少用)。

(3)放氨和贮存(3分)

将氨化好的秸秆取出,迅速晒干,使氨充分散出,待呈糊香味时即可饲喂动物,一般情况下随剁贮存,充分放氨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可长期保存饲喂。

家禽学练习题

1、鸡场选址的原则是什么?

根据这些原则应主要考虑哪些问题?

选择场址的原则是方便生产经营,交通便利且防疫条件好,建设鸡场的投资最低。

根据上述原则,在选择场址时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水电供应条件、环境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质土壤条件、水文气象条件。

2、简述开放式鸡舍和封闭式鸡舍的特点和优缺点。

农村多数鸡舍是开放式鸡舍,它们是依靠空气自由通过鸡舍进行通风。

光照是自然光照加人工补充光照。

开放式鸡舍主要有两种。

一是有窗鸡舍;

二是卷帘简易鸡舍,雏鸡舍不能用这种鸡舍,寒冷地区也不适用。

开放式鸡舍的优点是:

造价低,节省能源。

缺点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光照的影响最大,不能很好地控制鸡的性成熟,强光下鸡容易引起啄癖。

封闭式鸡舍:

又称无窗鸡舍,鸡舍四壁无窗(除应急窗外),隔绝自然光源,完全是用人工光照和机械通风。

环境控制鸡舍的缺点是:

投资大,光照完全靠人工加光,耗能多。

其优点是鸡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小,能够人为调控鸡的性成熟日龄。

3、说出四种主要的鸡的饲养方式,它们都适于养什么类型的鸡?

①笼养:

我国绝大多数蛋鸡采用全程笼养。

雏鸡阶段采用四层全重叠育雏笼,或使用三层阶梯式育雏笼。

育成鸡采用阶梯式育成鸡笼。

或者采用育雏育成一段式的笼具。

产蛋鸡多采用全阶梯三层笼养。

种鸡采用两层全阶梯蛋鸡笼饲养,便于人工授精的操作。

②平养:

蛋鸡采用平养主要是在育雏育成阶段,多使用离地网上平养,少量使用地面厚垫料饲养。

③落地散养:

肉仔鸡因为饲养期比较短,较多利用这种形式,在地面铺设厚垫草,出栏后一次清除垫草和粪便。

④混合地面饲养:

所谓混合地面饲养就是将鸡舍分为地面和网上两部分,地面部分垫厚垫草,网上部分为板条棚架结构。

国内外使用最多的肉种鸡饲养方式,国外蛋种鸡也采用这种饲养方式。

4、高温对鸡有什么影响,夏季鸡舍降温有哪些措施?

刚孵化出的雏鸡一般需要较高的环境温度,但是在高温和低湿度时容易脱水。

对生长鸡和产蛋鸡来讲,适宜温度范围(13~25℃)对其能够达到理想生产指标很重要。

生长鸡在超出或低于这个温度范围时料转化率降低。

蛋鸡的适宜温度范围更小,尤其在超过30℃时,产蛋减少,而且每枚蛋的耗料量增加。

在较高环境温度下,大约25℃以上,蛋重降低。

27℃时,产蛋数、蛋重、总蛋重降低而且蛋壳厚度迅速降低,同时死亡率增加。

37.5℃时,产蛋量急剧下降。

温度43℃以上,超过3小时鸡就会死亡。

 ①鸡舍结构。

鸡舍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开放式鸡舍和环境控制鸡舍,环境控制鸡舍更适合于环境温度31℃以上的高温时的温度控制。

 ②通风、通风对任何条件下的家禽都有益处,它可以将污浊的空气和水汽排出,同时补充新鲜空气,而且一定的风速可以降低鸡舍的温度。

环境控制鸡舍必须安装机械通风,以提供鸡群适当的空气运动,并通过对流进行降温,风速达到152米/分钟时可降温5.6℃。

 ③蒸发降温。

在低湿度条件下使用水蒸发降低空气温度很有效。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湿垫降温系统实现。

有一点必须注意虽然空气温度能够下降,但是水蒸汽和湿度增加,因而湿球温度下降有限。

蒸发降温有几种方法:

房舍外喷水;

降低进入鸡舍空气的温度;

使用风机进行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