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80466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鲁南高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涵洞(10座)447.55横延米;

新建车站2座:

临沂北(3089.050延长米)、费县北站(1355.070延长米)。

(2)临沂市兰山区、费县属暖温带季风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雨

量较充沛,气候温和,雨热同季。

沿线年平均气温13.8〜13.9C,极端最低气温-16.6C,极端最高气温42.5C;

年平均降水量738.9〜832.9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的63.7%,年最大降水量1236.4mm年平均蒸发量1685.9〜1720.3mm年最大蒸发量2130.9mm;

最大风速20.0m/s。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界定及特点

3.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界定

大积体混凝土主要指混凝土结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或预

计会因混凝土中水泥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3.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特点

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实体结构尺寸体积较大,配筋密,质量要求高。

⑵大体积砼强度等级比较高,单位水泥用量较大,水化热和收缩容易造成结构的开裂,需通过优化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开裂的预控。

⑶大体积砼由于其水泥水化热不容易很快散失,蓄热于内部,使温度升高较大,容易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裂缝。

因此对温度进行控制,是大体积砼施工最突出的问题。

必须处理或解决由于水泥产生的水化热所引起的砼体积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砼裂缝。

3.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部位

⑴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部位主要是桥梁墩台身和承台混凝土。

⑵其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部位有连续梁、支架现浇简支梁、嵌固桩、

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方案及措施

4.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指标

⑴混凝土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宜大于50C

⑵混凝土浇筑体的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不宜大于25C。

⑶混凝土浇筑体的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C/d。

4.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主要从原材料选取、配合比合理配制、混凝土制备、运输、施工、养护等方面进行控制。

4.2.1大积体混凝土原材料选取

(1)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有关规定。

当采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其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优先选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体积

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天的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

(3)当混凝土有抗渗要求时,所用水泥的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8%

(4)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

法标准》;

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粗骨料

选用粒径5-31.5mm,并应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选用非碱活性粗骨料。

(5)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

(6)外加剂除符合第(5)条外,其品种、掺量根据所用胶凝材料经试验确定;

应采用引气剂或减水剂。

4.2.2大积体混凝土配合比选取

(1)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JGJ55.O

(2)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混凝土60天强度作指标,将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依据。

(3)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浇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大于160mm

(4)拌和用水量不大于175kg/m3。

(5)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40%矿渣粉的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

(6)水胶比不宜大于0.50;

砂率为35%-42%

4.2.3大积体混凝土拌制及运输

⑴根据大积体混凝土特点及施工要求,配制施工砼配合比。

使用减水剂或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减小水泥用量,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大骨料粒径。

⑵需要较高坍落度混凝土拌合物时,使用高效减水剂。

减少坍落度损失。

高效减水剂还能够减少拌合过程中骨料颗粒之间的摩擦,减缓拌合筒中的热积聚。

⑶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距离,采用缓凝剂控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⑶向骨料堆中洒水,降低混凝土骨料的温度;

如有条件用地下水或井水喷洒,冷却效果更好。

经常检测砂石料含水量,根据批复的理论配合比,调整施工配合比。

⑸大体积混凝土在炎热季节施工时,可以用冷水或冰块来代替部分拌合水。

大体积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浇筑温度及浇筑时的气温应进行监测,并作好施工记录,保障砼出机、入模温度不得大于30C。

凝土泵管上可覆盖土工布等保水材料并经常喷水保持湿润,以减少混凝土拌合物因运输而造成温度回升;

对高强度混凝土最好选择在夜间或阴天施工,如时间上无法安排,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现场搭设混凝土输送车使用的遮阳棚;

②在混凝土泵垂直管上包敷30mm厚湿水海绵,在暴

露阳光下的水平管上同时敷盖湿水麻袋;

③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冰水,以降低混凝土浇注后产生的高温。

⑹对于高温季节里长距离运输混凝土的情况,可以考虑搅拌车的延

迟搅拌,使混凝土到达工地时仍处于搅拌状态。

⑺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时间,以避免在日最高气温时浇筑混凝土。

在高温干燥季节,晚间浇筑混凝土受风和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可在接近日出时终凝,而此时的相对湿度较高,因而早期干燥和开裂的可能性最小。

⑻混凝土搅拌生产温度控制:

①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生产前,除对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进行常规检验外,还需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温度测试,详细测出原材料的温度,如水泥、粉煤灰、碎石、水、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温度。

②在首盘混凝土试拌前必须对拌合物的温度进行计算,初步确定拌合物的岀机温度T1。

③根据混凝土岀机后经过输送(或运输)环节过程产升的温升(经经验统计值),计算混凝土的入模温度T2。

④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规范要求的最高不超过30C,进行比较。

当T2

>

30C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当T2v30C时无需采取措施,可直接进行试拌。

⑤当T2>

30C时,必须采取冷却水进行混凝土的试拌。

在试拌前同样按②、③、④的步骤进行拌合物的温度计算和比较。

⑥当计算的T2v30C时,即可进行首盘混凝土的试拌,并对首盘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测试,当测试温度及其他试验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搅拌生产和浇注。

⑦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计算的拌合物出机、入模温度、实测的拌合物出机、入模温度和原材料的温度、气温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便更好的掌握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4.2.4大积体混凝土浇筑

(1)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桥墩身、台身、承台、嵌固桩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

支架现浇简支梁、大型挡土墙、连续梁采用推移式连续浇筑。

(2)大型挡土墙应依据设计尺寸进行分段、分层浇筑。

当横截面面积在200m2以内时,分段不大于2段;

当横截面面积在300吊以内时,分段不大于3段,且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

每段混凝土厚度应控制在1.5-2.0m。

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截面尺寸方向。

采用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计模板。

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

缝应互相错开。

(3)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大于50cm当采用非泵送混凝土时,混凝土浇筑厚度不大于30cm

(4)振捣工艺:

①在施工过程中振捣不足易造成混凝土内部疏松,出现蜂窝、麻面,但过振则出现骨料下沉、表面泌浆、泌水,易出现塑性裂缝和干缩裂缝。

以表面不再下沉、不翻浆为宜。

②)严禁使用振捣器赶料,使大量浆体被赶走,粗骨料留在原处。

③上下层混凝土连接处加强振捣,浇筑上层时须将振捣器插入下层5cm左右,以便形成整体。

④振捣完毕后在初凝前对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光,封闭部分收缩裂缝。

(5)浇筑大体积混凝土要一次浇筑完成,不得设置水平施工缝。

浇筑速度不宜过快,以保证初期热量能有效散发,但也不能过慢,上层混凝土掌握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6)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碰撞、强列振动采用受力钢筋、定位钢筋、预埋件等,防止其发生位移和变形。

(7)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要及时进行二次抹面压光处理。

(8)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度,并要求配备足够的人力、设备和机具,以便及时应付预料不到的不利情况。

①降低砼入模温度对骨料搭设遮阳棚并洒水,必要时在拌和水中加冰块降低水温,确保砼入模温度不高于外界气温且不超过30C。

2选择合适的砼浇注时间高温季节浇注砼时,砼浇注时间宜选择在晚

上气温较低的时间进行浇注,砼浇注之前在承台模板外侧洒水,以降低

模板温度。

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以及局部气温不超过40C。

3根据设计要求布设冷却管,保证施工冷却管道通畅。

④检测运到工地上的混凝土的温度,必要时可以要求搅拌站进行调节。

⑤混凝土施工时,振动设备较易发热损坏,故应准备好备用振动器。

⑥与混凝土接触的各种工具、设备和材料等,如浇筑溜槽、输送机、泵管、混凝土浇筑导管、钢筋和手推车等,不要直接受到阳光曝晒,必要时应洒水冷却。

⑦浇筑混凝土应精心计划,做好施工前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保障混凝土应分层连续的浇筑。

混凝土表面如有泌水时,要及时进行修整。

⑧当根据具体气候条件,发现混凝土有塑性收缩开裂的可能性时,应采取措施(如喷洒养护剂等),以控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

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速度如超过0.5kg/(m2/h)时就可能出现塑性收缩裂缝;

当超过1.0kg/(m2/h)就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如冷却混凝土,向表面喷水或采用防风措施等,以降低表面蒸发速度4.2.5大积体混凝土养护:

(1)大体积混凝土如养护不当,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或表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

①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喷雾养护,初凝后立即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②优先采用蓄水养护方法,连续养护。

③其次采用喷洒高效养护剂养护方法。

④用塑料薄膜、麻袋、阻燃保温被进行覆盖混凝土和模板⑤当完成规定的养护时间后且混凝土

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度之差不大于20C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拆模施工。

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潮湿的覆盖层,进行潮湿养生。

⑦遇大风或温度低时搭设挡风保温棚或温度高时搭设降温棚。

(2)改善养护工艺措施:

①混凝土凝固后应立即进行妥善的保温、

保湿工作(以初凝时间确定),避免急剧干燥、温度急剧变化、振动以及外力的扰动。

②浇筑完毕立即用薄膜对混凝土表面覆盖,并定时进行洒水养生,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

③墩身顶部设置养护筒自流喷淋系统,专人负责加水。

④在混凝土内部设置循环降温水管,24小时进行不间断

循环,并定时测定水温,随时调整养护用水温度,保证能带走混凝土内部热量。

养护时间以循环水温度与环境温度无明显温差时为宜。

养护完毕后循环管内注射水泥浆进行封闭。

⑤在保温养护中,现场监测混凝土

浇筑体的里表温差和降温速率,当实测结果不满足温控的要求指标时,应及时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4.2.6大积体混凝土温控措施

⑴各拌合站搭盖砂石遮阳棚,避免夏季曝晒造成砂石料温度过高,导致砼入模温度增高。

⑵水泥、粉煤灰各设2个筒仓轮流使用,避免刚运到的水泥、粉煤灰温度太高,同样导致砼入模温度增高。

⑶每天设专人测量室外气温,砼出机、入模温度。

尽量使用新抽上来的温度低的地下水。

⑷施工时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在傍晚或夜间温度低的时候施工。

⑸墩、台混凝土施工,内外温差较大,首先在砼中掺加大量的粉煤灰和缓凝型减水剂,削减胶凝材料放热高峰。

砼表面采用保温材料覆盖、蓄水养护等办法减少砼内外温差。

⑹加强混凝土的测温工作,每个工作班测温不少于3次,对于气温30C以上时应加大测温频率,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427加强混凝土测温工作

砼浇筑后,采用保温麻袋覆盖蓄热养护,在终凝前收平拉毛后2小

时左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薄膜搭接15cm上盖一层麻布。

①每项工程

施工期间,在混凝土底部、中部及表面(5cm深处)分别予埋测温软件,从混凝土浇筑后开始,每昼夜测温不少于4次,做好测温孔编号及温度记录。

测温记录应在浇筑后连续7天左右,以混凝土内部温度无明显变化为止。

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②通过测温工作确定

合适的养护工艺。

养护期间混凝土芯部与表面、表面与环境温之差不超过20C,养护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C。

如超过上述限值时应加强保温或养护降温。

③养护用环境水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

也应符合上述限值,如养护水温度与混凝土温差较大时,也易导致温度裂缝出现。

4.2.8大积体混凝土冷却管布置

(1)根据墩身、台身、承台、嵌固桩及挡土墙等混凝土体积大小及形状,合理布置冷却管,同时设置测温孔。

(2)冷却管:

冷却管选用根据工程及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如下两种:

1采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内径为50MM厚为3MM勺铁皮管,两端攻丝,采用短节连接,隔一层生胶带以确保其密封性良好。

2或预埋©

38-①48mm,壁厚2.5mm的铁管或钢管作冷却水管。

冷却管接头采取弯头连接方式。

(3)承台冷却管布置

厚度2m的承台,在其中部布置一层;

厚度2m以上的承台多层布置,上下层竖向间距为1.0m;

管管水平间距为1.2m,冷却管距混凝土表面0.5-1.0m。

每层冷却管进出水口均需引至承台顶以上50CM当冷却管与钢筋相碰时,冷却管可适当调整位置。

注意每层与钢筋牢固绑扎,管道通畅,丝口接头牢靠,并通过通水试验,防止砼在浇注过程中出现冷却管漏水或堵塞现象.

设置冷却管的该层混凝土自浇注开始,冷却管内须立即通入冷水并连

续通水,通水过程中对进出水温度及混凝土内部温度均需1-2小时进行

一次测量记录;

派方人测量混凝土温度,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的差值小于20°

C以硝保混凝I[.质量和

(4)承台混凝土块体温度监测点的布置

承台混凝土块体温度监测点的布置,以真实地反映出承台混凝土里外温差、降温速度以及环境温度为原则,可按下列方式布:

1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必须布置外表、底面和中心测温点,其余测点按测点间距不大于600mm布置。

2温度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承台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

温区氏方体承台可取较短的对称轴线,亦测温区内温发测点P平面布置。

3在测温区内,温度监测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承台内部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4亦承台平闻半条对称轴线上温度监测点的山位応不少于4处。

5沿承台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

宜不少于5点。

6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7承台的外表温度应以承台混凝土外表面以内50mn处的温度为准。

8承台底表面的温度应以承台底表面以上50mn处的温度为准。

(5)墩身、嵌固桩及挡土墙冷却管布置:

墩身、嵌固桩及挡土墙冷却管布置参照承台施工。

布置冷却管时竖向布设,沿线路纵向多层布置。

冷却管竖向层布置横向间距为1.0m;

冷却管竖向间距为1.2m,冷却管距混凝土表面0.5-1.0m。

(6)墩身、嵌固桩及挡土墙混凝土块体温度监测点的布置

每层冷却管进出水口均需引至墩顶以上50CM当冷却管与钢筋相碰时,冷却管可适当调整位置。

注意每层与钢筋牢固绑扎,管道通畅,丝口接头牢靠,并通过通水试验,防止砼在浇注过程中出现冷却管漏水或堵塞现象.

设置冷却管的墩身混凝土自浇注开始,冷却管内须立即通入冷水并连

派方人测量混凝土湍度,及时采赵措施控制混凝土表面漏度与内部温度的差值小于20r以硝保混凝丿liL

(7)墩身、嵌固桩及挡土墙混凝土块体温度监测点的布置混凝土块体温度监测点布置参照承台混凝土块体温度监测点的布置埋

设。

429特殊条件下大积体混凝土施工

⑴炎热夏季天气浇筑混凝土,采用遮盖、洒水、拌冰屑等措施,降低原材料的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30C以下。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必要进避开高温时段施工。

⑵冬期混凝土浇筑,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措施,提高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C。

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⑶大风天气浇筑混凝土,采取挡风措施,并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压次,不少于2次,至不再产后收缩列缝,再压光。

应时履盖塑料薄膜和保温养护。

⑷下大雨降雪时不允许浇筑混凝土。

正在浇筑时,采取遮雨、遮雨措施,并尽快中止浇筑。

对未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立即进行履盖,禁止雨水冲刷新浇混凝土。

4.3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⑴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同时要注意各项原材料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理论计算基本相近。

⑵施工现场对混凝土要逐车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混凝土量是否相符。

同时严禁混凝土搅拌车祁施丁现场临时加水円⑶加强施工中的温度观测,重视温度管理,控制实际温度差小于容许值。

及时准确地进行各种温度观测。

对环境温度、混凝土出罐及入模温度,每工作班不少于3次,并作好检查记录。

⑷混凝土试件除应留标准养护试件外,制作一定数量的同条件养护试件,检查混凝土的强度,以指导施工。

⑸混凝土浇筑时,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分层厚度和覆盖时间。

⑹在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7天,确保

混凝土处于充分湿润状态,浇筑后14天内确保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

5混凝土五防施工措施

5.1防汛措施

(1)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时,要根据雨期施工的特点,不宜在雨期施工。

对必须在雨期施工的工程指定有效的措施。

(2)合理进行施工安排。

做到晴天抓紧室外工作,雨天安排室内工作,尽量缩小雨天室外作业时间和工作面。

(3)施工现场预备足够的防汛物资及设备,如草袋、蓬布、方木、钢丝绳、大功率抽水机械等,并严禁挪用防汛物资和设备。

(4)机电室对电力设施作全面的检修,确保供电线路畅通,且自有发电机正常使用,以确保台汛期间突然停电情况下的防排水需要,并切实作好避雷装置、防漏电措施。

(5)对洞顶排水沟、洞外排水设施进行逐一检查,确保排水畅通,

尽量做到雨停水干。

(6)雷雨期间施工部位值班人员不少于2人,发现险情及突发事件应及时上报,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力量实施抢险。

(7)制定专项应急预案,进行防洪演练,发生险情时及时起动应急预案。

5.2防火措施

(1)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

(2)加强监督检查和违章处罚力度,加强火灾隐患整改力度和验证。

(3)加强动火作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培训。

(4)加强动火作业操作规程教育。

(5)禁火区域设置醒目标识。

(6)做好动火区域环境选择,清除易燃物品。

(7)按照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

(8)压力容器在夏季作业中的使用和存放非常重要,对于氧气乙炔必须有降温措施,严禁暴晒或处于高温度环境中。

(9)加强对现场的防火检查,特别是用电的检查,高温季节很容易产生电气火灾事故。

5.3防中署措施

(1)加强防暑降温的宣传和教育;

(2)科学的安排职工的劳动和休息时间。

调整作业时间,根据现场情况对可以调整作业时间的作业必须调整作业时间,以避开高温,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对必须在高温时间段内连续作业的必须在现场备了防暑降温药品和绿豆汤等;

(3)对现场相以比较固定和有条件的地方搭设遮阳棚;

(4)为施工人员生活区提供必须要的降温措施,如安装风扇等;

(5)发放一些藿香正气液、十滴水、风油精等防中暑药品;

5.4防大风措施

大风季节施工,搭设的脚手架,门式支架,台身模型等均应考虑侧

向风压,必要时加设缆风绳。

当风力超过5级以上时,停止高空作业,以确保安全。

大风天气,禁止起吊重物,防止因侧风影响导致机械的损坏。

5.5防雨水措施

(1)在进入雨季施工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写切实可行的雨季施工方案,并成立防汛领导小组,配备齐应用器具,要有雨季施工记录。

基础工程安排在雨季前施工,生产、生活设施布置在地势较高处,不能布置

在排洪通道内。

(2)生活区内有排水措施,保证料库及设备处不积水,施工现场工作面也应保证良好的排水,不积水。

(3)凡进入雨季施工的工序,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机具和劳动力,组织快速施工。

(4)工地应备设防雨设施,并做好材料防雨措施。

(5)钢筋和模板等材料应码放在地势较高处,在雨天最好有遮盖措施脚手架上要有防滑措施。

(6)原则上雨天不能浇筑砼,若正在浇筑时遇雨且必须连续浇筑时,工作面上要有遮雨工具,在浇筑大体积砼时,要提前注意天气预报,争取一次浇完,大雨天禁止浇筑砼。

(7)各种用电设备要提前作好遮雨蓬,其他机械设备在不用时也应停在遮雨的地方。

(8)暴雨前后,要检查工地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备、临时线路,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等现象,应及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的,立即排除。

(9)现场道路应加强维护。

斜道和脚手板应有防滑措施。

(10)工程现场上较高的建筑物、临时设施、重要库房及野外作业时的脚手架、打桩机、龙门吊架等,应有防雷措施;

避雷设施应符合安全要求,并定期进行检查测试。

6混凝土夏季施工安全措施

⑴合理调整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工人加班加点,“采取做两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